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吴楚两国在自公元前584年开始的60余年发生的十次大规模的战争

发布时间:2024-05-16 04:07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春秋末期,吴楚两国时有争战,在公元前584年开始的60余年曾有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发生.
请问这十次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胜负归属.

问题解答:

吴楚争霸战争
春秋后期,吴、楚争夺对江淮流域控制权的战争。

吴国位于长江下游,农业、兵工、造船及手工业均极发达。寿梦称王时(公元前585年),吴已据有今江苏、浙江杭嘉湖平原及安徽江南地区,并拥有步兵及水军3万余人。晋楚争霸战争前期,吴为楚之盟国,企图借楚为助力北向中原发展,曾一度深入至沂水流域征服郯国(今山东郯城北)。当晋实行联吴制楚战略,派使臣申公巫臣前来通好时,吴王寿梦认为结晋对其扩张势力更为有利,遂与晋盟,向晋臣学习车战战法,组建战车部队,并不断攻楚,企图乘楚无暇全力东顾之机,夺取江淮,作为尔后北进中原的战略基地。楚在晋楚争霸战争前期,因左、右翼有秦及吴、越为盟,战略上居于外线作战地位,吴背楚联晋,既打破楚的战略优势,又危及楚之安全,故楚对吴竭力遏制及反击。周简王及周灵王中期前,吴仅在战略上配合晋军不断攻楚。楚亦以对晋作战为主,对吴采取守势作战,间亦反击,全力与吴争夺江淮地区。周灵王二十年(前552年),晋国内乱,大夫栾盈逃楚。楚于次年送栾盈去齐,用以与齐结好,破坏晋齐联盟。周灵王二十二年,齐配合栾盈攻晋。楚乘晋与齐作战,无力南顾之机,开始对吴采取攻势作战,同时在国内进行兵役、兵赋制度改革,扩大兵源,充实军备。

周灵王二十三年,楚以水军攻吴,无功而返。周灵王二十四年,楚军攻打叛楚之舒鸠时,与吴援军遭遇,以后退诱敌、全力合击战法大败吴军,遂灭舒鸠(参见楚灭舒鸠之战)。吴王诸樊又率军攻巢(今安徽安庆北),被楚守军射死,吴军败走(参见巢城之战)。为全力对吴,楚急欲摆脱与晋、吴两面作战之不利境地。晋因六卿专权,内争不已,亦急欲暂停对外战争,遂在宋大夫向戍倡议下,于二十六年在宋召开以楚、晋共为盟主,有秦、齐等十四个诸侯参加的弭兵之会。与晋楚争霸战争有关的各国,均应邀参加。但连年与楚作战之吴,却未被邀请。楚与晋媾和的主要目的在于腾出手来,全力对吴,以确保江淮及维持霸主地位,当然不会约吴,以免受盟约约束。晋因吴继续与楚作战,互相削弱,对巩固其霸主地位有利,亦不愿约吴。作为新兴军事强国的吴扩张欲甚强,正谋求夺取江淮作为争霸中原的第一步,更不肯参加。春秋争霸战争便由晋楚战争转化为吴楚争霸战争。楚为改变以往之被动局面,在解除了来自晋国的主要威胁后,除以主力投入对吴战争外,还借外力对吴作战。一是联秦攻吴。秦在与晋作战时,与楚联系密切,既有战略呼应,又有战役配合,但对于胜败均只有损耗而毫无利益可言的逾国越境对吴作战,则态度并不积极。二十五年,秦、楚联合攻吴,进至雩娄(今河南商城东),秦即以吴有备为借口撤军。二是联越攻吴。周景王八年(前537年)及周敬王二年(前518年),越两次出兵助楚,但并未开辟南方战场,使吴两面受敌,而仅仅是参加正面联军,这在战略上实际未起作用。三是利用弭兵之会与晋共为霸主的权利,召集中原各国联合攻吴。各国诸侯害怕楚国,联军又“政令不一,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所以除七年楚率陈、蔡等八国联军攻吴之役曾进入江南,攻克朱方(今江苏镇江)外,八年的鹊岸之战及敬王元年的鸡父之战均以失败而告终。尤以鸡父之役失败最惨(参见鸡父之战)。此战不仅使楚失去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凤台),战场主动权亦从此转入吴军手中;江淮地区大部要地均为吴军攻占。

周敬王五年(前515年),吴公子光刺杀吴王僚自立,为吴王磕闾。其重用伍员、伍员整军经武,励精图治,使国力更为强大。阖闾的战略企图已不限于夺取江淮,而欲彻底击败楚国,以“兴霸成王”。阖闾即位第三年欲大举攻楚。孙武认为,吴、楚交战虽吴胜多败少,但在综合国力上楚仍居优势;吴兵力既无楚军数干乘之多,战斗力亦未达决战必胜之程度,且楚外围属国尚多,难以一举深入腹地,应俟力量对比及全局形势变化时,再进攻决战。伍员则根据楚王年幼、贵族不和、缺乏有力领导及楚都距东境较远等情况,提出先疲敌、误敌再行决战的方针,即将吴军分三部,轮流侵袭楚边境要地,楚援即退,援退再来,俟楚军疲惫而战斗力削弱后,伺机集中全力进攻。这一战略虽与晋悼公在复兴晋国霸业战争(参见晋悼公兴复霸业之战)中施行的“三驾”战法相似,但质有不同。晋目的在于疲楚,使之无力来争,中心思想是避免决战。故荀罃说“犹愈于战”。吴则是以疲敌为手段,目的是削弱敌人为决战服务。故伍员说“即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左传·昭公三十年》)。二者有消极与积极之别。周敬王九年(前511年),吴开始用伍员之谋,连续袭楚。为防止越与楚配合袭击其后方,吴于次年发兵南下击越,攻占檇李(今浙江嘉兴南),控制了越北进的主要通道。吴发动袭扰性进攻后,六年间楚“无岁不有吴师”。楚为扭转被动局面,曾出兵反攻,但又被吴军示伪所骗,误信吴水军尽在长江,对陆路戒备松弛,遭吴军突袭大败,巢邑(今安徽安庆北)亦为吴夺占。十四年(前506年),有周王大臣参加的中原十八国诸侯会于召陵,准备攻楚。因盟主晋国临时改变主张,未能实现。原楚属国蔡、唐自愿助吴攻楚。孙武等认为楚已完全孤立,实力亦大有削弱,遂与蔡、唐联合进攻,发动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战”的战略决战,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击败楚军主力后,尾随追击,五战五胜,仅10天即进入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参见柏举之战)。吴虽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但楚仍保有大量兵力及广阔土地。吴兼并楚之企图未得实现。十五年,秦援军与楚军联兵,连败吴军并击灭叛楚附吴的唐国。越乘吴国内空虚之机又侵入吴境,加以阖阊弟夫慨返吴自立为王,吴军被迫撤回。十六年,吴整顿后再度攻楚,败楚水军于淮水,败楚陆军于繁阳(今河南新蔡北)。楚恐吴军再次攻郢,将国都暂迁于鄀(今湖北宜城东南)。此后,相当长时期吴、楚未再发生战争。

点评:吴楚战争,双方均有水军进行水上作战;陆地作战时,亦常有水军协同,与此前单一车战有所不同。吴军先疲敌,后决战的战略较晋单纯疲敌战略有所进步,这说明春秋后期的战争指导思想已较中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