"以咸亨酒店的笑声”写作文

发布时间:2024-06-26 16:03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近些年来,随着打工族的不断增多,春运期间“一车难求、一票难求”的局面每每令无数客居他乡的人感到无尽的酸楚。去年有媒体报道,因为要回家过年,竟然还出现了农民工因乘车回家而出现“梦断回乡路”、客死他乡的极端事件。尽管今年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因故停产或裁员而使得一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但在打工流、学生流等都要返乡过春节的特殊时段里,可以想像,春运期间“一车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并不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围城杂文,www.zawen.net)
在这样的时候,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相关会议上表态,称到2012年时全国铁路将会发生历史性变化,铁路“瓶颈”制约状况将基本消除,“一车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将基本消除的消息,也算得上一个好消息。诚然,对这一承诺,铁道部确实是有“底气”的:到2012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以上。区际干线网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及其他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铁路系统基本建成,实现公交化运输,此外还将建成800多个铁路新客站,一大批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投入运营。而且,届时,铁路技术装备也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等等,从技术上来说,确实可以有效保障铁路运输的快捷通畅。(围城杂文,www.zawen.net)
然而,我们注意到,对于这一状况的改善,并不全是铁道部的功劳,而是国家巨额投资甚至是一个个纳税人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的。刘志军就此也表示,要实现以上的理想化境地,全国铁路“2009年计划完成基建投资6000亿元,2010年至2012年平均每年将完成基建投资6000亿元以上,铁路建设项目遍及31个省(区、市)。”铁道路对此“雄心勃勃”地表态,显然有抹杀纳税人的功劳之嫌。(围城杂文,www.zawen.net)
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提,那就是,对于春运“一票难求”这一令人难以忍受的状况的改善,铁道路不是着眼于眼前,而是把它一直推到了三四年之后,很容易想象,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三四年之后,其他的交通方式,比如航空和公路,同样都会有飞速的发展的。到时,即使是铁路方面没有什么大的改观,航空和公路也会使得春运的状况得到有效改观的。(围城杂文,www.zawen.net)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对于近年来春运一票难求的状况,并非全是交通“瓶颈”的硬件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黄牛党”的盛行,而“黄牛党”之所以屡打不绝,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弄到数十张、百张千张的车票,也与铁路员工“内鬼”有密切关系。(围城杂文,www.zawen.net)
这一点,铁道部也是非常清楚的。比如,去年春运期间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就介绍说,铁道部将继续加大力度防止内部职工和票贩子勾结,加大对售票的监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法违章售票行为。对于以票谋私的人员,铁道部将严厉查处,并且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而对于能够有效防止黄牛炒票的火车票实名制,公众对此的呼声一直非常强烈,但铁道部却一年又一年坚持表示,“火车票实名制不可行”。 更可笑的是,就在去年王勇平明确表示火车票实名制“不可行”的时候,浙江省总工会与上海铁路局及有关部门协商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制度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再一次扩大了列车趟次并最终成功实施!“不可行”的背后,难道不是铁道部“懒政”,或者说是怕加大成本之下的“不想行”?(围城杂文,www.zawen.net)
铁道部这样的霸道作风和服务理念,就是真的到了2012年“发达完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时候,春运问题也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人为原因”而同样变得“不容易”的!因此,尽力保障春运不再难,铁道路能不能在当前就狠下功夫,在当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上,真正把乘客们当上帝,从而尽可能保障每一个乘客都能享受到铁路部的热心服务,都能够安全、便捷、愉快地回家?

本篇文章来源于 “围城杂文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zawen.net/html/2009/01/2009-01-18-00-32-41.htm

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今天表示,在扩招的时候,一些省份的领导眼睛紧紧盯着老百姓口袋,说现在人民储蓄有多少,扩大招生根本没问题,他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消费水平。纪宝成说,我觉得这种人脑子有问题。(1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围城杂文,www.zawen.net)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xyztc/news/2009/01-15/1529313.shtml)(围城杂文,www.zawen.net)
扩招原本就是在一种特定情况下出现的,社会各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学的扩招出现的非理性,甚至逐利的苗头却是值得警惕的。纪宝成校长作为业内有影响的人物,能如此坦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围城杂文,www.zawen.net)
大学扩招,其出发点当然是为了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是为了缓解某些社会矛盾,也确实为扩大内需、促进高校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但扩招已有时日,其真正取得的效果如何,民众心理也有一本帐。(围城杂文,www.zawen.net)
扩招,原本也是教育发展的必须和必需,但我们的扩招在不少学校并不是成为一种责任,而是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最后也就演变成了逐利问题。特别是扩招引发的大学扩张潮,一味地追求学校的规模和档次,忽视了培养人的基本准则。一些地方不管条件和基础成熟与否,都在拚命地让大学规模扩大、学校升格,甚至是“借壳上市”,几年之间,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升综合,以致于最后研究生的招生人生都比以往一年大中专的招生人数总量都多。从表象上看,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呢,恐怕还不敢这么理直气壮。教育产业化的观点,还确实需要冷静地思考思考了。(围城杂文,www.zawen.net)
即使是快出人才,也必须是在具备一定条件下的,而不是毫无准备的跟风,近些年各级地方也特别喜欢支持建大学城,且以城市有多少在校大学生作为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大学也以招生量多少来衡量学校实力的标准,其结果就成了有人批评的“贩卖人口”。在一种原本就未得到完善的教学和学生理体制前提下,大学教育在“人性化管理”的幌子下,基本上是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难并不仅是因为经济本身的原因,而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确非常有限,高等教育的优势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理想。(围城杂文,www.zawen.net)
解决劳动力的素质提高问题,重要的不是一窝蜂搞规模上的扩招,而是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方法,调整专业设置与教育方法,使教育呈现有序的分层教育,重点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级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否则就是取消了高考,中学与大学完全接轨了,也仍然会出现“一锅煮”的问题。(围城杂文,www.zawen.net)
因此,纪宝成先生所指出的现象,确实已经成为了我们某些大学扭曲了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庸俗高等教育观,“盯着老百姓的口袋来扩招”,确实是脑子出了问题,同样也是政绩观和发展观出了问题。(围城杂文,www.zawen.net)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不只是扩招就能解决的,而是关系到全局性的,重要的是如何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创新,以务实的态度去推动素质教育,让我们进入大学的青年学子能真正“学人所长、学有所专”,这才是我们扩招的目的。(围城杂文,www.zawen.net)

本篇文章来源于 “围城杂文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zawen.net/html/2009/01/2009-01-21-20-53-33.htm
参考资料:http://www.zawen.net/html/search.asp?tp=0&q=2009&bs=2009%CA%B1%D5%FE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