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到抗战南京,上海,广州的大事件

发布时间:2024-05-09 19:24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 =``````额```也就是被侵略的血泪史```

= =``还有就是在上海划租界都有哪些国家?

问题解答:

清末: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后来在南京签署南京条约;广州黄花岗起义。
民国时期:上海工人大罢工,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也在上海,广州起义。
抗战: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1937年12月13日开始,南京大屠杀。

(下面这些就是抗战时的大事件):

1. 在炎黄时期 就不必说了 我们是文明古国 人类起源于我们这里 我们炎黄子孙无论走到那里都是开发新大陆 嘿嘿 走到那 我们的地盘就可以划到那 这是否为侵略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2. 在夏商周时代 也无所谓什么侵略 那个奴隶社会的时代 人类尚未完全开化 野蛮的行径 随处可见
3. 春秋战国时期 北方的匈奴 应该是如今内蒙一代 南方的百越 应该是如今云南贵州一带 当时的各个临近的诸侯国不断的派兵前去占领 镇压 这算是侵略吗 或许你说 这是中国的地方 不算侵略 那么我问你 当时的中国有这些地方吗 只过不是把它占领过来 这些地方现在会属于中国吗
4.秦汉时期 还用问吗 秦朝时 对百越的统治 汉朝时对匈奴的所谓的自卫反击 把匈奴人赶到现在的外蒙 以及新疆北部 占领了 原来属于匈奴人的地盘 这不是侵略是什么 不过是挂着自卫反击的名字罢了
5.三国时期 别的 不说 就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吧 孟获的地盘 虽然是挂着汉的大旗 但是 他们是一个少数民族 是完全自治的 和我们现在的自治区不同 他们 仅仅相当于 汉朝的邻国 为了不受别人的侵略 而依托于汉 可是当汉不强大的时候 他自然要脱离汉 这时候 强行 管制 不允许脱离 不是侵略是什么!!
6.在说说唐吧 唐代的强盛时期 又是吐蕃 又是 西域的 什么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把本来不属于 自己的地盘收之麾下 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自身的强大吗 打着保护别人的旗号 到处搞什么都护府 无非就是为了巩固自己在那里的统治而已
7.宋代就不说了 那个龌龊的时代 除了词没什么好说的
8.元还用说吗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 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沿岸 这还不叫侵略?可是这在历史书上只说了蒙古人的剽悍 嘿嘿 可笑 蒙古人 现在不也一样是中国人吗
9.明代只说一件事 郑和下西洋 所谓的郑和下西洋 炫耀国威 其实呢 我个人认为 就是 明成祖准备实施侵略的第一步 可是谁料到 只有野心是不行的 国力渐渐衰竭 只好作罢
10.至于清代 刚开始的时候 忙于镇压国内的 农民起义 后来有忙于应付外国人 似乎没有什么吧 我记不得了
11.近现代呢 好像也没什么说得了 就说说 抗美援朝吧
中国政府打着保家卫国的旗号跨过了鸭绿江 可笑不 保家卫国 跑到了 别人的家里 就算是 对我国的边境造成了威胁 你在边境保家 不可以呀 都跑到别人国家里了 你卫的 是谁的国?
嘿嘿 说中国没有侵略史 是假的 谁强大的时候都会侵略 这不过是自己往自己脸上 贴点金 不那样说罢了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1858年[咸丰八年] 5月28日,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时,用武力迫 使清政府签定不平等的 "中俄瑷珲条约"。清方由黑龙江将军 "奕山"与俄 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瑷珲签订。从此我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馀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只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 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昔,瑷珲城方圆五公里,有内外用松木制成的城墙,两木之间填入黄 土。高约六米,有深护城河。当年约有人口四万多,其中商人约叁千多人。 目前只馀余留下一颗松树,称"见证松",让后人凭吊。积弱的清王朝前后签定了一千一百多个不平等的可耻条约,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响深重。
清朝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1. 中英 广州和约 余保纯 六百七十万两 27-5-1841;
2. 中英 南京条约 耆英,伊布里 二千一百万两 29-8-1842;
3. 中英 南京条约 补充条款 耆英 22-7-1843;
4. 中英 虎门条约 耆英 8-10-1843;
5. 中美 望厦条约 耆英 3-7-1844;
6. 中法 黄埔条约 耆英 24-10-1844;
7. 中俄 瑗珲条约 奕山 六十万方公里 28-5-1858;
8. 中俄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3-6-1858;
9. 中美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8-6-1858;
10. 中英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6-6-1858;
11. 中法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7-6-1858;
12. 中英 天津条约补充 桂良 8-11-1858;
13. 中英 北京条约 奕欣 一千叁百万两 24-10-1860;
14. 中法 北京条约 奕欣 25-10-1860;
15. 中俄 北京条约 奕欣 四十多万方公里? 4-11-1860;
16. 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记 明谊 四十四万方公里 10-7-1864;
17. 中美 增续条约 前美公使蒲安臣 7-28-1868;
18. 中英 新修条约普后章程 不详 23-10-1869;
19. 中日 修好条约 李鸿章 13-8-1871;
20. 中日 北京条约 奕欣 31-10-1874;
21. 中英 烟台条约 李鸿章 13-9-1876;
22. 中俄 里瓦几亚条约 崇厚 2-10-1879;
23. 中俄 伊黎条约 曾纪泽 七万方公里 二百八十万两 24-2-1881;
24. 中法 会议简明条款 李鸿章 11-5-1884;
25. 中日 天津条约 李鸿章 18-4-1885;
26. 中法 新约 李鸿章 9-6-1885;
27. 中英 烟台条约 续增条约 不详 9-6-1885;
28. 中葡 北京条约 奕□ 1-12-1887;
29. 中英 印藏条约 升泰 17-3-1890;
30. 中美 华工条约 杨儒 7-3-1894;
31. 中日 马关条约 李鸿章 二亿两 7-4-1895;
32. 中日 辽南条约 李鸿章 叁千万两 8-11-1895;
33. 中俄 密约 李鸿章 3-6-1896;
34. 中德 胶澳租借条约 李鸿章 6-3-1896;
35. 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李鸿章 9-6-1898;
36. 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李鸿章 十亿二千二百七十万两 7-9-1901;
37. 中英 续定印藏条约 罗生戛尔曾 7-9-1904;
38. 中日 会议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并下令在福建、广东、浙江、江南、山东、北直隶六省实行迁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迁出之地焚其房屋,荒其土地,以防居民出海。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统一台湾后,开始开放海禁,允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并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但规定禁止炮械、军器、火药、硝磺的贸易。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为担心本国商人到南洋勾结海寇进行反清活动,除东洋贸易外,严禁中国商人至南洋贸易,只许外商来华贸易。雍正五年(1727年)解除这项禁令,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又复行禁止。后来,因发现到宁波的英国商船数量不断增加,并带有大量武器,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卷8),遂以“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卷281)为由,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云台山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并规定外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对出口货物的品种也加以限制,除原先规定的不许军火出口外,粮食、五金、书籍也严禁出口,丝茶的出口品种和数量也有一定限制。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过冬,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清政府闭关锁国的严重后果

中国一直是对外贸易的出超国,有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清政府害怕国内人民和外国人勾结“滋事”,实行闭关锁国,千方百计限制商人出海贸易,如规定出海商船不能超过五百石,“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776),乘船出海的客商、水手“各给腰牌,刻姓名、年貌、籍贯,庶巡哨官兵易于稽查”(《清文献通考》卷33)。由于禁令森严,中国大商人都视远洋贸易为畏途。即使有个别商人想与外商展开竞争,也因清政府的打击而无法开展业务。如康熙时上海大商人张元隆想打造100艘远洋帆船,与外国商船竞争,即被江苏巡抚张伯行诬为结交海盗,非刑逼供。早就活动在东南亚各地的中国商人和华侨,清政府也不给予支持,如雍正帝就说:“此辈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飘流外国者益众矣。嗣后应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如此则贸易欲归之人,不敢稽迟在外矣。”(《清文献通考》卷33)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便长期落入外国商人手里而为他们所垄断。明代以前一直居于世界先进地位的造船业和航海业,也随之衰落下来,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大型船队遂告绝迹。清朝的闭关锁国,还严重地阻碍了其他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在中国出口货物中占有很大比重的茶叶,主要产于福建、安徽等地,清政府不准就近从海上出口,必须经陆路运往广州再出口。经陆路长途运输,不仅时间长,茶叶容易变质,而且被沿途的关卡层层敲诈勒索,又增加成本,这对茶叶生产的发展显然是个障碍。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到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落在西方的后面了。
另外一点就是西方已经开始工业化,需要掠夺资源,必然要对外侵略.[满州善后条约]
1336年,日本侵略明朝.
1439年,日本侵略明朝.
1555年,日本侵略浙江,
1552年,日本侵略汇县,
1558年,日本侵略定海,
1563年,日本侵略平海,
1775年,荷兰侵略台湾,
1840年,鸦片战争(英占香港)
1842年,第2次鸦片战争.
1882年,俄罗斯占领新疆.
1884年,法国侵略台湾.
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
1897年,德国占领山东.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
1932年,日本占领上海.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清末 什么年代开始呢?
简单举几项吧 问得太笼统
南京条约
淞沪会战
黄花岗起义

我们从古到今 慢慢说起
1. 在炎黄时期 就不必说了 我们是文明古国 人类起源于我们这里 我们炎黄子孙无论走到那里都是开发新大陆 嘿嘿 走到那 我们的地盘就可以划到那 这是否为侵略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2. 在夏商周时代 也无所谓什么侵略 那个奴隶社会的时代 人类尚未完全开化 野蛮的行径 随处可见
3. 春秋战国时期 北方的匈奴 应该是如今内蒙一代 南方的百越 应该是如今云南贵州一带 当时的各个临近的诸侯国不断的派兵前去占领 镇压 这算是侵略吗 或许你说 这是中国的地方 不算侵略 那么我问你 当时的中国有这些地方吗 只过不是把它占领过来 这些地方现在会属于中国吗
4.秦汉时期 还用问吗 秦朝时 对百越的统治 汉朝时对匈奴的所谓的自卫反击 把匈奴人赶到现在的外蒙 以及新疆北部 占领了 原来属于匈奴人的地盘 这不是侵略是什么 不过是挂着自卫反击的名字罢了
5.三国时期 别的 不说 就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吧 孟获的地盘 虽然是挂着汉的大旗 但是 他们是一个少数民族 是完全自治的 和我们现在的自治区不同 他们 仅仅相当于 汉朝的邻国 为了不受别人的侵略 而依托于汉 可是当汉不强大的时候 他自然要脱离汉 这时候 强行 管制 不允许脱离 不是侵略是什么!!
6.在说说唐吧 唐代的强盛时期 又是吐蕃 又是 西域的 什么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把本来不属于 自己的地盘收之麾下 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自身的强大吗 打着保护别人的旗号 到处搞什么都护府 无非就是为了巩固自己在那里的统治而已
7.宋代就不说了 那个龌龊的时代 除了词没什么好说的
8.元还用说吗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 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沿岸 这还不叫侵略?可是这在历史书上只说了蒙古人的剽悍 嘿嘿 可笑 蒙古人 现在不也一样是中国人吗
9.明代只说一件事 郑和下西洋 所谓的郑和下西洋 炫耀国威 其实呢 我个人认为 就是 明成祖准备实施侵略的第一步 可是谁料到 只有野心是不行的 国力渐渐衰竭 只好作罢
10.至于清代 刚开始的时候 忙于镇压国内的 农民起义 后来有忙于应付外国人 似乎没有什么吧 我记不得了
11.近现代呢 好像也没什么说得了 就说说 抗美援朝吧
中国政府打着保家卫国的旗号跨过了鸭绿江 可笑不 保家卫国 跑到了 别人的家里 就算是 对我国的边境造成了威胁 你在边境保家 不可以呀 都跑到别人国家里了 你卫的 是谁的国?
嘿嘿 说中国没有侵略史 是假的 谁强大的时候都会侵略 这不过是自己往自己脸上 贴点金 不那样说罢了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1858年[咸丰八年] 5月28日,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时,用武力迫 使清政府签定不平等的 "中俄瑷珲条约"。清方由黑龙江将军 "奕山"与俄 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瑷珲签订。从此我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馀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只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 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昔,瑷珲城方圆五公里,有内外用松木制成的城墙,两木之间填入黄 土。高约六米,有深护城河。当年约有人口四万多,其中商人约叁千多人。 目前只馀余留下一颗松树,称"见证松",让后人凭吊。积弱的清王朝前后签定了一千一百多个不平等的可耻条约,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响深重。
清朝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1. 中英 广州和约 余保纯 六百七十万两 27-5-1841;
2. 中英 南京条约 耆英,伊布里 二千一百万两 29-8-1842;
3. 中英 南京条约 补充条款 耆英 22-7-1843;
4. 中英 虎门条约 耆英 8-10-1843;
5. 中美 望厦条约 耆英 3-7-1844;
6. 中法 黄埔条约 耆英 24-10-1844;
7. 中俄 瑗珲条约 奕山 六十万方公里 28-5-1858;
8. 中俄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3-6-1858;
9. 中美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8-6-1858;
10. 中英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6-6-1858;
11. 中法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7-6-1858;
12. 中英 天津条约补充 桂良 8-11-1858;
13. 中英 北京条约 奕欣 一千叁百万两 24-10-1860;
14. 中法 北京条约 奕欣 25-10-1860;
15. 中俄 北京条约 奕欣 四十多万方公里? 4-11-1860;
16. 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记 明谊 四十四万方公里 10-7-1864;
17. 中美 增续条约 前美公使蒲安臣 7-28-1868;
18. 中英 新修条约普后章程 不详 23-10-1869;
19. 中日 修好条约 李鸿章 13-8-1871;
20. 中日 北京条约 奕欣 31-10-1874;
21. 中英 烟台条约 李鸿章 13-9-1876;
22. 中俄 里瓦几亚条约 崇厚 2-10-1879;
23. 中俄 伊黎条约 曾纪泽 七万方公里 二百八十万两 24-2-1881;
24. 中法 会议简明条款 李鸿章 11-5-1884;
25. 中日 天津条约 李鸿章 18-4-1885;
26. 中法 新约 李鸿章 9-6-1885;
27. 中英 烟台条约 续增条约 不详 9-6-1885;
28. 中葡 北京条约 奕□ 1-12-1887;
29. 中英 印藏条约 升泰 17-3-1890;
30. 中美 华工条约 杨儒 7-3-1894;
31. 中日 马关条约 李鸿章 二亿两 7-4-1895;
32. 中日 辽南条约 李鸿章 叁千万两 8-11-1895;
33. 中俄 密约 李鸿章 3-6-1896;
34. 中德 胶澳租借条约 李鸿章 6-3-1896;
35. 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李鸿章 9-6-1898;
36. 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李鸿章 十亿二千二百七十万两 7-9-1901;
37. 中英 续定印藏条约 罗生戛尔曾 7-9-1904;
38. 中日 会议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并下令在福建、广东、浙江、江南、山东、北直隶六省实行迁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迁出之地焚其房屋,荒其土地,以防居民出海。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统一台湾后,开始开放海禁,允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并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但规定禁止炮械、军器、火药、硝磺的贸易。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为担心本国商人到南洋勾结海寇进行反清活动,除东洋贸易外,严禁中国商人至南洋贸易,只许外商来华贸易。雍正五年(1727年)解除这项禁令,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又复行禁止。后来,因发现到宁波的英国商船数量不断增加,并带有大量武器,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卷8),遂以“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卷281)为由,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云台山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并规定外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对出口货物的品种也加以限制,除原先规定的不许军火出口外,粮食、五金、书籍也严禁出口,丝茶的出口品种和数量也有一定限制。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过冬,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清政府闭关锁国的严重后果

中国一直是对外贸易的出超国,有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清政府害怕国内人民和外国人勾结“滋事”,实行闭关锁国,千方百计限制商人出海贸易,如规定出海商船不能超过五百石,“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776),乘船出海的客商、水手“各给腰牌,刻姓名、年貌、籍贯,庶巡哨官兵易于稽查”(《清文献通考》卷33)。由于禁令森严,中国大商人都视远洋贸易为畏途。即使有个别商人想与外商展开竞争,也因清政府的打击而无法开展业务。如康熙时上海大商人张元隆想打造100艘远洋帆船,与外国商船竞争,即被江苏巡抚张伯行诬为结交海盗,非刑逼供。早就活动在东南亚各地的中国商人和华侨,清政府也不给予支持,如雍正帝就说:“此辈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飘流外国者益众矣。嗣后应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如此则贸易欲归之人,不敢稽迟在外矣。”(《清文献通考》卷33)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便长期落入外国商人手里而为他们所垄断。明代以前一直居于世界先进地位的造船业和航海业,也随之衰落下来,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大型船队遂告绝迹。清朝的闭关锁国,还严重地阻碍了其他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在中国出口货物中占有很大比重的茶叶,主要产于福建、安徽等地,清政府不准就近从海上出口,必须经陆路运往广州再出口。经陆路长途运输,不仅时间长,茶叶容易变质,而且被沿途的关卡层层敲诈勒索,又增加成本,这对茶叶生产的发展显然是个障碍。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到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落在西方的后面了。
另外一点就是西方已经开始工业化,需要掠夺资源,必然要对外侵略.[满州善后条约]
1336年,日本侵略明朝.
1439年,日本侵略明朝.
1555年,日本侵略浙江,
1552年,日本侵略汇县,
1558年,日本侵略定海,
1563年,日本侵略平海,
1775年,荷兰侵略台湾,
1840年,鸦片战争(英占香港)
1842年,第2次鸦片战争.
1882年,俄罗斯占领新疆.
1884年,法国侵略台湾.
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
1897年,德国占领山东.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
1932年,日本占领上海.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