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想去丽江,想去虎跳峡,玉龙雪山和庐沽湖.从昆明出发.请帮我设计一下徒步线路.尽量越划算越好.谢啦!

发布时间:2024-05-19 06:34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我想知道最近一两个月从昆明去丽江的机票最低多少?去这几个地方需要几天时间.要注意写什么?顺便请介绍一些古城和束河的衣食住行.

问题解答:

中国真正最美的山村 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古镇核心保护区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有1000多户人家,3000多人。

  束河,即是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拥有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遗迹以及多元文化景观,都是丽江古城的补充与延伸。尤其是古镇引水入村的方式与街市布局的实例,是研究丽江古城的重要参考资料。自然与人文风光:古镇背倚青山,面临田园阡陌;北瞰玉龙,东南瞻象山、文笔,四时风光变幻,尤其村头两处泉源,清洌甘爽,涌流不绝,滋润街头巷尾,使百姓受惠无穷,历史上以“束河八景”而著名,它们是“烟柳平桥、夜市萤火、断碑敲音、西山红叶、鱼水亲人、龙门望月、雪山倒映、石莲夜读”。九鼎龙潭边有清代建筑“三圣宫”,绿树掩映、花木扶疏、飞檐翘角,登临其上,令人心旷神怡。

  青龙桥畔,河水喧哗,烟柳拂波,更有古朴民居,粉墙青瓦,高低错落,依山而筑,临水而居,一派“小桥流水”情调。束河的往事与今事2008-01-10 18:46 这里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在遥远的年代,当氐羌先民离开曾经策马纵横的河源草地,沿着纵列的山河南下,成为分散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众多部落时,他们中的一支,顺无量河,经过木里进入了今天的滇西北。在“白天白地,白山白海”的神圣白水台,这支氐羌后裔,孕育了最初的东巴文化。
  在束河的田野上
  马鞭轻扬,马蹄轻响,一辆红色顶棚的马车从白沙的方向轻跑而来。
  抬眼远方,是玉龙雪山清晰雄伟的风姿,5596米的峰顶,紧贴着永不消逝的冰雪与冰川,这山上的冰雪消融,融水就永远滋养着山下这片广阔肥沃的田野。
  在高远而明澈的天空下,得得的马蹄声,“二牛抬杠”的耕作与老人烟杆飘出的青烟,组成古老生活的图画。以雪山为背景,这曾经生活的意象,如今真实地呈现在面前,是束河的田野给人的温暖亲切的印象。
  一如这些人、物生活的家园———隐约在树丛中束河古镇的身影,散发着与大地田园贴近的独特芬芳。
  玉龙雪山余脉下背风向阳的村落———“束河”,被纳西语称为“绍坞”,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在村民的眼中,村后的聚宝山形如堆垒的高峰,因此以之为名。
  这里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在遥远的年代,当氐羌先民离开曾经策马纵横的河源草地,沿着纵列的山河南下,成为分散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众多部落时,他们中的一支,顺无量河,经过木里进入了今天的滇西北。在“白天白地,白山白海”的神圣白水台,这支氐羌后裔,孕育了最初的东巴文化。
  从冬渡口(金沙江)到盘又打鼓(大具),他们终于来到了一马平川的丽江坝子。在这肥沃的土地间,他们“前面赶着成百上千的牛羊,后面跟着黄色黑色的猎狗”,将祖先游牧的生活又延续了千年。直到粗砺的性情逐渐被温润的雪水所浸洗,风霜雨雪的游徙也逐渐转向安定具体的农耕,在这个过程中,连忽必烈的南征也没有将放马牧歌的生活重新复原。元代以后的丽江坝子,“得雪山丽水之奇胜,土地肥饶,人资富强”,已经是一派农耕之景。得益于玉龙雪山冰清玉洁的融水,丽江坝子的水利网在明代正式形成,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条件,纳西先民引束河、白沙、清溪、黑龙潭等几处水流滋润农田。特别是束河所在的青龙河两岸,沟渠纵横,更是稳产的农田,徐霞客也记载了当时的丽江坝子“本年种禾,次年即种豆菜之类”轮耕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耕水利网的健全更表现在对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上,在洪水隐患的季节,丽江坝子的百姓轮流派遣人员巡视沟渠,一旦发现洪水来临的征兆,立即吹响牛角号,村民则迅速聚集,开展清理河道的工作。
  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俱全的条件下,束河与临近的白沙不仅成为纳西先民定居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使是当纳西先民在南宋末年,进入今天的英古地———大研镇之后,仍然保持着独特的文化地位和繁荣景象,成为丽江纳西民族心灵的故乡,后来更成为赫赫有名的丽江木氏土司发祥之地。徐霞客经临此地时,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书中的“十和”即今日的束河。
  束河的马帮往事
  那辆红顶的马车跑过笔直的道路,一转过弯,停在了束河古镇的入口处,赶马人跳下马背,抖了抖缰绳,加入到了招呼游客的队伍当中。
  阳光爽剌,赶马人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刚才的一阵御马,使他的额头渗出了点点汗珠,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揽客的热情。赶马人看到远处几个游客正结伴向束河走来,便随即迎了上去,我听不清楚他们之间的交谈,只见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游客却摇摇头、摆摆手示意。
  赶马人回到马车身边,坐进车里继续等待。这期间,他那并不高大的马儿一直在旁边静静地伫立着,偶尔甩甩耳朵,咬着马爵子,发出打嗝般的声音。
  几十辆红顶的马车和经过装扮的马匹挤在进入束河的道路上,一字排开,等待着游客的挑选,他们着装整齐,铜铃红辔,杨柳春风,勾连起人们对昔日马帮云集的追忆。
  依山傍水的束河位居丽江坝子的祥瑞之址,曾被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以此来预言它的文化昌盛与兴旺发达。而历史上的束河确实繁荣喧闹一时,纳西先民在这里展现着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整个过程。
  这一切,缘于那穿行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充满传奇的茶马古道。
  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如同蛛网将西南横断山脉的民族、文化、经济与政治相串联。在其中一条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的道路上,无数的马帮来往穿梭,做着世间最艰苦危险,却最具文化意义的贸易。马蹄敲击着幽寂的山路,在月夜星光中日夜兼程,赶马人无不希望早日到达漫长旅途的终点,然后返家团圆。但是他们往往行进到束河,就不由自主地停下奔波的脚步,在这个兼具美丽风光与富饶繁荣古道重镇驻足歇息,采办或中转货物,然后乘翌日的朝阳,各自重新出发。据统计,在最兴盛的年代,每天停留在束河的马匹达到3000匹之多。
  没想到人流往来,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大增,催发了束河独具特色的手工产品。明朝年间,木氏土司为了保证茶马贸易中各种工具用品的需求,专门从江南延聘了一批工匠。这些工匠定居束河,开始生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古道上的日用品,从此,该地也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著名的“皮匠村”。在最繁荣的年代,束河的居民中有300多户在从事与皮革相关的手工业,他们生产的各种皮货曾经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束河工匠们也走遍了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在宁蒗、中甸、德钦,形成了以束河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而有的商人更是将生意做到了印度、尼泊尔等国。于是便有了“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的民谚。在1942年,束河皮匠村甚至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
  与皮革加工手工业同样闻名于世的,是束河曾经发达的文化教育。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束河就开设了由政府公助的义学馆,与村落中的三所私塾并存,到了近现代,束河开始创办小学、中学,成为了丽江坝子著名的人才之乡。
  从唐宋开始,历经元、明、清,束河古镇延续千余年的发展,为沿线居民带来无数回味至今的岁月。
  时尚酒吧与田里青菜
  曾经穿行在险山恶水之间,跋涉千里,牵动边疆生活命脉的马帮生活,不再是束河现在的气象。今日守候在束河村口的新马帮,经营与规划的,是与祖先们完全不同的生活。
  赶马人终于揽到了一车的游客,他高兴地一扬鞭,得得地马蹄踏着光滑石板路,游人们开始随着马车微微的颠簸,徜徉在今日的束河。
  身边是川流不息的人群,眼前是琳琅满目的招牌。光滑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与丽江古城形制相仿的四方街,潺潺的青龙河,从丽江最大的青龙石桥下流淌而过,街头还残留着高突的上马石,巷中还隐藏着马锅头的曾经的豪宅,店铺里摆放马鞍、马铃、马灯、皮口袋、酥油桶,无一不做成了古旧沧桑的模样,让人抚今追昔,感叹岁月中的马帮背影。
  曾经属于手工业与马帮文明的束河街头,在琳琅拥挤的店招和川流的人群中,正逐渐走向商业与休闲文明的束河。
  农耕生活与后工业文明在今天束河奇怪地交织着,在束河的阳光中,你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穿着时尚的游客慵懒地坐在椅子上喝咖啡,窗外隔着不到五米的街道,少女正在三眼井旁专心地浣衣洗菜,旁边的田地里,少妇在埋头打理着蔬菜,而一个光着脚板扛着锄头归家的男人正走过这家挂着“看书、发呆、睡觉、烤太阳”等休闲话语的酒吧。
  这已经成为束河旅游的一块招牌和看点:时尚的酒吧和田里的青菜,很大程度上满足着许多人追求惬意与享受田园的双重愿望。
  望月阁主人胡叔来自北京,传说曾是商界大佬,厌倦都市繁华,现在是束河是最有名的望月阁客栈的老板。在聚宝山脚下,他租下了几栋民房,并投入了几百万的资金进行装修,将其改成了具备接待条件的客栈。前面临街的房间是他的藏宝楼,后面的两层小木楼是各种规格的客房,巨大的院落,摆放着几个小桌和躺椅。在午后的轻风中,而几位来自广东、北京、湖南或台湾的客人正依在躺椅上看着国外的名著,闲聊起台湾的选举。如同丽江大研曾经发生的一切,外来的人员与本地居民正在束河进行着越来越多的置换。
  76岁的杨大爷在一个偏僻的树阴下摆着一个水果摊,尽管生意冷清,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聊天的心情。他正准备在明年年初将束河的老房子出租,一年至少5万的租金收入将让他们一家生活平添很多充裕的资金,他们自己则已经在束河镇外修建了新居,很快就会搬到那里生活,“谁让城里人喜欢这里呢。”他说道。 杨大爷说话的时候,几位当地的少女正骑着载客的马,从身边走过。

  如果说丽江古城已变成越来越热闹的城市的话,束河古镇就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宁静的世外山村,可以这样说,束河古镇才是中国真正最美的山村。
  去丽江前,知道新开发的一个景点叫束河,网上风光无限。到了丽江的第二天就急忙安排去了束河。在丽江的客栈用完早餐,与同来的同事便急匆匆来到街上打了出租车直奔束河。不曾想没走多远,我们便一头撞进了束河古城的怀中。

  束河与丽江古城比起来,更加古朴幽静,石板反射着夕阳的光彩,木板楼由于抵御严寒的需要经常年的烟熏火燎而黑得发亮。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成小溪,束河古镇整个依水而建,家家门前都有清亮的溪水流过,山民们用这个水做饭洗衣,悠然而自得。由于旅游开发,很多农家小院被租了出去,改装成客栈、酒吧、书屋、茶馆一体的所在,而且往往有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吸引游客到那里小憩。我和同事的兴趣在拍摄古镇风光上:房屋的结构、山民的皮质背衣、石板小路、小溪里天然“冰镇”的啤酒和西瓜是我们眼光追逐的目标,反倒没有时间停留在某个所在喝喝茶、看看书了。

  步入束河,湿漉漉的街面仿佛净水泼地。一群纳西族妇人牵着小孩正在跳着当地的舞蹈,古朴的乐器声融于其中。我们在一户虚掩着的门前停下,正巧碰上院子的主人,他热情地敞开两扇朱漆大门欢迎我们入户参观。一位大嫂在粉刷阁楼的二层,与她攀谈后得知,她把一家三口都带来了,已经在这儿住了一个多月,她笑着对我们说:这旮地忒好了,到这儿就不想走嘞。我们听后,禁不住为她这份洒脱而赞叹。
  继续沿小巷走,小巷四通八达,并且有明渠一直伴随我们(明渠是南方古城的特色之一)。依小巷的地势蜿蜒而下,一会儿,我们来到有三个水池的明渠边。三个水池一个比一个低,此时,一幅在都市中看不到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几个妇人蹲在水池边干着家务,上面的在担水,中间的在洗菜,下边的则在洗衣服、涮墩布。她们井然有序,就像是在表演。这就是丽江古城最著名的一景“三眼井”。这里民风淳朴,人们自觉遵守着自古沿袭下来的用水习惯。
  在束河也有着类似丽江古城四方街”一样的旅游商品集散地,但是这里的商业气息还不及那边,估计跟刚开发不久有关吧!这里的商品价格也比较便宜,游人不多,可以尽兴挑选、砍价(经过充分实验,估计砍个2/3都能拿下,不过一般当地自己做的手工品价格都还很合适),在这里买些纳西族特有的蜡染类纪念品带回去,如纳西族手绘锦、东巴壁画、神态各异的吉象。

  束河的魅力让人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我们寻着远处飘来的纳西古乐声惬意行走。看看表,已近傍晚,我们继续逛着,延着小溪找到了传说中的望月阁客栈空中茶苑坐下,果然如入仙镜,抬头望望天,啊!一下子让人身心空灵。天空是如此深邃,银河就悬在头上,深深吸一口束河的清新空气,实在是爽!望着外面的景色深陷进去。思想也随着情景到处闲逛。入夜的束河在一家家小酒吧的灯光中缥缈不定,猛然间我们发现,我们迷路了,迷在了古城,迷在了束河,迷在了望月阁花园。房檐上滴答而下的水滴,它们落在青涩的石板路上、落在小渠的溪流里、落在窗前的花丛中、落在我的记忆里。

机票的价格一般来说只能在前一个礼拜左右这个时间才可能知道折扣。比较实惠的(你参考一下)坐车到丽江(大概200左右)晚上上车第二天早上到。丽江古城和束河一天,吃饭可以在七星一街(点菜)或者古城入口对面的市场里(小吃),比较有特点的吃的就去束河,找纳西簇开的小饭馆(一顿几十块),徒步登山可以去酒吧逛逛...晚上就在酒吧坐坐吧!!难说一个不小心就发生艳遇了...他们都有组织登山的一些小广告(人多,有个照应)如果坐缆车的话一天就够了(最近下雪了,不知道能不能上到顶)从丽江到泸沽湖(200公里)3个小时左右能到(建议住农民家)......注意事项:关注天气。多带衣服多带钱,钱最好少带现金.....多带钱.....有备无患!!......最后...没了....一路顺风~~~~~到丽江古城,每位游客须交纳20元古城维护费。
★纳西族禁止向河中丢垃圾、废物、吐口水,一定要注意

那些都是复制张贴来的,其实现在去就是送钱,我在5月份去住古城也才30一个床位,现在去恐怕200吧,如果你是外省游客最好白天进去玩晚上出古城来住,而且这几天季候冷北方朋友还要注意爬玉龙雪山的高山反映,需要的话提前买好氧气.机票不知道,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去那里都是全年最高价,其他大假取消了,他肯定要趁这个机会多赚点,而且你们去买东西(只是古镇)他开的价你直接回他%50一下,如果你钱多也没办法,要在古镇里吃那可以去停车场那有个过桥米线是消费最便宜的了.我前2年去束河都还不要钱,里面其实就是一个村子染布的比较多.不过货到地头死.在那里买也要你有钱,不然这些东西那都有,去的话主要就是感受一下他古镇的特点说到买什么留纪念其实新城都有没意思花冤枉钱
我只是谈下我自己的感觉
这几条线路都不能徒步去的...只去丽江.玉龙雪山.和虎跳峡的话一个星期就可以了.自己开车的话更方便也省时间选择多点,其实他哪个不出名的"拉始海"名字具体怎么些不知道了也可以去走一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