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4-06-30 21:52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急啊,做题啊

问题解答: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礼乐征伐本来应该自天子出,“自诸侯出”则意味着诸侯坐大,是一中僭越行为,是不正常的政治状态,国运既衰,亡日不远。

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辖地千里,有大面积的公田,有实力进行战争。进入春秋,天子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公田渐渐也承担不起无休止的战争,到了春秋后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后来,卿大夫采邑的公田也难以支撑战争了。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

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一些。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诸侯大国争霸,说明了周朝王权的削弱。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周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权力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起来夺权。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

因此,国家制度出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四个:1.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2.诸侯争霸、分封制度瓦解;3.生产力迅速发展,奴隶制度衰落;4.封建经济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其中,封建经济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是最根本的原因。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