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的<<自撰墓志铭>>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4-06-22 18:23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无名,一齐臭。

速度要快哦!!

问题解答:

一个中学生,当了副教授。知识不广博,专业参不透。大名扬天下,本事还不够。高度达不到,低了不愿就。被打成趋左,也被判右派。脸是有点圆,脸皮不够厚。妻子已先亡,至今没有后。丧礼犹如新,我病仍照旧。今年六十六,却也可算寿。想那八宝山,离我也不远。论起我生平,谥字可叫陋。皮囊本无名,不如与同臭。

启功先生写这样一个墓志铭,可谓是看透人生,颇有道家风骨。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又将自己说的一文不值。最后说到,这身体本就是一幅臭皮囊,死又何惜。

值得敬佩。

  启功先生的《自撰墓志铭》,是以幽默、调侃的语言对自己的一生做了个自我评价,白话的意思是:
  我的学历只是个中学生,却当上了副教授。知识虽然广博但不精通。名气虽然很大,但实际是名不副实。曾被打成左派和右派。脸是有点圆,脸皮却不厚。妻子已经去世了,也没有后代。妻子的丧礼似乎才刚刚举行,我身上的病依然如故。今年六十六岁,也可以做寿了,离埋葬在八宝山的日子也不远了。评论我的一生的话,是没啥成绩的。身体与名声,都是臭的。
  1978年,启功66岁时,妻子、母亲和恩师已经先后离他而去,回想半世艰辛岁月,启功悲痛之余写下了这首诙谐、精炼《自撰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且陋。身与名,一齐臭。(六,读如溜,见《唐韵正》)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启功先生的字,空灵干净充满禅意,淡泊而显笨拙,字如其人,没有人能够写出这种境界,仿是仿不出来的。据说启功的绘画艺术更是登峰造极,基本上都是洒金纸绘画,不过非常少见。启功先生还担任西泠印社的社长,在纂刻艺术上也是非常有造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