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弊症和忧郁症分别有那些表现?

发布时间:2024-05-12 06:29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回答的朋友请说的详细点

问题解答:

我们来看一看抑郁症的六个临床表现:

  ??1、无兴趣无快感 :原有的兴趣爱好如打球、唱歌、郊游、下棋、打牌等变得索然无味,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更体验不到天伦之乐。体验不到爱的激情,失去爱的能力。 性欲、食欲均会减退,整个人变得麻木不仁,无所爱,更无所求。

  ??2、无望感(无希望): 患抑郁症的人自觉前途暗淡无光,无论自己的身体还是学业、事业一切都变得很糟糕,毫无希望。就好象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自己也行将魂飞烟灭,恐惧悄悄地走进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吞噬着他的灵魂,不知不觉中削弱他的信心,甚至使他连系什么领带,午饭吃什么这样一类的小事都无法作出决定,变得无所适从,难以作出决定。比起对死亡的恐惧,他更害怕死亡的过程,害怕死神的折磨,他会很注意身体的每一次疼痛,每一个异常的感觉,甚至将一些生理变化当作是症状而惶惶不可终日;当他想起死去的亲人,想起夺去他们生命的疾病,他会莫名其妙地认为他也患上这种疾博 ?

  ??3、无助感:抑郁症好象是一座牢狱,不仅孤独,还是一种隔离,他会觉得自己软弱,孤助无援,没有人能救援自己,一切已无法挽回。更可怕的是他根本无心突围,因为他认为那都是徒劳,不可能成功。所有的安慰怜悯都无法穿透那堵把他与世人隔开的墙壁,任何热情关怀都不能打动他的心。

  ??4、无动力、无动机:不愿去上班,不愿外出与人交往,日常生活如吃饭,洗澡都需别人催促,病人感到整个人都“垮”了,精神、躯体都丧失了动力,不再有所要求,对生活也不再有指望。

  ??5、无价值、无用感:病人感到自己什么本事也没有,什么事也干不了,一无是处,一滩烂泥,是十足的废物,是寄生虫,对社会毫无用处,脑力与体力均消耗殆尽,觉得活在世上是别人的累赘,常有自责自罪。

  ??6、无意义:人生被当作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毫无意义,活着就等于受罪造孽,除了默默地承受孤寂,痛苦、无奈、恐惧之外,别无意义。

  ??病者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死亡往往被当作是永恒的宁静和恐怖的终结,病者常有轻生念头,甚至实施自杀行为。15%抑郁症病人以自杀死亡告终。

  从表现上来看,你的确有抑郁症的表现,但仅凭你提供的简单的情况就确诊你患有抑郁症显然是不合适的,心理诊断需要建立在详细的心理了解的基础之上,希望你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

  自闭症的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三岁前会出现的基本特征有下列三方面:

  (一)社交发展方面:
  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
  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
  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二)沟通方面:
  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
  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三)行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 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
  兴趣狭窄,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 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

  此外,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有可能有下列相关的特征:

  (一)感知模式:
  对某些声音,颜色,食物或光线会产生焦躁不安或强烈的反应;
  对冷,热,痛楚的反应很弱,所以对危险行为缺乏警觉及适当的反应;
  会不断转动身体或用异常的方法探索物件,把自己沉迷在某种感官刺激中。

  (二)发展方面:
  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发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发展迟缓或者智商会在七十或以下;
  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平均,而且发展过程和一般儿童有差别。

  (三)情绪及行为方面:
  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所以比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

  (四)生活习惯:
  会抗拒某种味道,颜色或未曾吃过的食物,因而形成严重的偏食行为;
  会有难以入睡的情况。

  (五)强项和兴趣: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异常的记忆力;
  在个人兴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别超卓的表现。

  (六)社交方面:
  甚少与别人有目光接触,也不会注意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更难从别人的言语,行为推断别人的想法,意愿和意图或理解别人的感受。
  有时候会有不恰当的情感表现和社交行为,例如在别人不开心时大笑,在某些场合说些不恰当的话,或未能与人分享快乐。

  自闭症的主要症状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自闭症的类型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自闭症的详细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自闭症的治疗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

  观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较低功能水平为好,报道16名6岁以下,IQ大于65的孤独症患儿,有半数可完成大学学业,能独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独症儿童,其业余活动面或活动内容也是有限制的,不会做建设性的决策或提建设性意见。

  伴有其它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肝肾损害、结节性硬化等预后较差,伴有听力受损、特殊生活技能问题者预后较差。

  为何单纯训练对自闭症效果不明显

  目前国内外许多人认为,治疗自闭症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训练。把它归结到教育问题。 单纯由教育界人士来对自闭症进行行为训练,以期望能达到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回归社会。虽然有大批的社会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其中,但效果往往是很令人失望的。其中关键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自闭症。更为荒谬的是提出了:“连小猫小狗都能训练,人为何不能训练?”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对病儿进行大体力的强化训练。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许多负作用。有一句中国成语最恰当形容了此种做法,那就是“拔苗助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