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自战国以来为何没出现过一位象样的哲学家?

发布时间:2024-05-14 08:35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东方文化浩瀚
群星璀璨,
却没几位象样的哲学家
百思不解啊!!!
望高人指点迷津

问题解答:

什么才叫“像样的”啊?要世界闻名?孔子、老子

当然有了 最著名的要数 “老子”了
“三生万物大造化,道法自然第一人。”

你知道太上老君吗?拂尘一拂,变化万千。“太上老君便是老子”的徽号。

老子是个神一样的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两千多年来,各种学派或吸取,或改造与承继,总有他的影子存在。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者,他的学说博大精深.玄妙至极,常言人所不能言,道人所不可道。后世的命世英才都从他那里吸取“养分”。张良、诸葛亮、刘基……在这些拔乱反正、匡救时弊的大贤大才身上,无不留有老子学说的烙印。他被尊奉为道教教祖,是一个神秘而睿智的华夏民族精英。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在国际影响上,他是唯一可以和孔子抗衡的中国思想家。他所开创的道学与孔子开创的儒学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两大主流,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老子其人其书

有关老子的事迹,记载最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约有400多字: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伊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修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现存的老子传记,已非司马迁的原文,有的地方已被后人窜改。同时,因其所记事迹太简略,也难免会有某些环节上的纰漏与出入。但该传中的老子事迹,是基本可考的。《老子传》说老子姓李,名聃,为楚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东周王朝掌管图书的官职,以及孔子问礼与他,再到后来写《道德经》等事,这与先秦文献中有关老子活动和言论的记载基本是一致的,大体上是可信的。另外,《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时候见到关尹。关尹是老子的挚友,他们具有共同的学术观点。《庄子·达生篇》中说:“子列子问关尹曰……”。可见关尹是列子的老师。又据《庄子·田子方》和《庄子·德充符》中说,列子与郑子产是同时代人,而且同师于伯昏无人。因此可以说关尹也是郑子产的师长。郑子产(?——公元前552年)为春秋时代的政治家,他去世一年后孔子才出生。那么可以判断老子生于春秋末期,又据史载,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见周之衰,乃遂去”等,可考老子大约生活在周灵王二年(公元前570年)至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比孔子约年长二十岁。

公元前516年,周景王死后,王朝掀起内战,景王之子王子朝在与悼王、敬王争夺王位失败后,带着东周王朝的图书逃往楚国,老聃也就因为王朝图书南迁而失去了职位,不得不离开周王朝,西出函谷关。在函谷关老聃见到了挚友关尹,关尹诚恳地建议老聃把他思考的问题写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老聃终于撰写出五千多言。当时,是没有书名的,一般称为“老子五千言”,由关尹保管着。后经列子传诸后代,至庄子的时候,这部书的思想观点才逐渐公诸于世,流传于今。由于全书上下两篇,是由“道篇”与“德篇”构成,所以后人合二篇篇名而称为《道德篇》,或《老子道德篇》或简称《老子》,到了汉景帝时始称为《道德经》或《老经》。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是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先河的哲理诗,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颂歌,是中国这一智慧巨人对宇宙、人生、社会、政治、军事认知的哲学格言,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五千精妙,博大精深,从宇宙到人生,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会到政治,无数个层面上的东西都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他的思想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无为清静其外,有为积极其内。《道德经》充满智慧之爱,闪烁智慧之美。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老子》是一部正式的哲学著作,包括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同时《老子》又是一部文约意丰、辞意锤炼的“哲学诗”,它围绕“道”这一个中心概念,阐明老聃关于宇宙的起源、世界的存在方式、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其解决方式等问题,充满辩证的逻辑力量。《老子》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哲学的智慧结晶,为中国文化的一脉,也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道”——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反对天道有知的宇宙观。在老子以前和老子的时代,人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最高的神,可以主宰万物,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它决定的。老子经过考察、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认为天只不过是一种物质,它没有意志,不能主宰人世间的吉凶祸福,“道”才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那么,“道”是什么呢?他解释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说,有一个混然一体的物质,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有了,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独立地存在,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运行着,它产生万物,它是宇宙万物之母。我不知道如何称呼它,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道”。

“道”在老子的心目中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又强调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以自然为根据。这就进一步指明,世间万物的生长、发展、变化,都是受自然规律约束的,并不是受上天的意志支配的。老子用物质的自然之道,否定了天或上帝这个造物主的存在,从而使天神的绝对权威被摧毁。

老子认为,客观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就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失去了这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他还看到事物的发展都是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的,故而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中包含着福,福又含有祸的因素,它们可以互相转化,祸可以变成福,福又可以变成祸。从这一原则出发,他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黑)”。反对刚强和进攻,他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认为守柔处下,以弱胜强,以柔胜刚,这样才可避免败亡。老子发现了事物的矛盾性,也认识到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但他却忽略了转化的条件,以及对立面的斗争在转化中的作用,以至于把转化看成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这反映了老子思想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用虚无的本体“道”代替商周以来的天命论,否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本源。他看到自然界的盛衰消长、社会上的对立和斗争,认识到事物的对立方可以互相转化,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他把这种变化认为是循环往复,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本质,因此具有很大的保守性。他教人无为、居下、自然、柔弱、愚鲁,从反面看问题,他的这一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韧性。同时也抹煞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导致消极的宿命论。老子的思想丰富而深刻,既有唯物主义倾向又有唯心主义的成份,对后世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老子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位古代思想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他与孔丘、墨翟鼎足而立,创立了道、儒、墨三大显学,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无为而治”——老子的政治思想

春秋末年,地主庄园制取代领主井田制这个封建经济转型期,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是减弱了,而是大大加强了。这种激烈的矛盾,必然会刺激着受过封建统治者的迫害,并被时代的浪潮激荡到劳动人民这一边的一些士人,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老聃——这个从统治阶级下层人物沦落下来的隐士,在某种程度上站在同情农民的立场上,从而对当时的社会矛盾给予揭露与抨击,是很自然的。

“民之轻死者,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七十五章)老子指出:“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七十五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五十七章)对各级统治者,他甚至这样指斥:“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竽!”(五十三章)

老子把人民的饥荒、贫困和统治者的租税之繁、禁令之多联系起来,把统治者奢侈淫逸的生活同农民的破产逃荒相比照,就很自然的得出了“财货有馀,是谓盗竽”的结论,因此,他认为人民轻生冒死的行为,也完全要由统治者负责,是他们过分的赋敛造成的。老子对“民之饥”、“民弥贫”的深切同情,揭示出是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给人民带来了切身痛苦。老子的这些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剥削阶级的政治家在社会政治问题上的思想认识。

老子不但反对统治者的沉重剥削,而且反对统治者用暴力手段对付人民。老子以反剥削为基础的反暴政思想集中反映在他所提出的“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五十七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这样的认识上。老子认为,“盗贼充斥”的现象,从根本上看,并不是由于“政刑不修”,而是根源于统治者对“财货”的过多占有。如同统治者的“食税之多”造成“民之饥”,“求生生之厚”造成“民之轻死”;如果统治者“不贵难得之货”,便会“使民不为盗。”(三章)因此,他认为要杜绝“为盗”现象,就必须按着“天之道”的“损有馀而补不足”(七十七章)的原则行事,那就要求统治者放弃“巧”、“利”,不占有多余财货。老子从这一系列经济利益的关系中,看到了“为盗”的真正的原因,所以它不仅痛斥哪些占有多余财货的剥削者是名副其实的强盗,而且喊出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这样强烈抗议的呼声。

老子从农业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批判了封建剥削现象的不合理;他把这种批判同天道自然的认识结合起来,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老子认为,当时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究其原因,都是由于统治者的“有之以为利”的行为造成的。如:由于统治者赋税繁多,老百姓便陷于饥品;由于统治者的贪图财货,老百姓便会“为盗”;由于统治者的“厚生”,老百姓便会“轻死”;由于统治者的好战,便给老百姓带来了“凶年”。老子把希望寄托在掌权的身上,他认为只要有体“道”的“圣人”、“王候”出来实行这种“无为”之治,就能顺乎自然、合乎人情,“民莫之令,而自均焉。”(三十二章)老百姓就自然会顺化、端正、富足、淳朴起来,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而礼乐、政刑、赋税这些“有为”的制度,也就不必再去倚重了。可见,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不仅仅反映了春秋末期现实的阶级矛盾,而且反映了在这种矛盾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农业小生产的经济要求和政治愿望。

老子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即“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原则。自然、无为就是“道”生育万物自然而然,无意志,无目的。他看到了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认为百姓难治的原因是统治者太有为,对百姓剥削、压榨太过造成的,人民遭受灾难的根源,是统治者过重的剥削。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还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这是说统治者的宫殿修得漂亮,可是老百姓的农田荒芜了,仓库也空虚了;统治者穿戴华丽,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吃精美的饮食,占有多余的财货,他们这些人就叫作强盗头子。他抨击统治者剥削穷苦百姓来满足自己的欲堑,这种无道的政治是不合理的。他认为合乎天道的政治,应当是:”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告诫统治者应当“无为而治”,少一些欲望,少一些作为。否则,会激起人民的反抗。对待人民,他主张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力,则无不治。”用这“无为”的方法来治理人民,人民就老实,天下就能太平,政权才能稳固。

老子的理想社会和政治是“小国寡民”。老子描绘的社会图景是: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人民不用拿生命去冒险,也不用向远方迁移。虽有车船用不着乘坐它,虽有武器装备也没有地方用它,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怀恋这种结绳记事简单原始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于当时各诸侯国间连年战争,生活动荡,民不聊生,人民迫切希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但老子不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这种“小国寡民”的主张违背人类进步,是社会倒退,只不过是一种空想,反映了没落阶级对现实斗争的无可奈何,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和思想。

四、老子的教育思想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左传》、《国语》中说的那些太史、内史、外史、祝史、瞽史,他们既是工于卜筮、博学多闻的人,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从老聃为周守藏室之史来看,他也参与了文化教育活动,他的思想在教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他说的:“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意思是凡人所教导我的,我也发为议论去教导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事例去广为宣讲,作为教学的总纲。

《老子》在十九章中有两个提法,一个是“绝学弃智”,另一个是“绝学无忧”。从表面上看,“弃智”和“绝学”都是把教育放在现实要求的对立面。但“弃”的是什么“智”,“绝”的是什么“学”,还要进一步挖掘它的历史和认识根源。在老子那里,“弃智”并不是不要一切智慧;“绝学”也并不等于要灭绝一切学术。所谓“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以及“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诸语,这的确是和他关于“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以及“故失道而厚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些辩证法思想相联系的,表明他反对统治者的“言伪而辩”的圣、智、仁、贤的立法观念。他认为人的本性应该是纯真朴实,清静空宁,而那些自作聪明的“圣”、“智”却在赋予人们知识和智慧的同时,腐蚀了人类的天性,从而产生了追逐名利、假仁假意德坏风尚而且愈演愈烈,不可收拾。大凡仁义圣智这些美丽动听的词句,皆为诡诈之徒所利用,都成了骗人的空话,害处实在太大。矛头指向的是儒家的圣智仁义、以礼治国的路线,自然也就指向礼治教育。“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个矛头则指向依法治国的路线,自然也就指向法制教育。

老子教育思想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帝王南面之术。他不是以广大群众为教育对象的。这与儒、墨、法把教育看作是帝王及其统治集团的特权是一样的。老子的教育内容是以“道”为中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无为”,要求人君在治理臣民百姓时自己应处在无为状态,这样就能达到“天下自正”的目的;二是“无欲”,教育人君要恬静寡语,无贪婪之心,以免自取祸患;三是“无争”,告诫人君要谦虚自守、卑弱自持,达到“不为天下先”而又“成其先”的目的。老子在这里否定上帝主宰人世一切的传统观念,重视人君的统治地位,并以“南面术”教育人君,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所提出的“无为”、“无欲”和“无争”的主张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子在求知观上,并不是不要人学习知识,而是要求人君不要自矜其能,去“学不学”,即学众人所不学的,也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个方面。老子所提出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学习过程,这里包括三个阶段:(1)“观”,即直接观察事物,也就是感知;(2)“明”,就是明白事理法则;(3)“玄览”, 就是深观远照的意思,即要求认识事物的全貌,掌握事物的规律。总之,从老子思想从古至今影响不衰的生命力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它在中国教育史上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道教则奉他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老子其人在民间被神化了,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很多。《混元皇帝圣纪》中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于是,老子在道教中便被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老子是“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种之帝君”。中国古代泛滥成灾的传说故事里,老子都是天地间第一个由人修炼而成的神仙;人们后来按照俗世社会的构架建设了云霄之上的神仙社会以至天宫玉阙,构想了代表各阶层人群意念、成群结队的神圣仙人和三清四帝八洞散仙,老子仍是居住于三十三天之上最高的上清宫太上老君。在神仙世界,他既是众多神仙顶礼膜拜的神祉和白日升天的教引祖宗,又是无职无权、逍遥自在却具有无上法力的天仙。在红尘俗世,老子更是成了那些备受阶层利益挤轧、疲于生活生理奔命以及厌倦名利的人顶礼膜拜的神祉、竭虑追求的偶像,成了中国至今绝大多数人参悟人生俗世的一份心情。

据说孔子就专程前往洛邑向李耳问礼。他们在庙堂阶前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问他,背后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老子的回答是:一个人等到他的骨头部己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尚存。况且作为一个君子,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出而为仕,否则就随遇而安。会做生意的商人,常把货物藏得很严密,仿佛一无所有;有盛德的君子,看他的容貌,仿佛十分愚钝。去掉你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去掉你造作的姿态与过多的志向,这些对你有益无害。孔子离去后,对自己的弟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翔;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动;兽,我知道它能奔跑。能奔跑的兽我可以用网去捕捉它,能游的鱼可以用钓绳去钓,能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是否能乘风云飞上天呢?我今天见到老子,感觉他就像龙一样。”

从古迄今,在中国每一个时代,每一种阶层,每一类人群,每一处地域,几乎都有关于老子与神仙的传说故事,他们各有不尽相似的理解,但老子确实无处不在,因为他确切的说己经成为中国人传统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可以说中国人有了老子才得以成为中国人。

政、教、哲分离程度不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