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和双龙汽车之间是怎么回事啊?

发布时间:2024-05-10 13:10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五年以前,在上海希望上汽做大做强、力争进入世界500强的指示下,上汽迈出了海外收购的步伐,双龙在这个时候进入上汽视野。
  2003年10月,上汽收到一份关于收购双龙50%左右股权的构想报告,提交者是上汽下属企业上汽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汇众)。汇众是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但意图通过收购在整车领域有所发展。沈剑平说,上汽出于“集团一盘棋”的考虑,决定由集团公司出面实现收购。
  那时,双龙看上去是绝佳的收购对象:公司正处于历史辉煌期,其SUV产品占据了韩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上汽对双龙并不陌生。2001年,汇众以320万美元购得了双龙重卡、大客车的生产设备和模具,两年后,双龙再次将商务车伊思坦纳(Istana)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出售给了汇众。
  对于韩国的工会,上汽被告知,韩国主要有两个工会系别,韩国劳动总工会比较温和,民主劳动总工会比较激烈,而双龙的工会属于“金属工会”,直接隶属于民主劳动总工会。
  虽然如此,一心要做大做强的上汽还是抱着“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当时主要还是考虑全球战略要求,认为关键是实现整合,劳资关系可以协商共处。以为应该能搞好,没想到后来走到这一步,这么激烈。

  遭遇工会冲突
  在一些韩籍管理人员眼里,工会斗争是韩国制造业生态的一部分,司空见惯。但在上海来的大股东代表眼中,工会活动暴力、尖锐的一面着实给他们的决策管理构成强大的障碍。上汽管理层无法理解,为何在讨论会议上一声不吭甚至一团和气的职工,一旦以劳工代表的身份坐到罢工的谈判桌前,就换了一副强硬的面孔。
  “一恼火就抄起一本书朝你脸上砸过来,或者把桌子轰地掀掉。”一位上汽双龙管理层人员说他被工会的人踢过。
  有的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也曾被工会的人用锤子凿出一个窟窿。还有一个高管的办公桌被扔出窗外。这些歇斯底里的表达方式,是中国高管在上海从未见识过的。
  双龙7100名职工,5000多人都是工会成员,其中更有100人是全脱产的工会活动组织者。而上汽在韩国的工作人员,鼎盛时期也只有18个,根本应付不过。
  韩国的工会一般两年一换届,上汽自2005年接管双龙,经历了三届工会。总的来说,斗争态势不变,但有的形式激烈,有的形式和谐。
  第一届工会制造了2006年夏天持续一个多月的“玉碎”大罢工,给当年业绩造成很大损失。第二年工会上台后,在当地市长等方面的协调下,承诺2007年一年不罢工。那一年工会的确信守了承诺,但也是有代价的——“和平”时期双龙工人的工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到了2008年下半年,以韩相钧为首的第三届工会执行部掌权。这个在双龙经济最困难时期上台的工会班子更具斗争性,一度挂出标语“掐住上汽的喉咙”。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上汽不下六次联系工会,要求“当面交流”,但都遭到工会拒绝。
  双龙走到申请企业回生这一步,不仅上汽充满无奈——当初真金白银收购双龙,现在却要拱手将决策权交给法庭,工会的处境也很尴尬,“以前和资方斗,现在连斗争的方向都没有了”。
  上汽管理者认为,这些全脱产的工会领袖领着公司发的薪水、开着公司的车,却如此同公司作对,是不可思议的。工会斗争的目标,在上汽高管看来也很不理性。
  在对双龙历史发展状况的评价上,上汽高管同一些韩籍员工也存在分歧。一些接受《财经》采访的韩籍员工认为,在前任社长苏镇琯领导下的时期是双龙的黄金时期,上汽接管后经营直接走下坡。
  对此,上汽认为,2004年之前的兴盛主要受外部利好市场环境的影响,而当时的管理层对经济形势判断过于乐观,将职工队伍从2001年的6100多人扩增到2004年的7700多人。在韩国劳工制度下,招人容易裁人难,辉煌期的韩籍领导人在无意间给接手的上汽传了一个大包袱。

上海人是韩国双龙的大股东,超过50 % 就是老板

但是韩国人不甘心被落后的中国人统治,就开始造反,

于是上海人退出了一线管理,只做后台老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