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5-14 04:25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书中提到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不清楚游宦是什么意思,那位可以帮忙解答一下?

问题解答:

离开家乡,到远地去做官,称为“游宦”,也称“宦游”。强调游,就用“宦游”;强调宦,就用“游宦”。

游宦 :
yóu huàn
1.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 2.泛指外出求官或作官。

宦游 :
huàn yóu
〈书〉为求做官而出外奔走:~四方。

宦游子 :
huàn yóu zǐ
出外做官或求官的人。

游宦:即“宦游”,为求做官而出外奔走。

yóu huàn
游宦 yóu huàn
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

游宦:
是指通过交游、交际而获得官职,
游宦风气:
是指通过交游、交际而获得官职,已经成为社会风气.

汉末的世风,特别是交际之风的盛行引起了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的焦虑,王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大约生活于东汉和、安至桓、灵之间。这正是汉代历史上政治黑
暗、人欲横流、社会诚信丧失殆尽的时代。王符坚守自己“耿介不同于俗”的个性,终身不仕,以一个思想家的眼光冷静地审视社会,并以一个隐居者的口吻写下不朽名著《潜夫论》,表达了他对东汉中后期政治与社会弊端的无情批判。《潜夫论》讥评时政,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与其他许多思想家一样,王符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交际之风尤为关注,在《潜夫论》中独辟《交际》(下引此篇文字,不再注明)一篇,予以评论。“富贵未必可重,贫贱未必可轻”的交际观即出于此篇。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形式,是人类天然的社会属性之一。但在汉末,交际的内容与性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向富贵权势倾斜,人际交往充满了欲望色彩。

其一,交于富者。道理很简单,富人有钱,与富人交往可以有“货财之益”,至少不会像与穷人交往那样“大有赈贷之费,小有假借之损”。与富人交往还有更多的好处,即可以借助富人的钱财在政治上飞黄腾达。《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有位富翁名王仲,看中了家贫而有志于学术的公沙穆,对他说:“‘方今之世,以货自通,吾奉百万与之为资,何如?’对曰:‘来意厚矣。夫富贵在天,得之有命,以货求位,吾不忍也。’”公沙穆拒绝“以货求位”固然显示了他的人品高尚,但也说明以金钱而取官位显然是当时一条可以走得通的路。更有甚者,与富人的交往还是获得社会保护的重要手段。《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陈留有两家富人高氏和蔡氏,同郡之人皆“畏而事之”,但与他们为邻的夏馥“比门不与交通,由是为豪姓所仇”。这样看来,汉代的富人享有独立的社会权威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其二,交于贵者。权贵是传统社会政治资源的垄断与分配者,因而,与权贵交际,可以获得更为直接的好处。王符称这种交际有“称举之用”。“称举”,大意是举荐、称赞,是汉代任用官吏的一种方式。而在交际之风盛行的影响下,“称举”也变成了权贵们相互请托的手段。《后汉书·史弼列传》记载,史弼任河东太守时,诏书举孝廉,由于权贵请托太多,史弼不得不“断绝书属”,即在选举期间断绝与别人的通信联系。采取这样过激的手段说明,像史弼这样的人终究还是个别的,更多的所谓“人才”,是权贵们相互“称举”出来的。这种“称举”的背后自然是密切的人际交往。

在这样一种观念和社会现实的引导下,汉末的交际之风形态各异,愈演愈烈。年少之人“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日知录·两汉风俗》)。《后汉书·王符列传》说:“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进升。”“世务游宦”,是指通过交游、交际而获得官职,已经成为社会风气。王符不谙此道,自然也就与仕宦无缘。豪强凭借财富和社会势力既成为其他社会阶层交往的对象,也是活跃在交际场上的主体。他们通过交际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保护和政治晋升。史书说这些人“好请托”(《后汉书·蔡邕列传》),正是他们看到了交际与请托是何等的重要。而即便是当途官僚,为了向更高职务的升迁,为了个人或家族利益,也无不施展自己的交际“才华”,争相结交富贵之人。可见,不懂交际之术,在汉末官场上就难有立足之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