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红楼梦的自问自答

发布时间:2024-11-05 22:53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要10条自问自答.
例: <<红楼梦>>的作者是? 曹雪芹

问题解答:

林黛玉和谁一起葬的花?贾宝玉
林黛玉的母亲是谁?贾敏
贾宝玉的前生是什么?石头
贾宝玉最后和谁结的婚?薛宝杈

袭人名字的来历?源于诗词"花香袭人知昼暖".
贾宝玉当贵妃的大姐叫什么?贾元春

txh114

回答的不正确.贾宝玉生前乃红瑛侍者,非石头也

1、为什么说林黛玉还泪还错了人?仅仅因为“甄宝玉”和“假宝玉”这两个人名吗?
2、第74回,王善保家的说“上次逃走了的潘又安就是他表弟。”潘又安什么时候逃走了?书里面没说啊。
3、自从42回宝钗劝过黛玉以后,两人看起来好的不得了。两人是真好了,还是背地里仍在竞争?
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不是补天的剩余石,他佩戴的那块玉才是青峺峰下的补天石,在古本的红楼梦里,有明确的写出,不要搞错了,你可能是看了现在的通行本才会有这样的错觉!至于还泪还错了的说法可能也是这个原因才流传出来的的,建议看看古本红楼梦!
2,同意1楼的说法,书里有说到潘又安和司棋的事暴露以后他就跑了,然后司棋被撵还说了这事!
3,我个人认为其实两个人根本也没“坏”过,只不过以前关系没有宝钗劝黛玉之后两个人这么交心,竞争嘛我觉得还是有的,只不过两个人都明白了对方都是真心爱宝玉只不过方式不同,也就没有以前那么针锋相对了!

1 红楼梦第二回在全数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为什么贾宝玉听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诗句,便不觉“痴倒”?

3 从思想观点和为人处事的方面将薛宝钗和贾探春进行比较。

4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情景交融,试从这个角度对“寂寞联诗”中的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进行分析

5 潇湘馆的环境与林黛玉的性格。

6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影响比较大的爱情悲剧,家族盛衰和两个世界的三种说法,你比较倾向哪一种说法?

1 红楼梦第二回在全数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交代了全书的人物关系脉络,荣宁二府的地位与大背景环境,以及全书的大部分主线人物,并且做下许多铺垫,属总领后文,与第五回的护官符草蛇灰线伏延全书的铺垫又不一样

2 为什么贾宝玉听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诗句,便不觉“痴倒”?

一、宝玉知是黛玉在唱,自然先对此人一番痴情
二、词做的好,此处更是绝唱,犹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终篇美文,仍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绝唱中的绝唱一样,乃全词点睛之笔。此前为痴,此时“痴倒”
三、侧面揭示黛玉嗓音也优美。前篇用“戏子”曾影射过黛玉,还导致史湘云林黛玉都与宝玉闹了回别扭

3 从思想观点和为人处事的方面将薛宝钗和贾探春进行比较。

二人其实大体相同,都属于雷厉风行颇有心计之辈。不同的是,宝钗将心机掩藏的极深,并且需要用冷香丸掩饰自己权力欲望的“热毒”。而贾探春则相比之下更显得爽朗清醇,直来直去,但是由于是为庶出,地位要低一些,心中不自觉的自卑就常常透露出来,比如赵姨娘骂她给宝玉做鞋却不给自己的舅舅做鞋的时候,她哭着说,王子腾才是自己的舅舅,这就是一个充分体现

4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情景交融,试从这个角度对“寂寞联诗”中的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进行分析

这个没的说了,首先是王维诗化的特征,林黛玉自己十分喜欢王维自不必说,王维诗的特征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篇诗句我就不给你往这儿帖了,全篇除了妙玉续诗有些字词较为晦涩外,前面黛湘二人的联句,完全体现了景物相溶,共溶入诗。其次是即景生情,凹晶馆凸碧塘景色并未做任何多余描写,通过联诗,景象跃然纸上

5 潇湘馆的环境与林黛玉的性格。

仅举一例,就是竹子 林黛玉自己本身就比较喜欢这个地方 并且竹子这个寓意 湘妃竹 泪洒千颗竹 加之偏僻幽静 既符合了黛玉想藏于世的性格 也与她的爱哭一同照顾到了

6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影响比较大的爱情悲剧,家族盛衰和两个世界的三种说法,你比较倾向哪一种说法?

个人倾向于爱情悲剧 其中捎带着展示了家族的问题

红楼梦第一回第四节说: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
其实中的"嗟悼'是什么意思?"俄"又是什么意思?是"我"的意思吗
嗟悼:伤感叹息
俄而:一会儿,正当时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

全文翻译:有一天,甄士隐正在外面感慨万分伤怀叹息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和尚和一个道人远远的向他走了过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