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宣言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4-06-23 10:07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最好有原文

问题解答:

《上海宣言》全文如下: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上海宣言》
(2005年9月9日 上海)

值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世界法学家协会主办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于2005年9月4日至10日在中国北京和上海隆重举行。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法律界、法学界的杰出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大会感受到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近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在民主与法治建设中取得的令人钦佩的进步。大会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盛情,特别是对中国组委会在会议筹备和顺利进行方面投入的巨大精力和辛勤工作表示深切的谢意。

大会代表围绕着“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就法治、联合国改革、国际恐怖主义、投资、司法与传媒、国际环境、人权、非诉讼解决争议等22个专题进行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大会认为,法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用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通过法治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心愿,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

本次大会适逢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在全球化、信息革命和相互依存的时代,人类面临贫穷、疾病、国际恐怖主义肆虐以及环境退化的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持续扩大。但是,创造一个基于法治、民主、正义、平等和尊严的国际和谐社会的前景同样光明。

大会认为,在世界文明和文化之间开展基于互信和善意的国际合作,是创建和平与正义世界的基石。有效的联合国、国家对国际法准则的恪守、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是创建和平与正义世界的前提。

所有国家应通过对话和交流,在平等和互谅的基础上,尊重并大力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大会呼吁,所有国家都应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快签署和批准现存国际人权文书的国内法律程序的进程。

大会呼吁所有国家忠实尊重和遵守国际法准则,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法治,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作为国际社会的行为准则。大会确认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核心作用,敦促参加9月14日至16日在纽约举行的首脑峰会的世界领袖们,对联合国进行广泛的改革,使该组织得以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

大会呼吁所有国家不断加强双边和多边互信,健全相应机制,完善冲突预防机制,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大会深切关注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对国际经济体系的当前结构所导致的争端及由此产生的大多数人遭受贫困、匮乏、疾病等状况长期难以得到解决表示遗憾。

大会坚信所有国家应平等享有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机遇,呼吁国际经济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采取适当措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大会呼吁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完成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并共同致力于实现联合国2000年首脑会议所确立的千年发展目标。

大会敦促各国以国际法律原则为指导来制定法律,规制自然资源和环境。各国应当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大会注意到当前国际社会对核扩散表示关切。呼吁各国通过政治、外交和国际合作手段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并致力于多边军控与裁军,进一步加强防扩散体制。

大会赞赏各国在联合国主持下,在国际法的框架内,通过地区、双边和本国所采取的措施,预防和阻遏恐怖主义、贩毒、贩卖人口、洗钱等国际犯罪。大会敦促各国在与国际犯罪开展的斗争中,通过进一步缔结和执行合作协定、颁布有关法律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加强协调。

大会倡仪法学教育界和法律实践界的领导加强法学教育交流,推动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大会坚信,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国际和谐社会,必将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大会代表重申世界法学家协会自创立以来所信守的宗旨——通过法治维护世界和平。

亚太经社会通过的《上海宣言》要点:
--亚太经社会成员和准成员承诺通过多边主义、协商与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重申联合国的中心作用,支持联合国改革。决心进一步加强亚太经社会的作用。

&nbs
p; --敦促各国把扶贫、消除饥饿作为优先事项,争取到2015年实现亚太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

--重振多边贸易体系,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力争早日完成多哈谈判,协助本区域世界贸易组织非成员入世。确定今后十年为本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十年。促进区域信息与通讯技术、能源及环境合作。建立亚太综合运输网络,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协调建立更有效、更全面的应对艾滋病和其他疾病机制。改善社会保障网络,保护弱势群体,促进本区域人类安全。

--努力全面落实蒙特雷共识。与其它联合国地区委员会合作,促进南南合作,在2006年前建立促进教育、技术发展和转让的研究机构网络。

--强调亚太经社会在促进亚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支持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筹集资源,制定落实上述目标的具体项目。要求经社会定期审议宣言的落实情况。

------------------------------

世界法律大会上海落下帷幕 大会通过《上海宣言》
9月9日下午,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在圆满完成北京、上海两个会区的各项议程后,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隆重的闭幕式。闭幕式由世界法学家协会名誉主席维德.南达主持。世界法学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致词。大会通过《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上海宣言》。
为期6天的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法官、检察官、学者、律师和其它法律界人士,共1500名代表齐聚北京和上海,就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法治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会代表提交的上百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法治的深刻内涵以及在构建国际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探讨。
肖扬在致词中说,本届大会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立法与司法、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世界进一步了解和平发展的中国,了解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民福祉、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的美好未来。
闭幕式上,与会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上海宣言》。《上海宣言》认为,法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用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通过法治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心愿,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
《上海宣言》指出,本次大会适逢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在全球化、信息化革命和相互依存的时代,人类面临贫穷、疾病、国际恐怖主义肆虐以及环境退化的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持续扩大。但是,创造一个基于法治、民主、正义、平等和尊严的国际和谐社会的前景同样光明。
《上海宣言》同时指出,在世界文明和文化之间开展基于互信和善意的国际合作,是创建和平与正义世界的基石。有效的联合国、国家对国际法准则的恪守、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是创建和平与正义世界的前提。宣言说,所有国家应通过对话和交流,在平等和互谅的基础上,尊重并大力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

专家痛陈翻译界流弊 翻译产业上海宣言诞生
“将道路交通‘出口’翻译成‘export’,将‘眼科医院’翻译成‘eyehospital’,将‘一次性用品’翻译成‘atimesexthing’,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在公共场所、宾馆饭店和旅游景点不时地闯入我们的视线。”在昨天闭幕的2006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上,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痛说国内翻译界存在的问题。为此,昨日的论坛诞生了中国翻译产业上海宣言。

目前,国内的翻译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也有强弱不同,从而出现错译、乱译、滥译、抄袭和剽窃等不良之风,造成翻译质量的下降。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各类翻译作品、翻译教材在文化市场广为流传。

《上海日报》总编辑、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张慈在会上表示,国人普遍存在这样的思维误区:只要学过外语,只要在国外生活过,就可以胜任翻译工作。实际上翻译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必须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台湾万象公司总裁冯国扶在报告中指出:内地翻译人员急需加强的是母语水平,而不仅仅是英文水平。

内地翻译质量的不堪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进入国内市场的世界500强企业本应该是国内翻译市场的大客户,但是他们已逐渐丧失了对内地翻译从业人员的信任。由于错误、笑话不断,以致这些企业宁愿多出四五倍的高价,将需要翻译的材料交给港澳台地区,甚至国外的翻译机构。

为解决这些问题,昨日的论坛上还诞生了中国翻译产业上海宣言,在宣言中,代表们一致认为,提升翻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翻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翻译产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恪守职业道德,造就高素质翻译专业人才队伍,是实现翻译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世界六大设计机构将发表“上海宣言”
—上海创意产业引“外脑”
20061015日,第二批9位国际创意专家正式受聘为“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外籍咨询专家”,该中心外籍专家人数增至15人。此前,“创意之父”霍金斯3次访沪,近20位世界创意人士来沪进行“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研讨和讲学。

据介绍,此次聘任的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外籍咨询专家分别来自英国、荷兰、芬兰、奥地利、日本等国。他们中有长期致力于创意设计、产业经济研究的大学教授,也有一直从事创意实践活动的实践家。据透露,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年内还将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引入“外脑”。最近,世界6大设计机构将在上海共同发表推进城市创意产业的“上海宣言”;欧洲设计中心的中国分中心将落户上海。此外,“世界设计大师上海之家”即将开门迎客,首批3到5位世界级设计大师将入驻这个沙龙俱乐部,在这里发表新近作品,进行学术交流,为上海创意产业打开国际视野。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