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作家陆游的资料

发布时间:2024-05-13 19:46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陆游(1125--1201),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家人跟着百姓
,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儿时万死避胡兵”的经历,在他的记忆里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个具有很强的爱国意识的士大夫,在他的家里,经常谈论的是国家的局势,这对陆游以后爱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向。
陆游少有文名,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因为他平常“喜论恢复”,又名在奸臣秦桧之孙的前头,所以在复试的时候,被秦桧除名
。直到秦桧死去,陆游才得到起用,开始步入仕途。
陆游一生主要的经历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1.45岁以前,任职福州、临安,因支持主战将领张浚北伐,而且反对权臣龙大渊等人,所以在张浚北伐失败后,陆游先被贬至镇江,接着又被以“交接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宋史》本传)的罪名罢职,在家闲居三年。
2.45岁--65岁,入蜀、罢官。陆游45岁以后在夔州、南郑、成都等地任职。他在南郑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下任职,虽然时间只有八个多月,但却是陆游一生中最可宝贵和珍惜的时光。为了纪念这一段生活,他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剑南诗稿》。他经常身着戎装,骑着战马,驰骋在当时的西北边防前线。这样的生活,开拓了他的眼界,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但是陆游坚持抗金的立场以及正直敢言的个性,总是会招来当朝的权贵以及庸碌之辈的嫉恨和嘲讽。所以陆游在这近二十年时间中,屡屡被贬,回到故乡山阴闲居,然后又被起用,又被贬。这正象朱熹所说的:“恐不合作此好诗,罚令不得作好官也。”(《答徐载叔书》)
3.65岁以后,闲居山阴。从宋光宗绍圣元年(1190)以后,陆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故乡山阴度过的。在近20年的岁月中,他“身杂老农间”,和他们一起劳作,还为他们的孩子看病,同时写了不少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歌,当然,陆游至死都无法忘怀中原尚未收复、金瓯依然残缺的现实,所以,85岁的诗人,在弥留之际,写下了《示儿》一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一首诗被前人认为有“三呼渡河之意”。
陆游一生的经历,决定了他诗风的变化。陆游最早师从江西派的大诗人曾几,但是中年蜀中的生活,改变了他的创作风格。他开始不满意早期的“只务藻绘”的诗风,而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他感到只有这种风格才能最好地抒发自己炽热的感情、宏大的抱负,才适合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特征。到了晚年,“满眼是桑麻”的环境和安宁的农村生活,是他的诗呈现出平淡自然的风貌。所以,赵翼总结陆游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瓯北诗话》)。

详细!!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固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陆游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某种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串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造,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词的创作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箭箭雕弓”、“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与辛弃疾比较接近。陆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等。

陆游 Lu You (1125~1210)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30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
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
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重庆市的奉节县』任通判。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今四川省崇州市』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调到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年底才又回到蜀州。
陆游住在蜀州罨画池。五十岁的陆游忧国忧民,报国无门,满怀郁愤,写下数十首感人肺腑的诗词。他在《初至蜀州寄成都诸友》诗中写道:
流落天涯鬓欲丝,年来用短始前奇。
无才藉作长闲地,有凭留作剧饮资。
万里不通亲洛林,一春最负牡丹时。
襞笺报与诸公道,罨花池边第一诗。
然而,生活毕竟不是一潭死水,美丽的蜀州给诗人弹起了动听的琴声。蜀州,唐代时就因唐安公主封于此而取名唐安郡!宋代,仁宗的二女和徽宗的荣淑、帝姬女儿均封为崇庆公主。因此,蜀州物阜粮丰,街道整齐。州衙旁的东阁红梅,飞红点点,幽香扑鼻;苑内三千官柳绽吐新枝,婀娜妩媚;罨画池边百花争妍,蜂舞蝶喧;城东百亩东湖,烟波浩渺。鱼鸟相戏。陆游携着女儿,在东湖放怀亭:
凭栏投饭看鱼队,挟弹惊鸦护雀雏。
俗态似看花烂漫,病身能斗竹清癯。
《暮春》。父女们闲时在罨花池边捉蝶,饮酒赋诗,排遣胸中烦闷。
陆游在蜀州时,还遍游了名山胜景,出西北门,他游了翠园寺、化成院、白塔山。其中,尤以在化成院独慰其心。化成院在怀远镇附近的大明寺。这里,青山环抱,古柏森森,真是“绿坡忽入谷,惋蜓苍龙蟠”《化成院》。庙里的古塔、双楠,凌空笔立,庙后的山峦,起伏迭嶂。陆游朝庙时,与和尚同坐蒲团,亲切交谈,朝听钟鼓、暮闻磬鱼的生活,唤起陆游无限感慨,使他更加痛恨官场的倾轧、污淖。陆游在蜀州还多次登青城山,作了三十多首赞美的诗词,但壮志未酬的无限惆怅仍流露在字里行间。
由于[南宋]统治者腐朽,人民不仅倍受异族欺凌之耻,还遭到贪官污吏、水旱灾害之苦。这年七月,蜀州久雨,三伏不热,岷江洪水暴涨。西门外的西河泛滥,冲毁房舍、田园。望着漂浮的房料、牲畜和禾苗的河水,陆游九转回肠,回想当年为民请命,建议朝庭关心黎民疾苦,惩办贪官污吏而遭冷遇,如今,官卑职小,又怎能解人民于倒悬!一杯若酒下肚,挥笔疾书,写下《古意》诗一首:绁足饲饥鹰,鹰饱急未平。
伏枥岂不安,志骥终悲鸣。
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
素愿有未伸,五昆淡无味。
茅屋秋雨漏,福陂春水涂。
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
这年八月廿七日,陆游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阅兵。当陆游穿上戎装,在镜前看到自己峨冠博带的样子时,两年前的戎马生活,仿佛又展现在他眼前:
南郑前线,他纵马系缰,往来倥偬;
仙人关前,他身裹铁衣,挺枪宁立,警惕着敌人侵袭;
渭水平源,雪夜茫茫,他脚迹匆匆,赤心切切;
大散关下,飞霜掠面,寒风刺骨,他三天未吃熟食,飞马追击敌人;
在北山,他也曾只身斗猛虎,刺虎喉于坡前……

然而,“戎陇旧游真一梦,渡辽奇事付他年,刘琨晚抱闻鸡恨,安得英雄共着鞭!”《蜀州大阅》晚上,他阅兵回来,望着墙上张贴的已被金人占领的长安城地图,想到被金人蹂躏的三秦父老,义愤填膺,奋笔写下《观长安城图》诗: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
横戈战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
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人间。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今四川省荣县』去摄理州事。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画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传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孝宗隆兴初,赐进士出身。他是杰出的爱国诗人,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流走,辞旨明快,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他的词风也以雄放悲慨为主,兼有柔婉清逸之美。前人谓其流丽处似秦观,雄放处似苏轼。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后人辑有《放翁词》。

哈,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来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