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诗人雪莱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在海德公园九曲湖自杀的)

发布时间:2024-05-09 07:08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能否给我具体的讲一讲诗人雪莱和他的第一人妻子的故事。
听说她在英国伦敦市海德公园的九曲湖里投湖自尽了,死的时候还怀有身孕。
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为什么自杀?她死后对雪莱的人生有什么影响?有没有雪莱专门为她写的诗?高分!

问题解答:

玛丽·雪莱在17岁时,遇见了年轻的诗人帕西·雪莱,尽管雪莱当时已有妻子,两人还是不顾众人反对一起去了法国,最后3人在日内瓦住了下来。2年以后,雪莱的第一任妻子自杀身亡

两个玛丽
两个玛丽,或者两个范妮,又或者两个哈丽艾特。

一个玛丽让我拿起了这本《雪莱传》,而跟雪莱真正有关的是另一个玛丽,一个范妮,和所有的哈丽艾特。

记住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这个复杂绕口的名字,不是因为她的《为女权辩护》,而是在大学时代无意中读到了她的《北欧书简》。里面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孩童般天真、孩童般易信的我,为什么得不到孩童般的无忧无虑的快乐呢?

也因为这句话,我总觉得玛丽其实是很脆弱的。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最早的身体力行的女性主义者之一,是玛丽·葛德文的母亲,也是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素未谋面的岳母。我一直很想去找和沃斯通克拉夫特相关的读物,却一直没有勇气去看那本《为女权辩护》,我能找到的只有伍尔芙夫人所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人物素描。在弗吉尼亚笔下,她只是成天跟那些中产阶级文学青年混在一起的沃斯通克拉夫特(没有玛丽了,她快嘴快舌不修边幅就像一个小伙子),她的表情坚定果敢,又充满幻想,她的眼睛明媚动人,含情脉脉又毫无遮掩地盯着美男子……她爱上美国商人伊姆雷,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却又拒绝和他结婚;她给女儿取了她最要好的女朋友的名字——范妮。伊姆雷后来结了新欢,玛丽便独自带着女儿和保姆到北欧周游,《北欧书简》就是在那个时候写下的。后来的故事就有点讽刺,玛丽遇到了大脑袋、小个头的葛德文,两个不信婚姻的人奉子成婚了,而且婚姻居然让他们幸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惜好景不长,玛丽难产死了,又过了不久,葛德文娶了邻居太太——据说他们在玛丽生前就已经眉目传情了。

雪莱拜访斯金纳大街上的葛德文一家的时候,是在1812年。当时雪莱不过20岁,是个天真热情又颇有人生阅历的青年。和那个年代的贵族一样,雪莱也受到了纯正的教育,正像拜伦读了哈罗和剑桥,雪莱则进了伊顿和牛津,而且,他还被牛津开除了;他发表了几首诗歌,谈了两次恋爱,两个姑娘都叫做哈丽艾特。第一个哈丽艾特是他的表妹,曾被雪莱的无神论和葛德文的“政治正义论”迷得晕头转向,结果却毫无出息地嫁给了一个富裕的地主。第二个哈丽艾特也是他忠实的听众,并且一度成为他忠实可靠的妻子;她出嫁的时候只有16岁,是个漂亮顺从的孩子。可是当雪莱渐渐成为偶像葛德文的常客时,他跟哈丽艾特的关系却渐行渐远。

做丈夫的像播种机一样在葛家播撒着他的热情和理想,受到冷落了的小娇妻,则理所当然地到其他男人那里寻求安慰了,而葛先生的那两个跟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儿——第一任妻子的私生女范妮和第二任妻子带来的简,委婉地不失淑女身份地提醒雪莱他的妻子世俗虚荣,与他极不相称。当玛丽从爱丁堡回到伦敦之后,葛家的微妙空气被彻底打破了——雪莱不必或左或右地去想到底是温婉的范妮还是热烈的简更合适自己,玛丽有她母亲所有的妩媚动人,还有她母亲所没有的安静沉稳。而最最关键的是,玛丽继承了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勇气、果断和冷酷。

所有大人物都会离乡背井,即便是不很体面的私奔。简加入了雪莱和玛丽出逃的队伍,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作了克莱尔,还为自己找了一个可与雪莱媲美的情人——拜伦。那次短暂的恋情给了克莱尔一个女儿,而那次私奔则给了雪莱和玛丽两具尸体,如果不算上他们夭折的儿子的话。

先是范妮。离开自己的生活去爱一个人固然需要勇气,就像16岁的哈丽艾特,17岁的玛丽;然而,毫不设防地让人闯入自己的生活又不做应变,或者需要更大的勇气。葛德文家的小客厅里,范妮的确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对于生活,她和她的范妮阿姨一样无能为力;在她的两个妹妹闹出了丑闻之后,既没有人肯向她提亲,也没有人愿意雇佣她。她的世界并没有给她太多的选择,除了那个装着鸦片药酒瓶子。——这一切叫人不可思议,以雪莱的细腻敏感,居然感受不到一个女子对他的钟情和绝望:为人诚恳、好心好意是远远不够的,热情有时候反而会给人造成伤害和痛苦。那个痛苦地交托了她的一生的女人,最后只得到了诗人短短的几行诗。

接着是已经成为怨妇的哈丽艾特——她到处散播着关于雪莱和葛德文姐妹的谣言,于是玛丽毫不费力地得出了结论:哈丽艾特是个可怕的女子。她一点也没有想到哈丽艾特的境地与自己多少有点关系,也没有想到这个咖啡店老板的女儿生来脆弱——她并不是沃斯通克拉福特的女儿。珀西的想法跟她差不多,当他知道妻子是因为怀孕而投河自尽的时候,反复地想着:“我的妻子居然是一个娼妓!”“我该做的,我都做了,可说已是仁至义尽……难道我能为一个不贞的平庸女子牺牲自己的一生与理智吗?”——他们不再相爱了,这就是原因和全部。

玛丽是雪莱被人记住的妻子,哈丽艾特是雪莱被人遗忘的妻子。克莱尔是雪莱不知艰难地周旋在两个大诗人之间小姨,范妮则是被雪莱遗忘的大姨。

雪莱不是拜伦,他从来都不是唐璜,他大多数的日子是贫困的,可他从来都没有心生厌倦;他有天使般的脸庞,孩子般的热忱,他死的时候,他的朋友都说他是一个无私单纯的人。然而没有人去怀疑,做一个永远的小孩子,保持孩童般的天真和热情,需要怎样的代价——孩子的快乐需要周围人更多的付出。也没有人去怀疑,孩子固然天真烂漫,却也最自私冷酷。他们不是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遭,就是别人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以生气勃勃的名义,以一生一世做个小孩子的名义。

雪莱死后,他爱过的女人和爱过他的女人照例喋喋不休。玛丽拒绝了雪莱的好朋友特里劳尼,理由是她觉得玛丽·雪莱这个名字非常动人。的确,这个名字好过玛丽·葛德文。

附一:《咏范妮·葛德汶》1817年

当我们告别时,她的声音

的确在颤抖,但我不知道

那发出这颤抖之音的心

已经碎了,因此不曾明了

她的话。哦,灾祸--灾祸,

这世界对你真太广阔!

(查良铮译)

附二:安·莫洛亚《雪莱传》(上海文艺1981年版)最后关于克莱尔的一段记载。谭立德、郑其行德译本,说实话,翻译得并不太好,不过这段内容却很有意思。是整本《雪莱传》最打动我的地方了。

大约在1879年(注:雪莱逝世已有55年),一位搜集有关拜伦和雪莱的资料的年轻人前来请求克莱尔回忆一下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往来。他刚说出这两位诗人的名字,只见这位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上马上呈现出一阵少女般的微笑,这种腼腆但又含义深沉的微笑曾在她二十岁的妙龄时期里使她显得十分妩媚动人。

“好吧,”她说,“我猜想您也和别人一样,您以为我那时爱的是拜伦吗?”

由于他十分惊讶地注视着她,她接着又说:

“年轻的朋友,总有一天您会更好地理解女子的心。我曾被拜伦所迷惑,但我并不爱他……没准我会爱上他,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沉默了半晌。末了,那来访者踌躇不决地问道:“夫人,难道您从来没有爱过吗?”

她脸涨得通红,一言不发,定睛注视着地面。

“雪莱呢?”他低声问道,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

“我全心全意地爱着他。”老妇人满怀激情地答道,她连眼皮也不抬一下。

然后,她带着一副迷人的媚态,在他的脸颊上轻轻地拍了一下。

附三:拜伦在其与克莱尔所生的私生女阿莱格拉的墓碑上的题词:我必往她那里去,但她却不能回我这里来。

这句话出自撒母耳记下12:23,原文用的是“他”。

  宪 顶一下 陈
  全名:珀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生卒: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一般译作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 "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 "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 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
  [编辑本段]生平
  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在伊顿的几年里,雪莱与其表兄托马斯合作了诗《流浪的犹太人》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
  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这些,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
  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性的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看后的意见。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
  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国强行合并的爱尔兰的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在那里雪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富于哲理,抨击宗教的伪善、封建阶级与劳动阶级当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1815年,雪莱的祖父逝世,按照当时的长子继承法当时在经济上十分贫困的雪莱获得了一笔年金,但他拒绝独享,而将所得财产与妹妹分享。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莱较多创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学以及政治的短文。
  次年五月,携玛丽再度同游欧洲,在日内瓦湖畔与拜伦交往密切,这两位同代伟大诗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雪莱逝世,雪莱后来的作品《朱利安和马达洛》便是以拜伦与自己作为原型来创作的。同年11月,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在法庭上,因为是《麦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将两个孩子教养权判给其岳父,为此,雪莱受到沉重的打击,就连他最亲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出于痛苦及愤怒,雪莱写就《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雪莱与玛丽结婚,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与玛丽所生孩子的教养权,雪莱携家永远离开英国。
  1818年至1819年,雪莱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极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麦布女王》相同,无法公开出版,而雪莱最成熟、结构最完美的作品《倩契》则被英国的评论家称为“当代最恶劣的作品,似出于恶魔之手”。
  1821年2月23日,约翰·济慈逝世,6月,雪莱写就《阿多尼》来抒发自己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诉造成济慈早逝的英国文坛以及当时社会现状。
  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按托斯卡纳当地法律规定,任何海上漂来的物体都必须付之一炬,雪莱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次年1月,雪莱的骨灰被带回罗马,葬于一处他生前认为最理想的安息场所。
  [编辑本段]婚姻
  雪莱的婚姻一开始就被他的敌人当作最好的武器来攻击他,当那些富于浪漫的骑士精神经过理性的冷却,他那场仓猝的婚姻中较为真实的一面随着两个人的成长开始显现。雪莱不得不承认婚姻并没有救助他的妻子,婚姻只是将两个人绑在一起来承受另一种折磨。在精神上,感情上,两个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一时期,雪莱结识了葛德文的女儿玛丽·葛德文(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年-1851年),他们相爱了,出走至欧洲大陆同游,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想纯洁到连最严苛的批评家也无法致词。雪莱死后,玛丽为他的诗全集编注。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诗歌
  爱尔兰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09)
  战争(War,1810)
  魔鬼出行(The Devil`s Walk,1812)
  麦布女王(Queen Mab,1813)
  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1816)
  玛丽安妮的梦(Marianne`s` Dream,1817)
  致大法官(To The Lord Chancellor,1817)
  奥西曼迭斯(Ozymandias,1817)
  逝(The Past,1818)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1818)
  召苦难(Invocation To Misery,1818)
  致玛丽(To Mary,1818)
  伊斯兰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1818)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1819)
  饥饿的母亲(A Starving Mother,1819)
  罗萨林和海伦(Rosalind and Helen,1819)
  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1820)
  云(The Cloud,1820)
  致云雀(To A Skylark,1820)
  自由颂(Ode To Liberty,1820)
  解放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20)
  阿多尼斯(Adonais,1821)
  一盏破碎的明灯(Lines,1822)
  剧本
  倩契(The Cenci,1819,五幕悲剧)
  暴虐的俄狄浦斯(Oedipus Tyrannus,1820,诗剧)
  希腊(Greece,1821,抒情诗剧)
  论文及散文 无神论的必然(1811)
  自然神论之驳斥(1814)
  关于把改革付诸全国投票的建议(1817)
  诗的辩护(1821)
  译著
  柏拉图《会饮篇》
  荷马《维纳斯赞》等
  但丁《地狱》篇部分
  歌德《浮士德》部分
  附诗一首
  On A Faded Violet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The odor from the flower is gone, 这朵花的香气已经散失,
  Which like thy kisses breathed on me; 如你的吻对我吐露过的气息;
  The color from the flower is flown, 这朵花的颜色已经退去,
  Which glowed of thee, and only thee! 如你曾焕发过的明亮,只有你!
  A shriveled, lifeless, vacant form, 一个萎缩、死的、空虚的形体,
  It lies on my abandoned breast, 它在我荒废的胸口,
  And mocks the heart, which yet is warm, 以它冷漠和无声的安息
  With cold and silent rest. 嘲弄我那仍炽热的心。
  I weep ---- my tears revive it not; 我哭泣,泪水无法复活它;
  I sigh ---- it breathes no more on me; 我叹息,它的气息永远不再;
  Its mute and uncomplaining lot 它沉默、无怨的命运,
  Is such as mine should be. 正是我所应得的。
  [编辑本段]西风颂
  1
  狂野的秋风啊,你这秋的精气!
  没看见你出现,枯叶已被扫空,
  像群群鬼魂没见法师就逃避——
  它们或枯黄焦黑,或苍白潮红,
  真是遭了瘟灾的一大片;你呀,
  你把迅飞的种子载送去过冬,
  让它们僵睡在黑黢黢的地下,
  就像尸体在各自的墓里安躺,
  直到你那蔚蓝的春天妹妹呀
  对梦乡中的大地把号角吹响,
  叫羊群般的花苞把大气吸饮,
  又让山野充满了色彩和芳香。
  狂野的精灵,你正在四处巡行,
  既拉朽摧枯又保护。哦,你听!
  2
  你呀,乱云是雨和闪电的使者,
  正是在你震荡长空的激流上
  闪电被冲得像树上枯叶飘落,
  也从天和海错综的枝头骤降:
  宛若有个暴烈的酒神女祭司
  把她银发从幽暗的地平线上
  直竖向中天,只见相像的发丝
  在你汹涌的蓝莹莹表面四起,
  宣告暴风雨的逼近。残年濒死,
  你是它挽歌,而正在合拢的夜
  便是它上接天穹的崇墓巨陵——
  笼着你聚起的全部水汽之力,
  而黑雨、电火和冰雹也都将从
  这浓云中迸发而下。哦,你听!
  3
  你呀,在巴亚湾的浮石小岛旁②
  地中海躺着听它碧波的喧哗,
  渐渐被催入它夏日里的梦乡,
  睡眼只见在那强烈的波光下,
  微微颤动着古老的宫殿城堡——
  那墙上满是青春苔藓和野花,
  单想想那芬芳,心儿就会醉掉!
  你却又把它唤醒。为给你开路,
  平坦的大西洋豁开深沟条条,
  而在其深处,那些水底的花树、
  枝叶譃曰有树汁的泥泞密林
  也都能立刻就辨出你的号呼,
  顿时因受惊而开始瑟缩凋零,③
  连颜色也变得灰暗。哦,你听!
  4
  我若是被你托起的一片枯叶;
  我若是随你飞驰的一团云朵;
  我若是浪涛在你威力下喘息,
  分享你有力的冲动,那自由,哦!
  仅次于不羁的你;我若是仍然
  在我的童年时代,仍然能够做
  你在天空邀游时的忠实伙伴——
  因为那时,奔得比你快也未必
  是梦想;那我就不会如此艰难,
  无须这样哀求你。请把我掀起,
  哦,就当我是枯叶、云朵或浪涛!
  我,跌倒在人生荆棘上,滴着血!
  我,太像你:倔强、敏捷又高傲,
  但岁月的重负把我拴牢、压倒。
  5
  让我像森林一样做你的诗琴,
  哪伯我的叶像森林的叶凋落!
  这两者又美又悲的深沉秋音
  你那呼啸的浩荡交响会囊括。
  但愿你这刚烈的精神我也有!
  但愿一往无前的你也就是我!
  请把我已死的思想扫出宇宙,
  就像你为催新生把落叶扫除!
  而且凭着我这一诗歌的经咒
  把我的话语传遍这人间各处,
  像由未灭的炉中吹送出火花!
  愿你通过我的嘴响亮地吹出
  唤醒这人世的预言号声!风啊,
  冬天既快来,春天难道还远吗?
  黄杲炘译
  ①本诗构思于佛罗伦萨附近阿尔诺河畔的一处树林中,并基本上在那里写成。那一天狂风骤起,它温暖又爽人,收尽了将倾泻为秋雨的氤氲水汽。不出我所料,到了日落时分,暴风雨开始了,起先夹有冰雹,还伴有阿尔卑斯山以南地区所特有的声势浩大的雷鸣电闪。——作者原注
  又:本诗以五首十四行诗组成,但这些十四行诗的分节与韵式都受一种叫做tercarima的意大利诗体影响。
  ②巴亚湾因古罗马时的温泉疗养胜地巴亚城而得名,即现在的波佐利湾(在那不勒斯湾西北部)。浮石是火山岩的一种,因为那不勒斯一带都是火山区。
  ③据雪莱原注,“这种现象,是博物学家们熟知的。同陆上的植物一样,江河海洋底下的植物的季节变化有着同样的反应,因此宣告这种变化的风对之也有影响。
  [编辑本段]名言
  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饥饿和爱情统治着世界.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 (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爱情不是时光的奴隶。
  爱情就象灯光,同时照两个人,光辉并不会减弱。
  希望会使人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一对同胞兄弟。
  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 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
  所有时代的诗人都在为一首不断发展着的“伟大诗篇”作出贡献。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回答者: hurryasker - 魔法学徒 一级 2009-6-30 18:37
  玛丽·雪莱在17岁时,遇见了年轻的诗人帕西·雪莱,尽管雪莱当时已有妻子,两人还是不顾众人反对一起去了法国,最后3人在日内瓦住了下来。2年以后,雪莱的第一任妻子自杀身亡

  两个玛丽
  两个玛丽,或者两个范妮,又或者两个哈丽艾特。

  一个玛丽让我拿起了这本《雪莱传》,而跟雪莱真正有关的是另一个玛丽,一个范妮,和所有的哈丽艾特。

  记住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这个复杂绕口的名字,不是因为她的《为女权辩护》,而是在大学时代无意中读到了她的《北欧书简》。里面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孩童般天真、孩童般易信的我,为什么得不到孩童般的无忧无虑的快乐呢?

  也因为这句话,我总觉得玛丽其实是很脆弱的。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最早的身体力行的女性主义者之一,是玛丽·葛德文的母亲,也是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素未谋面的岳母。我一直很想去找和沃斯通克拉夫特相关的读物,却一直没有勇气去看那本《为女权辩护》,我能找到的只有伍尔芙夫人所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人物素描。在弗吉尼亚笔下,她只是成天跟那些中产阶级文学青年混在一起的沃斯通克拉夫特(没有玛丽了,她快嘴快舌不修边幅就像一个小伙子),她的表情坚定果敢,又充满幻想,她的眼睛明媚动人,含情脉脉又毫无遮掩地盯着美男子……她爱上美国商人伊姆雷,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却又拒绝和他结婚;她给女儿取了她最要好的女朋友的名字——范妮。伊姆雷后来结了新欢,玛丽便独自带着女儿和保姆到北欧周游,《北欧书简》就是在那个时候写下的。后来的故事就有点讽刺,玛丽遇到了大脑袋、小个头的葛德文,两个不信婚姻的人奉子成婚了,而且婚姻居然让他们幸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惜好景不长,玛丽难产死了,又过了不久,葛德文娶了邻居太太——据说他们在玛丽生前就已经眉目传情了。

  雪莱拜访斯金纳大街上的葛德文一家的时候,是在1812年。当时雪莱不过20岁,是个天真热情又颇有人生阅历的青年。和那个年代的贵族一样,雪莱也受到了纯正的教育,正像拜伦读了哈罗和剑桥,雪莱则进了伊顿和牛津,而且,他还被牛津开除了;他发表了几首诗歌,谈了两次恋爱,两个姑娘都叫做哈丽艾特。第一个哈丽艾特是他的表妹,曾被雪莱的无神论和葛德文的“政治正义论”迷得晕头转向,结果却毫无出息地嫁给了一个富裕的地主。第二个哈丽艾特也是他忠实的听众,并且一度成为他忠实可靠的妻子;她出嫁的时候只有16岁,是个漂亮顺从的孩子。可是当雪莱渐渐成为偶像葛德文的常客时,他跟哈丽艾特的关系却渐行渐远。

  做丈夫的像播种机一样在葛家播撒着他的热情和理想,受到冷落了的小娇妻,则理所当然地到其他男人那里寻求安慰了,而葛先生的那两个跟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儿——第一任妻子的私生女范妮和第二任妻子带来的简,委婉地不失淑女身份地提醒雪莱他的妻子世俗虚荣,与他极不相称。当玛丽从爱丁堡回到伦敦之后,葛家的微妙空气被彻底打破了——雪莱不必或左或右地去想到底是温婉的范妮还是热烈的简更合适自己,玛丽有她母亲所有的妩媚动人,还有她母亲所没有的安静沉稳。而最最关键的是,玛丽继承了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勇气、果断和冷酷。

  所有大人物都会离乡背井,即便是不很体面的私奔。简加入了雪莱和玛丽出逃的队伍,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作了克莱尔,还为自己找了一个可与雪莱媲美的情人——拜伦。那次短暂的恋情给了克莱尔一个女儿,而那次私奔则给了雪莱和玛丽两具尸体,如果不算上他们夭折的儿子的话。

  先是范妮。离开自己的生活去爱一个人固然需要勇气,就像16岁的哈丽艾特,17岁的玛丽;然而,毫不设防地让人闯入自己的生活又不做应变,或者需要更大的勇气。葛德文家的小客厅里,范妮的确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对于生活,她和她的范妮阿姨一样无能为力;在她的两个妹妹闹出了丑闻之后,既没有人肯向她提亲,也没有人愿意雇佣她。她的世界并没有给她太多的选择,除了那个装着鸦片药酒瓶子。——这一切叫人不可思议,以雪莱的细腻敏感,居然感受不到一个女子对他的钟情和绝望:为人诚恳、好心好意是远远不够的,热情有时候反而会给人造成伤害和痛苦。那个痛苦地交托了她的一生的女人,最后只得到了诗人短短的几行诗。

  接着是已经成为怨妇的哈丽艾特——她到处散播着关于雪莱和葛德文姐妹的谣言,于是玛丽毫不费力地得出了结论:哈丽艾特是个可怕的女子。她一点也没有想到哈丽艾特的境地与自己多少有点关系,也没有想到这个咖啡店老板的女儿生来脆弱——她并不是沃斯通克拉福特的女儿。珀西的想法跟她差不多,当他知道妻子是因为怀孕而投河自尽的时候,反复地想着:“我的妻子居然是一个娼妓!”“我该做的,我都做了,可说已是仁至义尽……难道我能为一个不贞的平庸女子牺牲自己的一生与理智吗?”——他们不再相爱了,这就是原因和全部。

  玛丽是雪莱被人记住的妻子,哈丽艾特是雪莱被人遗忘的妻子。克莱尔是雪莱不知艰难地周旋在两个大诗人之间小姨,范妮则是被雪莱遗忘的大姨。

  雪莱不是拜伦,他从来都不是唐璜,他大多数的日子是贫困的,可他从来都没有心生厌倦;他有天使般的脸庞,孩子般的热忱,他死的时候,他的朋友都说他是一个无私单纯的人。然而没有人去怀疑,做一个永远的小孩子,保持孩童般的天真和热情,需要怎样的代价——孩子的快乐需要周围人更多的付出。也没有人去怀疑,孩子固然天真烂漫,却也最自私冷酷。他们不是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遭,就是别人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以生气勃勃的名义,以一生一世做个小孩子的名义。

  雪莱死后,他爱过的女人和爱过他的女人照例喋喋不休。玛丽拒绝了雪莱的好朋友特里劳尼,理由是她觉得玛丽·雪莱这个名字非常动人。的确,这个名字好过玛丽·葛德文。

  附一:《咏范妮·葛德汶》1817年

  当我们告别时,她的声音

  的确在颤抖,但我不知道

  那发出这颤抖之音的心

  已经碎了,因此不曾明了

  她的话。哦,灾祸--灾祸,

  这世界对你真太广阔!

  (查良铮译)

  附二:安·莫洛亚《雪莱传》(上海文艺1981年版)最后关于克莱尔的一段记载。谭立德、郑其行德译本,说实话,翻译得并不太好,不过这段内容却很有意思。是整本《雪莱传》最打动我的地方了。

  大约在1879年(注:雪莱逝世已有55年),一位搜集有关拜伦和雪莱的资料的年轻人前来请求克莱尔回忆一下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往来。他刚说出这两位诗人的名字,只见这位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上马上呈现出一阵少女般的微笑,这种腼腆但又含义深沉的微笑曾在她二十岁的妙龄时期里使她显得十分妩媚动人。

  “好吧,”她说,“我猜想您也和别人一样,您以为我那时爱的是拜伦吗?”

  由于他十分惊讶地注视着她,她接着又说:

  “年轻的朋友,总有一天您会更好地理解女子的心。我曾被拜伦所迷惑,但我并不爱他……没准我会爱上他,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沉默了半晌。末了,那来访者踌躇不决地问道:“夫人,难道您从来没有爱过吗?”

  她脸涨得通红,一言不发,定睛注视着地面。

  “雪莱呢?”他低声问道,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

  “我全心全意地爱着他。”老妇人满怀激情地答道,她连眼皮也不抬一下。

  然后,她带着一副迷人的媚态,在他的脸颊上轻轻地拍了一下。

  附三:拜伦在其与克莱尔所生的私生女阿莱格拉的墓碑上的题词:我必往她那里去,但她却不能回我这里来。

  这句话出自撒母耳记下12:23,原文用的是“他”。

  回答者: 小宝的小乖 - 经理 五级 2009-6-30 18:41
  1813年雪莱出版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批判封建制度的专横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宣扬空想社会主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的政治迫害。

  1816年雪莱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初识拜伦,二人志趣相投,结为知己。

  1818年雪莱在英国遭到人身攻击,全家迁往意大利。侨居意大利的四年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写出了许多重要作品。

全名:珀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生卒: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一般译作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 "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 "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 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
[编辑本段]生平
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在伊顿的几年里,雪莱与其表兄托马斯合作了诗《流浪的犹太人》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
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这些,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
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性的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看后的意见。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
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国强行合并的爱尔兰的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在那里雪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富于哲理,抨击宗教的伪善、封建阶级与劳动阶级当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1815年,雪莱的祖父逝世,按照当时的长子继承法当时在经济上十分贫困的雪莱获得了一笔年金,但他拒绝独享,而将所得财产与妹妹分享。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莱较多创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学以及政治的短文。
次年五月,携玛丽再度同游欧洲,在日内瓦湖畔与拜伦交往密切,这两位同代伟大诗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雪莱逝世,雪莱后来的作品《朱利安和马达洛》便是以拜伦与自己作为原型来创作的。同年11月,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在法庭上,因为是《麦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将两个孩子教养权判给其岳父,为此,雪莱受到沉重的打击,就连他最亲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出于痛苦及愤怒,雪莱写就《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雪莱与玛丽结婚,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与玛丽所生孩子的教养权,雪莱携家永远离开英国。
1818年至1819年,雪莱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极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麦布女王》相同,无法公开出版,而雪莱最成熟、结构最完美的作品《倩契》则被英国的评论家称为“当代最恶劣的作品,似出于恶魔之手”。
1821年2月23日,约翰·济慈逝世,6月,雪莱写就《阿多尼》来抒发自己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诉造成济慈早逝的英国文坛以及当时社会现状。
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按托斯卡纳当地法律规定,任何海上漂来的物体都必须付之一炬,雪莱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次年1月,雪莱的骨灰被带回罗马,葬于一处他生前认为最理想的安息场所。
[编辑本段]婚姻
雪莱的婚姻一开始就被他的敌人当作最好的武器来攻击他,当那些富于浪漫的骑士精神经过理性的冷却,他那场仓猝的婚姻中较为真实的一面随着两个人的成长开始显现。雪莱不得不承认婚姻并没有救助他的妻子,婚姻只是将两个人绑在一起来承受另一种折磨。在精神上,感情上,两个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一时期,雪莱结识了葛德文的女儿玛丽·葛德文(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年-1851年),他们相爱了,出走至欧洲大陆同游,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想纯洁到连最严苛的批评家也无法致词。雪莱死后,玛丽为他的诗全集编注。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诗歌
爱尔兰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09)
战争(War,1810)
魔鬼出行(The Devil`s Walk,1812)
麦布女王(Queen Mab,1813)
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1816)
玛丽安妮的梦(Marianne`s` Dream,1817)
致大法官(To The Lord Chancellor,1817)
奥西曼迭斯(Ozymandias,1817)
逝(The Past,1818)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1818)
召苦难(Invocation To Misery,1818)
致玛丽(To Mary,1818)
伊斯兰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1818)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1819)
饥饿的母亲(A Starving Mother,1819)
罗萨林和海伦(Rosalind and Helen,1819)
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1820)
云(The Cloud,1820)
致云雀(To A Skylark,1820)
自由颂(Ode To Liberty,1820)
解放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20)
阿多尼斯(Adonais,1821)
一盏破碎的明灯(Lines,1822)
剧本
倩契(The Cenci,1819,五幕悲剧)
暴虐的俄狄浦斯(Oedipus Tyrannus,1820,诗剧)
希腊(Greece,1821,抒情诗剧)
论文及散文 无神论的必然(1811)
自然神论之驳斥(1814)
关于把改革付诸全国投票的建议(1817)
诗的辩护(1821)
译著
柏拉图《会饮篇》
荷马《维纳斯赞》等
但丁《地狱》篇部分
歌德《浮士德》部分
附诗一首
On A Faded Violet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The odor from the flower is gone, 这朵花的香气已经散失,
Which like thy kisses breathed on me; 如你的吻对我吐露过的气息;
The color from the flower is flown, 这朵花的颜色已经退去,
Which glowed of thee, and only thee! 如你曾焕发过的明亮,只有你!
A shriveled, lifeless, vacant form, 一个萎缩、死的、空虚的形体,
It lies on my abandoned breast, 它在我荒废的胸口,
And mocks the heart, which yet is warm, 以它冷漠和无声的安息
With cold and silent rest. 嘲弄我那仍炽热的心。
I weep ---- my tears revive it not; 我哭泣,泪水无法复活它;
I sigh ---- it breathes no more on me; 我叹息,它的气息永远不再;
Its mute and uncomplaining lot 它沉默、无怨的命运,
Is such as mine should be. 正是我所应得的。
[编辑本段]西风颂
1
狂野的秋风啊,你这秋的精气!
没看见你出现,枯叶已被扫空,
像群群鬼魂没见法师就逃避——
它们或枯黄焦黑,或苍白潮红,
真是遭了瘟灾的一大片;你呀,
你把迅飞的种子载送去过冬,
让它们僵睡在黑黢黢的地下,
就像尸体在各自的墓里安躺,
直到你那蔚蓝的春天妹妹呀
对梦乡中的大地把号角吹响,
叫羊群般的花苞把大气吸饮,
又让山野充满了色彩和芳香。
狂野的精灵,你正在四处巡行,
既拉朽摧枯又保护。哦,你听!
2
你呀,乱云是雨和闪电的使者,
正是在你震荡长空的激流上
闪电被冲得像树上枯叶飘落,
也从天和海错综的枝头骤降:
宛若有个暴烈的酒神女祭司
把她银发从幽暗的地平线上
直竖向中天,只见相像的发丝
在你汹涌的蓝莹莹表面四起,
宣告暴风雨的逼近。残年濒死,
你是它挽歌,而正在合拢的夜
便是它上接天穹的崇墓巨陵——
笼着你聚起的全部水汽之力,
而黑雨、电火和冰雹也都将从
这浓云中迸发而下。哦,你听!
3
你呀,在巴亚湾的浮石小岛旁②
地中海躺着听它碧波的喧哗,
渐渐被催入它夏日里的梦乡,
睡眼只见在那强烈的波光下,
微微颤动着古老的宫殿城堡——
那墙上满是青春苔藓和野花,
单想想那芬芳,心儿就会醉掉!
你却又把它唤醒。为给你开路,
平坦的大西洋豁开深沟条条,
而在其深处,那些水底的花树、
枝叶譃曰有树汁的泥泞密林
也都能立刻就辨出你的号呼,
顿时因受惊而开始瑟缩凋零,③
连颜色也变得灰暗。哦,你听!
4
我若是被你托起的一片枯叶;
我若是随你飞驰的一团云朵;
我若是浪涛在你威力下喘息,
分享你有力的冲动,那自由,哦!
仅次于不羁的你;我若是仍然
在我的童年时代,仍然能够做
你在天空邀游时的忠实伙伴——
因为那时,奔得比你快也未必
是梦想;那我就不会如此艰难,
无须这样哀求你。请把我掀起,
哦,就当我是枯叶、云朵或浪涛!
我,跌倒在人生荆棘上,滴着血!
我,太像你:倔强、敏捷又高傲,
但岁月的重负把我拴牢、压倒。
5
让我像森林一样做你的诗琴,
哪伯我的叶像森林的叶凋落!
这两者又美又悲的深沉秋音
你那呼啸的浩荡交响会囊括。
但愿你这刚烈的精神我也有!
但愿一往无前的你也就是我!
请把我已死的思想扫出宇宙,
就像你为催新生把落叶扫除!
而且凭着我这一诗歌的经咒
把我的话语传遍这人间各处,
像由未灭的炉中吹送出火花!
愿你通过我的嘴响亮地吹出
唤醒这人世的预言号声!风啊,
冬天既快来,春天难道还远吗?
黄杲炘译
①本诗构思于佛罗伦萨附近阿尔诺河畔的一处树林中,并基本上在那里写成。那一天狂风骤起,它温暖又爽人,收尽了将倾泻为秋雨的氤氲水汽。不出我所料,到了日落时分,暴风雨开始了,起先夹有冰雹,还伴有阿尔卑斯山以南地区所特有的声势浩大的雷鸣电闪。——作者原注
又:本诗以五首十四行诗组成,但这些十四行诗的分节与韵式都受一种叫做tercarima的意大利诗体影响。
②巴亚湾因古罗马时的温泉疗养胜地巴亚城而得名,即现在的波佐利湾(在那不勒斯湾西北部)。浮石是火山岩的一种,因为那不勒斯一带都是火山区。
③据雪莱原注,“这种现象,是博物学家们熟知的。同陆上的植物一样,江河海洋底下的植物的季节变化有着同样的反应,因此宣告这种变化的风对之也有影响。
[编辑本段]名言
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饥饿和爱情统治着世界.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 (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爱情不是时光的奴隶。
爱情就象灯光,同时照两个人,光辉并不会减弱。
希望会使人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一对同胞兄弟。
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 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
所有时代的诗人都在为一首不断发展着的“伟大诗篇”作出贡献。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813年雪莱出版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批判封建制度的专横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宣扬空想社会主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的政治迫害。

1816年雪莱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初识拜伦,二人志趣相投,结为知己。

1818年雪莱在英国遭到人身攻击,全家迁往意大利。侨居意大利的四年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写出了许多重要作品。
Shelley's Poetry PERCY BYSSHE SHELLEY
"Ozymandias"
Summary
The speaker recalls having met a traveler "from an antique land," who told him a story about the ruins of a statue in the desert of his native country. Two vast legs of stone stand without a body, and near them a massive, crumbling stone head lies "half sunk" in the sand. The traveler told the speaker that the frown 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on the statue's face indicate that the sculptor understood well the passions of the statue's subject, a man who sneered with contempt for those weaker than himself, yet fed his people because of something in his heart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 On the pedestal of the statue appear the words: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But around the decaying ruin of the statue, nothing remains, only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which stretch out around it, far away.
Form
"Ozymandias" is a sonnet, a fourteen-line poem metered in iambic pentameter. The rhyme scheme is somewhat unusual for a sonnet of this era; it does not fit a conventional Petrarchan pattern, but instead interlinks the octave (a term for the first eight lines of a sonnet) with the sestet (a term for the last six lines), by gradually replacing old rhymes with new ones in the form ABABACDCEDEFEF.
Commentary
This sonnet from 1817 is probably Shelley's most famous and most anthologized poem--which is somewhat strange, considering that it is in many ways an atypical poem for Shelley, and that it touches little upon the most important themes in his oeuvre at large (beauty, expression, love, imagination). Still, "Ozymandias" is a masterful sonnet. Essentially it is devoted to a single metaphor: the shattered, ruined statue in the desert wasteland, with its arrogant, passionate face and monomaniacal inscription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The once-great king's proud boast has been ironically disproved; Ozymandias's works have crumbled and disappeared, his civilization is gone, all has been turned to dust by the impersonal, indiscriminate, destructive power of history. The ruined statue is now merely a monument to one man's hubris, and a powerful statement about the insignificance of human beings to the passage of time. Ozymandias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metaphor for the ephemeral nature of political power, and in that sense the poem is Shelley's most outstanding political sonnet, trading the specific rage of a poem like "England in 1819" for the crushing impersonal metaphor of the statue. But Ozymandias symbolizes not only political power--the statue can be a metaphor for the pride and hubris of all of humanity, in any of its manifestations. It is significant that all that remains of Ozymandias is a work of art and a group of words; as Shakespeare does in the sonnets, Shelley demonstrates that art and language long outlast the other legacies of power.

Of course, it is Shelley's brilliant poetic rendering of the story, and not the subject of the story itself, which makes the poem so memorable. Framing the sonnet as a story told to the speaker by "a traveller from an antique land" enables Shelley to add another level of obscurity to Ozymandias's position with regard to the reader--rather than seeing the statue with our own eyes, so to speak, we hear about it from someone who heard about it from someone who has seen it. Thus the ancient king is rendered even less commanding; the distancing of the narrative serves to undermine his power over us just as completely as has the passage of time. Shelley's description of the statue works to reconstruct, gradually, the figure of the "king of kings": first we see merely the "shattered visage," then the face itself, with its "frown / And wrinkled lip 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then we are introduced to the figure of the sculptor, and are able to imagine the living man sculpting the living king, whose face wore the expression of the passions now inferable; then we are introduced to the king's people in the line,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 The kingdom is now imaginatively complete, and we are introduced to the extraordinary, prideful boast of the king: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With that, the poet demolishes our imaginary picture of the king, and interposes centuries of ruin between it and u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 Nothing beside remains. Round the decay / Of that colossal wreck, boundless and bare, /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
Shelley's PoetryPERCY BYSSHE SHELLEY
"Ode to the West Wind"
Summary
The speaker invokes the "wild West Wind" of autumn, which scatters the dead leaves and spreads seeds so that they may be nurtured by the spring, and asks that the wind, a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hear him. The speaker calls the wind the "dirge / Of the dying year," and describes how it stirs up violent storms, and again implores it to hear him. The speaker says that the wind stirs the Mediterranean from "his summer dreams," and cleaves the Atlantic into choppy chasms, making the "sapless foliage" of the ocean tremble, and asks for a third time that it hear him.

The speaker says that if he were a dead leaf that the wind could bear, or a cloud it could carry, or a wave it could push, or even if he were, as a boy, "the comrade" of the wind's "wandering over heaven," then he would never have needed to pray to the wind and invoke its powers. He pleads with the wind to lift him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for though he is like the wind at heart, untamable and proud--he is now chained and bowed with the weight of his hours upon the earth.
The speaker asks the wind to "make me thy lyre," to be his own Spirit, and to drive his thoughts across the universe, "like withere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 He asks the wind, by the incantation of this verse, to scatter his words among mankind, to be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Speaking both in regard to the season and in regard to the effect upon mankind that he hopes his words to have, the speaker asks: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Form
Each of the seven parts of "Ode to the West Wind" contains five stanzas--four three-line stanzas and a two-line couplet, all metered in iambic pentameter. The rhyme scheme in each part follows a pattern known as terza rima, the three-line rhyme scheme employed by Dante in his Divine Comedy. In the three-line terza rima stanza, the first and third lines rhyme, and the middle line does not; then the end sound of that middle line is employed as the rhyme for the first and third lines in the next stanza. The final couplet rhymes with the middle line of the last three-line stanza. Thus each of the seven parts of "Ode to the West Wind" follows this scheme: ABA BCB CDC DED EE.
Commentary
The wispy, fluid terza rima of "Ode to the West Wind" finds Shelley taking a long thematic leap beyond the scope of "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 and incorporating his own art into his meditation on beauty and the natural world. Shelley invokes the wind magically, describing its power and its role as both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and asks the wind to sweep him out of his torpor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 In the fifth section, the poet then takes a remarkable turn, transforming the wind into a metaphor for his own art, the expressive capacity that drives "dead thoughts" like "withered leaves" over the universe, to "quicken a new birth"--that is, to quicken the coming of the spring. Here the spring season is a metaphor for a "spring" of human consciousness, imagination, liberty, or morality--all the things Shelley hoped his art could help to bring about in the human mind. Shelley asks the wind to be his spirit, and in the same movement he makes it his metaphorical spirit, his poetic faculty, which will play him like a musical instrument, the way the wind strums the leaves of the trees. The thematic implication is significant: whereas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Romantic poets viewed nature as a source of truth and authentic experienc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largely viewed nature as a source of beauty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is poem, Shelley explicitly links nature with art by finding powerful natural metaphors with which to express his ideas about the power, import, quality, and ultimate effect of aesthetic expression.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