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延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就是明人计成在《园冶图说》一书中对造园艺术的精妙总结。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是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 起首篇提出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创作宗旨。其基本含义是指园林虽是人工创造的艺术,但其呈现的景色必须真实,好像是天然造化生成的一般。这一命题对中国园林的创作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是简单地抄袭自然,而是一种经过艺术概括和提炼的审美再创造。就园中与自然真实关系最大的山水景点塑造而言,它不仅是一种景点安排、地形塑造等形式上的某种追求,而且包含着艺术家某种精神意义的熔铸。要在山水的脉络结构中表现出真山真水的气势,艺术家必须对自然山水进行浓缩和提炼,在创作中阐发自己对山水美的理解和感悟,有着一定的主观情思意蕴的抒发,这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风景诗文的创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要是简单地将自然界的山水形象搬来园中,不可能赋与园林以生气,机械的模仿只能弄巧成拙,使园景呆板而不真实,特别是范围不大的文化意味较浓的佳园,其造景必定经过艺术家匠意的锤炼。一般来说,为了表现出山水的真实气势,园中景色不是自然范山模水的缩小,而每每取真山水最有典型性的局部或一角,使它与园林小环境的尺度感相符合相协调,再进行某种自然的加强和点缀,才能宛自天开地表现出真山真水的自然美。现存古典名园中以一些颇具魅力的山水造景,如苏州环秀山庄的大假山,网师园的莲花池,都是以局部范山模水为骨架,再灌注以造园家胸中的丘壑之情创造而成的。
08颐和园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 13:43 新浪读书
连载:在北京生存的100个理由 作者:尹丽川等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The Summer Palace:Supernaturally Inspired
文吴焕加
图廖伟棠
颐和园之美是说不尽的,细微处甚而无法用言语传达,非亲身体察不可。
你若是游览过苏州、扬州的南方私家园林,欣赏过江南园林那种小桥流水之秀媚,那你还应该到北京来领略中国园林的另一种类型:大手笔、大气派之北方帝王园林。
你若到过巴黎的凡尔赛,参观过当年法兰西国王的花园,你再来北京游览清代皇帝的颐和园,便会看到同是皇家的离宫御苑,东方与西方的造园风格有多么的不同。
我出生于苏州,已在北京度过几十个寒暑,又一直住在离颐和园很近的地方,骑上自行车很快就到了。不仅如此,我的专业还与造园有些关系,所以,造访颐和园如家常便饭,几十年下来,实在说不清去过多少次了。
这里,我只向读者讲一点我自己对颐和园的最突出感受,也就是它最令我惊叹的地方。
中国北方干旱少雨,近世学者赵元任当年居留北京,他的一首诗说:“我来北地将半年,今日初逢一宵雨,若移此雨在江南,后园新笋添几许!” 南人居北地,因罕见雨水而怀念江南之情跃然纸上,也凸显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南方湿润秀,北方干燥粗犷。北京处于华北平原的北端,放眼望去,一片北国风光,就是到了颐和园的跟前,也是这样。然而,踏进颐和园的东宫门,在宫殿的夹缝之间三转两转之后,眼前忽地一亮,空间顿然开阔,你发现自己突然站在一片大湖的岸边。湖水轻摇,水波潋滟;稍远处,长堤横卧,堤柳依依,远远近近几个小岛浮在水面上,似有似无;再远处,山峦连绵,山色有无中。
这里说的是颐和园的前湖。待你转到万寿山后面,后湖的峡谷风光,又会让你想起南方深谷山溪的幽深景象。
这样的景色会让你产生似曾相识之感,是的,曾经见过,是在江南,是在杭州,可这儿是北方,头一次到颐和园的人不免一怔:北方怎有这样的江南风景!
这就是颐和园的妙处:北方园林有南方美景;真令人惊异:清朝人在北京造出了一片北国江南。颐和园周围有一圈围墙,平常游人不太觉察它的存在,因为围墙被树遮掩了。但如果爬上墙头,立即看到墙外是北国风光,墙里是江南秀色,情调气氛迥然不同。
这座颐和园是半天然、半人工的产物。现今颐和园的地方原本有一座不大的秃山,叫瓮山。瓮山的西南方有一个水泊,先前称“西湖”。山不高,水不大,但在北方已属难得。因此在元明两代算是京城的一个景点,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去那儿游玩。到清朝,皇帝们在北京西郊大兴土木,建了多处离宫御苑。但乾隆皇帝仍不满足,他看中瓮山及那个小“西湖”,认为可以加以改造利用,便决意在那里营造一处新的园林。
乾隆一生六次南巡,他醉心江南的秀景色,早就想在京城附近营造一处有江南风味的园林。他命画师摹写江南名胜,带回北京作为造园的参考。他特别以杭州西湖景色为营造新园的蓝本。
乾隆十四年,趁整理西郊水利工程的时机,乾隆下令疏浚和扩大原“西湖”。那一带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水量增多以后,在东边另筑一道新的挡水堤,水面便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扩展。往北,湖水直逼瓮山山脚。水面东扩后,原来位于“西湖”东岸上的一处庙宇被保留下来,成了水中一个小岛,岛与东面湖岸之间建一座十七孔长桥相连。在原西湖的西面另挖两片较小的水面,三片水面之间有柳堤相隔。
扩大湖面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北京城有了一个较大的水库;另一是湖面扩展后大大改变了山与水的相互关系,使原来的小“西湖”真的变得蛮像杭州的大西湖了。杭州西湖有苏堤六桥之景,颐和园的西堤也修了六座桥,可见乾隆仿效杭州西湖之热忱。颐和园东北角有一个名为谐趣园的园中之园,那是仿效无锡惠山园而造的。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的母亲六十整寿,他藉祝寿之机,将瓮山易名万寿山,湖则改称昆明湖,又逐步添置建筑,广植花树,完善景点。将这座新的皇家园林命名为“清漪园”。清末,西太后慈禧重修该园,改称“颐和园”。
明代计成所著《园冶》是讲中国造园的一本重要著作。作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造园艺术原则,其中最根本一条原则是“师法自然”。颐和园体现了这个原则。而你到法国的凡尔赛一看,那里的布局整齐对称,道路笔直,水池和花坛都是几何形式,很多植物也被弄得规规矩矩。那个凡尔赛体现了欧洲人的原则:征服自然。
中国人的“师法自然”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自然,而是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创造。《园冶》作者说,造园的过程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而造出的园林应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上面的真博学多才
明代 《园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