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宁夏 > 旅游游记

黄土地上的星空 ——记贺兰山短途之旅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银川 贺兰山 贺兰山岩画 宁夏
入库时间:2016-08-04 02:35
游记浏览:53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北京","银川","贺兰山"]
出发时间:2013-04-03
旅游简介:黄土地上的星空 记贺兰山短途之旅蜷坐在电脑前,慵懒地端起一杯热咖啡,得意扬扬地欣赏着一张记录着自己旅行足迹的中国地图。却蓦地发现,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竟有一片并不起眼的区域留存着我西部行迹唯一的空白。...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4
旅行游记

1 黄土地上的星空 ——记贺兰山短途之旅 北京 -银川 -贺兰山

蜷坐在电脑前,慵懒地端起一杯热咖啡,得意扬扬地欣赏着一张记录着自己旅行足迹的中国地图。却蓦地发现,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竟有一片并不起眼的区域——留存着我西部行迹唯一的空白。于是第二天,我坐在了去往银川的飞机上。

在空中,我看见黄河,看见冲积而下的平原,看见一片片深褐色的土地。平原的尽头,是一脉荒瘠的山川,身边的宁夏人告诉我,那里是贺兰山

从河东机场乘车到银川城东的南关清真寺,再穿行过东西狭长的银川新老城区,最终远离城市,走进贺兰山区——车窗外的风景,从平原的荒凉过渡到市井的繁荣,又重新过渡到山川的荒瘠……喧嚣越来越远,而头顶上的太阳和云彩却在不断迫近。我问了好几次,当地人也不清楚这里究竟有多少海拔。但我笃定这里是高原,因为很久以前我就认识了高原的云、高原的天。

回到西部,回到高原,回到戈壁,回到史前——没有你,也没有我的时光。

宽阔的山谷里,我一个人行走,在干涸的河床一侧,寻找着峭壁上传说中的远古岩画。除了施工的老乡们,似乎这里就只有我一个游客,独行在数千年的时光隧道中。我终于发现一些有关动物、人像和工具的图案,同我想象中的不同,这些岩画并不宏大,也不高远。甚至,它们就显现在你面前平视2,3米的一块光滑的青黑色岩石上。岩画的内容,以牛羊牲畜居多,线条极其简约,构图随意,纵然空间有限,却自由度极高。倘若一定要用敦煌的壁画,或者西藏唐卡的艺术性去类比,那么你只会觉得这些岩画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让人耳目一新。当然,这样的类比本身并不公平。那么,不如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个数千年前的史前部落,男人,女人,孩子,牲畜——他们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且将史前人类的火与灵用一种最原始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流传至今,那仿佛是,我们正在同七千年,八千年前的人类沟通,同史前文明讲话。似乎我们真的可以置身于时光隧道,发现我们曾经自以为是的生命,不过是人类文明史上如此短暂的一瞬;而整个人类的生命,在山川中,在苍穹下,又是如此微小,渺茫。

此时恰逢冬春之交,我驻足在一棵孤独的柳树下,仰望它新嫩的枝芽,仿佛它是这山谷里唯一绽放的绿色生命。忽然,在我停留呆望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姑娘从我身边走过,没有背包,脚步如此轻快,带来一阵凉爽的轻风。我很好奇她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一个人上山却什么都没有带?我回头望,确认她的身后没有人跟随,只有一支纤细的小溪正在山谷里轻轻地涓流作响。

当我转过头来的时候,姑娘却已不见踪影,我仰望环绕矗立在山谷两侧的山体,峭立的山峰直插云霄,无限高远,几只山鹰盘旋在山顶,遥远中微如蚁蚊。

我不愿沿着山谷返回原路,见眼前有一陡峭的石阶,便手脚并用,登阶而上。途中未有别样风景,也不见岩画,只有一块块青黑色的巨石相互支抵,看似摇摇欲坠,却已屹立前年,稳如泰山。

石阶最高只能登到山体不到三分之一的高度,却已耗尽我三分之二的体力。石阶最高处只有一块面积很小的平台,我环顾四周,没有发现岩画,颇感失望。叹息中,忽然感受到一股气息的存在,原来,身边巨大的岩石上面正坐着一个身材修长的女孩,双手抱膝,一头乌黑的马尾长发,穿着一件绿色带着蝴蝶结的漂亮衣服,蓝色的牛仔裤,白色的帆船鞋。她没有看我,不同我讲话,只是直直地眺望着对面的高山。

她就是刚才的柳树下从我身边走过去的女孩,原来,她一溜烟地就上了山,远远地把我甩在了身后。或许在此时此刻,她正享受着一个人的宁静,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打扰了她:姑娘,你在看什么?这里有什么风景呢?

她看了一秒钟我的眼睛,又羞涩地故意躲开,低头看着脚下的石面,轻轻地微笑着说:随便看看,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啦。

“哦……”

面对着平庸的景象发呆的人,每个人眼中都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这道风景,仅存于她的内心深处,世上大多数人无法读懂而已。

“你喜欢这里的岩画吗?你是一个人来旅游的?”她好奇地问我,眨了眨乌黑的大眼睛。我仔细看了看她的脸,带着典型西北姑娘的特征,小麦肤色,眉毛浓黑,睫毛看上去是美容院“嫁接”的产物,但是我觉得很好看。

“是的,我特意从北京跑到这里来看岩画,我喜欢一个人走,一个人最自由。姑娘你呢?怎么也是一个人?连个包都不背?”

“我老家是固原的,不知你是否听过这个地方。那里非常非常地穷,年轻人都出来打工了,你看到山谷里那些干活的农民工吗?那些都是我的老乡,太苦了,我定期会来看看她们,给他们送点有用的东西。”

固原位于宁夏的南部,我听过这个地名,却不是因为甲骨文或者石器时代的什么遗物,而是因为一个字——穷。眼前这个气质朴实,却又清新可爱的姑娘,似乎很难同那些穷乡僻壤的愚昧乡民联系在一起,我甚至有种感觉,眼前这个漂亮的女孩,就像我的一个可爱的邻家妹妹,只是终日喜欢去郊外的田野里奔跑,于是皮肤被嵌上了阳光的烙印。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觉得,或许是因为她坐在岩石上,对着贺兰山发呆的眼神,和我时常在深夜,坐在落地窗前对着城市的夜空发呆的样子差不多。不同的是,她面对着太阳默默祈祷,我沐浴着月光暗自神伤;青山之上飘着一朵朵变换的云彩,而城市的夜空却看不见闪烁的星星。

她渴望有一双翅膀,像苍鹰一样飞越山川;我渴望找到一个出口,释放孤独,告别黑暗。

“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宁夏,银川是我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那你还会回固原么?”

“当然,我每年都会回去,因为我的奶奶还依然留在那里。”

提到奶奶的时候,姑娘把脸转向了另一面的高山,沉默了5秒钟之后,又回过头来,冲我调皮地笑了笑。透过修长的睫毛,我看见眼泪在她的眼眶里面打了一个圈。

我是多么喜欢她,虽然她黝黑色左手的无名指上,带着一颗显眼的戒指。

“也许你可以考虑去更大的城市发展,北京或者上海,你已经从贫穷的家乡走了出来,只要努力奋斗,相信你的路会越走越宽!”

她没有回答,站起来把手伸进石缝里带刺的枝丛,摘了几躲新鲜的花瓣。我也自觉尴尬,讲那些励志教材中的大道理,仿佛我从一个邋遢的游客,忽然变成个一本正经的人生导师一样。

忽然,不远处陡峭的岩石峭壁上,出现了三只灰黑相间的长胡子的山羊,身上的毛,简直和贺兰山的巨石的颜色和纹路一模一样。我兴奋地叫:羊!快看!它们居然可以轻松地在悬崖峭壁上走路!

姑娘笑了:“那是贺兰山岩羊,山里面有很多,禁止猎杀,所以都不怕人,胆子很大的!”她冲一只小羊羔吹了一声口哨,好像那是她的老朋友一样,然后自豪地对我说:“你信不信?我也可以在峭壁上走,因为我们都是贺兰山的孩子。”

在山里面长大的人,不论走得多远,走得多久,他们永远都是孩子,山的孩子。

“喀嚓”一声,没有经过她的允许,我给她拍了一张侧面特写相片,她吓了一跳,小脸微红,带着一点俏皮的愠怒,像只小兔子似的,带着轻快的蹦步跨向前面的石阶:“来,我带你去看太阳神!”。

我跟着她走下了几十节台阶,在一块很小的平地上,她示意我向右看,在石阶边不远的一块不规则形状的黑色巨型岩石上,有一幅清晰的岩画,岩画的中心是一个人张着大嘴的面孔,人面四周放射着光芒。简单的笔触,流畅的线条,这就是当地人图腾的太阳神——是她保佑着这里的一切,让原始部落的生命火种传承了几千年,诞生了你,创造了我。她把文明和艺术留在了坚硬的岩石上,供我们去追溯,去感悟,去审美。

我看呆了。回过神来的时候,姑娘却已经一溜烟地下山了,我有些焦急失落地向山下俯望,只见她已变成山谷中一个的移动的小圆点。我拉长声音对她喊:喂——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把你的Email留给我——我回家把相片发给你——!

她转过来,抬起头,对我摇了摇手臂,像在说不用,又像在对我说再见。然后,她转过身,轻快的跑起来,直到消失在山谷中。我呆呆地站在山上,看见远方山谷里的野花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在风中舞动,一直延绵到看不见的山川尽头。

翌日,飞机从河东机场起飞,我坐在返程的航班上,又一次从空中看见弯弯的黄河,看见遥远的贺兰山。飞机渐渐升高,地面上稀疏的房屋、汽车和零落的人影终于消失不见,只有一片赤黄色的平原大地,如同家里的每个夜晚——窗外的夜空一样浩瀚无边。我看不见,但是我知道,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散落着许多梦想的种子,他们为自己而闪光,他们就像都市夜空中的,那些用我们的肉眼永远也看不见的恒星。


2013年4月于北京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