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精选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11-03 02:24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请问 朱自清散文精选有哪些

问题解答:

在现实生活中,找个知己不容易,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书中,找个知己亦不容易,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而初读朱自清的散文集,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味道,欲罢不能,欲语亦无言。

  记得那天屋子里空荡荡的,风很大,把窗帘捋得很高,又“叭”一声落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寂寞的味道,我起身去接了一杯热开水,在灯下静静地走进了一个人的世界。

  我记得刚读《歌声》时,感觉怪怪的。我记得作者一个人走在白矶石的甬道上,那里有恬静的紫,冷落的红;那里有倦怠的春色,从草丛中泻出的清香,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读到最后一段,却诧异,这所有的所有竟为歌声所有,那春色那春雨那春风,竟尽是从歌声中缓缓地泻出来的,就像海里的游丝,一层一层从水中往上涌。那是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感觉。那是一种完全陶醉于歌中的异想世界,我不知道什么样地歌声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人完全地融入一种遐想的境界,但我同时也惊叹了作者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把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同情感相搅和,用文字把这些东西串联,这种高超的表达技巧,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我不禁想到我自己听音乐,每次黯然神伤却苦于胸中无墨,无法下笔,想表达却不知从何说起,想到这一层,觉又对他油然生起了一丝敬意。

  记得另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了也是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感觉,但却特别喜欢。仿佛把自己彻彻底底地蹂碎在秦淮河的光影中,却还是无法把作者的感情像丝绸一样,一下穿过那戒指般的小孔中,顺滑,流利。他的感情,即使用上所有自然界的色彩,浓彩重抹,大事渲染,也无法呈现出来。我倒觉得用画国画时描写鸟的羽毛的那种笔,点上一点清墨,再点上一点清水,轻轻韵染,倒反而衬托得出那种寂寥,即最简单,也最复杂。这种感觉,有点像一个勾子,轻轻一勾,便把那如被落叶覆盖的记忆一下子就提了出来,这是一种值得令人玩味的情感,它不会像喝咖啡时,那种华丽的腻苦,却又有一丝一丝像中国的绿色,不似在春天时分刚出来的嫩芽,倒有几分相似在茶罐放置了几年的苦茶,流传出来的是一种蕴在中国几千年来文人清高中最复杂、最矛盾、最干净的一种情感。我愿意就这样折服在他的衣袂下,就这样沉浸在这种情感中,去呼吸似涩苦却甘甜的水蒸气中那一缕清新的空气。

  我也喜欢他的那种看似寥寥几笔,略带黑色幽默的愤怒。这种愤怒不隐藏,却不过分张扬。它会游走在车厢里,会隐匿在日光灯下,会跳跃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虽又似秋雨轻风,实读,却有似子弹穿木板那种急骤与心痛,快速猛烈。记我开始看《儿女》时,惊讶于他对待自己子女的残忍,不似父亲样,印象骤然减了一大半,但后来细细读来,却又是另一番滋味,也惊讶于作者的坦诚。那种爱也罢,恨也罢的情感纠缠,也读得出一种另类幸福。

  也喜欢他对女子的偏爱,我与他这点倒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我喜欢女子,女子是这世界上最奇妙的尤物,她的美,如花蕊中最甜的那一点蜜;她的纯,又如阳光照射在冰尖上融水的那一点,满是沁人心脾的甜。而他对女子的偏爱,像是一个装满苹果的篮子,沉沉坠坠,满是诱人的芳香。他不会站在性别的立场,他不会将喜爱揉杂在冲动中,这种以纯粹的眼光去看待一种事物,喜爱一种事物怕是转了几个弯,也找不到这样一个人吧?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
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
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
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
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
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
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
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
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
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
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
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
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
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
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
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
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
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
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
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
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
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朱自清的精美散文有很多,广为传诵的有下面的这些作品《荷塘月色》,《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梅花》,《背影》等。

<背影>、<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