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小吃(带资料图片)

发布时间:2024-05-12 17:33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中华名小吃(带资料图片)

问题解答:

饺子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起于明代于清代。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盛行的一种过年方式。
  春节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时(半夜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取“更子”之意,“交”“饺”谐音,故称“饺子”。还将饺子里面包上硬币,吃到的人被认定要交好运。
  汤圆与北方人相反,在正月初一这天,南方人开始吃汤圆。
  宋朝时,民间开始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 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1912 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 因为“元”和“袁”、 “宵”与“消”是同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油条1142年,南宋宰相秦桧和妻子王氏等人,把民族英雄岳飞杀害在杭州风波亭。消息传出后,杭州百姓恨不得把他们千刀万剐。这时,有个在风波亭附近做烧饼和油炸糯米团的摊贩,用粉团捏成秦桧、王氏模样的粉人,并把两个粉人绞在一起丢在油锅中,以示对奸贼的无比仇恨,来买点心的百姓看到这种情景,也围上前动手干了起来,边做边喊:“快来油炸桧!”这种声讨卖国贼的方式,很快流传到全国。这就是油条的由来。
  鱼香肉丝鱼香肉丝的来历。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他们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所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有一次晚上这个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只菜的时候,她为了不使配料浪费,她把上次烧鱼时用剩的配料都放在这款菜中炒和,当时她还以为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可能家中的男人回来后不好交待,她正在发呆之际,她的老公做生意回家了。这个老公不知是肚饥之故还是感觉这碗菜的特别,而他还没等开饭就用手抓起就往嘴中咽,还没等一分钟,他迫不及待地问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她刚在结结巴巴时,她意外地发现其老公连连称赞其菜之味,她老公见她没回答,又问了一句“怎么好吃是用什么做得”,就这样老婆才一五一十地给他讲了一遍。而这款菜是用烧鱼的配料来炒和其它菜肴,才会其味无穷,所以取名为鱼香炒,而得此名。
  涮羊肉据说,涮羊肉的起源之一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
  相传700多年前,忽必烈在北征途 中,忽然想起清炖羊肉了。厨师急忙杀羊剥皮,剔骨割肉。这时,探马报道:“敌军铺天盖地而来, 离此不远了。”兵贵神速,眼看清炖羊肉吃不上了, 聪明的厨师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羊肉上拣了一个好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 用饭勺草草地搅一下,便急急忙忙捞在碗里,加了点盐,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饥不择食,饱餐了一顿,感到这肉片格外鲜 嫩。待忽必烈胜利返朝后,重赏了厨师,问清了这种羊肉片的烹调技术,御赐菜名为“涮羊肉”。
  宫保鸡丁宫保鸡丁并不是丁宫保创制,而是其偏爱的菜肴。相传有一次外出归来已晚,众人饥肠辘辘,丁急传速备饭。家厨措手不及,便现抓了鸡丁、辣椒、花生米等原料,速炒成菜后竟大受赞赏。光绪二年(1876),丁出任四川总督时,也将家厨携带入川。天府花生不亚于山东,只是调料中缺少了甜面酱,后改用豆瓣辣酱,略加白糖,滋味更佳。丁常以此菜宴请川籍同僚,博得众人称赞,纷纷传扬。由于此菜色泽鲜明、油而不腻、辣而不猛、肉质细嫩、软滑酥脆,老少皆宜,一时享有“国菜”美名。
  回锅肉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早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早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过桥米线故事传说:传说清代有一秀才在南湖的湖心小岛念书,秀才妻每日都要通过石砌的小桥给夫送饭。一日,妻子念丈夫读书辛苦,炖了一只又肥又壮的母鸡,装入罐中,正准备把饭送给丈夫,但因有要事未能按时送去。当她办完事后,发现汤罐还是热乎乎的,原来是厚厚的一层黄油覆盖汤面,起到了隔热作用。于是便穿小道,走石桥,送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往热鸡汤里浸泡后,随即捞出放入碗里,秀才吃了十分满意。人们为了赞誉这位妻子,便将这种食品取名“过桥米线”。

到百度搜一下

干面的问世纯属一个偶然的机会。约在70年前,汉口长堤街关帝庙一带有个姓李的熟食小贩,因脖子上长了一个肉瘤,别人称他李包。他原来卖的是凉粉和汤面。有年夏天,他沿街叫卖一天后回到家中,还剩下不少面条。他怕馊了,便把面条煮了一下,捞起来凉在案板上,谁知不小心碰翻了麻油壶,油全都泼在面上。李包懊丧之余,灵机一动,便索性将面条与麻油拌匀,然后扇凉,第二天一早就拿去上市。他将面在水里烫了几下,捞起来放在碗里加上佐料卖给顾客。有人问:这是么事面?李包脱口而出:热干面,这一天的面条比哪天都卖得好,一个新的小吃便在偶然的失手中诞生了。

2)武汉小吃十二绝

汉皇风光最繁华,廿里嚣尘百万家

不是文人才笔大,焉能写尽各生涯

芝麻馓子叫凄凉,黄口鸣锣卖小糖

水饺汤圆猪血担,夜深还有满街梆

小家妇女学豪门,睡到晨时醒梦魂

且慢梳头先过早,糍粑油饺一齐吞

吃新食品较常添,荤素相参价亦廉

麻雀头酥鹅颈软,豆黄饼肥藕鱼圆

3)武汉小吃名店

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四季美的汤包,小桃园的煨汤,老谦记的豆丝,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水饺,顺香居的烧梅,福庆和的米粉,鲁源兴的米酒,五芳斋汤圆,田启恒的糊汤粉,谢荣德的面窝。

4)湖北名菜--鱼圆传奇

鱼圆是湖北民间的传统菜品,逢年节喜庆,餐桌上都少不了鱼圆。鱼圆制作起源于楚文王时代。据说文王熊资一次食鱼时被刺卡住了喉,当即怒斩厨师,此后,文王食鱼,厨师必先斩鱼头,剥鱼皮,剔鱼刺,剁细制成鱼丸。

5)湖北名菜龙凤配

龙凤配是古荆州的传统名菜,有千余年历史,后传入武汉。相传三国时刘备往东吴招亲后,偕孙夫人回荆州,当地人民为庆贺这一段龙凤呈祥的佳话,便用了以鳝鱼为龙,以鸡喻凤的形象手法,烹饪出这道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名菜。在喜宴特别是婚宴上,必不可少,以象征吉祥如意。

6)湖北名菜--东坡肉的来历

东坡肉是古黄州一带的名菜,已有900余年历史,后传入武汉。北宋元丰二年,苏东坡被贬黄州。在此期间,他常亲自烹制各式菜肴与诗友、棋友对酌。一次他同客人下棋,直至局终才想起锅里的肉,急忙跑进厨房,觉香气扑鼻,揭开锅一看,但见肉色红艳,他尝了一块,满口醇香,糯而不腻,客人们更是交口称赞。后人为怀念苏东坡,便把他创造的这道菜取名为东坡肉。

7)毛脚女婿与吊子煨汤

武汉人特别讲究煨汤,逢年过节家中贵宾来访,特别是毛脚女婿第一次上门,必煨汤相待。女婿上门时,还要在汤中下细粉丝或鱼圆,表示情意绵长和婚姻圆满。煨汤罐子一般多用U形陶罐,俗称吊子。

8)婚俗趣谈说三茶

一般说来,在武汉,男女缔亲之前要讲究三茶礼节。三茶指的是:男女订婚以后,男方须在春节、端午、中秋三个重要节日向女方家中馈赠礼品。礼品以食物如茶叶、糕点、鱼肉、烟酒为主,俗称送茶或送节礼,一年三次合称三茶。

不知你是什么意思,是想给大家点资料还是想要些资料呀

特产任我行的博客中有许多你想要的资料,图文并茂.

以下是例子:

湖北特产-孝感麻糖 http://hi.baidu.com/techankefu/blog/item/34a1b21e45ff12fde1fe0b4b.html
十八街麻花 http://hi.baidu.com/techankefu/blog/item/9ac8ab517ff0fb541138c257.html

还有烤鸭 北京十三绝 御食园 红螺 等特产介绍.

搜索一下很多的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西域风情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