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十大景点

发布时间:2024-11-08 14:06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像高更这样的例子,半个世纪前也发生在台湾!画家席德进由四川辗转定居嘉义,沿着北回归线贯穿的中部山群,席德进赞叹:“我觉得台湾好神秘,是一个亚热带的处女岛屿,我向往那种炎热的、原始的地方…….”于是,放下了闭门描摹的中国山水,席德进以水彩融合了水墨的技巧,走出画室,改以枕天席地,成为以水墨技法描摹台湾山水的第一人!

  画家一旦受一个地方感动,可能从此就难以罢手!如郭雪湖画圆山,有好一段时间,每天一定到圆山;郭柏川则是每隔几年就回到台南孔庙留下一幅写生;张万传在淡水找到一生永远的白楼;杨三郎一到红叶变色的季节,就自然要回到满山飞红的中部山地。据说还有些人专挑台风天直奔北海岸画野柳惊涛拍案的模样。

  严格说来,这种写生画台湾风景的风气也不算太久,或可说是受欧洲印象画派的日本人间接带进台湾,所以早期风景画家多半曾经留学日本,同时,也有不少日本人画过台湾风景,其中最有名的是日治时期的石川钦一郎,而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幅画,即旧时的“台北总督府”、如今的台湾总统府。

  不过,石川钦一郎画台湾带着一点政治目的,类似所谓的“风景绘叶书”,不少因政治的需要而由政府鼓励画家创作的地点,如日治时期纵贯路沿线开辟后兴起的城镇风貌以及铁道风景;东西横贯公路刚开通时,政府就动员了大专院校师生、作家与艺术家,以各种型式歌颂中横之美,在当时掀起一波风景画的热潮。

  台湾风景画“淡水”拿头彩

  一种氛围浑然天成、仿佛专为艺术家而存在的环境,在台湾最有名的就是淡水了!回溯百年来的台湾风景画,几乎所有有名的画家都画过淡水,画家说出各种他们喜欢淡水的理由,第一是和、洋具现的建筑特色,地标型的洋楼建筑红毛城、西洋人的教堂,在台湾的红瓦老宅区与灰白色调的连栋矮楼里,岁月的痕迹斑斑驳驳,轻轻飘散着浪漫的感伤。

  也有人是因为爱上台北通往淡水的旧铁道而爱上淡水的写生路线,跟欧洲火车带着印象画家奔赴南法一样,曾经,淡水也是火车出台北城以后,距离最近的风景胜地。画家搭着火车去写生,过了关渡就可见到河海相接处的水天连线。淡水还没有如今热闹时,不少画家直接在淡水设画室。后来,淡水被观光客占满了,画家便搭渡轮跨过河岸迁居八里,每天凭窗遥望还是看到淡水。所以,即使淡水的面貌已逐年改变,淡水仍然吸引画家的目光。

  南部也有一条河,与淡水有颇类似的吸引力,一样有一些西式的政府部门建筑,搭配着幽幽雅雅的西洋灯座,一到黄昏浪漫得不得了,这条河叫爱河!打从爱河还在泛小舟的时候,就有一些南部画家描绘爱河晨昏淳美景致,随着爱河慢慢建设成都会重要的景观河道,不仅成为高雄县市学校校外写生重要标的,据了解也有不少来自台湾各地的画家,慕爱河的美景而来。于是有人说“北有淡水、南有爱河”!

  结伴飞往兰屿写生

  跟淡水一样拥有特殊艺术氛围而吸引画家汇聚的场域,早期有台北近郊的碧潭,后来则有差点变成艺术村的九份与金瓜石。有些地方虽不具备艺术家落脚生根的特殊性,却有景观的代表性,如关渡平原与山形奇特的观音山、东北角海岸景观、台湾中部壮阔的山水等。

  也有执着于“画家乡”而作品数量可观的,如李泽藩画新竹、林天瑞画高雄茄萣、李梅树画三峡。此外,也有校外教学的必画地点,如台北新公园(今二二八公园),在过去环绕着台湾最早博物馆的新公园,附近有知名的明星咖啡屋,颇具文艺气息,不只常有学生户外教学,也是许多画家赋闲一日的绘画好路线

  台湾本岛以外,意外地发现不少画兰屿的佳作,湛蓝清新的海岸风景、原住民人文风貌、热带风味住宅,对画家来说,兰屿简直遍地皆是题材,大约民国六十年代开始就常有画家结伴搭着小飞机前往兰屿写生。

  整体来看,若要在博物馆藏画作中找出台湾十个最多作品的地点,淡水当然是第一名。其他很难排名,但大约可找出九个地区:九份、碧潭等台北近郊、北海岸、日月潭地区、玉山、太鲁阁与横贯公路、台南古迹、高雄爱河、兰屿。

  兰屿

  颜水龙因推动工艺运动而恋上兰屿,往来频繁的兰屿之行,只为追逐兰屿原住民手工打造的船只身影。当然,《兰屿风景》(1984年)里,装饰华丽的船只也成为主角。而在船只之外,画面中嵌入渔人、牲畜与花草,展现出醇美的乡土风貌。而艳蓝的天空、灿黄的阳光,更衬托这南方岛屿的热带风情。

  北海岸

  北海岸奇岩怪石的地景,很早就吸引画家的注意,所以,大部分的画家不约而同找到了野柳,用力描写石头与水纹的各种互动模式。陈慧坤的《野柳风景》(1969年,油画),以“绝对忠实”的态度,由野柳渔港远眺到基隆屿,不过,丰富明亮的色彩,跟现在的景观已有出入。

  横贯公路与太鲁阁

  以前人说,路开到哪里,画家的足迹就走到哪里,在台湾,横贯公路的开拓就是典型。其中,马白水“融汇中西,贯通古今”风格展现在横贯公路的风景名胜,有了令人神往的意境。《横贯公路--太鲁阁全貌》(1982年,左图),虽用西洋水彩却有彩墨一体的创新,墨线、皴染与色块的并置叠合,充份展现太鲁阁峡谷叠嶂峭壁的磅礴气势。

  台南古迹

  台湾岛上较早开发的古城当中,台南算是最多古迹可回味的,赤崁楼、安平古堡、亿载金城、孔庙……都是画家取材的元素。郭柏川的《孔庙》(1956年)甚至不断重复出现。大胆使用朱红而恰到好处地展现传统保守的台南特色。朱红在宣纸上淡化开来,有点风华褪去的淡淡伤感。前景蓝紫色系的树木枝干,颇令人意外地展现了时空交叉的错觉。

  九份

  九份的变化以最近十年最为显著,在此之前,人们一度以为这颓老的旧矿城就要变身为艺术家的天堂,没想艺术家还没真的汇聚,观光客就占据了山城,现在看九份,必须躲人潮、躲突兀的建筑、躲莫名其妙的“土产店”,不如回头看画!在风景的处理上,何肇衢画《九份》(1966),与他惯有的处理风景的写实手法有些不同,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山城屋宇错落、柏油屋顶飘黑的特色。

  碧潭与台北近郊

  身为首善之都,大台北地区由政府的老建筑到郊区湖光山色都常入画,《台北总督府》(1916年,石川钦一郎)早期就曾经是全台湾画家都想画的地点。另一个学生户外教学或谈恋爱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碧潭,不过,同样是碧潭,廖继春的《碧潭》(1952年,油画)山水的立体情调,硬是与马白水写意的《碧潭月夜》(1973年,水彩,左图),仿佛两处截然不同的风景。

  玉山

  台湾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土地是山,崇山峻岭,景观不输其他国家,但由城市郊山画到中部高山,艺术家要多具备一份耐力与体力,由可通车的道路来到徒步才能找到的好视野,杨三郎到了晚年还画出了《玉山》(1991年)。而黄朝谟画的《塔塔加》(1999年,左图),则是玉山的登山口,X型的交叉构图,将笔触化为色块,层层书写芒草、山势、树林的交叠!

  高雄爱河

  看到詹浮云的《爱河余晖》(1963),恐怕很多人脑海里刹时出现问号,“爱河曾经这样吗?”画爱河的人很多,南部画家尤其流行。詹浮云早年受陈澄波与林玉山启蒙,兼擅胶彩与油画。《爱河余晖》即以胶彩绘制,而且正好是画家创作胶彩的巅峰时期。作品着重肌理、笔触、构图,以及强烈对比的色彩配置,暖色为主、寒色为辅,河边房舍与水中木舟,呈现早期爱河恬静的风貌。

  日月潭地区

  日月潭所在的鱼池乡,湖光倒映山色,予人不似在人间的缥缈美感,而把这种美感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则是席德进。描绘鱼池乡的《风景》(1981年),以浓密的墨蓝为山峦主调,中间还巧妙地布入一朵悠悠飘过的白云,闲适的气氛中仿佛也可想像白云移动的时间感。飘缓的时间,面对着湖面的农舍,虽然恬静却不失乡居的活力。然后,屋舍与山峦一起倒映在湖面上,波纹不兴的清澈质感,充满隐居的乐趣。

日月谭根本排不进前10位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