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弄堂 陈丹燕

发布时间:2024-05-14 09:30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问题解答:

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下午时
  候,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
  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
  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毗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
  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
  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
  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
  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
  以跑出来买。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
  拖鞋,在弄堂里人们是不见怪的。小店里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他开着一
  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他日日望着小街上
  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能算得上阅人多矣。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
  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
  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
  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
  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
  见路上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
  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
  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
  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
  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
  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从十八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第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
  弄堂,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现了。
  19世纪50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跑,
  在租界的外国人为了挣到中国难民的钱,按照伦敦工业区的工人住宅的样子,一栋
  栋、一排排造了八百栋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发端,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
  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开始了弄堂的生活。
  上海是一个大都市,大到就像饭店里大厨子用的桌布一样,五味俱全。从前被
  外国人划了许多块,一块做法国租界,一块做英国租界,留下一块做上海老城厢,
  远远的靠工厂区的地方,又有许多人住在为在工厂做事的人开辟出来的区域里,那
  是从前城市的划分,可在上海人的心里觉得这样区域的划分,好像也划分出了阶级
  一样,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彼此怀着不那么友好的态度,彼此不喜欢认同乡,因此
  也不怎么来往。这样,上海这地方,有时让人感到像里面还有许多小国家一样,就
  像欧洲,人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人,仔细地看,就看出了德国人的板,法国人的媚,
  波兰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脸相。所以,在上海从小到大
  住了几十年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块地方。
  从早先的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样分布
  在全上海的九千多处弄堂,差不多洋溢着比较相同的气息。
  那是上海的中层阶级代代生存的地方。他们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有温饱的生
  活,可没有大富大贵;有体面,可没有飞黄腾达;经济实用,小心做人,不过分的
  娱乐,不过分的奢侈,勤勉而满意地支持着自己小康的日子,有进取心,希望自己
  一年比一年好,可也识时务,懂得离开空中楼阁。他们定定心心地在经济的空间里
  过着自己的日子,可一眼一眼地瞟着可能有的机会,期望更上一层楼。他们不是那
  种纯真的人,当然也不太坏。
  上海的弄堂总是不会有绝望的情绪的。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
  黄豆,背阴的北面亭子间窗下,挂着自家用上好的鲜肉腌的咸肉,放了花椒的,上
  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在风里哗哗地响。窗沿上有人用破脸盆种了不怕冷
  的宝石花。就是在最动乱的时候,弄堂里的生活还是有序地进行着。这里像世故老
  人,中庸,世故,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喜欢任何激进,可也并不把自己的意见
  强加于人,只是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
  晚上,家家的后门开着烧饭,香气扑鼻,人们回到自己的家里来,乡下姑娘样
  子的人匆匆进出后门,那是做钟点的保姆最忙的时候。来上海的女孩子,大都很快
  地胖起来,因为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吃,和上海女孩子比起来,有一点肿了似的。她
  们默默地飞快地在后门的公共厨房里干着活,现在的保姆不像从前在这里出入的保
  姆那样喜欢说话,喜欢搬弄是非了。可她们也不那么会伺候上海人,所以,厨房里
  精细的事还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调大闸蟹的姜醋蘸料,温绍兴黄酒,然后,
  女主人用一张大托盘子,送到自家房间里。
  去过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得懂更多的东西。
  因为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人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地生活
  着,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里正穿着的塌跟拖鞋穿出来取信。

弄堂,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曾经与千千万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个名人,多少个记忆,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弄堂构成了千万普通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弄堂,上海人对里弄的称呼,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江南民居,也不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的建筑形式。然而,它又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又或多或少地带有外来的建筑景响。

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它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
上海这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从高空俯看:纵横交织的道路犹如动脉,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对这些小通道,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则把它唤作“弄堂”。

“弄堂”古时写作“弄唐”。

“唐”是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这个汉字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已出现。它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后来作为“大路”的这层意义渐渐被历史冲淡。及至近现代,人们已记不起“唐”这个字与建筑学有什么联系,因而代之以另一个在建筑学上有意思的汉字“堂”。“堂”原来是对房间的称谓,与大路、小巷无甚关系,但在近现代汉语中,它与建筑学的联系毕竟比“唐”更紧密些,而且又与“唐”谐音,这样“弄唐”就演化成了“弄堂”。

其实,称“弄堂”的不只是上海人,中国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但是弄堂能与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却主要是因为近代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城市中被道路划分出的小区,在古代中国称之为里坊。一个里坊往往就是一个基本的行政管理单位,其中有民居、寺院、官僚府第等。民居的建筑都由自家投资建造,所以一坊之内的建筑各各不同,住宅的所有者通常就是使用者,所有权和使用权往往是合一的。这种情况在中国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几乎无一例外。

里弄在具体命名时,被称为××里或坊、园、村、庄乃至新村、花园、别业、别墅等。里弄和古代的里坊一样,也是由许多幢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它们也建在被城市道路划分出的小区内。但和里坊不同的是,每个小区内有一个或者若干个里弄;每个里弄中的单体建筑的造型和结构都基本相同,而且在总体上采取了英国的多幢联排式,一排通常为十幢左右。排与排的组合一般都采用行列式,只有少数因地制宜,依地形布置。在这种新式里弄内,各排建筑之间的空间就叫弄堂

广西平乐人。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1966年在上海上小学,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1972年在上海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的研究,《让生活扑进童话:西方现代童话的新倾向》,获全国儿童文学论文优秀论文奖。获文 学学士学位,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和儿童文学翻译。1983年出版长篇童话译著《小老鼠斯图亚特》。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获上海青年作家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发表在上海《少年报》,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1986年在南京《少年文艺》上发表小说《上锁的抽屉》,开中国青少年文学中少女 文学先河。结集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同年采访了上海一个女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并写作第一部中篇小说《女中学生之死》。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女中学生三部曲》。1990年发表第一篇成人中篇《寒冬丽日》,开始成人文学的写作。1991年《女中学生之死》日文版在日本福武书店出版,再版七次,被日本儿童文学协会选入本世纪最好的一百部世界儿童文学作品。访问日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受到极大的吸引。写作第一部女性题材长篇小说《心动如水》。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向国际书展推荐介绍中文图书,并演讲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三个月的欧洲生活,极大地冲击和开阔了思想。写作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做第一次全面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写作一系列欧洲的生活,知识分子采访记。11月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设青少年节目《12种颜色的彩虹》,做圣诞特别节目,捐款在上海儿科医院设立儿童白血病无菌病房“12色彩虹屋”。节目获上海政府新闻奖 二等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在波兰南部的小镇扎库帕纳得到了获奖的消息。 1994年游学美国,在新泽西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 假日》,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1995年《一个女孩》德译本《九生》在瑞士出版,被德国之声选为最佳童书。1996年《九生》获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获德国 青少年评委金色的书虫奖。出版《精神故乡》(与陈保平合作)。1997年,《九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青少年倡导宽容文学奖德国柏林市了解 外来文化图书1997年特别奖。出版《独生子女宣言》。策划制作五集电视记录片《独生子女》。

简历

1975年中学时代,开始写作,并在《上海少年》的少年习作栏目里发表了第一篇散文。

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2年2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作品的研究:《让生活扑进童话:西方现代童话的新倾向》,获全国儿童文学优秀论文奖。同年,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开始小说和散文的写作,并从事英文儿童文学的翻译。

1983年翻译出版《小老鼠斯图亚特》(怀特著)。

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发表于上海《少年文艺》,获上海青年作家作品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发表于上海《少年报》,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1986年发表小说《上锁的抽屉》,结集出版第一本青少年文学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同年采访了一个上海女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写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女中学生之死》,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

1988年出版第一部中篇小说集《女中学生三部曲》。获上海青少年推荐青少年读物金奖。

1990年,发表第一部成人生活题材的中篇小说《寒冬丽日》。开始涉及都市生活题材的文学创作。同年翻译出版《黑珍珠》,(司格特.奥代尔著)。

1991年,《女中学生之死》日文版由日本福武书店出版发行,访问日本。《女中学生之死》日文版先后再版七次,被日本儿童文学协会选入20世纪最好的一百本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产经新闻》,《朝日新闻》等有好评。同年中文繁体字版《女中学生三部曲》由台湾业强出版社出版发行,先后再版六次。写作并出版了第一部都市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心动如水》。

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向意大利波罗尼亚国际书展推荐中文参展图书,并演讲中国独生子女文学。同年写作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并写作发表了一系列欧洲生活和欧洲知识分子的采访记。同年11月,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设青少年节目《十二种颜色的彩虹》,圣诞特别节目筹得善款和捐助,在上海儿科医院儿童白血病区建立无菌层流室"12色彩虹屋",使用至今,用于救助白血病患儿。节目获得上海市政府新闻奖二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993年,游历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波兰,俄罗斯,沿途采访并为东方广播电台发回报道。

1995年,《一个女孩》德文译本《九生》在瑞士出版发行,数周后,被德国之声电台选为最佳童书。《法兰克福汇报》,《苏黎世日报》均有好评。

1996年,《九生》获奥地利国家青少年读物金奖,德国国家青少年读物银奖,德国青少年评委金色的书虫奖。出版散文集《精神故乡》。(与陈保平合著)

1997年,《九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青少年倡导宽容文学奖,德国柏林市政府了解外来文化图书1997年特别奖。出版《独生子女宣言》,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策划五集电视记录片《独生子女》,与上海电视台记录片编辑室合作完成。

1998年出版散文集《上海的风花雪月》,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发行十六万册。《九生》的德国版由费舍尔出版社在德国出版发行。

1999年,出版传记小说《上海的金枝玉叶》,发行十四万册。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在中文繁体字版由台湾《民生报》出版,获得同年中国时报1999年最佳童书奖,联合报1999年最佳童书奖。日文版《独生子女宣言》在日本出版发行,《朝日新闻》和NHK亚洲人物栏目报道了新书的发行。

2000年,出版传记小说《上海的红颜遗事》,发行六万册。出版欧洲游历系列散文丛书《今晚去哪里》,《咖啡苦不苦》。

2001年,出版散文《上海色拉》。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参加柏林国际文学节。小说《我的妈妈是精灵》获得台湾年度好书奖。

2002年,出版欧洲游历系列散文《木已成舟》、《偶遇》。出版小说《鱼和它的自行车》。

陈丹燕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1966年在上海上小学,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
1972年在上海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
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的研究,
《让生活扑进童话:西方现代童话的新倾向》,获全国儿童文学论文优秀论文奖。获文 学学士学位,任 《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和儿童文学翻译。
1983年出版长篇童话译著《小老鼠斯图亚特》。
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获上海青年作家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发表在上海《少年报》,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1986年在南京《少年文艺》上发表小说《上锁的抽屉》,开中国青少年文学中少女文学先河。结集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同年采访了上海一个女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并写作第一部中篇小说《女中学生之死》。
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女中学生三部曲》。
1990年发表第一篇成人中篇《寒冬丽日》,开始成人文学的写作。
1991年《女中学生之死》日文版在日本福武书店出版,再版七次,被日本儿童文学协会选入本世纪最好的一百部世界儿童文学作品。访问日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受到极大的吸引。写作第一部女性题材长篇小说《心动如水》。
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向国际书展推荐介绍中文图书,并演讲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三个月的欧洲生活,极大地冲击和开阔了思想。写作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做第一次全面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写作一系列欧洲的生活,知识分子采访记。
11月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设青少年节目《12种颜色的彩虹》,做圣诞特别节目,捐款在上海儿科医院设立儿童白血病无菌病房“12色彩虹屋”。节目获上海政府新闻奖 二等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在波兰南部的小镇扎库帕纳得到了获奖的消息。1194年游学美国,在新泽西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假日》,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
1995年《一个女孩》德译本《九生》在瑞士出版,被德国之声选为最佳童书。
1996年《九生》获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获德国青少年评委金色的书虫奖。出版《精神故乡》(与陈保平合作)。
1997年,《九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青少年倡导宽容文学奖德国柏林市了解外来文化图书1997年特别奖。出版《独生子女宣言》。策划制作五集电视记录片《独生子女》。

陈丹燕作品一览
第一部作品:《小老鼠斯图亚特》,(美)E.B.怀特著;陈丹燕译,西安:陕西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

《你认识自己吗:探索你的心灵》,陈丹燕,陈保平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少女们》,陈丹燕著,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女中学生三部曲》,陈丹燕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灾难的礼物:陈丹燕获奖小说选》,陈丹燕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绯闻》,陈丹燕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心动如水:长篇小说》,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文艺版社,1993年版。
《唯美主义者的舞蹈》,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裙上的花朵》,陈丹燕著,郑州:中原农民,1994年版。
《12种颜色的彩虹》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精神故乡:陈保平,陈丹燕散文40篇》,陈保平,陈丹燕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遥远地方的音乐声》,陈丹燕著,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校园情事》,陈丹燕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纽约假日》,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独自狂舞》,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太阳当空:独生子女的故事》,陈丹燕著,天津:新蕾出版社,1997年版。
《世界历史名人画传.居里夫人》,陈丹燕撰文;张玉彪绘,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英)巴里著;陈丹燕译,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独生子女宣言》,陈丹燕编著,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版。
《父母听不到的故事:现代少女心态小说》,陈丹燕著,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上锁的抽屉:陈丹燕作品精选》,陈丹燕著;晓力编,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你将要去的那些地方》,陈丹燕著,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
《有爱的日子》,陈丹燕著,济南:明天出版社,1998年版。
《一个女孩》,陈丹燕著,济南:明天出版社,1998年版。
《青春的翅膀能飞多远》,陈丹燕著,济南:明天出版社,1998年版。
《上海的风花雪月》,陈丹燕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清瘦的日子》,陈丹燕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我的妈妈是精灵》,陈丹燕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晾着女孩裙子的阳台》,陈丹燕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今晚去哪里?》,陈丹燕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于是有了一朵玫瑰》,陈丹燕著,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心事真多》,陈丹燕著,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咖啡苦不苦?》,陈丹燕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的红颜遗事》,陈丹燕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的金枝玉叶》,陈丹燕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女人二十》,王安忆,陈丹燕等著,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女友间》,陈丹燕著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作品集·陈丹燕卷》,陈丹燕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2-01版

《上海色拉》,陈丹燕著,作家出版社,2001-11版

《偶遇》,陈丹燕著,文汇出版社,2002-01-01版

《都市女人风情》王安忆,陈丹燕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05-00版

《百合深渊》,陈丹燕著,花城出版社,2002-11-01版

《鱼和它的自行车》,陈丹燕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04版

《木已成舟》,陈丹燕著,作家出版社,2002-09版

《天使肚子痛》,陈丹燕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04-01版

《X的肖像——陈丹燕VS夏俊娜》

《梯形教室的六个下午》,陈丹燕著,接力出版社,2005-01版

陈丹燕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1966年在上海上小学,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
1972年在上海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
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的研究,
《让生活扑进童话:西方现代童话的新倾向》,获全国儿童文学论文优秀论文奖。获文 学学士学位,任 《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和儿童文学翻译。
1983年出版长篇童话译著《小老鼠斯图亚特》。
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获上海青年作家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发表在上海《少年报》,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1986年在南京《少年文艺》上发表小说《上锁的抽屉》,开中国青少年文学中少女文学先河。结集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同年采访了上海一个女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并写作第一部中篇小说《女中学生之死》。
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女中学生三部曲》。
1990年发表第一篇成人中篇《寒冬丽日》,开始成人文学的写作。
1991年《女中学生之死》日文版在日本福武书店出版,再版七次,被日本儿童文学协会选入本世纪最好的一百部世界儿童文学作品。访问日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受到极大的吸引。写作第一部女性题材长篇小说《心动如水》。
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向国际书展推荐介绍中文图书,并演讲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三个月的欧洲生活,极大地冲击和开阔了思想。写作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做第一次全面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写作一系列欧洲的生活,知识分子采访记。
11月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设青少年节目《12种颜色的彩虹》,做圣诞特别节目,捐款在上海儿科医院设立儿童白血病无菌病房“12色彩虹屋”。节目获上海政府新闻奖 二等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在波兰南部的小镇扎库帕纳得到了获奖的消息。1194年游学美国,在新泽西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假日》,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
1995年《一个女孩》德译本《九生》在瑞士出版,被德国之声选为最佳童书。
1996年《九生》获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获德国青少年评委金色的书虫奖。出版《精神故乡》(与陈保平合作)。
1997年,《九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青少年倡导宽容文学奖德国柏林市了解外来文化图书1997年特别奖。出版《独生子女宣言》。策划制作五集电视记录片《独生子女》。

陈丹燕作品一览
第一部作品:《小老鼠斯图亚特》,(美)E.B.怀特著;陈丹燕译,西安:陕西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

《你认识自己吗:探索你的心灵》,陈丹燕,陈保平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少女们》,陈丹燕著,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女中学生三部曲》,陈丹燕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灾难的礼物:陈丹燕获奖小说选》,陈丹燕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绯闻》,陈丹燕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心动如水:长篇小说》,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文艺版社,1993年版。
《唯美主义者的舞蹈》,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裙上的花朵》,陈丹燕著,郑州:中原农民,1994年版。
《12种颜色的彩虹》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精神故乡:陈保平,陈丹燕散文40篇》,陈保平,陈丹燕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遥远地方的音乐声》,陈丹燕著,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校园情事》,陈丹燕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纽约假日》,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独自狂舞》,陈丹燕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太阳当空:独生子女的故事》,陈丹燕著,天津:新蕾出版社,1997年版。
《世界历史名人画传.居里夫人》,陈丹燕撰文;张玉彪绘,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英)巴里著;陈丹燕译,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独生子女宣言》,陈丹燕编著,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版。
《父母听不到的故事:现代少女心态小说》,陈丹燕著,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上锁的抽屉:陈丹燕作品精选》,陈丹燕著;晓力编,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你将要去的那些地方》,陈丹燕著,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
《有爱的日子》,陈丹燕著,济南:明天出版社,1998年版。
《一个女孩》,陈丹燕著,济南:明天出版社,1998年版。
《青春的翅膀能飞多远》,陈丹燕著,济南:明天出版社,1998年版。
《上海的风花雪月》,陈丹燕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清瘦的日子》,陈丹燕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我的妈妈是精灵》,陈丹燕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晾着女孩裙子的阳台》,陈丹燕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今晚去哪里?》,陈丹燕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于是有了一朵玫瑰》,陈丹燕著,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心事真多》,陈丹燕著,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咖啡苦不苦?》,陈丹燕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的红颜遗事》,陈丹燕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的金枝玉叶》,陈丹燕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女人二十》,王安忆,陈丹燕等著,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女友间》,陈丹燕著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作品集·陈丹燕卷》,陈丹燕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2-01版

《上海色拉》,陈丹燕著,作家出版社,2001-11版

《偶遇》,陈丹燕著,文汇出版社,2002-01-01版

《都市女人风情》王安忆,陈丹燕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05-00版

《百合深渊》,陈丹燕著,花城出版社,2002-11-01版

《鱼和它的自行车》,陈丹燕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04版

《木已成舟》,陈丹燕著,作家出版社,2002-09版

《天使肚子痛》,陈丹燕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04-01版

《X的肖像——陈丹燕VS夏俊娜》

《梯形教室的六个下午》,陈丹燕著,接力出版社,2005-01版
回答者:zyhx0621 - 助理 三级 5-16 14:50
广西平乐人。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1966年在上海上小学,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1972年在上海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的研究,《让生活扑进童话:西方现代童话的新倾向》,获全国儿童文学论文优秀论文奖。获文 学学士学位,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和儿童文学翻译。1983年出版长篇童话译著《小老鼠斯图亚特》。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获上海青年作家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发表在上海《少年报》,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1986年在南京《少年文艺》上发表小说《上锁的抽屉》,开中国青少年文学中少女 文学先河。结集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同年采访了上海一个女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并写作第一部中篇小说《女中学生之死》。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女中学生三部曲》。1990年发表第一篇成人中篇《寒冬丽日》,开始成人文学的写作。1991年《女中学生之死》日文版在日本福武书店出版,再版七次,被日本儿童文学协会选入本世纪最好的一百部世界儿童文学作品。访问日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受到极大的吸引。写作第一部女性题材长篇小说《心动如水》。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向国际书展推荐介绍中文图书,并演讲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三个月的欧洲生活,极大地冲击和开阔了思想。写作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做第一次全面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写作一系列欧洲的生活,知识分子采访记。11月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设青少年节目《12种颜色的彩虹》,做圣诞特别节目,捐款在上海儿科医院设立儿童白血病无菌病房“12色彩虹屋”。节目获上海政府新闻奖 二等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在波兰南部的小镇扎库帕纳得到了获奖的消息。 1994年游学美国,在新泽西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 假日》,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1995年《一个女孩》德译本《九生》在瑞士出版,被德国之声选为最佳童书。1996年《九生》获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获德国 青少年评委金色的书虫奖。出版《精神故乡》(与陈保平合作)。1997年,《九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青少年倡导宽容文学奖德国柏林市了解 外来文化图书1997年特别奖。出版《独生子女宣言》。策划制作五集电视记录片《独生子女》。
回答者:karatefan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20 18:00
陈丹燕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1966年在上海上小学,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
1972年在上海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
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的研究,
《让生活扑进童话:西方现代童话的新倾向》,获全国儿童文学论文优秀论文奖。获文 学学士学位,任 《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和儿童文学翻译。
1983年出版长篇童话译著《小老鼠斯图亚特》。
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获上海青年作家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发表在上海《少年报》,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1986年在南京《少年文艺》上发表小说《上锁的抽屉》,开中国青少年文学中少女文学先河。结集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同年采访了上海一个女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并写作第一部中篇小说《女中学生之死》。
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女中学生三部曲》。
1990年发表第一篇成人中篇《寒冬丽日》,开始成人文学的写作。
1991年《女中学生之死》日文版在日本福武书店出版,再版七次,被日本儿童文学协会选入本世纪最好的一百部世界儿童文学作品。访问日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受到极大的吸引。写作第一部女性题材长篇小说《心动如水》。
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向国际书展推荐介绍中文图书,并演讲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三个月的欧洲生活,极大地冲击和开阔了思想。写作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做第一次全面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写作一系列欧洲的生活,知识分子采访记。
11月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设青少年节目《12种颜色的彩虹》,做圣诞特别节目,捐款在上海儿科医院设立儿童白血病无菌病房“12色彩虹屋”。节目获上海政府新闻奖 二等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在波兰南部的小镇扎库帕纳得到了获奖的消息。1194年游学美国,在新泽西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假日》,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
1995年《一个女孩》德译本《九生》在瑞士出版,被德国之声选为最佳童书。
1996年《九生》获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获德国青少年评委金色的书虫奖。出版《精神故乡》(与陈保平合作)。
1997年,《九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青少年倡导宽容文学奖德国柏林市了解外来文化图书1997年特别奖。出版《独生子女宣言》。策划制作五集电视记录片《独生子女》。
回答者:好卡A - 初入江湖 二级 5-20 21:01
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下午时
候,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
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
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毗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
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
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
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
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
以跑出来买。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
拖鞋,在弄堂里人们是不见怪的。小店里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他开着一
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他日日望着小街上
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能算得上阅人多矣。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
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
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
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
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
见路上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
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
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
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
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
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从十八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第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
弄堂,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现了。
19世纪50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跑,
在租界的外国人为了挣到中国难民的钱,按照伦敦工业区的工人住宅的样子,一栋
栋、一排排造了八百栋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发端,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
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开始了弄堂的生活。
上海是一个大都市,大到就像饭店里大厨子用的桌布一样,五味俱全。从前被
外国人划了许多块,一块做法国租界,一块做英国租界,留下一块做上海老城厢,
远远的靠工厂区的地方,又有许多人住在为在工厂做事的人开辟出来的区域里,那
是从前城市的划分,可在上海人的心里觉得这样区域的划分,好像也划分出了阶级
一样,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彼此怀着不那么友好的态度,彼此不喜欢认同乡,因此
也不怎么来往。这样,上海这地方,有时让人感到像里面还有许多小国家一样,就
像欧洲,人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人,仔细地看,就看出了德国人的板,法国人的媚,
波兰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脸相。所以,在上海从小到大
住了几十年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块地方。
从早先的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样分布
在全上海的九千多处弄堂,差不多洋溢着比较相同的气息。
那是上海的中层阶级代代生存的地方。他们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有温饱的生
活,可没有大富大贵;有体面,可没有飞黄腾达;经济实用,小心做人,不过分的
娱乐,不过分的奢侈,勤勉而满意地支持着自己小康的日子,有进取心,希望自己
一年比一年好,可也识时务,懂得离开空中楼阁。他们定定心心地在经济的空间里
过着自己的日子,可一眼一眼地瞟着可能有的机会,期望更上一层楼。他们不是那
种纯真的人,当然也不太坏。
上海的弄堂总是不会有绝望的情绪的。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
黄豆,背阴的北面亭子间窗下,挂着自家用上好的鲜肉腌的咸肉,放了花椒的,上
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在风里哗哗地响。窗沿上有人用破脸盆种了不怕冷
的宝石花。就是在最动乱的时候,弄堂里的生活还是有序地进行着。这里像世故老
人,中庸,世故,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喜欢任何激进,可也并不把自己的意见
强加于人,只是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
晚上,家家的后门开着烧饭,香气扑鼻,人们回到自己的家里来,乡下姑娘样
子的人匆匆进出后门,那是做钟点的保姆最忙的时候。来上海的女孩子,大都很快
地胖起来,因为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吃,和上海女孩子比起来,有一点肿了似的。她
们默默地飞快地在后门的公共厨房里干着活,现在的保姆不像从前在这里出入的保
姆那样喜欢说话,喜欢搬弄是非了。可她们也不那么会伺候上海人,所以,厨房里
精细的事还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调大闸蟹的姜醋蘸料,温绍兴黄酒,然后,
女主人用一张大托盘子,送到自家房间里。
去过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得懂更多的东西。
因为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人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地生活
着,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里正穿着的塌跟拖鞋穿出来取信。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