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河南 > 旅游游记

开封印象

景点:河南/henan
出发地:常德
目的地: 开封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23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3-06-10
旅游简介:开封印象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省会在郑州,它不是。这是它的幸运。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态龙钟的旧国都,把忙忙颠颠的现代差事洒脱地交付给邻居。”余秋雨在...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开封印象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省会在郑州,它不是。这是它的幸运。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态龙钟的旧国都,把忙忙颠颠的现代差事洒脱地交付给邻居。”余秋雨在《五城记》里如此描述开封
   一百年前,本应抄近道、走开封的京汉铁路向西拐了个弯,绕道于郑州。结果,因为这条铁路,使得后来郑汴两城的命运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开封惨失最后一块“政治高地”,拱手将河南省头把交椅让给了原本隶属于自己的“小弟”郑州。
  去年金秋我有幸踏上了开封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品味了开封浓墨重彩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我去的时候,暑已经渐退。满城的秋菊怒放,真正是遍地花香迎秋风,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过毕竟开封是七朝古都,虽说没有了曾经如《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那么盛世,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却依旧存在,加之仍有相当部分的古建筑都被保存了下来,众多的历史文化都被认真的保存了下来,像开封府,包公祠,古观音寺,延庆观等众多的具有宋朝风情的建筑依然繁华似锦,向人们展示着他们昔日的繁华。
  在开封待了算两天吧,整体感觉是矛盾的,即惊艳于它昔日的历史繁荣,又叹息于它今日的落寞。昔日的繁荣这点是显而易见的,到处的古建筑或是仿古建筑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诉说着开封这个历史古城在我们中华洋洋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撼动的地位。
--拜谒开封府
   我是慕名而来的。这里是清廉刚毅、除暴安良之处,这里是执法严明、不畏权贵之处,因为包公明察秋毫,肃奸肃贪,绝不姑息。开封府大门之前的照墙上画着一只獬豸,这是一种专吃贪官的神兽,在这用以警示进出的官员。进了大门是一块大石,正面书“公生明”三字,反面是一首小诗,我觉得这首诗有必要让所有的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都铭记于心: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震,上天难欺!现在的开封府只是一处新建的景点,大抵只相当于原来开封府的三分之一。由于黄河数次决道,当年《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连同开封府已经埋在今天开封地下11米处了。
--畅游龙亭
   龙亭,六朝古都遗址,所有朝代中,当属北宋最牛,宋太祖陈桥之变后,领兵回北周,在此举行盛大的庆典,文武百官都前来朝贺,舞女伴站在舞,太祖十分高兴,大封百官,并下旨从新扩建皇城,于是就于龙亭为准,向四周扩建,于是形成古开封城,古开封城抱扩好几个县市,是现在的开封市的好几倍。张择端笔下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就是描述外城的一角景象,可以想象,外城都这么繁华了,那里边就更不用说了。来到大殿脚下了,让你感觉的就是一种威严,庄重,严肃!走上龙亭大殿全都是阶梯,大约有四十五度那么陡,阶梯分两路,中间则雕刻着巨龙,据说当年宋太祖从陈桥回来称帝时是骑着马上殿的,四十五度!人走都怕跌,何况是骑马!可见其不是帝皇料子都不行啊!一口气登上大典,喘了许久才缓过来。转过身,一阵凉风袭来,带去了许多累意,睁开眼睛朝远方望去,两大湖泊就在眼前,湖上有长长的亭子过道,亭子旁有柳树伴着,长长的柳枝垂在亭子顶上,几乎将整个亭子顶给遮满!柳枝的本色也让这原本看起来有些死气的亭子有了生的气息,湖色,亭色尽收眼底。绕到大殿后就是大型的皇家御花园,其面积之大无可形容,园中小道穿插,可到园中任意一角,树木种类之多也无可计量,就是整眼球里映寸的都是绿的了,享受着这只有古代帝皇才能享受到的美景啊!同时也让人产生了总总欲望!突然明白古代帝皇是那么多人想当,即使杀父杀妻杀儿,就算是到了近代,帝制遭唾弃,还是那么多人以身犯险。就是这大好河山,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啊!
--徜徉清明上河园
    从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到今日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一千多年前张择端把当时古都开封的民俗生活从现实搬进了画卷,一千多年后,聪明的河南人又把它从画卷搬进了现实,吸引来八方游客。步入清明上河园,一股神秘的古风神韵立即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浓缩了《清明上河图》人物与风情的石雕。绕过石雕,你就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宋朝店铺”。灰白起脊的屋顶,黄色木质的窗棂,朱红色的支房圆柱……真的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恍如到了那曾经的大都市汴梁。我被熙熙攘攘的人流牵引着信步游览:东京码头、彩虹桥上、汴梁漕运、王员外家、跑马场内……。站在高高的虹桥上,极目远眺,汴河绿波荡漾,船舶如梭。两岸菊黄柳绿,随风摇曳,几艘画舫泊在岸边。但见那官道上马踏轻尘,那集市中喧哗热闹,仿佛画中那段诗情画意。我分明看到了“正是一年金秋时,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句诗的真实写照。
    沿着汴河轻步慢行,一路上但闻筝笙和奏,钟鼓阵阵。集市中各色商品琳琅满目,汴绣、官瓷、木版年画等等,让人体味到了浓郁的宋代气息。
   越过鸳鸯桥,便到了郊外,那里又是另一般景象,茅房村舍,鸡犬相闻,让人体会到了一份淡淡的恬静与闲适。
   经过醉杏楼,据说此楼便是宋徽宗与李师师经常幽会的地方。这时,静静的汴河水面上仿佛出走出一个理着云鬓,身着秀服,面目清秀的古代女子,矜持、端庄的向我走来……。呵呵!这时的感觉似乎跨越时空,轮回千年,宋代的一臣民也。哈哈!品味着隔世的繁华,感受着宋代的文化,我由衷地感叹,清明上河园,让人流连忘返。
--后记
    回来后在网上搜索关于开封的信息发现2005美国《纽约时报》曾刊登了一篇《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的时评。文章中说:“我们如果回顾历史,会发现一个国家的辉煌盛世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城市的繁华光景尤其如此。”“开封,这座黄河之滨的古老城市,在公元1000年的时候,绝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如果美国人没有听说过开封,那这将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在公元11世纪,开封是中国宋朝的都城,那时其人口已超过了100万,可谓盛世盛都。相比之下,那时伦敦的人口只有15000人。在古代的开封,大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骆驼队从丝绸之路带来各种货物,茶馆和餐馆生意兴隆。开封那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包括数百名犹太人。”“而现在的开封,再不是省会城市,城市规模不大,甚至没有机场。”
   作者提醒美国人:中国正在复兴,美国切不可骄傲自大,不然,“即使像纽约这样伟大的城市,也总有一天会堕落为哈德逊河(流经纽约市的一条河流)上的开封”。岁月流逝,繁华如烟,千年前的国际大都会今天竟沦为“反面教材”,让开封人、河南人、中国人情何以堪!
   “开封就像我们整个民族,一再地在灾难的大漠上重新站立,立誓恢复淤泥下的昔日繁荣。”(《五城记》)。开封的复兴,无论于河南,还是于中国,都具有典型意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