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发布时间:2024-05-22 08:47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明妃曲

(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赏析】

郭老(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王安石闯了诗祸。这是指王安石的《明妃曲》,今选本皆不录,不知何故。其诗曰:“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语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拔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所谓诗祸,当然是指“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一联。此语一出,议论汹汹。或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或谓“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为王安石辩护的人也只好说,“汉恩自浅胡自深”的“恩”是专指男女关系,无关君臣之义。我想,王安石这里所说的恩,确是指男女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也可说,此语即对前一首所提问题的答案,即男女结合应以“相知心”为准则。这思想非常近代化,有资本主义萌芽味道。不过,男女关系也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例如我们在大批判中就是这样,那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还有,王安石这诗的结尾是错误的。曾经拜访过明妃的青冢,而明妃的“哀弦”却并未“留至今”(留下的是词)。

明妃曲

(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赏析】

郭老(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王安石闯了诗祸。这是指王安石的《明妃曲》,今选本皆不录,不知何故。其诗曰:“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语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拔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所谓诗祸,当然是指“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一联。此语一出,议论汹汹。或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或谓“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为王安石辩护的人也只好说,“汉恩自浅胡自深”的“恩”是专指男女关系,无关君臣之义。我想,王安石这里所说的恩,确是指男女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也可说,此语即对前一首所提问题的答案,即男女结合应以“相知心”为准则。这思想非常近代化,有资本主义萌芽味道。不过,男女关系也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例如我们在大批判中就是这样,那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还有,王安石这诗的结尾是错误的。曾经拜访过明妃的青冢,而明妃的“哀弦”却并未“留至今”(留下的是词)。

【注释】
①明妃:即王昭君(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后人沿用),汉元帝宫女,
容貌美丽,品行正直。元帝召幸宫妃,都要先看她们的画像。王昭君不肯贿赂
画师毛延寿,被画得很丑,因此始终见不到元帝。后来匈奴与汉和亲,她请求
前往。临走时,元帝才看到了她,知道了上述情况,就将毛延寿杀了。昭君到
匈奴后,含恨而死。 ②杜甫《咏怀古适》五首中咏昭君一首有“画图省识春
风面”之句。这里的春风即春风面的省称。 ③归来:回过来。丹青手:画师。
④意态:风神。 ⑤以上四句写昭君远嫁匈奴,仍然热爱祖国,宫衣穿尽,雁
信难传,十分悲惨。 ⑥“好在”三句是家人安慰昭君的话。毡城:指匈奴所
居之地。游牧民族以毡为帐篷(现名蒙古包)。咫尺:极言其近。长门:汉别
宫名。阿娇:汉陈婴的孙女,武帝的表妹。武帝小时很爱她;曾说:若得到阿
娇,就要作一金屋将她藏起。后来阿娇虽然做了皇后,却因年久失宠,退居长
门官。 ⑦《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写贵族女子出
嫁,陪从很多。这里写匈奴派了大队胡姬来接昭君。两:同辆。 ⑧杆拨:弹
琵琶的工具。春风手:形容手能弹出美妙的声音。 ⑨汉宫侍女:指陪昭君远
嫁的汉官女。 ⑩杜甫诗中有“独留育冢向黄昏”及“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
怨恨曲中论”诸句,此用其意。相传昭君墓上的草常青,故名青冢,在今呼和
浩特市南。

【品评】
在古代传说中,王昭君是一位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献身的妇女,又是一位不
屑于为了个人地位而丧失品德的人物。所以历代诗人都非常同情地歌咏她。但
王安石这两首却曾被人误解,受人攻击。朱自清先生在《语文续拾》中,曾对
之作了正确而平实的说明,今摘要如下。
其论第一首云:“……细读这首诗,王安石笔下的明妃本人,并未离开那
‘怨而不怒’的旧谱儿; 不过‘家人’给她抱不平, 口气却有点‘怒’了。
‘家人’怒,而身当其境的明妃并没有怒,正见其忠厚之极。这里‘一去’两
句说她久而不忘汉朝,‘寄声’两句说这么久了,也托人问汉朝消息,汉朝却
绝无消息——年年有雁来,元帝却没有给她一个字。在国内几年未承恩幸,出
宫时虽‘得君王不自持’,又杀了毛延寿,而到塞外几年,却又未承眷念;她
只算白等着。家里的消息却是有的,教她别痴想了,汉朝的恩是很薄的;当年
阿娇近在咫尺,也打下冷官来着,你惦记汉朝,即便你在汉朝,也还不是失意?
——该失意的,在南北都一样,别老惦着‘塞南’罢。这是决绝辞,也可以说
是恰如其分的安慰语,不过这只是‘家人’说说罢了。”
其论第二首云:“就诗论诗,全篇只是以琵琶的悲怨见出明妃的悲怨;初
嫁时不用说,含情无处诉,只借琵琶自写心曲。后来虽然弹琵琶劝酒,可是眼
看飞鸿,心不在胡而在汉。飞鸿有三义:句子从嵇康《赠秀才入军》诗‘目送
归鸿,手挥五弦’来,意思却牵涉到《孟子》的‘一心以为鸿鹄将至’,又带
着盼飞鸿捎来消息。这心事‘汉宫侍女’知道,只不便明言安慰,惟有暗地垂
泪。‘沙上行人’听着琵琶的哀响,却不禁回首,自语道:汉朝对你恩浅,胡
人对你恩深,古语说得好,‘乐莫乐兮新相知’,你何必老惦着汉朝呢?在胡
言胡,这也是恰如其分的安慰语。这决不是明妃的嘀咕,也不是王安石自己的
议论,已有人说过,祗是‘沙上行人’自言自语罢了。但是青冢芜没之后;哀
弦流传不绝, 可见后世人所见的还祗是个悲怨可怜的明妃; 明妃并未变心可
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