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奥运会 旅游效益 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

发布时间:2024-05-13 06:36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请问:谁知道奥运会的旅游效益具有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分别解释!!

越详细越好!!谢谢!!
还有奥运会的旅游效益的周期性和时效性的解释!如果您有案例就更好了!!谢谢!!
我说的很明确,要的是关于旅游方面的,而不是财济方面的
奥运会关于旅游效应的内容还有什么、?

问题解答:

虹吸效应:是指奥运主办城市强大的吸引力会将别的地方的投资吸引过来,从而减缓这些地区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致力于西部大开发,投资刚开始向西部倾斜,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国家一下投巨资2800亿元,等于又来了一个东部大开发

  源自: 2008北京奥运效应及其旅游影响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梁留科,孙淑英,刘英
  来源文章摘要:自第一届奥运会以来,每届奥运会的举办都为举办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奥运会的影响作用,我们提出了"奥运效应"的概念,以此来分析奥运效应对举办国旅游业的作用,特别是对2008'北京奥运所带来的效应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旅游最大化的开发战略。

  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这就是挤出效应。

  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政府这边占用的资金过多,又会使私人部门可占用资金减少,经济学将这种情况称为财政的“挤出效应”:政府通过向公众(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和借贷资金需求上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或非政府部门)支出减少,从而使财政支出的扩张部分或全部被抵消。民间支出的减少主要是民间投资的减少,但也有消费支出和净出口的减少(F·S·米什金,1998,P544)。

  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是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主要因素。根据IS-LM模型的理论,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资需求时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成正比,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则与挤出效应成反比。在这四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较稳定,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也较稳定,因而,影响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1.支出乘数的大小

  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上升,乘数越大,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越大,使利率上升的越多,挤出效应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h越小,货币需求稍有所变动,就会引起利率的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挤占效应越多;反之,h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敏感程度越高,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越小;

  这四个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它一般被认为是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认为也较稳定,因而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为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弹性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因而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0,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在流动性陷阱中运行。

  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弹性为0,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大,因而财政政策毫无效果。

  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

  对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财政支出扩张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间支出,特别是抑制民间投资。另一种解释是:政府向公众借款引起政府和民间部门在借贷资金需求上的竞争,减少了对民间部门的资金供应。

  挤出效应两种不同的意见
  对于挤出效应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反对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认为,挤出效应是无可否认的。因为公共支出的钱不论来自私人纳税或是私人借贷,如果货币供应量不变或增加很少,则由于公共支出的增加,会造成货币需求压力,迫使利率上升,从而会减少私人投资。因此,挤出效应不会使总需求发生变化。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1)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只有达到充分就业后才会存在挤出效应。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不存在萧条时期公共支出排挤私人投资的问题。(2)影响私人投资的,除了利息率水平,还有预期利润率因素。如果增加公共支出能提高预期利润率,那么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不是“挤出”而是“挤入”。另外,即使公共支出影响利润率水平,但由于私人投资者对预期利润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所以公共支出也不可能“挤出”相等的私人投资。因此,增加公共支出仍然能使总需求增加。

  国债的挤出效应
  简单的说,国债的挤出效应也就是说国债的信用风险很小,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很多投资者喜好这种投资工具,因而大量购买,导致资金用于非生产而导致企业用于非生产的资金减少,造成企业与政府争资金的情况。如果政府将用国债所凑集的资金用于弥补财政赤字,那么这种国债的挤出效应就非常明显,是有有害于生产的,所以,基于这个原因,很多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国债有害论。当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完全是游余资金,即处于游离状态的资金,并且用于国家项目投资而不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即用于社会生产的话),这种挤出效应的不利之出便被减到最小。

  挤出效应的理论模型
  宏观经济学认为:短期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因素是社会总需求。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中,社会总需求由三部分组成,即: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政府支出。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总需求与社会生产能力之间出现缺口,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膨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在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的情形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利率水平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政府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下降。这就是挤出效应的一般理论模型。为了克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应当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以便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弱化或者完全避免政府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理论模型表明,政府在对经济增长进行调控时,一定要注意政策的一致性,避免政策上的矛盾,也就是减少政策的成本支出,增加政策的收益。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决定于市场经济中的多种因素,如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分析,它决定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斜率主要反映的是市场经济中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程度。由于投资是利率水平的减函数,投资对利率的变动十分敏感,通常所讲的投资利率的弹性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大;投资利率的弹性小,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小。如利率不变,即在凯恩斯陷阱区域,挤出效应为零。如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利率上升的非常高,即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将无限大,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等于零。在一个完全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市场,挤出效应问题不存在,因为政府支出的变化,不受利率水平的影响。

  挤出效应也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从总需求的角度看,政府扩大投资需求,一定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反而使私人投资下降,这就减弱了政府支出的扩张效应。我们可以把这种挤出效应界定为需求型挤出效应。从总供给的角度看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有挤出效应。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为应对社会总需求的不足,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政府开支。如果产出效率很低,必会引起社会物价总水平上升,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形下,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个人投资需求减少,积极的财政效应减弱。如果社会产出率高,供给型的挤出效应可能不存在。

  挤出效应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转型
  在第一部分讨论的挤出效应仅仅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讲的。实际上挤出效应在我国目前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出现了转型。宏观经济学上讲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但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挤出私人投资需求、政府与民争利、弱化积极政策效应的倾向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长期观察供给型的挤出效应在我国表现的将会更为明显,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挤出效应的转型问题。

  第一,由于我国目前的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政府支出的增长并没有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民间投资的成本没有增加。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挤出效应不会出现。事实上,从1995年起,在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市场的货币供给量不断增加,利率水平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二,由于在我国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个体和私人经济投资占的比重仍比较小,即使利率水平上升了,对总体的投资规模影响也不大。实际上从1996年起,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体上保持稳定。

  第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又确实存在着挤出效应。从1995年开始,政府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积极的货币政策,连续地降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不断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但个体经济的投资比重并没有增加,说明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又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第四,由于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占绝大比重,因此国有经济投资的效率、国有经济投资的产出率是决定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型挤出效应是否出现的关键。

  政府投资重点是公共基础设施和部分国有企业新建和改建项目。这些投资项目逐渐到位以后,一定会拉动社会需求的增长。但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还没有到位,长期制约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这就制约了政府投资效率的提高,限制了社会总供给量的扩大。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不断实施,社会总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供给不能乘数地增加,通货紧缩就会转化成通货膨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这就是目前扩张性财政政策中的一个令人忧虑的、独特的“挤出效应”。根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额度及外汇储备数量,近期内即使出现了私人投资热潮,市场利率也不会波动太大。宏观经济学上的挤出效应也不会太明显。因此防范由于投资效率太低而出现的供给型挤出效应是我们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特别应当注意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需要长期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表现
  虽然近几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出现萧条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虽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却又是存在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1995年以来,我国个体经济的投资增长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了政府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投资的过程中,引起了私人投资增长率的下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明显的。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1995年个体经济的固定投资增长率为上年的19.2%,1996年下降为11.3%,1997年为5.5%,1998年为8.9%,1999年下降为3.5%.80年代以来,一直到1995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高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但从1995年以后,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低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这说明了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存在着挤出效应。

  第二,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国内的许多学者认为:由于我国目前利率尚未市场化,政府增发国债,扩大投资的举措,不会影响利率水平,不会增加私人投资成本,因而没有挤出效应。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充分的资金供给能力,增发国债不会导致资金供应紧张,从而也不会存在与民争夺投资资金的问题。笔者认为仅凭上面几点就断定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目前无挤出效应的论断是不全面的。从市场利率来看,虽然我国利率仍未市场化,但从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目前在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其他有价证券市场的利率已经市场化,国债招标发行方法中利率的确定也已市场化。这样随着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国债发行的规模及国债利率水平的高低肯定会影响到同业拆借市场和其他有价证券市场的利率水平,影响到私人的投资成本,影响个体经济的投资规模。以上的分析说明,以大量增发国债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肯定引起了挤出效应。实际上1995年以来个体经济投资增长率的下降就是例证。

  第三,扩张性财政政策方向的不一致,即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中,有些政策属于扩张性的,但同时有些政策又是紧缩性的;或者存在政府的扩张财政政策与民争利的情况,是目前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又一独特表现。

  如1998年,政府在增发1000亿国债的同时,当年税收却增加了约1000亿元。可能从加强税收征管的角度是合理的,但增发国债的扩张性政策应在很大程度上被紧缩性的增加税收政策所抵消了。对于非国有企业,紧缩性的政策效应甚至大于扩张性的政策效应。又比如,政府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不断鼓励居民增加消费需求,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又出台了许多增加居民负担的改革措施,或者是降低居民收入的措施,使居民想扩大消费而又不敢消费。特别是城市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的减缓,都弱化了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再比如2001年,政府又在证券市场上,盲目地推出了高价减持国有股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的方案,导致深沪股市全面下跌(该方案目前虽已停止执行,但受到重创的深沪股市仍处于低迷状态),筹集到的社保基金不足百亿元,股价市值却蒸发了好几千亿元,90%多的股民亏本,居民收入下降。在此情况下,居民怎么能扩大消费需求呢?

  第四,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供给型挤出效应,它的表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现的原因就是国有投资的低效率,如果国有投资的效率提高了,这种挤出效应就不会出现。在此不再赘述。

  弱化挤出效应的对策
  宏观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可以克服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财政政策效应的最大化,拟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要一致,避免政策本身的内耗和效应的抵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要求扩大政府支出(目前表现为发行国债),同时要求政府减税,并且努力增加居民的收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政府支出,同时增加政府的税收。这个基本的政策组合不能颠倒。

  第二,政府应努力避免与民争利、与民争投资。应通过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来增加政府收入。

  第三,增强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期,要增强居民的收入预期。保证政府在扩大支出的同时,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要有灵活性,在经济紧缩时期,增加居民负担的改革项目要暂缓,使他们不断地扩大消费需求。

  第四,长期看,解决供给型挤出效应的最有利措施,同时也是目前刺激需求的最好措施,就是大力鼓励民间投资,扩大民间投资的规模和范围。这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以及通过产权改革使民间投资渗透到国有企业中去,增加民间投资在国有企业中的比例,使国有投资效率得以提高。民间投资能不能扩大,社会投资效率能否提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成功的关键,也是政府新的宏观经济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目前关于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是继续加强还是淡出的讨论(虽然不是本文要讨论的主题,但和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多少有关),一定要和财政政策的效应联系起来分析。如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没有引起过高的通货膨胀,并且挤出效应不明显,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不应淡出,恐怕还要加强。如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并且挤出效应十分明显,不管出于何种考虑,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必须淡出,或者改变政策组合的方向和力度。

  基金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基金对股市的挤出效应这一概念是对西方经济学“挤出”概念的仿效,即:一种投资主体的增加投入导致其它投资主体投资风格的转变直至逐步退出。笔者试图以此来解释当前证券市场中普遍存在着的机构博弈状况以及结局。

  自1998年首家新基金成立以来,基金队伍蓬勃发展,其在证券市场中的地位也日渐增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资产规模。至2002年8月,59家基金净值总值已经超过1029亿,占二级市场流通总市值的8%。

  投资理念演变。其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9年至《基金黑幕》文章发表前,在牛市背景下,采取集中投资、长线运作、连续拉升的投资策略;第二阶段,自2001年初至2002年中,从集中投资转向分散投资、组合投资,小量持有的个股品种明显增多。逐渐强调流动性风险、资产比例配置,同时强调“积小胜为大胜”、增强型主动投资。各基金的投资风格日渐趋同。

  对行情与个股的主导性影响。通过对基金上半年交易行为研究发现,机构博弈已成为市场上常见的现象,甚至成为决定阶段行情、个股价格的主导因素。

  主要博弈对象。在众多的“好股票”中一般都有基金身影,但对于价格定位却存在根本上的观点分歧,反映在一段时期内某家基金对某一只股票大举减仓,而另一家基金则对该只股票默默吸纳。一两家基金管理公司尚且如此,其它数不清的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就更复杂,分歧的种类、差异程度也更广了。

  在这一背景下,基金逐渐产生了对其它投资主体的挤出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同样以投资组合为主要投资特征的投资主体的挤出,二是对投机性资金主体的挤出。

  2000年,以《基金黑幕》文章发表为标志,特别是银广夏事件暴露出的基金流动性风险以来,基金的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着力强调安全性与资产的流动性。通过对2002年基金半年报的统计,52家基金期末的平均持股数量是123只。按照这个数量来推算,目前60家基金一共持有7380“人次”股票,平均每“人次”持有金额为1500万元。考虑到基金实际操作中的原则,我们把市场中亏损股、微利股、问题股、强庄股、大涨幅股剔除掉以后,也就剩700多只“好股票”。这些被基金看得上眼的股票,平均每只股票被10家基金持有,平均被基金持有金额1.5亿元。这样一来,只要是基本面尚可的股票,就平均埋伏着10家基金,埋伏着1.5亿的坐轿子资金。这是什么概念呢?现在股票的平均流通市值9.4亿元,等于这些股票16%的流通股握在坐轿子的基金手里。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基金是分散组合投资,一般来说,当前基金很少会按照1999年的做法或仿效“庄家”过度控制股价。而由于基金本身并没有资金利息成本,股价的正常波动与周期的延长也不会把基金“洗”出去,也就是说,基金在资金运作上由于成本低也就顾虑不多。

  说多不多,一只基金买一百到两百只股票,每只股票仅仅几十万股,说少不少,市场上近一半的股票都有基金染指,六十只基金买下来,基金的持股组合亦非小量。以2002年6·24行情为例,由于行情爆发的突然性,基金选择介入的品种有雷同现象,像次新股、大盘股这些易于建仓、历史套牢盘少的个股成为首选。在井喷之后,这些个股的操作成为基金经理“头疼”的问题。因为在机构博弈模型中,机构在互相知道了底牌后,任何人都不愿意再度增仓,为别人接盘或者抬轿。而如果一部分机构先减仓,后减仓的机构则要受到损失,如果大家争先恐后地减仓,那么要一起承受重仓股大幅下跌的损失。这就是机构博弈所带来的“囚徒”困境。

  以上持股困境在弱市中直接导致了“三毛钱现象”的产生。2001年的大跌,引起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基金对流动性风险的极大关注。无论是“价值型”、“成长型”、“平衡型”、“优化指数型”,还是其它类型的基金,2002年普遍开始在回避流动性风险的基础上,追求与指数持平或者比指数稍强的分散型投资。相应的操作手法也转换为以高抛低吸为特点的波段操作。有人戏称之为“三毛现象”,即股票上涨两、三毛,抛单即急剧增大。当市场上最大胆的散户也习惯了小涨即抛,大涨不碰的手法以后,实际宣告了通过控制股价涨跌的盈利模式(做庄)的消亡。以前散户的资金相对比例比较大,机构可以用“主导性投资”来诱导中小散户跟风,再乘机抛出手中的股票。现在非主力性资金在市场中的比例减小了,也习惯了“三、两毛”行情,不大那么容易为机构所利用,而主力要想诱导其它机构就更难了。

  根据对业绩较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和华夏2002年上半年交易量换手情况,可以发现两家基金公司管理的11只基金的平均股票换手率是203%,而上半年沪深A股平均换手率是126%,前者远高于后者。再用市场上半年整体交易量1404亿股和总流通股本期初期末平均值1315亿股的比值,计算出市场整体换手率为107%,这要比126%还要低。基金的这种高换手率反映了基金经理长期持有股票的意愿不强,换言之,每隔3个月基金手上的股票就进出了一遍。

  结果市场上的“黑马”日渐趋少,多数股票来回摇摆,投机价值缩减。长此以往,一些“愿意承担一定风险并获取相应收益”的活跃资金必然要被基金从股票市场上挤出去,另外寻找其它的投资、投机机会,这部分资金绝不是少数。挤出效应显示,市场的参与资金减少,总市值缩水,股票价格向投资价值靠拢。

  基金对于其它投资主体,特别是投机性投资主体的挤出效应还表现在:基金所运用的资金没有本息增值硬性要求,业绩评价与收费脱节,导致其在投资行为上可以承担比其它投资主体更大的资金成本和时间周期。根据有关统计,目前证券市场中70%以上的投资者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和指数同样的收益,也不是以比大盘指数少亏多少为目的,因此,正如其它投资领域中,当一方的投资成本明显低于另一方时,后者多半的选择是撤离。

  于是,在当前市场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根链条:

  前一个时期,基金一个接一个发行,市场却仍然持续低迷不振,这似乎比较矛盾。其中一种解释即是:基金的大扩容替代了中小投资者入市,即集散户之力为“大散户”。但是他们的这种投资战略,同时还起到了一种“挤出效应”,就是把其它愿意承担一定风险来获取一定利润,不愿意跟随指数收益的资金从二级市场挤出去了。

  以此看,基金在加快股市投资主组格局变化的同时,本身也要承受这种变化所带来的资金“挤出”的结果。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
  当前,财政政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杠之一。由于现行经济学教材对IS-LM模型理论的大规模普及,人们对财政政策的副作用“挤出效应”似乎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而相比之下,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正面效应———“挤进效应”则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两大效应理论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重新作出分析和甄别,并结合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将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虹吸效应,是指奥运主办城市强大的吸引力会将别的地方的投资吸引过来,从而减缓这些地区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致力于西部大开发,投资刚开始向西部倾斜,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国家一下投巨资2800亿元,等于又来了一个东部大开发,自第一届奥运会以来,每届奥运会的举办都为举办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奥运会的影响作用,我们提出了"奥运效应"的概念,以此来分析奥运效应对举办国旅游业的作用,特别是对2008'北京奥运所带来的效应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旅游最大化的开发战略。
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这就是挤出效应。实例可见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6-11/02/content_5276551.htm,城市穷富分化的挤出效益

a

奥运·激情·励志·我

文/徐楠

距2008年8月8日越来越近,听着奥运会日渐临近的脚步声,看到更多的人都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迎接奥运,我们都自然无法让自己做一个静止的旁观者。2008年的奥运会,这个人类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将在中国北京的大舞台上演,我们又将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升起。

五星红旗,是中国的标志,赛场内外更是有无数道虔诚而炽热的目光,直射向那面随同喷薄而出的朝阳一起缓缓升起的旗帜。

2001年7月13日 ,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时,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时,声音也硬咽了……

越是来之不易的东西,越会加倍珍惜,世界给中国一个机遇,中国将还世界一个惊奇。

为了奥运,北京已经蓄势待发了。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五个热情洋溢的小精灵,就是北京对世界的呼喊,是北京对大家的欢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欢迎世界,北京邀请世界。北京的体育馆希望世界光临,令人骄傲的“鸟巢”是一个体现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国家的文化内涵的建筑,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杰作,它是一种标志,是一种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富强的体现。

奥运会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占据着相当重的份量,它绝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奥运就像是一块圣地,自始至终都有圣火相伴,它意味着一种永恒。正因为这样,我自愿为它付出,尽我的力量让这片圣地更加富有魅力。

百余年的奥运历程,无数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无数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我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但我是一个忠诚的守望者。如果说奥运是一扇明亮的窗,那么我透过它,看到的是整个世界,我每天都在关注它,希望更多的了解。它让我们与世界更好的沟通,让世界了解我们,了解我们的奥运之魄。

运动健儿在奥运会场上顽强拼搏,闪耀着一种不屈,执着,我们为他们欢呼,流泪。看奥运会最动人心魄的就是在那不经意间袭来的或喜悦,或懊恼,或酸楚!可是无论成败,无论得失,那永远都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永恒的记忆。

记得“六朝元老”王义夫百感交集的泪花,当他听着耳边响起的激昂的国歌,面对着升起的中国国旗,这位闻名体坛的“老枪”终于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美丽的泪花尽情的飘落。那泪花蕴涵着真正的奥运精神,报效祖国历久弥坚的钢铁意志。那一刻,伴随着他的泪花,我眼前的荧屏已经模糊成一片荡漾着幸福与激情的海洋……

记得雅典奥运会上陶璐娜失意的泪花,但是我相信陶璐娜会重新振作起来,毕竟奥运会是一个诞生英雄但真正意义上从来没有失败者的地方。我们有理由向每一名奥林匹克的参与者表示敬意,他们的拼搏更多的是一种人性的流露,是一种永不服输的奥运精神。

无数的掌声和鲜花的背后,是历经艰辛和克服困难和伤病的感人故事,而指责和气愤的背后,真是令人感慨!我,一名当代大学生,看着今天的奥运会,听着今天的奥运健儿们身后的故事,心里更是感慨万千。

大自然既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这就是奥运会带给我的启迪。

我相信,在这种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感召下,我会更加勇敢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奥运健儿们不懈的追求目标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出了典范,这是一种超越,一种力量的超越。我也会不断的从少到多积攒生命的能量,并在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当我在生活中疲惫、浮躁的时候,四年一次的奥运是催化剂,催人进步,催人向上。奥运精神也时刻鞭策着我,时刻激励着我,更时刻提醒着我——冠军永远只有一个,只有付出了冠军的代价,才能拥有自己真正的果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