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谭嗣同的一首诗
原文: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析赏〕我自己横拿着刀向天大笑,我的去留,我的肝胆,那两位英雄最知道。
<简介>谭嗣同是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遇难六君子之一,是梁启超的同道至友。百日维新失败,梁启超劝他一同逃走,他特留下以死报君恩,并劝任公远走以图将来。这首绝命诗,写他心志,慷慨激昂,豪气万千,肝胆照人。“两昆仑”有的人说是指梁启超和康有为,有的则说是指他的江湖朋友胡七和王五。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1999年4月2日《人民日报》第十二版发表赵金九先生《“去留肝胆两昆仑”新解》一文,认为该诗“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意指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的事件中“去”之康有为、梁启超与“留”之谭嗣同自己无论去留与否,其行为皆肝胆昆仑云云。本人认为赵金九先生的观点及其文中所引述的其他人的观点,都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我性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
本人明确地认为: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留得肝胆若昆仑”的意思。—— 此诗颇近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
我为什么这样解?因为本人认为,解诗不能仅着手于词字,更要着手于诗的总体寓意,并且要尤其着手于诗人写作该诗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心理状态。特别是对这样一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表达正义呼声和抒说自我胸怀的作品,更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环境和心情、心境出发去仔细揣摩。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 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憾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惨害于北京菜市口。谭嗣同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这,是一首绝命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全部所有的绝命诗,是一首在狱中为自己写就的祭死之诗!诗的后两句所写,都是指诗人自己,而不是指他人。“昆仑”当然不是指人,“昆仑”也没有自比自赋、自狂自傲之义。而“去留”,我认为不是有些人说的,是指一去一留或一生一死。试想想,“我自横刀,肝胆昆仑”,这所表达的是何等的慷慨和悲壮!而这,不恰是诗人那时的真实心理写照吗?
肢解“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语词和语义,并去寻找两个相应的对应者,这种思路我认为是背逆诗人的原意的。这首诗的重心不是事况叙说,而是心态叙说;诗的结构,也恰是句句递进,直至末句叹然收尾,荡气回肠!因而,梁启超、符逸公、赵金九以及其他人的解释,本人都不敢苟同。而所有他们的解释,我认为关键的都在于误解了“去留”一词。
另外要指出的是,“仑”和“根”韵母发音的差异(现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诗吟咏时(现代)的艺术效果,虽然其仍合格律诗的用韵要求(古代);倘若都同押“en”韵或“un”韵,那其诗意表达将更是一气呵成,畅快淋漓。
【注释】
对该诗句的解释,赵文引述的观点有:
⑴ 梁启超认为“两昆仑”指康有为和大刀王五;
⑵ 符逸公认为“两昆仑”指谭嗣同自言生也昆仑,死也昆仑;
⑶ 有人认为“两昆仑”指谭嗣同的两个仆人 ,古人亦谓仆人为昆仑奴;
⑷ 有人认为“两昆仑”指大刀王五和拳士胡七 ,俩人都曾教过谭嗣同学习昆仑派武术;
⑸ 有人干脆认为不可解(——榛案:这应当不可能无解,谭写此句诗时一定有他的语义)。
出处:清,谭嗣同 <<绝命诗>>
赏析:
这是谭嗣同在狱中所做.句意:我自己横拿着到,仰天大笑,我的一片肝胆忠心,只有那两为英雄最了解.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失败后遇害的六君子之一,变法失败,梁启超劝他一起逃走,他却下决心留下,甘做为变法流血第一人,并劝梁启超暂时远走他方以图将来.谭嗣同以这首绝命诗,描写自己的心志,诗中洋溢出一片慷慨激昂的豪情.
两昆仑:一般认为是指梁启超和康有为两位变法领袖.
原作: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就义前的诗句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近代伟大的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的失败后,被封建顽固派囚于狱中,行将就义前夕所写的一首题壁诗,音调激,情怀壮烈,近一百年来传遍了华夏大地,感染每一个怀有爱国热情的中华儿女,激起人们对为改革中国而献身的爱国志士们的无限的敬仰与怀念,也促使人们对中国近代改革的危难阻进行深入的思索。
从容就逮,英勇赴义
正当谭嗣同等人紧张筹划反政变活动时,顽固派却抢先下手了。
9月18日,担任御史的顽固派杨崇伊给慈禧上密折,历数光绪听信维新派实行变法改革“变更成法,斥逐老臣”、“位置党羽”等种种罪过,兹禧“即日训政”,执掌国家大权。9月19日慈禧即从颐和园突然回到皇宫,密作政变准备。
更出乎谭嗣同预料的是,袁世凯对他采取了阴险的两面手法。9月20日晨,光绪帝又召见袁世凯一次,袁在应对中作了一紫闪烁其词的回答。其实,他经过利害权衡,感到维新派依靠一个毫无实权的光绪,必然敌不过以慈禧、荣禄为代表的顽固势力,此时他决定站在顽固派一边。当晚,他赶回天津,径直到直隶总督衙门向荣禄告密。荣禄得报,立即赶赴北京见慈禧太后。此时,慈禧已布置妥当,当即于9月21日晨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并假借光绪帝的名义,吁请慈禧“训政”。慈禧执掌清廷大权后,首先下令捉拿康有为,查抄康的住地南海会馆。此时康有为已离京赴上海,其弟康广仁被捕。在这同时,慈禧下令,废除在变法期间颁布的几乎一切新政法令与措施。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就这样失败了。
政变发生的当天下午,谭嗣同在自己住地与梁启超等人紧急筹商对策。他与大刀王五计议密召“京津健儿”去中南海瀛台劫出被幽禁的光绪,未成;他又与梁启超去找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及容闳等人,准备促请英、美、日驻公使出面“设法保护皇上”,结果也落了空。至此,谭嗣同跟看事情已无可挽回,改革大业行将被扼杀,决心以死报国,以自己的鲜血暴露顽固派的凶残,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他从容地对梁启超说:“我们前几天想救皇上,既已无法可救;今日想救康先生,也已无法可想。现在我已无事可做,惟有死!”
第二天,即9月22日,北京城内风声更紧。谭嗣同知大难即将临头,显得更加沉着坚定,从容地准备自己的后事。他找出自己多年的诗文书信稿本,其中包括《仁学》手稿,来到梁启超避居的日本驻华使馆中,交给梁启超,请梁保管,并要梁早点逃往日本。梁劝他一道出走,谭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谭希望梁启超把改革大业继续进行下去,而自己决心为变法、为光绪帝献出生命。
在这危急的时刻,大刀王五也一再劝谭嗣同出走,并自愿做他的保镖。可是谭嗣同决心已定,拒绝出走,并取下随身所带的“凤矩”宝剑赠送给王五,希望王五继承其遗志,投身改革大业。日本使馆的几位友人也赶来劝告谭去日本,谭也拒绝了。他慷慨激昂地说:“大丈夫不做事则已,做事则磊磊落落了,一死何足惜。各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这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作好杀成仁的准备。他在自己的往地浏阳会馆里照常每日习文练武。他突然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担任巡抚的老父谭继洵,必然要受自己牵连,若大年纪再受牢狱之灾实在于心不忍,又无法可救,情急之中心生一计:他取出往日父亲寄来的七封书信,烧去信纸,留下信封,再摹仿其父口与笔迹,给自己写下七封假信,每封都有训斥儿子、反对变法的内容,指责谭嗣同不忠不孝、要和他脱离父子关系等等。信写好后,谭把它们放在屋内显眼处。
9月24日,顽固派终于进一步下毒手了。慈禧下令将谭嗣同与林旭、杨锐、刘光第四位军机章京先行革职,交步军统领衙门拿解刑部审讯。――这是清廷下对谭等的逮捕令。
谭嗣同自8月21日到达北京后,在9月5日被光绪帝任为军机章京,到9月21日政变发生,他参予新政领导活动仅17天;到9月24日被解职止,也只当了20天的军机章京。
根据慈禧下达的逮捕令,9月25日凌晨,大批清廷禁卫军出动了,分头逮捕军机四章京。清军冲进锐府第时,杨在床尚未起身,被从床上拖下来,单衣就缚;林旭到军机处值班时被逮;刘光第闻讯乃自投狱中。
这天清晨,当清军还不到达浏阳会馆时,预先得到消息的大刀王五与通臂猿胡七赶来要谭速走,说:“北禧懿旨已下,人马立刻发动,人马一到,你就插翅难飞了。”但谭嗣同再次拒绝,并催促王五、胡七速速离去。这时,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情形万分危急,王五与胡七乃含泪纵身跳上屋顶逸去。约是四更时分,谭嗣同沉着地像往常一样来到莽苍苍斋前庭院的槐树下将备飞武。忽闻一阵嘈杂的人喊马嘶声,大批清军乌黑了邻近的几条胡同,浏阳会馆的四周与屋顶上顿时站满了士兵。谭嗣同从容地走出莽苍苍斋被捕。
当政变发生、谭嗣同等人被捕。北京城一片肃杀恐怖之密、卖身投靠,但是,有一位年已50岁的改革派斗士、任御史之职的杨深秀却勇敢地站出来,上书清廷,指责慈禧发动政变,要求归政光绪与继续变法。这无异在老虎头上拔毛。杨深秀迅速被捕。
谭嗣同与他的难友被关押在刑部大狱中。谭意气若,终日绕行室中,回顾往事,思索历史与当前的变法斗争。他觉得自己的遭遇很似汉朝的张俭与杜根。张俭因为揭发朝中权贵而受到报复,被通缉,逃亡在外,望门投宿,四处奔波;杜根因为劝邓太后把政权归还给皇帝酷刑,死去活来。此二人虽各难万险,但英名留于青史。谭嗣同想到自己因为投身改革大业而身陷牢狱,行将被害,但他不悔不惧,面对着刽子手的屠刀,他放声大笑。他寄希望于康有为、梁启超、王五等志士仁人,将把改革大业继续进行下去。想到此,他从牢房地上捡起煤悄,在牢房壁上题诗一首,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胸襟,这就是本文开头所录的那着感答肺腑的《狱中题壁》诗。
谭嗣同的战友们在狱中也多表现不凡。林旭是林则徐的后人,年纪最轻,仅24岁,“秀美如处子”,在狱中泰然自若,“时时作微笑”,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年龄最长的杨深秀已50岁,坚强不屈,写下了“缧绁到死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的毫迈诗句。
清廷在逮捕广仁、谭嗣同等人后,曾几次会议讨论对他们年处置。刑部以事体重大,请求军机大臣会同审问以昭慎重。但在禄、刚毅等人的怂恿之下,慈禧下令不经任何审讯,将谭嗣同等六人斩决。其“圣旨”说:
“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
9月28日下午,清廷刑部官吏将嗣同等六人提出监狱,从西门出。谭等以为是去提审。只有刘光第是刑部司员,知提犯从东门出,则是提审。提犯从西门出,早是处斩,故愤怒地抗议道:“未提审,未定罪,即杀头耶?何错愦乃耳!”经他这一说,谭嗣同等方知就义在即。监斩官令六人下跪听旨。刘光第等昂首不跪。杨锐提出“愿明心迹”,刚毅称“有旨不准说”。谭嗣同更是高声指责,场景十分壮烈。
谭嗣同等六人被押上铁笼囚车,人人身带镣铐,从刑部监狱押向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沿途大量官兵手执刀枪围护,如临大敌。此时,谭嗣同的龙人王五、胡七等集合了十多位有武功的武林弟兄,在宣武门的城门附近设下埋伏,准备劫持囚车,营救谭嗣同。但沿途清军密布,王五等人无法下手,只得作罢。
下午3点半钟,菜市口刑场笼罩着一片恐怖的气氛。谭嗣同等六人被押进刑场。成千上万的人哭泣着为他们送行。有友人为刘光第等送来西鹤年堂药店的鹤顶血,要他们服下,立即昏迷,可以减轻就刑时痛苦。刘光第推开说:“读书数十年,惟今日用之耳,拿去”谭嗣同则呼唤监斩官刚毅过来,说:“我有一言要对你说。”刚毅不理睬。谭乃悲愤地用宏亮、高昂的声音朗诵起自己的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又不顾刚毅的阻挠,慷慨陈词:“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谭大义凛然的正气使刽子手们惊恐。监斩官刚毅用朱笔一勾,慌忙命令刽子手赶快行刑。
第一个被杀的是康广仁。当时行刑的刽手所用刀,杀官员的与杀平民的不一样,杀官咒的刀称“大将军”,较少用,刀口较钝,一刀下去,鲜血汨汨然冒出,脑袋却没有掉下,必须第二刀、第三刀……这不叫吹头,叫锯头。锯比砍头是更要痛苦几十、百倍的。康广仁因痛苦挣扎,全身衣裤尽裂。
面对这痛入骨髓的惨状,谭嗣同等悲愤而又平静。杨锐被钉后,刘光第将其头奉来,用纸贴擦掉血,放回杨锐脖颈处,然后引颈就戮。林旭就刑时,厉声责问刚毅,自己所犯何罪。其神色不变。
谭嗣同是第五年被钉。他大踏步走向就刑处,仰天大笑。
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后,清政府还残暴地下令将六人的头颅悬挂在刑场上示众三天,浏阳会馆的看门人刘凤池于当日午,刘险将谭嗣同的无头尸体运回浏阳会馆,以自己的私蓄纹银60两购棺装殓。三天以后,刘凤池又将谭的头颅找回,请人缝合尸首,将殓后暂时安葬。第二年,刘凤池又护送谭的棺木回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正式安葬。谭墓前的华表上刻着一副对联:
“亘古不灭,片石苍茫立天地,
一峦挺秀,群山奔趋若波涛。”
这是对谭嗣同的热烈歌颂,也是对他崇高人格的真实写照。
谭嗣同年迈的父亲谭继绚果然因谭嗣同的保护,没有受到更大的迫害,仅被革职回浏阳老家。他因儿子的壮烈就义,思想也受到很大的触动。他对哀哀啼哭的谭嗣同夫人李闰说:“儿呀,不要悲伤,今后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不是我这个曾当过巡抚的老父亲,而是你那为改革献身的丈夫!”
历史是最公正的!人民是最公正的!谭嗣同为中国的改革与进步英勇斗争,最后献出了他年仅34岁的生命。他的伟大爱国精神、热爱人民与追求真理的情感、坚强斗志与崇高品质,赢得了中国人民历久不衰的高度敬仰与深沉缅怀。这诚如毛泽东在年轻时所说:“谭浏阳英灵充塞于宇宙之间,不复可以死灭!”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语出谭嗣同《狱中题壁》。是谭因七君子事发自愿被关进狱中后所做。表达了他对革命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