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速度发来```分数就是他的````要是好的话 ```还有 奖励 说到做到 只要你够速度够准确
问题解答:
我们知道,旅游产品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它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产品,即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因为这种产品属于奢侈品而且可替代程度高,所以,一方面奢侈品与生活必需品不同,生活必需品为人们生活不能离开的东西,它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小,故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小;而奢侈品不是人们生活不能离开的东西,是否购买这种产品主要取决于收入状况和价格水平,故它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就大。另一方面旅游产品之间的可替代程度较高,当一个旅游点的价格高或服务不好时,旅游者就可能选择到其它地方旅游。上面这两个因素决定旅游产品是富有弹性产品。二是旅游产品具有消费上的关联性和多样性。它的关联性表现在:旅游产品的消费与其它商品不同,人们购买一般商品一次可能只买一件或两件,但外出旅游特别是远距离旅游一般要参观若干地方,而不会局限于一两个景点,否则消费成本太高了。旅游产品消费的多样性表现在:它是集观、行、吃、住、购物等系列的消费行为。旅游产品的这两个特点决定,在旅游产品比较集中的地方,保持旅游产品的低价位有利于增加总收益。
一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按规律办事就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违背规律不仅不能达到好的效果,还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西湖免费开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国内一些旅游景点通过适度提高门票价格增加收益,尽管在做法上截然相反,但都是符合价值规律的:杭州通过西湖免费开放损失了门票收入,扩大了旅游产品总需求,但西湖免费带来的损失小于旅游产品总需求扩大带来的收益,结果是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国内一些旅游景点通过适度提高门票价格增加了收益,是因为价格上升的幅度小于旅游产品需求下降的幅度,所以在提高价格的同时也增加了收益。但是价格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当价格提高的幅度太大的时候,就很可能适得其反,使总收益减少。近年来,国内一些旅游景点大幅度提高门票价格,结果是旅游人数锐减,收入大幅度下降。范蠡采取“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策略,主要是考虑自然规律对商品经济的影响,“旱极则水,水极则旱,故于旱时而预蓄舟,水时预蓄车,以待其贵,收其利也。” (《汉书.货殖列传》)。大旱之后会出现大涝,大涝之后会出现大旱,所以要在大旱的时候储备舟船,大涝的时候储备车辆,到时价格上涨,便可以多赚钱。采取“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策略,主要是考虑经济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影响,“夫物极贵必贱,极贱必贵” (《史记•货殖列传》)。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上下波动的,上升到一定高度必然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上升,周而复始。所以在价格上升到最高点时,为避免因降价带来损失,应当象粪土一样把商品卖出去;在价格下降到最低点时,应当象珠玉一样把商品买进来,以便当商品涨价时赚钱。
二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策略。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不论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都是如此。由此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努力找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仍以旅游产品为例,是降价有利还是提价有利,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同时还要看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杭州西湖免费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杭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决策的出发点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是通过免收西湖门票既带动旅游产品总需求的扩大,进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从经济的角度看,杭州是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但是,如果某地只有一处古迹,短时间内便可观赏完毕,此时采取降价的办法能增加效益吗?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因为旅游景点少,降价不可能使旅游者逗留的时间延长。在原有价格不太高的情况下,旅游者人数增加带来的收益很可能低于旅游产品降价导致的收益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价格稳定或适度提高价格的策略的有利的。
第一节 价值的两个条件:效用和获得的困难
其一物品要有交换价值,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它必须具有某种效用,即,(如前所述)它必须得有助于实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欲望。任何人都不会为了取得对自己没有用处的物品,而支付某种价格,或放弃对自己有某种用处的物品。但是,第二,这种物品不仅必须具有某种效用,而且在它的获得上必须存在若干困难。德•昆西先生说:“任何物品要获得那种称为交换价值的人为价值,首先它本身必须是达到某种理想目的的手段;其次,即使它无可争辩地具有这种初步的有利条件,如果能够无偿地、无须作出努力就获得它,它也决不会具有交换价值;后一条件是必要的限制因素。因为,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即,某种称心如意的物品可以无偿地取得;一弯腰,你就可以把它拾到手;但是,这种持续不断的弯腰动作,需要作出辛勤的努力,因而你很快就会发觉,你捡拾物品实际上不是无偿的。在加拿大的大森林里,时时能够无偿地采集可以装几只船的野生草莓,但是由于弯腰的姿势和十分单调的劳动令人疲惫不堪,可以不用多久谁都乐于雇人去做这种工作。”
正如前一章 所指出的,其一物品在买主评价中的效用,是该物的交换价值的极限。它的价值不能超出这一限度;除非特殊情况提出这样的要求。德•昆西先生恰当地对这个问题作了说明。“走进几乎任何一家店铺,购买你所看到的第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价格是什么决定的呢?十之八九是由要素D,即获得的困难决定的。另一要素U,即内在的效用,对此完全不起作用。假定这种商品(按照它的效用来估量),就你的目的而言,值10畿尼,你就会拿出10畿尼来购买,而不愿意放弃它;可是,如果生产这种物品的困难只值1畿尼,则1畿尼就是它所具有的价格。但是,U不发生作用,我们就能够认为U不存在吗?不能;因为,如果它不存在,毫无疑问,即使以最低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这种商品,你也不会购买。U虽然不影响价格,对你却有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假定情况与此相反(虽然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你坐在苏必利尔湖中的一艘轮船上,前往远离文明800英里的无人地带,意识到在未来的10年中完全没有机会购买任何奢侈品(小型的或大型的)。同行的一位旅客带有一个漂亮的配乐鼻烟盒,在日落以前你就要同他分别;根据经验,你知道这一玩具有控制你自己的感情的能力,你时时可以利用它使你的激动心情平静下来,因此你急切地想把它买到手。在离开伦敦的时候你忘了购买,现在是最后的机会。但是,持有这一玩具的那位旅客同你一样地知道你的处境,决心利用这个买卖尽可能将价格抬高到远远超出U的程度,即大大超过你按照个人的目的对这一物品所估算的内在价值。在这个场合,他完全不考虑D的控制力和缓和作用;最后,虽然这种玩具你在伦敦或巴黎可以用6畿尼买到一整车,但是当最后的钟声敲响,告诉你现在不买,你将永远没有机会购买时,你将宁愿付出60畿尼,而不愿放弃这个机会。同前述情况一样,这里也只有一种要素在起作用,前者为D,后者为U。但是,D虽然不起作用,毕竟并非不存在。D不发生作用,使U得以发挥它的全部作用。好象在一架抽水机里,由于D的压缩作用已被消除,U就象机内的水脱离空气的压力而喷出时那样发生作用。但是,很明显,纵然价格[不是由D而]是由另一者(指U——译者)决定的,你还是把D放在心上;因为任何交换价值只有U和D同时存在才能形成,而且,无可争辩,在你同意把价格提高到U的限度以前,你对这个D,即获得的极端困难(这时是可能存在的最大的困难,也就是获得的不可能性),一定作过周密的考虑。特殊的D已经消失;但是,在你的心目中,它已为没有限度的D所取代。不容置疑,你已完全承认U是决定价格的力量;但是你仍感到D隐而不见地存在着。不过D没有什么实际的力量,因而它对价格不起任何作用——这就造成一种完全的真空,由于这种真空的存在,U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和极限的作用。”
这种价值完全取决于买主的需要和欲望的情况,就是严格的、绝对的垄断;在这种情况下,买主想得到的物品只能从一个人那里获得,因而这个人可以强行索取任何代价,只要价格不超出一定的限度,总能找到买主。但是,即使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价值提高到这一极限,也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一点,在我们考察了价值依存于另一要素、即获得某一物品的困难程度的法则以后,就可以理解。
第二节 获得商品的三种困难
决定价值的获得的困难,并不总是同一种困难。它有时在于供给的绝对限制。有些物品要超出一定的狭隘界限来增加数量,按自然法则来说是不可能的。例如只能在具有特殊的土壤、气候和日照的情况下生产的某种葡萄酒就是这样。古代雕塑、古代名家的绘画、善本书和稀有的古币及其他古玩也是这样。面积有限的城市(例如威尼斯或需筑城防护的城市)中的房屋和建筑用地、任何城市中最理想的地点、自然景观不佳的那些地方风景特别好的房屋和庭园,都可以列入这一类。一切土地都有成为这种商品的可能性;在土地全被占有和耕作的国家,实际上也许就是这样。
另一种情况是,获得商品(包括大部分能够买卖的物品)的障碍只是生产这种商品必需付出劳动和费用。这种商品,不付出一定的劳动和费用,是无法获得的。但是,任何人如果愿意承担这些花费,就可以无限量地增加这种产品。如果有足够的劳动者和足够的机械,棉织品、毛织品或亚麻布制品的码数就可以比现在增加几千倍。毫无疑问,由于地球不能提供过多的原材料,产量达到某种程度就会停止增加。然而就政治经济学的目的而言,无须考虑这种想象的限度什么时候会成为实际的限度。
第三种情况,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而略为复杂。这种情况现在我只能简略地提一下,但它在政治经济学上是极为重要的。有一些商品能以劳动和费用无限量地增加,但不能以固定数量的劳动和费用无限量地增加。一定的费用只能生产有限的数量;如要生产更多的数量,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费用。前面曾多次提及,农产品及一般地说土地的一切天然产物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特殊性造成了一些极其重要的结果;结果之一是必须限制人口;另一结果是必须支付地租。
第三节 数量绝对有限的商品
三类商品的情况已如上述;一切能够买卖的物品必然属于这三类之一,我们将依次加以考察。首先考察数量绝对有限的物品,例如古代雕塑和绘画。
关于这类物品,人们通常都说,它们的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稀少性。但是,就我们的目的而言,这种说法不够明确。另外一些人说,它们的价值取决于需求和供给,这一说法较为精确。然而,即使是这一说法,也需要作许多解释,才能清楚地说明某一物品的价值和产生这种价值的原因之间的关系。
某一商品的供给是一个容易理解的用语。它是指提供出售的数量;也就是有意购买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所能购买的数量。但是,需求的含义是什么呢?它不仅是指对于商品的欲望。乞丐可能希望获得一块钻石;不过,无论他的欲望如何强烈,也不会对价格发生影响。因此,著述家们都对需求一词的含义作比较狭窄的解释,将它定义为兼备购买力的占有欲。为了区分这专门意义上的需求和与欲望同义的需求,他们称前者为有效需求。有了这
个说明,通常人们就以为不存在别的困难了,因而都认为,价值取决于上述定义下的有效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比率。
但是,这些用语是不能使要求观念清晰及其表达十分精确的人们感到满意的。说名称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会有比率,这是非常不恰当的说法,其中必然有混淆不清的地方。在某一数量与欲望(即使是兼有〔购买〕能力的欲望)之间怎么能有比例呢?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比率,只有将需求解释为需求量,并将这一比率解释为需求量与供给量之间的比率,才易于理解。可是,需求量即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同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的。物品价格低廉的时候,其需求量通常大于价格高昂的时候。因此,需求部分地取决于价值。然而,如前所述,价值是取决于需求的。我们将如何摆脱这个?A
zhu 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