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二日游的征文应该怎么写啊

发布时间:2024-05-12 15:34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加以培育,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9亿元。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旅游业发展的信心不足,有些同志还有一些模糊认识,比如认为抓旅游和抓工业是矛盾的,甚至会影响抓工业。二是我市旅游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缺少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品牌。三是体制机制不活,景区开发深度不够,宣传促销乏力等。我市旅游业发展较慢,总量较小。2006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7%,而全省平均为5.7%。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扩大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枣庄来讲,还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富民。枣庄是老工业基地,就业压力大,居民收入偏低。为此,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煤化工等大项目;一手抓旅游、专业市场等服务业发展。大项目能够富财政,但解决不了富民问题;旅游业尽管目前对我市财政的贡献不明显,但能够富民。像凤凰古城,1999年旅游收入92.86万元,去年旅游收入已达到11.8亿元,促进了当地群众的致富。像峄城冠世榴园景区的发展,带动了周边40余个村庄、3000多户农民致富。第二,推进城市转型。我市产业结构单一,能耗高,污染重。改变这种状况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结构调整,上大、改中、关小,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二是做大做强服务业,通过扩大分母,降低全市的能耗。据测算,我市旅游业占GDP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市万元GDP能耗将下降0.11吨标煤。第三,传承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代表城市形象。一个城市只有物质财富,而缺乏文化内涵,就得不到人们的尊重,也不可能持续发展。最近不少人讨论枣庄被“边缘化”的问题。有危机感是必要的,但也有论及枣庄一无是处、妄自菲薄的倾向。说明一些同志缺乏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要让枣庄人更热爱枣庄,让外地人更尊重枣庄,必须大力弘扬枣庄独特的地方文化。发展旅游业,能够保存文化基因,传承城市文脉,让市民了解枣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形成对城市的认同感,既能够增强全市上下热爱枣庄、建设枣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扩大枣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我市来说,旅游工作搞上去了,经济社会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城乡面貌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改观,群众生活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改善。当前,发展旅游业正当其时。国内旅游市场持续走热,人们旅游的愿望一浪高过一浪;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业蓄势待发。同时,还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时候。一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在申遗排序中排在首位,明年一定能够成功,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二是京沪高速铁路已批准开工建设,建成后从枣庄去京赴沪都只有2.5小时,有利于我们抓住北京、上海这两个国内最发达的游客市场。我市旅游业大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我们要发挥优势,把握机遇,努力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

二、围绕“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品牌,着力打造枣庄市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一)为什么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品牌?

旅游作为一种产业,既需要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需要精心的打造。其实我们不缺乏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缺少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水平;枣庄的旅游资源不缺乏特色,但缺少发掘特色的视角、手段和展现特色的办法。只有通过挖掘、提炼和升华,才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我对枣庄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我来枣庄工作前,对枣庄的了解仅停留在墨子故里、铁道游击队故乡、台儿庄大战这些粗浅的层面。第二阶段,省委决定我来枣庄工作,我花了一星期的时间查阅各种资料,可以说是用心去体会枣庄,得出了“四个老”的感受,即老天爷厚爱、老祖宗荣耀、老革命传统、老百姓淳朴。第三阶段,我来枣庄工作以后,通过实地调研,对枣庄的了解逐步深入,总结了自然资源方面的“四个最”,即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公园,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冠世榴园”,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人文资源方面的“四个数字”,即7300年的远古文化、3000年的战地文化、1000年的运河文化、100年的工业文明。第四阶段,就是最近对枣庄城市品牌的思考。这段时间,各界人士围绕枣庄城市名片,提出了很多建议,都有一定的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目前仍没有形成共识,很难统一。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枣庄资源丰富,文化多元;二是对什么是城市品牌,缺乏统一认识;三是没有认识到城市品牌是指枣庄的整个辖区。城市品牌是城市的定位,是城市竞争的制高点,是城市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应该包含三个标准:第一,城市品牌是对一个城市资源的挖掘、提炼和升华。资源应该包括两大类,就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从自然资源来看,枣庄有煤炭、石膏、各种农副产品等,但最精华、最重要的资源还是水。从人文资源来看,枣庄有北辛文化、墨子文化、红色文化等,但最精华、最深厚的资源还应该是运河文化。运河被称为“流淌着的文化”,数千年的积淀,南北交融,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与万里长城媲美。第二,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缩影。它既是对历史的总结概括,也是对现在的描述展现,还包括对未来的规划设想。城市品牌是发展的,不是静态的,既包括过去和现在的一些资源,还包括将来可以打造的目标。即使现在有差距,也不意味我们将来不可以做到。第三,城市品牌一定要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核心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应该说,水资源是枣庄硬实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水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今年的浙商投资博览会上,我们提出“江北水乡、崛起中的煤化工城”的概念,与会的客商都非常信服。运河文化是枣庄软实力的一个主要方面,运河文化是枣庄各种文化中底蕴最深厚、最具有代表性的。运河锻造了枣庄的性格,枣庄的城市发展一直与运河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运河就没有枣庄的繁荣。如果按照这三条标准,枣庄的城市品牌,一定要高起点,体现出城市价值的最大化,绝不能把目标定低。打造枣庄的城市品牌,必须和水资源、运河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水乡,是指河流、湖泊多的地区。一提水乡,人们想到的总是江南水乡,这是对江南丰富的水资源和天生丽质的最高褒奖。我们提出的“江北水乡”,既有浪漫的韵味,又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古城,是指历史悠久的城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运河古城”,是展示运河文化的一个很好平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反映了枣庄整个辖区的特点,能够比较准确地体现枣庄城市品牌的深刻内涵。

旅游业也应紧紧围绕城市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三性”:一是差异性,就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与众不同”的地方。差异性越大越好。北方缺水,然而枣庄却富水,是北方难得的富水区。二是不可替代性,就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人无我有”的地方,别的地区想模仿也模仿不出来。比如说台儿庄古城,拥有运河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和古码头,古城街道肌理保存相对完整。三是可延展性,就是与其他地区相比“潜力无穷”的地方,发展的空间很大,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运河文化底蕴深厚,吸收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西楚文化、吴越文化的精华。枣庄是运河南北交融文化的典型代表,发展运河文化旅游,破题立意的切入点很多,拥有可延展的广阔空间。

二)能不能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

枣庄具有打造“江北水乡”的良好条件。第一,水资源丰富。一是降雨量全省最大,枣庄的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二是产流量全省最高,枣庄的产流量是0.5,全省是0.3。第二,水网纵横。境内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有27条河流,157个湖泊、水库,紧邻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第三,枣庄有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63平方公里的微山湖湿地公园。第四,境内运河通航里程93.5公里,是大运河通航最北端。第五,据《峄县志》记载,康熙皇帝来到滕峄境内,曾惊异地说,江北峄县,居然与江南水乡无异。

枣庄具有打造“运河古城”的良好基础。第一,从史料的角度来看,古峄县、古滕县始终都是运河上的重要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城市发展与运河息息相关。现在枣庄市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沿运18个申遗城市之一。第二,从水利的角度来看,自韩庄运河开通后,四百多年来一直通航。枣庄段运河历史地位很高,它的开挖,彻底解决了古黄河泛滥的问题。第三,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台儿庄十分繁荣,人口最多时达到6万人,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每年通过运河漕运,向我国东南地区运送四、五百万石的煤炭,相当于整条运河每年的漕粮运量,东南地区的能源供应基本都来自古峄县。台儿庄沿运而建、因运而兴,云集了大批的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是辐射苏鲁豫皖地区一座重要的商埠城市。第四,从遗存的角度来看,台儿庄有明清古貌保存最完好的古河道、古码头,城脉基本保留,多是低平建筑,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具备恢复的条件,可塑性很强。目前,枣庄以北的运河已经断航,大部分遗存已基本消失;枣庄以南的沿运城市,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已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风貌。因此,台儿庄是唯一能够完整恢复运河古城原貌的城市。

枣庄已经具备了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基础和条件,但与江南水乡相比,我们具有什么特色?江南的水乡、古镇,往往表现在小镇的精致婉约,乡间的小桥流水,建筑的小巧玲珑,普遍的一个特点是秀气。而我们打造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体现的是一种大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运河文化的大气。枣庄处于南北过渡带,而且是一个文化隆起带,对南北文化兼容并蓄,成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台儿庄吸纳了不同地方的商人和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台儿庄有一个全国少有的文化现象,建有72座庙宇。从这一点来看,台儿庄集中反映了枣庄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特点,这与江南水乡文化单一、稳定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第二,建筑风格的大气。南方的建筑受地形影响较大,随地势变化而建,布局灵活,层次分明,建筑风格比较“秀气”。北方的建筑以礼制为基础,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风格比较“雄浑”。枣庄的大多数建筑融合了南北建筑的风格,具有“七分雄、三分秀”的特色。这种“北雄南秀”的建筑风格,更能体现出一种“刚柔并济、雄秀兼备”的大气。第三,城市布局和水系的大气。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低洼地、洪水走廊,老百姓筑台而居。城区内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汪”(池塘),通过明沟暗渠把这些“汪”串在一起,与运河联系在一起。各种民居、商铺依“汪”而建,随“汪”而居,布局合理。这种错落有致的城市布局和“汪”渠相连的城市水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显得非常大气。

(三)如何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

打造我市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要紧紧围绕“江北水乡·运河古城”这个城市品牌,以水乡为魂,以运河为线,合理规划、整合、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突出“两个龙头”(台儿庄运河古城、滕州微山湖湿地公园),布局“五个节点”(山亭抱犊崮—熊耳山山乡旅游、峄城冠世榴园生态旅游、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红色旅游、滕州盈泰温泉休闲旅游、市中中兴公司工业旅游),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一是着力做好水资源文章,打造“江北水乡”。第一,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好全市的水资源。遵循“十句话”的治水思路,即“设法蓄住天上水,尽量拦住过路水,用足境外配额水,适度利用地下水,提高标准抗洪水,保持水土涵养水,强化措施抓节水,加大力度治污水,改革创新治好水,综合管理用好水”。第二,搞好微山湖湿地公园开发建设。滕州微山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公园,物种繁多,生态完整,景观优美,极具保护和开发价值。今后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服务,不断拓展旅游功能,推出更多旅游产品,真正把湿地公园这篇文章做精做深,建成我市北端的游客集散地。第三,加快各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想方设法推进库容2.6亿立方米的庄里水库建设。庄里水库不仅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还是“江北水乡”的一个亮点。另外,要在各主要河流、水库建设截流拦蓄工程,做大水域面积。第四,整治城市水系。各区(市)在城市建设中,要积极开展城市水域整治,搞好城市水系水景建设,打造适宜人居的“亲水”城市空间。像市中区的西郊生态植物园、滕州市的荆河公园、山亭区的十字河流域、峄城区的大沙河流域、薛城区的“五河、四海、三岛”等,都要结合城市建设,把水系景观开发建设好。

二是着力打造“运河古城”核心景区。要把台儿庄3.4平方公里的古城区,作为我市“运河古城”的核心景区来规划、开发和建设。工作中要把握好“四个定位”,即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第一,大战故地。这是切入点。运河是伟大的世界遗产,但却是流动的遗产,遗存很难保留。现在各地展现运河文化,只能通过仿古进行恢复性建设,这就难免落入一个假古董、影视城的尴尬境地,被一些历史学家、古建专家质疑恢复的必要性。而我们不同,我们恢复的是七十年前被侵略者战火毁坏的一座古城,恢复的必要性不容质疑。因为我们恢复的不仅是一座古城,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台儿庄大战是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正面战场上一场最伟大的胜利,是三万将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震惊中外,在世界反法西斯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古城恢复要紧密结合台儿庄大战的历史,重现当年的战争场景,使整个古城成为战役的“纪念馆”。第二,运河古城。历史上的台儿庄,曾是一座沿运而建、商贾云集、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秀美古城,但由于战火的毁坏,现在遗存很少。我们要把这座古城完整地恢复出来,同时把古城作为展示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载体,建设一个整条京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情博览园,形成“看长城上八达岭,看运河到台儿庄”的概念。第三,江北水乡。通过恢复“汪”渠相连的城市水系,贯通整个城区,打造一个国内少有的用船代步的古城,让游客可以乘船游览城区的任何景点,充分感受江北水乡的风情。第四,时尚生活。引入现代生活方式,在古城内建设各种酒吧、咖啡屋、餐馆等,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高端游客前来休闲、娱乐、消费,再现当年《峄县志》记载的“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古运景色。

目前,台儿庄保留下来的遗存不到10%,从10%的古迹恢复到100%的古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难度相当大。在下一步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存古、复古、创古”这三条原则。第一,存古。尽管核心景区内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不是很多,但要把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像清真寺、关帝庙等,原址原貌地保存下来,修缮处理,修旧如旧。第二,复古。要从老照片、老资料及老人的回忆中,去寻找、发掘和抢救古城的文化基因,把台儿庄一些具有价值的建筑恢复出来。特别是丁字街上的老店铺、繁荣街上的徽派建筑,要重点加以恢复。第三,创古。根据台儿庄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创造新的古城建筑和景点。创古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来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来源于先人的智慧又高于先人的智慧。尤其要依据城市功能的需要,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古城建设,使古城更适合现代生活、更适宜人居。以上是我们打造“运河古城”核心景区的基本构想,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从沿运来看,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城、名镇很多,但我们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独具特色。从全省来看,现在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不过“两个半”,一个是三孔,一个是泰山,那半个当数台儿庄大战故地和运河古城。但旅游资源不一定能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也不一定能形成旅游品牌。只有有品牌的旅游产品,才能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游客消费的热点、带动旅游发展的亮点。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一定要以“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为突破口,着力把台儿庄核心景区打造成沿运独有的、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优秀旅游产品。

三是着力开发“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特色景区。峄城区,要抓住石榴和青檀这两种特有的稀缺资源,做好冠世榴园的生态旅游文章。要在石榴园中开发更多的休闲娱乐项目,让游客参与互动,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市中区,要把中兴公司工业旅游的文章做透做深,向游客充分展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史和成就。薛城区,要继续抓好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和影视城的建设,多组织一些体验型的集体参与项目,搞好红色旅游。山亭区,要联合市中区、滕州市,打破行政区划的概念,整合“三山一水”(抱犊崮—熊耳山、莲青山、龟山、周村水库)的旅游资源,做好山水生态游、山乡民俗游的文章。滕州市,要不断推出更多的休闲娱乐项目,把盈泰温泉生态家园打造成为华东地区休闲游的知名品牌。各区(市)都要围绕“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各自的特色品牌。

三、把握旅游经济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加快枣庄市旅游业发展步伐

旅游业的发展,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高投入、低产出阶段,是以景区建设为主、打基础、艰苦创业的初级阶段;第二,高投入、高产出阶段,是以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为主、开拓市场、创立品牌的中级阶段;第三,低投入、高产出阶段,是以打造旅游精品为主、完善经营、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我市旅游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围绕“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结合各自实际打造核心竞争力,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发展,真正把旅游培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和城市的形象产业。

(一)旅游经济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涉及到方方面面。如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秩序治理、整体形象设计等,都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强力推动。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揽。要根据旅游业的特点,在发展规划、宣传促销、优化环境等方面,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引导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旅游经济是市场经济,必须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旅游是一种商品,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方面,竞争性强、市场度高,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不断提高市场化运作的水平,关键是要解决投入和运营机制的问题。在投入方面,如果仅靠政府投入,肯定做不大,也做不好,必须坚持企业主体,多元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实现民间资金、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外商资金“四轮驱动”,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旅游投入机制。在运营机制方面,要大力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改制、转让、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加快景区景点市场化进程,绝不能把景区建成事业单位。

(三)旅游经济是创意经济,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旅游业的发展,主要靠策划、靠创意、靠内涵,也叫点子经济。一个好的创意和策划,可以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甚至化腐朽为神奇。创意经济最难,需要人最高的思维活动;创意经济也最容易,它要求的起点和基础不一定很高,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发展创意经济。要在规划上舍得投入,准确定位,突出特色,精心策划建设一批“小而精、大而特”的旅游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开发旅游项目,防止原来的设想变味走调,留下败笔,留下遗憾。

(四)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必须搞好宣传促销。旅游业的原料是游客,游客到景点来旅游,来的是人,留下的是钱。人来得越多,原料就越多,产量就越大,效益就越好。旅游业要发展,仅靠“天生丽质”是不够的,还要“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加强宣传促销,推动深度营销,把人的目光吸引过来。在这方面,政府和企业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任务。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而企业具体负责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要做好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接,上下联动,形成宣传促销的整体合力。要研究游客心理,选准消费群体,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重点客源市场反复宣传促销。同时,还要加强与周边旅行社的合作,搞好旅游线路的对接,由近及远、由内而外、有重点、分层次地开拓市场,努力实现旅游综合效益的新突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