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陆游的资料

发布时间:2024-05-13 15:20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谢谢

问题解答: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陆游还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的作品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陆游(1125~1210)

中国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图片

生平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又受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影响较大。
他20岁时与唐琬结婚,夫妻感情甚笃,但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秦桧死后,孝宗即位,主战派受到重视,陆游方被起用。但由于张浚举兵北伐失败,陆游被加上“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罢黜还乡。后屡次上书求职,乾道五年(1169)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小官。乾道八年主战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他襄理军务。不久,宋朝廷将王炎召回,随即罢免,陆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他收复中原的希望也就此破灭。此后,陆游又在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五年春,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得到重用,孝宗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奏请开仓赈济,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他赴京受命,写了有名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十五年,陆游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锐意进取,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计有12年之久,在幽静清贫的生活中度着晚年。在这一时期,陆游曾应韩侂胄之请,为他撰写了《南园记》,希望他“勤劳王事”。嘉泰二年(1202),宋朝因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尚未完成,召陆游入朝修撰,次年修毕,即辞官还乡。此后犹赋诗作文不辍,但身体却逐年衰弱,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85岁的老诗人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
诗歌创作 陆游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最长(约30年),但集中现存诗却最少,约200首左右,这是因为他将早年那些“但欲工藻绘”的作品尽行删去的结果。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宗的地位。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这一时期的诗作最多,当是由于晚年未暇删汰的缘故。诗中表现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在陆游3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串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他的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 ,抗敌御侮一直是最能触发他创作激情的思想主题 。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如《书愤》、《金错刀行》、《关山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特别感人的是,陆游在临终前夕,还不忘收复国土,在有名的《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上这类诗最能体现陆游创作精神。陆游同时还对腐朽无能 、苟安求和的统治当局发出愤怒的谴责,痛斥那些不恤国难 、唯知奢靡享乐的官僚。如《感愤》、《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追感往事》等诗。对处于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下的人民,陆游也在诗中表现着深切的关怀。并且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怀着不寻常的同情。在《两獐》、《疾小愈纵笔作短章》等诗中,他对“盗贼”的看法已经冲破一般文士的观点,“吏或无佳政,盗贼起齐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忧国、爱民、誓死抗战,是陆诗的最大特色并能传诵千古的原因。除此以外,陆游还写了很多别具风采的诗。这些诗或抒发生活感情,或描写山川风物,呈现着自然流畅而又清新俊逸的风格;其中还有些作品将诗情和哲理艺术地交融在一起。如《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 ,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树中间”(《枕上》)等。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 ,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示儿》、《剑门道中遇微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楚城》、《小雨极凉舟中熟睡至夕》等,都不愧是“视唐殆无愧色”的绝句。
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来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所以有人将他和杜甫媲美,誉之为“可称诗史”。
陆诗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也有不足之处。它虽然“清空一气,明白如话”,但有时不免率尔成章,气势有余而含蕴不足。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缺点 ,是词意和句法有互相重复蹈袭的现象,特别是在晚年。
词的创作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写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 首。他的词也是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 。在这首词中他对硬被封建势力拆散的前妻唐氏,倾吐了曲折而深挚的恋情:“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 ,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 ,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凉旷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羽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饱含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又和辛弃疾比较接近。
散文创作 陆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 。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此类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傅给事外制集序》等皆是。其他如《澹斋居士诗序》等文,则表现了陆游对文学的卓越见解。陆游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散文如《烟艇记》、《书巢记》、《居室记》等,写乡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颇似富有情味的小品文。《入蜀记》6卷,笔致简洁而又宛然如绘,不仅是引人入胜的游记,同时对考订古迹和地理沿革也有资助。至于他的《老学庵笔记》则是随笔式的散文,笔墨虽简而内容甚丰,所记多系轶文故实,颇有史料价值。其中论诗诸条(如批评时人“解杜甫但寻出处”等),亦堪称卓见 。
地位与本集 陆游是一位创作丰富,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成就尤其突出。人们公认他高于当时与他并称的尤袤、范成大、杨万里。从总体来看,特别是从反映时代的深度和广度来看,陆游确不愧是宋代最杰出的诗人。
陆游的著作,据汲古阁刻《陆放翁全集》,计有《剑南诗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词2卷,《入蜀记》6卷),《放翁逸稿》2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等。其他尚有《放翁家训》(见于《知不足斋丛书》)及《家世旧闻》等 。中华书局于1976年排印《陆游集》5册,书后附今人孔凡礼《陆游佚著辑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

陆游(1125~1210)

中国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生平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又受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影响较大。
他20岁时与唐琬结婚,夫妻感情甚笃,但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秦桧死后,孝宗即位,主战派受到重视,陆游方被起用。但由于张浚举兵北伐失败,陆游被加上“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罢黜还乡。后屡次上书求职,乾道五年(1169)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小官。乾道八年主战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他襄理军务。不久,宋朝廷将王炎召回,随即罢免,陆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他收复中原的希望也就此破灭。此后,陆游又在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五年春,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得到重用,孝宗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奏请开仓赈济,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他赴京受命,写了有名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十五年,陆游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锐意进取,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计有12年之久,在幽静清贫的生活中度着晚年。在这一时期,陆游曾应韩侂胄之请,为他撰写了《南园记》,希望他“勤劳王事”。嘉泰二年(1202),宋朝因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尚未完成,召陆游入朝修撰,次年修毕,即辞官还乡。此后犹赋诗作文不辍,但身体却逐年衰弱,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85岁的老诗人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
诗歌创作 陆游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最长(约30年),但集中现存诗却最少,约200首左右,这是因为他将早年那些“但欲工藻绘”的作品尽行删去的结果。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宗的地位。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这一时期的诗作最多,当是由于晚年未暇删汰的缘故。诗中表现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在陆游3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串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他的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 ,抗敌御侮一直是最能触发他创作激情的思想主题 。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如《书愤》、《金错刀行》、《关山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特别感人的是,陆游在临终前夕,还不忘收复国土,在有名的《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上这类诗最能体现陆游创作精神。陆游同时还对腐朽无能 、苟安求和的统治当局发出愤怒的谴责,痛斥那些不恤国难 、唯知奢靡享乐的官僚。如《感愤》、《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追感往事》等诗。对处于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下的人民,陆游也在诗中表现着深切的关怀。并且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怀着不寻常的同情。在《两獐》、《疾小愈纵笔作短章》等诗中,他对“盗贼”的看法已经冲破一般文士的观点,“吏或无佳政,盗贼起齐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忧国、爱民、誓死抗战,是陆诗的最大特色并能传诵千古的原因。除此以外,陆游还写了很多别具风采的诗。这些诗或抒发生活感情,或描写山川风物,呈现着自然流畅而又清新俊逸的风格;其中还有些作品将诗情和哲理艺术地交融在一起。如《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 ,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树中间”(《枕上》)等。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 ,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示儿》、《剑门道中遇微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楚城》、《小雨极凉舟中熟睡至夕》等,都不愧是“视唐殆无愧色”的绝句。
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来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所以有人将他和杜甫媲美,誉之为“可称诗史”。
陆诗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也有不足之处。它虽然“清空一气,明白如话”,但有时不免率尔成章,气势有余而含蕴不足。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缺点 ,是词意和句法有互相重复蹈袭的现象,特别是在晚年。
词的创作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写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 首。他的词也是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 。在这首词中他对硬被封建势力拆散的前妻唐氏,倾吐了曲折而深挚的恋情:“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 ,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 ,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凉旷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羽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饱含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又和辛弃疾比较接近。
散文创作 陆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 。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此类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傅给事外制集序》等皆是。其他如《澹斋居士诗序》等文,则表现了陆游对文学的卓越见解。陆游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散文如《烟艇记》、《书巢记》、《居室记》等,写乡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颇似富有情味的小品文。《入蜀记》6卷,笔致简洁而又宛然如绘,不仅是引人入胜的游记,同时对考订古迹和地理沿革也有资助。至于他的《老学庵笔记》则是随笔式的散文,笔墨虽简而内容甚丰,所记多系轶文故实,颇有史料价值。其中论诗诸条(如批评时人“解杜甫但寻出处”等),亦堪称卓见 。
地位与本集 陆游是一位创作丰富,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成就尤其突出。人们公认他高于当时与他并称的尤袤、范成大、杨万里。从总体来看,特别是从反映时代的深度和广度来看,陆游确不愧是宋代最杰出的诗人。
陆游的著作,据汲古阁刻《陆放翁全集》,计有《剑南诗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词2卷,《入蜀记》6卷),《放翁逸稿》2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等。其他尚有《放翁家训》(见于《知不足斋丛书》)及《家世旧闻》等 。中华书局于1976年排印《陆游集》5册,书后附今人孔凡礼《陆游佚著辑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陆游,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 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诗是这么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行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他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陆游。

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陆游和唐琬的哀情故事

南宋的大词人陆游(1125-1209),在1144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门,原因依古人的说法是「不当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以上的意思是说,唐琬在夫家,与婆婆不合;或说因为夫妻两人太恩爱,公婆认为会妨碍陆游的上进之心,所以常常责骂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

真相:根据陆游自已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与唐琬是相爱的,他们分手以后,陆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赵士程,但真正两人的哀情传世的一段,就是两人的重逢於相别后的十年,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那是一个春日,陆游来此赏春,而唐琬和丈夫赵士程

也来此游春,而在此意外的重逢.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相诉离情,随后,唐琬派人送来一些酒菜,默默以示关怀,而就与丈夫离去,陆游在伤心之余,就是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哀怨的《钗头凤》.

两人重逢后没有多久,唐琬就因心情忧伤而忧死(在历史上记载:「未几,怏怏而卒」--没有多久,就心情忧郁而死)

陆游在死前一年(八十四岁,1208年),又来到沈园,写下了: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正是陆游对唐琬最深的怀念,第二年,陆游终於也追随著唐琬去到另一个世界了.

陆游共有七子。《陆游年谱》中有记述: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

http://www.teachercn.com/zxyw/teacher/zjtd/152441121327922.Html

http://www.mybetter.cn/renwu/c2bdd3ce.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370.html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