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调出自哪个民族

发布时间:2024-05-09 19:19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请知道者回答

问题解答:

桐城花鼓调
  桐城花鼓调,又称“桐城歌”,是桐城地产民歌、民谣、地花鼓等歌唱艺术与原始花灯、地方舞蹈技艺采茶灯等动作类艺术的统称。尤其是桐城本土民歌,孕育了桐城调子---“桐城风情”实质上就是导源于桐城民间歌谣为代表的桐城民俗艺术。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云:“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媒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干》、《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由此可见,明中叶以后,桐城花鼓调,在“两淮以至江南”一带风靡。其之盛行,如一股洪流,冲击着安徽本土民歌的旋涡。必然给古代桐城文化注入一种新的活力,造成一种新格局,造成一种地域文化现象,造成一种与桐城文化相通兼容的民间艺术。桐城花鼓调,农村作季节性演出,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例如,清代中叶以后,官府视桐城花鼓调为淫戏,被禁演。不少艺人便搭班流浪江湖,这样桐城花鼓调就出现了职业艺人。当黄梅采茶调流入桐城,与桐城花鼓调迅速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文艺矿床--黄梅戏。因此,桐城花鼓调与外来的文化经过交合、碰撞、互补、再造,为外来音乐范畴的黄梅调,提供了一种载体。也可以这样认为:桐城花鼓黄梅调,是黄梅戏的前身,并从桐城歌独立出来。桐城歌等丰厚的明间文学艺术,则为桐城文派补给了营养,成为文人善于开宗立派个性的依附。

  江淮民间歌谣的开放性、共融性,体现了以桐城为中心的“自江淮以至江南”的歌谣文化的一体性。因为桐城民歌,能够借助安庆沿江的地理条件,文化面貌呈开放态势,并以长江为沟联的纽带,传进苏浙赣鄂等沿江地区。明清之际,桐城歌谣外传,外域歌谣内传,呈双向态势。故,产生了一个特定地区的独有现象--桐城花鼓调,以桐城为中心,统领“两淮以至江南”。那么,桐城花鼓调就是桐城--“明清之际开放的民间歌谣文化带”文化缩影。正如民史学家关德栋说:“《桐城歌》是起于安徽桐城地方的一种曲调,以后流布于吴语地区,所以清乾隆九年(1744)刊《万花小曲》收有一曲人于《吴歌》类。”黄梅戏史论家陆洪非说:“安徽的《桐城歌》也是很早就传到黄梅(湖北——引者按)一带。”。桐城花鼓调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作用--开放共融完成于明清,缩小了桐城与其周遍的文化差异,为黄梅(采茶)调,脱离开“歌”的阶段,向严格意义上的黄梅戏转变提供了充足的本土文化准备。因此,在黄梅戏诞生之后,桐城花鼓调就单一地以桐城歌的样式衰落了。因为,桐城花鼓调被另一种更高级的文明所取代是文化发展的必由。文化学者潘承祥先生指出:“桐城土地,是饱浸黄梅戏艺术的乳液。这是橘到北而非为枳的域变。”。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