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河北 > 旅游游记

石家庄旅游(二)

景点:河北/hebei
出发地:天津
目的地: 石家庄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36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正定"]
出发时间:2014-10-29
旅游简介:正定一日坐车大约40分钟左右到正定县城,原来看网上的攻略在南门下车一路走去,现在肯定是不行了,原本想在隆兴寺下车,再开始旅游。汽车到了县政府站,看到一个广场是子龙广场,下车,开始一天旅游。1、子龙广场...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正定一日 正定

坐车大约40分钟左右到正定县城,原来看网上的攻略在南门下车一路走去,现在肯定是不行了,原本想在隆兴寺下车,再开始旅游。汽车到了县政府站,看到一个广场是子龙广场,下车,开始一天旅游。

1、子龙广场:广场不大,筑有赵云塑像,背后有浮雕走廊,刻有正定名人像和介绍,转了转,拍了照片。

2、沿常山东路东行,北侧有常山公园,正定的常山公园原址在县政府,是河北省比较老的公园,现在的常山公园新建的。

【背景资料】200710月的一天,正定县举行了隆重的子龙广场落成典礼。子龙广场就座落在寸土寸金的县城中心地带,它与典雅庄重的政府办公大楼,以及环境宜人的中心绿地广场隔路相望。向南举目,可以清楚地看到开元寺的须弥塔影。广场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高大、魁伟的赵子龙塑像。他身穿铠甲,手握长缨,如铁塔般站立在那里,炯炯的目光之中透露出正直、善良、英武和智慧。走近子龙塑像,可以看到关于他的生平介绍:“赵云,字子龙,他自幼维护乡邻,人品出众,以忠信、仁义、智勇著称,终其一生,身经百战,无一受伤,无愧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常胜将军。”因广场地处县城中心繁华地带,有不少市民在此休闲,每逢节假日,在此观光的人数就更多,还有很多少年儿童在这里参观和玩耍。我想,随着时间推移,常胜将军赵云的高大形象会耳濡目染,对青少年心灵的塑造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子龙广场的建造,其德莫大焉!

  子龙广场布局精巧,内涵丰富,人杰地灵的正定历史在这里凝聚。那六根高大的文化柱、数十米长的文化墙,让我一下子看到了正定更多的骄傲和自豪。南越国王赵佗、唐代颜杲卿、颜季明父子、元曲大家白朴、宋初大将高怀德、明朝贤达梁梦龙、民国人士王士珍、工程家怀丙等人的形象栩栩如生,激励后人;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帖》耀然墙上,其文字苍劲有力,大气磅礴,感天动地。一字字、一句句,向人们诉说着抗击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对亲人悲壮殉难的深悼之情。子龙广场兼具历史文化的厚重和园林之美的秀丽。广场由平整的大理石铺就,其四周花团锦簇,并广植银杏等乔木,曲径通幽且高低错落有致。徘徊其中,心中不由赞曰:“风和日丽天湛蓝,子龙广场赫赫然。英雄豪杰顶天地,历史风云浮雕现。典雅建筑回廊美,玲珑园林添奇观。千年古郡感慨多,常山文化谱新篇。”

  从子龙广场沿常山路东行数百米便来到了常山公园。公园的前身是一座古老的园林。我的校友、正定文坛宿将刘瘦云先生曾考证过的古城历史上久负盛名的潭园就在它的附近。我猜想,这座古老的园林一定和潭园有些联系。因为历史上的正定城有一条小河连接的湖泊群,极其丰富的地下水,在城西北角形成数个泉眼,水流不竭,再加之充沛的雨水,当年古城的湖泊群的作用,就犹如现在北京市民十分喜爱的昆玉河一样,也好像石家庄的太平河。但是,这条水路却在我记事后不长时间,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初就基本干涸了。上高中后,每个周末,我要绕近道、沿水路步行回家,有时与同学们结伴,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一人。水路就是三角形的斜边,而从学校出门走府西街至邮电局再沿常山路至仙人桥,等于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有一次,我一个人沿早已干涸的水路回家,经过了一段较窄、夹岸生长着数棵高大杨树的河道,眼前便出现了同样干涸的湖泊,也就是那个废弃的古代园林。这里几乎没有一棵树,感觉四周空旷。再向前行,穿过湖泊就是那座仙人桥。此时,暮色渐浓,环境幽静。在湖堤上行走的我陷入遐想,回忆起了高老师刚讲过的《留侯世家》一课。西汉开国丞相张良年轻时路过一个叫下邳的地方,遇到一个老人坐在桥上。老人见张良走来,就将鞋子扔在干涸的桥下,并让张良下桥捡来。张良同情其年老,就走到桥下捡起鞋子给老人穿在脚上,这个老人就是黄石公。老人觉得他孺子可教,便传授给《姜太公兵法》,后来,张良成为一代谋臣,名载青史……。我边走边想,距离那座桥越来越近了。恍然之中觉得,眼前这座桥就是黄石公所在的那座桥,好像看到了张良将鞋子捡起,又穿在了老人的脚上。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个幻觉。后来,我又多次从仙人桥上经过和在湖堤上散步,同样也是在四周空旷、暮色渐浓之时。我感到冥冥之中,仿佛有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地方或是从历史的深处发出———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

  时光倥偬。今天的常山公园已不再藏于深闺。尽管面积只有三十余亩,但园林的设计者匠心独具,仙人桥头建起了回廊供市民休憩,桥栏杆采用不锈钢管制作,使仙人桥更显得美观。凭栏眺望,园内绿树参天,玉带卧波,五六座小桥直通湖心岛,其中有座桥颇像颐和园中的玉带桥。人工湖即将蓄水,新修竣的坡形堤岸让人惬意。我想,当人工湖荡漾起碧绿的湖水,堤岸花草芳香、杨柳依依的美好时节到来之时,一轮圆月皎洁如银,那首“二十四桥明月光,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优美诗句,便会从每个人心中流淌……

3、沿常山东路错过了两个景点:一是镇州北街的天主堂,二是常山东路南侧的府文庙,是这次唯一没有看到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背景资料】正定府文庙位于正定城内常山东路路南,据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正定府文庙由吴中复于宋熙宁三年(1070)创建,之后金、元、明、清历代均有重修。建国初期,府文庙主要建筑保存尚好,中路为牌坊、棂星门、泮池、泮桥、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六忠祠;东路为学宫,前为魁星楼,后为学堂及教学楼;西路为明伦堂。现仅存戟门及其东西耳房。戟门为正定城内唯一一座元代建筑。

4、继续东行,到了256医院,这也是一处历史建筑遗址:康熙、乾隆的行宫,原正定天主堂旧址,华北大学旧址

【背景资料】这座天主教堂建于清咸丰年间,原本是隆兴寺的西路-帝王行宫的所在地,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曾多次在那里居住。鸦片战争过后,一位法国传教士来到正定看中了闲置的帝王行宫,于是以《天津条约》为依据,向清廷申请租借,没想到竟得到咸丰皇帝的御批赏赐。就这样,帝王行宫被改建成了天主教堂,成为了北京之外32县的正定总教区。

正定解放后,天主教堂又成为了华北大学的所在地。华北大学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当时的大教育家吴玉章先生任校长,教育家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据记载,革命家刘少奇曾在这里讲过课,吴玉章先生70大寿的时候,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此为他祝寿。当时的华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人才,著名作家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古城正定紧邻隆兴寺的解放军第二五六医院,在19488月至1949年年底是华北大学校址。华北大学,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

  华北大学成立于1948824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该校把为解放全中国培养政治、经济、文艺、教育等方面的干部作为办学宗旨。校长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任副校长,艾青、光未然、艾思齐等都曾在这里任教。

  学校利用了建于1858年的天主教堂作为教学场所,类似于现在大学扩大了的阶梯教室,也作为礼堂和会堂。当年刘少奇同志曾在这里讲课,校长吴玉章的70寿辰也曾在这里举办。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两侧高耸的方形塔楼簇拥着中部大大的尖顶和尖形拱门,显得高大巍峨。拱门前突出一个大而方的平台,三面是高高的石头台阶。教堂青条石作基,窗户及柱头等处镶嵌着一些白色大理石,饰以精美的雕花和图案。这座建筑的方形塔楼解放后不存,但基本形制还在。现在,这里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正定教育基地。

  在教堂东侧有一座南北朝向的二层小楼,与体量庞大的教堂相比,这座建筑小巧玲珑了许多。小楼南北两面均有露台和六柱五券的通透走廊,北面东西两侧有木楼梯直通二楼。当年,丁玲的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如今,这里设立了华北大学展览馆。

  在这座二层小楼的东南百余米的地方,有一栋长长的青灰色二层楼房,这是神甫们的住所,一些细部还留有宗教建筑的元素。这里成为了华北大学学员宿舍。回望历史的深处,那微黄而温暖的灯光从一个个窗口放射出来,燃烧着青春的火焰,散发着理想的光芒。

  这就是孕育新中国的大学,这里成为了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成为了为新中国培养人才的课堂,到处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华北大学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为解放战争、为新中国培养了近两万名干部,其中有曾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的杨桓、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林准、外交部副部长的齐怀远等,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胡松华,著名作家徐光耀等也都曾是华北大学的学员。

5、常山东路已经到头,沿常兴街本兴荣路,兴荣路荣国府方向修道,另外后造的景观,再有对红楼梦也不熟悉,就没有去,沿着兴荣路奔赵云庙。途中经过国家乒乓球正定训练基地。雕刻着的七个奖杯在基地中心竖立,再走就是正定科技馆,过了旺泉街东行就是赵云庙,20元门票,放着三国演义的插曲,进入最后顺平侯殿,要求上香,事先在网上知道骗局,没有上,果然如此!

【背景资料】赵云庙位于正定县,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相映相成。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