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去旅游,三天啊

发布时间:2024-05-17 07:44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三天必须回来
信息课急用

问题解答:

妩媚巴曹 (巴曹位于浙江温州市苍南县有着海上奇葩之称!)

巴曹不是我的家乡,但是,我的童年是在巴曹长大的,碧海、蓝天、清新的海风、归航的鱼船,还有滩涂上的可爱的小蟹,构成了我童年的记忆, 30多年的时光,冲涤了多少往事,不复再现,而梦中最让我魂牵梦绕的,依然是巴曹的风景。

一段童年的记忆

巴曹是渔港,这里的世代居住着以海为生的渔民,在计划经济时代,许多地方农业歉收,人们大多处于饥饿的状态,而处在海边的巴曹却相对富足,富庶的海产品伴着这里的人民度过了饥荒的岁月。

七十年代初出生的我,在我学会走路的时候,由于家中贫穷,被巴曹的亲戚,接到他们家中生活。亲戚家就就住在渔港旁边,后门望去是一片广阔的滩涂,时而看到洁白的沙鸥在其中飞翔。前面就是繁华的街道(土话叫“大埠头”),每当日落时分,这里就变的喧嚣起来。渔船归航后,一群群古铜色肌肤的渔民,来不及挥去全身还淌着汗水,就纷纷把自己一天劳作捕获的各类鱼虾等海货,就摆在街道旁边,大声的吆喝叫卖。镇上许多居民总是在这个时候,提着篮子去买海鲜。亲戚总是牵着我的手,去买我最喜欢吃的海鲜。

多少年过去,当我到外地读书,吃不到新鲜的菜,我总是回忆起儿时在巴曹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记忆中的一片绿色

在巴曹,无论你走到那里,触目可及的都是海鲜。表叔也是玩家,他经常带着我到附近的滩涂抓各类小动物,而最有趣的是抓蝤蠓,这种类似螃蟹,但是比螃蟹要圆润、厚实、清洁。洗去泥土,它的壳像景德镇烧成的青瓷,细腻,通体晶莹,烧熟后,变成了红色,所以,我对它说不出来的好感。而且在各类蟹类之中,蝤蠓是比较好吃。肉质鲜美,滑而不腻。

在古代人们就对蝤蠓比较喜爱,我在《诗经》中读到,形容美丽的女子的手“手若蝤蠓”之句,仔细看来,真的如此,中国人的审美是,要求对美女的手比较厚实,而蝤蛑形状的确像美女的手。真难为古人的想象力了。

在滩涂中,还有蜻子,文蛤、泥螺、跳鱼以及我说不出名字的蟹类。

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不仅让我享受鲜美的食物,更是在我枯燥的童年生活中,扮演着我人生的背景,如今有的东西(比如黄鱼)已经不多见,享受现代文明的人们也不会再去追寻这样的生活。可是,我要感谢巴曹的生活,让我享受到与沙滩、海鸟、阳光和海风,更有点缀我纯真生活的可爱的小精灵。为我的记忆中的青春吐抹了一片绿色。

水闸

万川归海,在走巴曹的水闸上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尤其是在夏天,清凉的海风拂去了渔民们一身的疲惫。夜幕来临,停泊在港口的渔船上亮起了万家灯火,与天上的星星的一样辉耀。而我最喜欢看的是水闸放水的情形。

水闸有三座,一座是阴均和东魁两座老闸和一座新闸组成,斗门,站在栏坝前,前面是青青的河水,后面不远处就是万顷碧波的大海了。江南多河,当汛期到来时,必须要放水,否则会淹没农田,巴曹的水闸就是江南河网的最后的一道防线了, 阴均水闸最为古老,据史记载,阴均水闸始建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是当时平阳县令汪季良偕乡民林居雅等人为使江南平原免遭旱涝而兴建的,至今已近800年的历史, 800年的风雨剥蚀,虽然几经重修,如今依然屹立,只是与旁边的新闸相比,他似乎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可是风骨却还是硬朗。

我想起小时候看到水闸放水的情形,随着闸门升起,水流突然变的湍急,急速地冲出闸门,就是小孩奔跑着像母亲扑去;水声轰鸣,如万马奔腾,这种情形,不由得你心潮随之起伏跌宕。

观巴曹开渔节。

如今,为了弘扬渔家文化,在巴曹,从2003年开始,每年将举办开渔节。

每次踏上这片土地,我总有说不出来的亲切,面对这片富饶的土地,呼吸着透着海鲜味道的清风。

这山、这水、这风、这渔船,无不让人顿生回归自然的感觉。

在长期的从事海洋作业渔民知道,不能过分地掠夺自然资源,所以每年都有有段时间休渔期,这是让海洋资源能够在此期间繁衍生息;同时渔民也借此机会做一番休整。保持人和自然的一种和谐和共生的关系,自古以来为渔民遵守,曾经在文革时期,人们破坏了这种自然共生关系,大肆捕捞海洋资源,(土话叫“敲鱼”),结果酿成苦果,原本丰富的黄鱼数量几近枯竭。

作者: 就是超吊的AI 封 2006-5-31 08:17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2 陈文苞-《妩媚巴曹》写的很好!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巴曹渔民对此记忆相当深刻!

开渔节,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祭海仪式的延续。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渔民对神秘的大海是又敬又怕,人力在大海面前是多么的无助,有多少渔民在大海作业中葬送生命,所以对大海的惧怕是自然的;但是大海又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渔民的生存要靠他恩赐,所以又对它感恩。大海对渔民而言,既是暴君,有是慈父!对前者是怕,对后者是敬。

我想起小时候,在巴曹渔民开渔的时候,没有排场,虽然有礼炮轰鸣,旗帜猎猎,唢呐声咽。但是空气中却是一种悲壮和凄凉,夹杂着几许的复杂和无奈。其实这气氛倒符合心境,试想,前方是大海,谁能说自己能够掌握命运;虽然有科技的武装,降低了危险的系数,可是一次的出征,谁能说不是一场冒险。人们要生活,必须要出海,而出海后渔民的命运却是牵系着千百户家人、亲人眼光和期盼。

每年的6月16日与9月15日之间,这段时期定为休渔期。9月16日正式开渔。开渔对渔民是一件大事,千百只的渔船一起鱼贯而出,如同出征的将士,场景实为壮观,当地的官员要宣读《祭海文》,把五谷、水果倒向大海,之后把幼鱼放生,表示对大海的感恩。欢庆的音乐,美丽的迎宾小姐,威严的官员。在开渔仪式结束后,就迫不及待地唱起了招商的“戏”,整场下来,就像表演一出戏。

我觉得很悲哀,一种传统的渔家文化竟然被用来招商作为幌子,现在开渔仪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谁能了解渔家的悲欢,渔民的命运是悲苦的,正如诗人杜甫曾经写诗: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确,当人们品味各类的海鲜时,可否想到渔家的辛苦。
经济化的浪潮冲击这里,许多渔民放弃海上作业去办厂、经商,以前从大海中捞鱼变为从商海中“捞”钱,纷纷走上致富的道路。

但是也有部分的渔民依然保持着本色,从事渔业生涯,接过上辈传下来的渔网,驾一叶渔舟,与波涛为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延续着渔家祖辈们的梦想。所以,在巴曹,原来是一片滩涂,如今铺设水泥路,渔民们也从原来住在低矮的小房子,如今也住上高档的楼房,一座现代化的渔都形成了雏形。

走在宽敞的街道,勤劳的渔家女们在家门口织网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她们专注的眼神,熟练的手艺是不是在编织一位渔民致富的梦想。在港口,渔民还是很忙碌,保养机器、修补渔船、整理渔网,从他们平静的脸庞上中,我们能否读懂渔民的命运?

楠溪江的最深处 非常幽静和美丽 住的地方是矮屋檐盘山的房子 房主不为赚钱 非常便宜和客气
雁荡山 必须去的地方 呵呵
如果在市里 不想走远的话 就去去茶山咯 还有温州乐园 我觉得游乐设施不错

1.楠溪江一天日程 长点也行 可以露营 漂流
2.雁荡山 2-3天 去北雁荡 住一个晚上两个白天就行 主要是观景
3.市区里的话 可以去茶山的温州乐园 或者江心屿 一个白天就可以
三天的话可以是1+3 也可以是2 总之都是比较典型的温州陆游景点了 你再上旅游网找点图片和路线资料 就ok了 信息课大概就是这样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