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自驾游

发布时间:2024-05-15 18:01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能不能形容以下白洋淀自驾游的感受?

问题解答:

  白洋淀自驾游的交通路线如下:

  驾车路线:全程约67.5公里

  起点:保定市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东风西路行驶160米,调头进入东风西路

  2.沿东风西路行驶510米,左转进入朝阳北大街

  3.沿朝阳北大街行驶910米,右转进入七一中路

  4.沿七一中路行驶4.3公里,朝东三环/东二环/京珠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七一东路

  5.沿七一东路行驶5.7公里,朝G4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7.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19.8公里,朝朔州/天津/G18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9.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15.6公里,在白洋淀/安新/容城/S235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700米,右转进入白洋淀依丽兰迎宾大道

  11.沿白洋淀依丽兰迎宾大道行驶12.1公里,左转进入育才西路

  12.沿育才西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育才东路

  13.沿育才东路行驶1.1公里,左转进入崇文大街

  14.沿崇文大街行驶1.3公里,右转进入旅游东路

  15.沿旅游东路行驶1.5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白洋淀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东约45公里安新县境内。素有“华北明珠”、“北地西湖”之誉,是小兵张嘎故事的发生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白洋淀是典型的北方湿地,自古以来就以物产丰富著称。它是鸟的王国、鱼的乐园、多种水生植物的博物馆。盛夏时节,每根芦苇从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得闪闪发亮;到了8月,满白洋淀荷花盛开,红白相间,亭亭玉立,层层叠叠的荷花一眼望不到边,如诗如画。 这里有不少名胜古迹,许多帝王曾到此巡游,建有康熙水围行宫、大型游泳场、水上体育乐园、野生动物观赏区景点,并辟几个具有民俗风情的村庄,供游人参观。 游区分六大景区,即鸳鸯岛民俗文化景区、荷花观赏景区、生态游乐景区、休闲娱乐景区、码头观光景区、民俗村观光景区。 白洋淀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成立了著名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河湖港叉开展游击战争,威震敌胆。抗日游击队“雁翎队”在芦苇迷宫和荷花荡中和日本侵略军捉迷藏,经常将侵略军打得焦头烂额,由此也产生了中国文学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最佳季节:6月-10月最佳。 夏季,7月下旬到8月份荷花盛开,芦苇丛生,淀内香气四溢,是赏荷的最好季节,可尽情体验白洋淀风情。但此时天气炎热,应注意防暑降温;游客较多,费用较高。 秋天,芦花纷飞,稻谷飘香,天高气爽,是蟹肥时节,河蟹美味不可错过。 白洋淀四季各具特色,春冬也别有一番景致:春天,芦苇出水,满淀青翠,每逢清晨,红日映透淀底,白洋淀好像披上了绿带霞衣;冬天,地冻冰封,一片碧玉,恰似一幅巨大的明镜镶嵌在冀中的原野上。

  门票:入淀费:40.00元;鸳鸯岛:40.00元;荷花大观园:50.00元 ;白洋淀文化苑:50.00元;白洋淀休闲岛:40.00元 ;白洋淀异国风情园:40.00元。

  开放时间:08:30~17:30。

  

  白洋淀自驾游
  第二站,是最重要的一站,荷花观景台。名副其实的大观园里的重头戏。太难得的机会,你可以饱览600余种荷花;更难得的机会,你可以行走在片片荷塘间,伸手即能触碰到宽大的荷叶,俯身即能嗅到幽幽的荷香。每种荷花都分池而种,但一眼望去,池池紧贴,不见边际。白的、黄的、粉的、红的,已俯首皆是;这里你还能找到——橙色的、紫色的,还有一朵花上又红又黄的又白的。花瓣的颜色不同,样式就更多了:单层的、双层的、层层叠叠数不清的;尖的、圆的、椭圆的、柔柔软软说不清算什么形的……我觉得最逗的是一种白色多层的荷花,奇就奇在它没有正常荷花那种最后成莲蓬的圆形金色花心,取而代之的是一簇十几个类似海棠花花苞的绿色小球球,可爱死了~~切记:充好你相机的电,进了这儿,你就开照吧。越照心情越愉悦,越照越停不了手。贼不情愿、一步三回头地挪出荷花观景平台,旁边有个观鱼池,这儿的鱼倒不多,瞧一下就过吧。再上电瓶车,大叹一声“过瘾”,司机师傅笑了笑,说不清他视为自己家乡的荷花骄傲呢,还是嫌我们这些“外地人”没见识。呵呵,不管哪种我都没什么话好说,因为真的是开了眼界了,开开心心地长见识。
  车一开,带出嗖嗖的小风儿,给闷热的天儿弄来点凉爽。歇够了也到了第三站,不记得名字了,好像是观景台,反正就是俩亭子,爬上去能看个不全的“全景”。正巧有俩园里的大妈在那儿睡着,我们上去瞎拍了两张就撤了。
  再走就到头了,有片采摘区域。荷花5块一朵,莲叶莲蓬各2块,有人免费划船载你过去。反正我觉得挺有意思,便和我妈行动了。我俩贼务实,只要莲蓬啥也不要。边摘边“试吃”了一下,莲子很嫩,甜甜的。在北京也5块3个,还是地摊那种老老的,我们就跟得了宝似的,催着摇船老大爷多帮我们找点儿。我妈也挺猛,生生地把人家磨到买五赠一,然后一口气要了三十块钱的。那老大爷急的呀,一个劲地说“没啦没啦”。我们就那么愣从密集的荷叶间穿过去,支出水面好高的荷花荷叶被无情地压倒,又在船尾移过时立起来。叶片真是擦着脸过,发自内心的高兴,止不住地笑。等上了岸,我拉摇船老大爷合影,弄得他挺不好意思,腼腆的嘿嘿一笑,不过真实上镜呢!
  往前溜达两步就转回原地,我和妈正跟我爸吹嘘那莲蓬买得多值多值,就看得连着几家门口的小贩卖莲蓬,一块一个都不用坎价。真是够汗的。不过我们是自我安慰来着——就当付费坐小船了嘛,还有,亲手采摘也是机会难得嘛!
  出了大观园,我们又登上我们的木船,没二十分钟便晃到了文化苑。文化苑可没大观园大,我们差点就被忽悠上了电瓶车。走走没几步就能逛一圈,而且好几个地方都是开车到不了的。参了康熙的行宫,观了他的佛院,据记载,康熙到白洋淀足有四十多回,真是对这儿偏爱有加。乾隆也曾学着,来猎游过几回,但后来淀里水少了,就作罢。抬抬脚又看了文化苑比较重要的有关“雁翎队”的纪念馆。雁翎队,得名有二:一是枪口为降温,都插雁翎;二是行动时候,船排“一”字或“人”字阵。这段利用芦苇荡的地势和熟悉水性的优势,以水战大举歼敌的故事(也就是小兵张嘎那时候的事)被当地人津津乐道。出了馆,这儿也有片荷花,就不及大观园的壮观了;这儿也有片鱼塘,红鲤鱼还真不少,挤来挤去的撒欢儿,挺逗。过了面“九龙壁”是一片“民居”。不过这民居可有名有姓——“嘎子家”“胖墩家”谁家谁家的,其实就是装修好的小院,提供住宿,环境挺好的。有一个插曲:我和爸进了一个院儿,远看树底下坐着仨人,我就暗想:这几个人还挺会找地儿,大热天还晒不着。结果一慌神儿,那几个好像是假人呐。我就大舒一口气,挺大声地跟我爸说“那四个人做得太像了!我差点被蒙了!”我话出口,旁边扫地大妈也往那看,然后坏笑两声走了。我就琢磨,这有什么可笑的啊。突然,四人里的一个人摸了下鼻子。吓我这一大跳。再定睛一看,是一个叔叔坐在俩假人中间歇着呢。“怎么又成真的了”我是又惊又窘啊,自己也笑得不行。那叔叔从头看到尾,也乐得跟花似的。等他拍拍屁股离开,我就被爸爸逼着也去和假人坐坐,合个影。倒是我这妈,来了兴致,捧着人家的假西瓜,左一张右一张的,拍得挺乐呵。玩够了,从几堆芦苇里曲折穿出来,便结束了文化苑的游览,算上走几步歇一下的时间,里外不到俩小时也玩了个彻底。
  出文化苑的门还不到五点,玩得挺好,但玩得真累。主要的荷花、芦苇、孙犁、雁翎队都看了个遍。在回航的木船上,我们一寻思,要不直接开车回家的了。(唉,冲动是魔鬼呀。要不然第二天还能再玩点什么别的,或者去别地儿玩点什么别的)就跟负责我们的刘叔讲,其他的活动先不要了。能看出来他是有点沮丧的,不过也没怎么阻拦,还给我们介绍说这白洋淀的荷花从六月就零星的开开,一拨一拨能开到九、十月份呢,至于冬天,来白洋淀就是参看茫茫白雪,坐冰车打雪仗了。
  谢别了刘叔一行人,我们开到县城,几百米的一条小街当然和北京不能比了,但是饭店还真不少。找了一家好好吃了下当地特色菜——炖杂鱼贴饼子、拌荷尖,其他就是些哪儿都有的家常菜了。由于不是周末,吃饭的人不多,我们才仨人就被老板娘请进了包间,吹着空调开吃。锅子一上来,三条淀水鱼(黑鱼、鲫鱼、鲶鱼)排好躺在锅里,一圈纯正的棒子面饼,金黄金黄地诱惑着人。荷尖儿应该是比“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荷叶更嫩,一个个才一节手指长,鲜绿鲜绿的,像是在吃拌野菜,微苦但溢着清香。
  吃饱了抹抹嘴,买了半个大西瓜坐车里舒服一吃,我们就踏上归家路,给白洋淀之旅画了个溜圆的句号~~

  嗯,在这儿呢,为方便大家能在白洋淀玩好玩痛快,我把刘叔的电话留下(8888888888),去之前什么都安排好就省得到了再费心~~

我7月26日星期六刚回来,我们5个人自己驾车到白洋淀和冉庄地道战去玩,本来想玩两天的,可是昔日抗战的人民群众太让俺失望了,当天就回来了。
到白洋淀买票时,售票大厅的售票员给你介绍的到是详细,入淀费30元,进淀后我们选择了6人小木船100元,划船的孙子把我们绕了个圈,绕到农家店吃饭,多绕了2个小时(划船哪孙子它妈没累死),原来他是拉客的,好家伙,饭菜贵的太离谱,而且不讲理,一个土豆炒肉25元,6元一个咸鸭蛋,5元一小碗大米饭,最气人的是我们问啤酒多少钱一瓶,服务员说6元,可我们结帐时却要10元,我们问时,他们还说:“谁说6元了,没有,你们听错了”。
到荷花大观园里时,进门就有导游给我们介绍,当导游提出在园内坐船每小时100元,坐车每人20元,我们拒绝时,导游马上就闪没了,而且园内的水与冷饮也贵的离谱,一瓶外8-9角的水在园内3元,一根在外5角的冰棍在园内2元,......。真是影响心情,越玩越没劲,回!出园时
买了点野大雁蛋(知道不是真的,是家养大雁也行),可它妈的是鸡蛋用茶叶泡过的,买了点菱角,回来一看,它妈的都坏了,它娘的!
在冉庄,一进冉庄就有人让左拐,停车后,我们问了一个卖票的,说要50元,朝里一看,怎么还有一家卖票的呀,就去问了一下,这下可不好了,抗日人民就是牛X,第一家立马跟我们急了,就让我们走,跟我们吵了起来,后来才知道,村里7-8家开着地道口,谁家也不连,有一家是国家的,每天下午4点半就下班了。
在一个农家院里,有照像的,我们自己拿相机照像要收5元,(我们照了几张,一个代孩子娘们,收钱时我们没人理,当然也没给,它妈的,再要是吵起来我们就干他娘的,我们都是年轻人,倒要看看抗日孙子怎么样,它妈的).
游后感受,白洋淀景色确实不错,冉庄地道也互相连通,太短,很像是自己现挖的,总的来说,我游的这两个地方,政府管理的太混乱,影响游玩心情,不过抗日英雄的后代同样“英雄”。

白洋淀的历史
在7500年前,古黄河一直取道河北平原,白洋淀区域是它的必经之路,其路线是沿太行山冲积扇东流入海,这为白洋淀区域的存水提供了水源保证。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北平原的地上崩溃,改道南移。自此,白洋淀流域脱离了古黄河的冲积,水势变小,其原因是由黄河派生的一些支流盘据于此,源源不断地经白洋淀东流入海。后来这些支流逐渐演化成为白洋淀长期供水的九河。故白洋淀有“九河下梢”之称。这里需提醒大家一下,九河是多条河流的意思,不是共有九条河。于是,白洋淀流域出现了许多小洼地,这些小洼地的水面,随着旱涝的变化,时而收缩,时而扩张,大则串通成片,小则分离,甚至干涸。这时的白洋淀虽有湖泊的出现,但不是今天这样规则的样子,属于原始河流状态,没有象今天这样陆地、苇田和沟壕,保持着沼泽的外貌。
到了战国时期,白洋淀流域成为“燕南陲、赵北际”军事要地,燕国在此筑有三台城、混泥城,赵国在南边的安州筑有葛城,两国遥遥相对,虎视眈眈。公元前314年,燕召王又沿着古黄河流经白洋淀的北岸。筑起了一道500余里的长城,称为“燕长城”。一是阻止淀水的北泛,二是防止敌国的入侵,从此奠定了白洋淀自古至今的北界。现在刚刚修成的翠堤春晓步行街,就是当年燕长城的旧址,它在历史上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伫立步行街上沉思,烽火连绵,人喊马嘶的场面就会浮现与脑海。
在西汉时期,白洋淀曾出现了多年枯水期,为何这样讲,这里有一佐证,即1985年在王家寨、赵庄子两地均发现大片的汉墓群,出土了“五株钱”等大量文物。
西晋时期白洋淀流域由枯水变为多水,出现了大量的游移淀泊。词赋家左思(250-305年)在《魏都赋》中写到“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唐代文人李缮注曰“掘鲤之淀”在河间莫县之西(莫县即今天的任丘县莫州),其位置与白洋淀的位置完全相符。“淀”这个名字由此而生。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易水》中注曰:“易水又东,泥水注入。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泥淀、小泥淀”即今天的“大王淀”和小王淀“。泥洞口的即同口镇,浑泥城就是现在的安新城。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莫西有九十九淀”。即今白洋淀等泊。唐朝以前的白洋淀,保持着天然,未经人工治理面貌。
宋代出于军事需要,防止契丹(辽兵)的入侵,知沧州何承矩,上疏清于顺安军(军事管治的县治机构,驻地在今天关城的垒头村)以西、开易河、蒲口,导水陂泽。在公元993年,发诸州镇之兵一万八千人,经过建阡陌筑堤、浚沟渠,河通淀、淀联河,建成了自边吴淀至泥古海口,绵延七州郡,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步”的“塘泺防线”。《宋史·河渠志》中对此有翔尽的记载,其记载中出现了“白洋淀”、“边吴淀”、“涝淀”等淀泊的名称,“白洋淀”第一次在史书中出现。不过,这里的“羊”字,还没有三点水,即牛羊的“羊”字,为什么用这个字,当时有资料说,该地水势浩大,风起浪涌,如奔跑的羊群。
何承矩修筑“塘泺防线”侧重于东西走向,目的是抗御辽兵的入侵,但也修过南北走向的堤堰,莫县县令唐介修筑了一唐堤,就属南北走向,这条堤就是后来千里堤的前身。这道堤防为白洋淀湖盆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道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淀水东溢任丘,为患农田。然而它无意成了白洋淀的东界。
白洋淀今天的格局,论功而言,应属宋代,唐堤和长城堤的接轨,构成了白洋淀的东边、北边两道界线。所以后人说,白洋淀既是一项重大的军事工程,也是一项庞大的水利工程。是天然基础上人工治理的结果。
“塘泺防线”也存在一定的负作用,因为它盲目的“河通淀”,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严重,《梦溪笔谈》中说:“凡大河漳水,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后来“边吴淀”“涝淀”等大淀波尽被淤废。
在明·弘治元年(1488年)之前白洋淀淤成平地,“地可耕而实,中央为牧马场”(《新安县志》)。到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杨村一河决入,始成泽国”(《大清一统志》)。杨村河即今潴龙河。明代唐河流至蠡县境内,称杨村河。原经蠡县洪善堡村南,东流入河间,正德十二年自蔺家圈口北决,经刘氏(今留史)、玉田、绪口,过高阳、安新,入白洋淀,使白洋淀再度成为积水淀泊,出现了“汪洋浩淼,势连天际”的景观。于是,将牛马的“羊”字,换成了汪洋的“洋”字。后来,为防止洪水的泛滥,在白洋淀的南端入口处,建筑了堤防数十里,它是后来淀南堤的前身,成了白洋淀的南界。白洋淀的名字和范围自此固定下来。白洋淀的形成大致如此。
嘉靖年间,白洋淀载入志书。明·嘉靖《河间府志》(1540年修)记载,“白洋淀(在)关城,周六十里,与安州、新安、高阳共之。深广四通,芰荷交匝,望之若江湖焉”。这里记述的是今白洋淀“本淀”,关城村是时隶属任丘,今属安新县。
明末清初时,今白洋淀地区连年大水,九河泛滥,堤防决口,以致“田庐漂没”,安州、新安城外“水深丈余”。为防治水患,当时在淀区周围大筑堤防,新安县境“堤堰蜿蜒可数百里或数十里”。
康熙五年(1666)以后,直隶巡抚奉旨“发帑万金”,在安州“筑堤一百二十里”,形成了东堤、西堤、北堤、西民埝和南民埝,使上游十余年来免除水患,但下游水害反而更为严重。康熙三十五年(1696),一场大水,东西南北四堤全部被冲毁。命原河道总督王新奉旨“查勘各处堤工发帑修筑”,派内阁学士观保发帑一万五千两将堤防修筑坚固。不料,三十六至三十八年连续三年,新安“迭遭大水”,康熙皇帝又命原直隶总督吴赫山资大力修筑新安堤防。在治理水淀的同时,还依村傍水分别在赵北口、郭里口、端村、圈头等地修建了四处行宫,以作阅视河工或水围驻跸之用。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来白洋淀就达36次之多。
雍正三年(1725年)潴龙河决口,白洋淀堤溃,雍正皇帝派怡贤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查勘直隶水利。查勘后,怡贤亲王向皇帝呈报了《敬陈水利疏》。指出“畿内六十余河之水会于西淀,经霸州之苑家口会同河,合子牙、永定二河之水汇为东淀,盖群水之所潴也”。提出“治直隶之水,必自淀始”的治理意见,并得以实施。雍正四年成立营田局,在安州、任丘等地开辟了稻田。
乾隆九年(1744年)利用河渠旧迹施工,将唐河引入府河,从保定府新闸到安州膳马庙修建了六座闸口,既解决了泄水问题,又开辟了新的航道。当时,保定南关舟船云
集,经府河,穿越白洋淀,直达天津,之后津保之间往返通航二百年,对城乡贸易、物资交流、经济繁荣起到了很大作用。乾隆中期,任丘知县刘统重修唐堤。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划定了西淀和东淀的界线,大清河自雄县下行经过张青口(今文安县舍兴西北),口西为西淀,口东为东淀(《清史稿·地理志》)。据此,张青口以西的柴禾淀(今百草洼)、大港淀、烧车淀、白洋波等淀泊,均属西淀。
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清河道叶伯英奉札修筑新安北堤七十里,安州南堤一百四十里,至此新安北堤、四门堤初具规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白洋淀芦苇丛蔽,各淀之间有壕沟相连,成为淀区人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有利条件,是抗日根据地之一。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以芦苇掩护,乘小船来往于苇地壕沟,神出鬼没,歼灭敌人,袭击日军汽艇,粉碎了敌人利用津保航线运送军火物资,扫荡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企图。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白洋淀回到人民手中。随着“雁翎队”英雄事迹的传颂和以白洋淀军民抗日为题材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电影《小兵张嘎》的发行和放映,白洋淀已驰名中外。白洋淀的名称,逐步取代了西淀的名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