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校联考(第二次)语文答案

发布时间:2024-05-22 15:29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急用!!!

问题解答:

一、(80分)
(一)(18分)
1. (2分)懂得尊重。(或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自然。)
(如答:不苟且,不霸道,不掠夺。得1分)
2. (3分)D
3. (4分)第一组:具体诠释文化就是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
第二组:具体诠释文化就是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
4. (3分)不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如矿产等)进行无节制的开采利用,人类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5. (2分)C
6. (4分)
1) 化抽象为具体。“文化”之概念抽象而玄奥。作者以充分的事例来诠解她的内涵,使之变得具体可感,不枯燥。
2) 以小见大。正是因为“文化”之内涵的另一特征丰富,指向复杂,因此作者选取多侧面的生活细节来充分的体现,使之显得平易可接受,不显得艰深庞杂。
3) 语言通俗晓畅,不用专门术语、复杂的概念,因此读来亦亲切明白不艰深。
(任答2点,答对一点得2分,每一点只有角度无分析得1分)
(二)(22分)
7. (2分)自然,人。 8.(2分)美丽的往昔,今天的破败。 9.(2分)C
10. (3分)那些美好、优秀的人物猝然离世时,他们美好的追求、坚韧的品格、不屈的精神,闪耀在我们面前,是如此之美。(不必答全,意对即可。但一定要具体。)
11. (4分)如:哈姆雷特:他的破碎源于一个年轻的王子对理性和正义的执着追求。林觉民:以他的生命绝唱,展现了一个革命者的不朽英魂。(离世阐述1分,生命或品格的礼赞1分)
12. (4分)林黛玉:身份(1分),才学(1分),性格(1分),语言(1分)。
三毛:作家(1分),作品(1分),风格(1分),语言(1分)
凡高、贝多芬:身份国籍(1分),生平境遇(1分),作品或风格
(1分),语言(1分)
13. (5分)
(三)14.(4分)
⑴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⑵飞鸟相与还 ⑶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⑷气吞万里如虎 ⑸千里黄云白日曛 ⑹达则兼济天下
(四)(8分)
15. (3分)北宋,曹植,《洛神赋 》
16. (5分)贺梅子(1分) 词人连用三个比喻(博喻),以烟草、风絮、梅雨三个意象合成一幅时空展衍的江南暮春烟雨图,不仅将不可捉摸的抽象情感,转化为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客观景物,而且形象地表现出闲愁的无处不在、无法排遣。(角度1分;结合作品分析2分;语言1分)
(五)(15分)
17. (4分)⑴顶撞 抵触 忤逆 ⑵初一 ⑶登记 ⑷困窘 困厄 不得志
18. (2分)B 19.(2分)B
20. (4分)
⑴正逢提督学政巡察下属,对他的诗大加贬斥,列在第四等,那些讥笑嘲讽的人更是一片喧哗。(得分点:会、非、益)
⑵古时候的人处于下层时,就自我修养,不求出名;处于上层地位时,就忧心不已,唯恐士子不得其所,(这是)有缘故的啊!(得分点:有闻,切切然,以)
21. (3分)怀才不遇,窘困老死。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不识人才,扼杀人才的愤懑之情。
(六)(13分)
22. (2分)纪传体 农民起义 23.(2分)B
24. (3分)《史记》所处理的是历史事实,作者只能根据历史史料,进行组织、裁减,不能虚构;而《水浒传》是文学创作,可以通过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自由地虚构,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意对即可)
25. (6分)⑴《水浒传》的作者有着高超的艺术加工能力,善于虚构却又不脱离
生活实际。
⑵《水浒传》不千人一面,人物性格充分个性化。
⑶《水浒传》中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性格与身份。(意对即可)

附:译文:
1. 谢南冈小传
谢南冈名枝仑,是瑞金县县学的生员。家里很穷,不能维持生计,又喜欢和人顶撞。人们也远远地避开去,常常讥讽嘲笑他。生性唯独擅长诗歌,所住的地方只有几间旧屋子,用土垒起的矮墙都坍倒了,门儿经常关着,经过的人只听到他苦心吟诗的声音而已。正逢上朝廷派出的提督学政巡察下属,对他的诗大加贬斥,列在第四等,那些讥讽嘲笑的人更是一片喧哗。南冈因而默默无闻地沉沦三十多年而死去,得年八十三岁。
评论说:我在嘉庆十一年从南昌回到瑞金县。十二月初一,刮大风,天气寒冷。过了一天是初二日,我很早起床,自己打扫住处,有一本满是虫蛀的书从架上掉下,拾起一看,原来是南冈的诗作。有郎中一类的官员为它作了序,序言尽是些陈词滥调。我已经把书丢开在一旁,后来又想到不知诗究竟做得怎样,便又重新拿来翻看,格调高旷,风格古拙、冷涩,包含着深长的意境。连忙打听他的住址,原来离此不远就在城南,而不料南冈已在初一那天去世了。南冈境遇的不顺利是不用说的了。然而象我这样一个不嫌多事出来当个小官的,在南冈户籍所在地任职已经两年了,南冈不能自我介绍与我相识而后死,一定要到死了以后我才知道他,这又怎么能够责备那些在朝中官居要职、或在一方执掌大权的人,不识天下的人材呢?古时候的人处于下层时,就自我修养,不求出名;处于上层地位时,就忧心不已,唯恐士子不得其所,这是有缘故的啊!

2.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节选)》译文
有人问道:“施耐庵选择题目,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题目漫天下都是,他为什么非得要写《水浒传》呢?”可以这样回答:施耐庵只是力求做到,写出的三十六个人,就必定要具有三十六种身份;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般性格。这都要靠细致的构思与高超的语言技巧整合起来。
《水浒传》的写作方法,很多都是从《史记》中学来的,却有许多超越《史记》的地方。《史记》的妙处,《水浒》基本上已样样具备了。
我曾说《水浒》超过了《史记》的写法,人们都不相信。但根本不知道我确实不是乱讲。其实《史记》是运用文字来构造人物;《水浒》是顺着文章显现人物。运用文字来构造人物,需要设计情节的逐步开展,而要想构思出一部长篇巨著,虽然是司马迁那样的高手,也得倍尝创作的辛苦。顺着文章显现人物却不是这样,作者只需顺着人物个性的发展轨迹,放手去写;因此情节的详略、交叉自然生发开来。
《水浒传》中并没有“之乎者也”这样(不符合人物性格与身份)的语言,怎样的人物,作者便让他说怎样的话,这真是一种奇妙到极点的本领。
别的一部书,看过一遍也就算了。惟独《水浒传》看不厌,无非是因为它把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全都描写出来了。《水浒传》描写的一百零八个性格,真是个个不重复。如果是其它的小说,任凭他去描写一千个人,也还只套一个模式;即使只写两个人物,也会出现描写的雷同。
《大宋宣和遗事》,详细记载了梁山好汉三十六人的姓名,可见这三十六人确实存在。但长达七十回的《水浒传》中,有许多人物事迹和故事情节,都是作者凭借想象加工出来的。如今读过七十回的《水浒传》之后,反而认清了三十六个人物的各自形象,随便你提起哪一个人来,都好象是以往的熟人一般。《水浒传》作者的语言表现力居然如此神奇。
《水浒传》仅在描写粗鲁类型的人物时,就表现出许多塑造个性的技法。比如鲁智深的粗鲁表现在性急上;史进的粗鲁表现在少年人的任性上;李逵的粗鲁显现在蛮横方面;武松的粗鲁属于英雄的不受约束;阮小七的粗鲁是悲愤无处诉说;焦挺的粗鲁则是由于他的气质不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