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篇】——Day1 寻找石库门 徐家汇天主教堂 -田子坊 -新天地 -中共一大会址 -屋里厢石库门博物馆 -七宝老街

浙江
浙江 zhejiang
经纬度:120.049188
29.284574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7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9-03 17:59
游记浏览:14

   天气晴,早起出发,老爸老妈要先去办事,下午一家三口再集合。我一个人的第一站——徐家汇天主教堂
   其实原本教堂不在我此行的“必去景点”中,况且只周六和周日下午才开放参观,大周二的跑过去也就只能看个外观,但是因为要去田子坊,正好顺路在徐家汇站公交倒地铁,就抽空去转了一圈。



【我是攻略】:教堂的位置正好在地铁徐家汇站的3号出口。请有兴趣也想去参观的朋友注意:徐家汇站是1号线和9号线的巨大换乘站,光出口就有近20个,你可能需要在地下步行5分钟左右才能顺利找到3号出口,请务必看清引导标记。

    徐家汇这个教堂在全上海都是赫赫有名的,不仅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而且是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一座,是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的建筑,红砖白柱青灰瓦顶,颇有广州圣心堂的风范,同样两座尖顶钟楼高高耸立,很远就看得到的标志。



    教堂前有大片草坪和花坛,精心修整和打理过,阳光下弥漫着青草和花香的味道,松柏掩映着的红色教堂,神圣的信仰在蓝天白云绿地的衬托下,掩饰不住的强大气场。旅行的时候去过国内各地不少经典教堂,罗式的、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不管是哪种建筑类型的教堂,圣洁之美总是相同,但细节之美却各有各的不同。
    教堂前的镶花大铁门紧闭,只开着一扇偏门,只有信徒可以进出。眼看着两个外国朋友轻声入内,只有艳羡的份儿,自己就只能绕着教堂外围随便走走。毫无意外的碰上一对新人来取景,穿白纱拍婚照。即使无信仰,也觉得分外应景。



    既然禁止入内,还是赶紧下一站好了,坐地铁9号线到打浦桥站,去老上海特有的石库门建筑群改建的创意产业聚集区——田子坊
    从天主教堂旁边的地铁站入口下去,要经过一段冗长的地下隧道,从最简陋的1号线通道穿越到有现代感的9号线站台。





【我是友情提示】:如果遇到有穿戴正常打扮各异的女人,以稀松平常的姿态靠近你,以“小姐/先生,不好意思打扰一下/麻烦问一下…”之类开头像是要询问你什么事情,建议各位都选择不要搭理,因为据我的几位朋友反馈,在上海遇到的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都是骗子行径。至于如果其中真有问路的,就很抱歉了,你们可以选择去问地铁内部的执勤人员和客服中心。因为自打我走进9号线换乘大厅,就碰到不少这样的女人在搭讪各种路人包括我。



 

    9号线打浦桥站的地上部分是日月光中心购物广场,从1号口出来就是卢湾区的泰康路了。两排高大的梧桐树绿荫遮蔽着这条不算宽的路,车流不断,但是已经可以看到路对面的几条不怎么显眼的里弄了。
    210弄、248弄、274弄这三条是主干道,分别以石库门区、坊门骑楼和清代名居为主打特色,而三条里弄又是彼此相通的,有很多条横竖斜插的小路曲折相连。我从最中间一条“天成里”一进去,就已经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老上海气息了,是我青睐的有故事的旧时光。

【我是友情提示】:上海除了某某路以外,“弄”是更小一级的街道划分单位,类似北京的胡同,其他一些城市说的“巷子”,都是些通过老房子和老房子的间距隔出来的小路,是带着时代感的地域特征。上海话叫“弄堂”。





    田子坊一直是热闹的,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区,美食的集散地,艺术家们的庇护所,当然也更是老上海人的家,是一种艺术和生活的特殊结合体。一个转角的两行水泥装饰字,点明了新时期田子坊的本意。在老社区之上渗透设计理念,里弄人家和前沿艺术的相互融合。
    在这个特色集市里,你可以买到各种手工制作的小玩意儿、风格鲜明的明信片,欣赏画家的大作,摄影家犀利独特的视角,而它们都清清楚楚的带着老上海的鲜明印记。即使你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也值得你挑一个阳光明媚的闲散午后来这里花时间,找一间你喜欢的小餐厅或者咖啡馆和一杯下午茶,聊聊天发发呆,从中式的到东南亚式、西式的等等各种风格都任你选。










    在田子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来来回回在弄堂里穿梭,试图走遍这个横竖交错的迷宫,寻找每一处值得被发现的美,却几乎要“乱花渐欲迷人眼”了。最后除了在一家小店收获了两套特色明信片用来收藏之外,老板娘还添送了一条五颜六色的软陶手链。剩下的时间,就是不断的举起相机,定格这些无法完美诉说的画面。

    不要以为田子坊的亮点完全在创意小店、画廊摄影展、名人工作室和各种咖啡馆餐饮店了,其实在我看来田子坊更特别之处,是在琳琅的店面之上,里弄之间,依然居住着对这方土地有更深感情的本地人,用一直以来沿袭的状态生活着,并没有轻易就被全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扰乱,他们依然骑着自行车出门,在楼和楼之间默契的共用几根竹竿晾晒衣物,或许刚好碰到对面有人还能拉上几句家常,再或者还可以搬个小椅子穿着睡衣坐在弄堂里晒太阳。
    他们在红砖的小楼里低调固执的生活着,或许被我们叫鸽子窝,在他们看来也许却是最质朴和安逸的居所,最简单的生活状态。小店和画廊之类拒绝拍照是为了保护设计和专利,有的时候在生活区的墙上也会看到写着“私人住宅,请勿拍照”之类的字样,那是他们不希望被外界所扰的宣言,请尊重他们的隐私。








    如果说天成里和平原坊的每个角落都依然充斥着市井气息,那最东边靠近思南路的210弄,就带有点儿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感了。各种艺术家工作室和画廊在这条小巷子里挨户排过去,还不乏古玩店、旗袍礼服店和陶艺馆,还有一个四合院休闲区。







    可惜最出名的陈逸飞工作室大门紧闭,幸好隔壁的尔冬强艺术中心仍然在开放中。正在展出的是尔冬强先生的鸟瞰中国摄影系列,二楼是他的个人工作室。
    直到从上海回来,才了解到陈逸飞工作室已不开放最让人遗憾的事实是,在陈逸飞先生逝世7年之后,在逸飞工作室定址上海田子坊10年之后,房租合约期满,而因为田子坊名气大增,房租涨价,因为不愿妥协房租,工作室决定搬迁。但是值得安慰的是,工作室的旧址或许会作为陈逸飞先生纪念馆,那我们还是可以有幸欣赏到逸飞先生的真迹。
    另外一则同样令人遗憾的消息刚刚发生在本月初,关于田子坊的一则新闻里报道了尔冬强工作室也搬迁出田子坊的消息,同样是因为房租负担的问题。所以上边的两张内景照片,竟意外的成了泰康路上尔冬强艺术中心的“遗照”了…
    而陈逸飞和尔冬强12年前的到来,才是成就田子坊今日名声的主要原因,如今缺失了这两位田子坊的元老级艺术家,这片文艺范儿的领地会不会慢慢变得物非人非呢。



    幸好还有其他艺术家的进驻,给田子坊的艺术气息补充新鲜血液。与陈逸飞先生工作室比邻而居的是情迷石库门的上海本地艺术家李守白先生。店里的姑娘热情的迎上来和我聊天,向我介绍李守白先生是现代重彩画家和海派剪纸艺术家,工作室当前正在展出的是他为孩子们设计的专题——白相相(注:“白相相”是上海话“玩儿”的意思,大致的读音是be xiang xiang)。
    从工作室里的装饰品上就能看得出李先生的老上海情结,他的重彩画作主题也基本都反映了老上海时期寻常百姓家里生活状态,那些鲜艳的怀旧色彩和圆润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讲述着石库门人家的老故事。







    这就是田子坊。各种创意小店名人工作室咖啡馆餐厅在几条交错的弄堂里散布,在上海老民居和新作坊混杂的巷口里弄伸展着自己独特的触须。它是新上海关于旧上海的文化地标,关于艺术创意的文艺风向标。希望你去亲自行走其中的时候,可以找到你爱的那一抹亮色。


    最后附上田子坊的官方地图指南一份,可以帮助你更具体的遐想这段坊间佳话。
    关于田子坊的这一站画上句号,我带着彩色的软陶手链和关于这里的彩色记忆离开。然后去对面日月光广场里挑了家没见过的的斗香园快餐连锁店吃了份香喷喷的笋菇三丝拌面解决了午饭问题。下一站,黄陂南路上的中共一大会址,和去看了看曾经熟悉的老西门的老爸老妈集合。

【我是攻略】:关于从田子坊新天地的公交线路,建议环保地步行到田子坊西边的瑞金二路上,往北稍走300+米到瑞金医院站,坐146路内环公交,到当路兴业路站下车,就到新天地了。新天地一大会址可以免费参观,更有我很感兴趣的“屋里厢”博物馆。
    当然,如果坐地铁的话,10号线有新天地站,只是离一大会址这一带略远一些。
    关于上海的公交车再补充一点注意事项:上海的公交站大多数都以路名命名,而上海的路横竖交错密集度很大,公交站的命名方式往往是“xx路xx路”。初看让人迷惑,其实也挺好理解,就是太长不好记…写在前边的那条路是当前车行的主干道,后一条路是分岔路口。你需要做的,仅仅是预先查好地图,上车投币2元,然后听清报站站名下车就行了~上海的公交大部分是空调,无人售票,自助投币2元,没有IC卡的话请备好零钱。

    从公交站下来,沿着兴业路往东走一点儿,就能看到新天地商业圈。新天地一带是由上海老房子改造的、集小资文化、餐饮购物娱乐一体的娱乐中心,而最大的特色是随处可见的保存完好的石库门建筑,走在这样的梧桐遮荫的幽静小路上,仿佛光阴倒流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90年代初上海的大规模改建,很多烙印着怀旧风情的老房子被一栋栋拆除,索性在意识到文化保护之前,还剩下一小部分清水砖墙的石库门建筑。在动迁了新天地一带的老居民之后,政府对这些建筑开始了不惜工本的修缮改造。而如今的新天地已经成了上海的文化地标,只是老上海居民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海派文化注入后的海外小资风情。鳞次栉比的咖啡酒吧、主题餐馆和时装店工艺品店,露天茶座满眼都是悠闲的外国人。
    我今天的行走关键字是——石库门,如果说田子坊石库门实在屈指可数了,那新天地这里几乎满眼都是修葺一新的石库门,只是它们都太新了,很难找到历史积淀下来的沧桑感,这是唯一遗憾的地方。

【我是友情提示】:石库门是老上海的典型建筑特征,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上海话其实叫“石箍门”,只是后来变音为石库门。这种建筑的正大门以条石作门框,门扇为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幅,与中国的传统民宅相比趋向保守。


    等我来到新天地一带的时候,老爸老妈早已经在兴业路尽头的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完等我了。老爸向来对历史感兴趣,又是个老党员,等我来了专门又陪我转了一圈。
    一大会址原本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的李汉俊与兄弟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后来李家将两楼内墙打通,楼梯合一,组成一家。民国10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他们家一楼的客厅举行。
    当年的李公馆这个位置其实很偏僻,旁边还有农田,而今天的一大会址,在城市建设之后,处在黄陂南路和兴业路交汇处的转角特别显眼,环境极佳,又不失幽静。现在作为一个纪念馆,参观是免费领票的。
    除了一楼大厅,会址里的其他展馆都禁止拍照,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亲自去看看。二楼的展馆除了详细展示了中共成立的历史背景,还有曾经这里作为法租借望志路树德里的历史遗物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文物史料陈列。展馆里有真实还原当时会议情况的1:1人物模型,当年在这间屋子里参加一大会议的13位国内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以及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围坐一桌,热烈商讨的情形栩栩如生,旁边附有他们的生平详细介绍,只可惜这13位一大代表最后的结局大多悲惨,其中出了2位汉奸,3个主动退党,4个被开除党籍,11个非正常死亡,而两位共产国际友人后来也受到党内政治冲击并死于枪决。





    从楼上展厅沿参观路线下楼来,穿过天井,从最后的这间小门进去,才是当年一大召开的真实地点,会议室的布置均恢复了原貌,家具物品也是按原样仿制的。一大会址的参观时间不会太久,大约半个小时可以搞定。





    一大会址对面是上海邮电博物馆的新天地分馆,只是小小一间,对邮政感兴趣或者想在明信片上盖几个更有纪念意义邮戳的朋友,可以去位于天潼路395号、大气恢弘的邮电博物馆主馆参观。
    而我最惦记的是新天地这里的“屋里厢”。屋里厢是上海话“家”的意思,是对于上海人来说包含温暖和眷恋的一个字眼。而在这儿我所说的屋里厢其实是一座由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保留至今的老房子改造成的石库门博物馆。在我看来,它是新天地这片“新天地”里唯一留存着的最完美的光阴见证和缅怀老上海的好去处。

    走进这栋二、三层小楼的石库门的“家”,花20块钱买张门票,就可以开始慢慢参观了。说是参观,其实更像是一次“家访”,像是去一个主人不在家的空房子,主人好像刚刚有事出门,家里都还是他们生活着的模样。而这栋300多平米的老房子,真是个窗明几净、真实还原的家庭博物馆。更惬意的是,几乎整套房子里就我一个“客人”,除了不让触碰老家具和老物件以外,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从一间房间走到另一间,满足全部好奇心的近距离打量这些几乎要成为古董的家什,甚至碰上好心的保洁叔叔还让我好好多拍几张照片。



    一楼入户是个天井,两把好客的藤椅安静的摆放在生机勃勃的小院子里,隔壁房间的窗户开着,是主人的书房,青花瓷的花瓶还种着清香的百合,桌上摆着算盘和笔墨纸砚,一看就是书香门第人家。


 

    客厅里也家什齐备,墙上错落挂着黑白老照片。待客有道的主人在客厅里备好了茶水和香烟,甚至玩乐的象棋。泛黄的皮质沙发也是一副老派的模样,中西结合的风格是那时候上海的典型特征。



    客厅隔壁居然是间新房,大概刚娶了媳妇儿,几个大木箱子一定装满了陪嫁的嫁妆,火红的床饰和精细的梳妆台,一看就倾注了主人对儿女一代守望的幸福感。



 

   一楼的最里边是厨房(上海话叫“灶披间”),堆着柴火和灶具,一副随时准备开火做饭的模样。从旁边上二楼,最先到的是转角夹层处最出名的“亭子间”。亭子间也是上海方言的音译,这间房间通常朝北,因为处在厨房的正上方,冬冷夏热,面积又小,是整套房子里条件最不好的一间。长长被主人用来对外出租挣点房租。
    亭子间的布置明显要比其他房间简陋的多,除了张窗和必备的衣柜以外,就是书桌和简陋的书架了,亭子间的盛名其实正是因为那些清贫的文人墨客,上个世纪2、30年代,不少文艺界人士来到上海,靠写字为生,只能支付的起亭子间的房租,在这陋室闭门造车,因此也就有了“亭子间文学”。最出名的像鲁迅、巴金、蔡元培、郭沫若、茅盾等等名家都曾在石库门老房子的亭子间住过。





 

    柜子上的小时钟指针停留,停在旧时光里,不愿向前。屋里的摆设一如往昔,旧人已去,历史不复,老故事即使心酸,却也造就了一代文人墨客。






    二楼都是卧室,男女主人的、子女的、老人的,从家具摆设就能看出个究竟。从胭脂首饰盒、精致复古的发饰,到老式缝纫机、老式风扇和台灯、绣花的枕套和床单,甚至床头的好莱坞剧照杂志、墙上的老上海专属月份牌,都是有故事的物件,尤其是那些微微带了裂痕的,或是因为用多了而变得略褪色但是有着异常光滑质感的。或许可以解释为我是多少带点儿民国情结的,对这个时期风格的欣赏远多于对清朝以前的。
    那些床头的墙角的、柜子上圆桌上的,每样东西都一尘不染、归置整齐,连我这种分类强迫症都看不出哪儿还需要再拾掇拾掇的,只想等着主人回来给我讲讲那些年那些事儿,讲讲那些喜闻乐见的邻里趣事儿…

 

    这样的石库门,这样的屋里厢,即使没有这间这么讲究,也是曾经多半数老上海人成长生活起来的地方,而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婀娜多姿的旗袍女子,也早已化成书中和老电影里的一场旧梦。“曾经”这个词,是回不去的历史,抹不去的回忆,是时代进步最残忍的断裂,握不住的美都是令人留恋的。
或许当你走在这样会咯吱作响的木地板上、走在一间套一间的白炽灯泡照亮的房间里、看着自己倒影在梳妆台和大立柜的镜子里,却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时光时,才会体会到“珍藏”二字,对于这栋独一无二的博物馆的意义。






 

    最后一部分的展示区,是独立出来的,回廊的白墙上讲述了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一天,简单又经典。还有关于消逝中的石库门,关于消逝中的老上海民间文化。



    从“屋里厢”出来就是新天地中心区的小资休闲场,各色的咖啡酒吧、各色的外国游客。午后阳光正好,光影阑珊,是个有情调的地方。可惜我们还要赶着上路,还有今天的最后一个目的地——远在闵行区的七宝老街,路上就得1个小时。



    等我们坐上地铁9号线在七宝站下车,再往东南方向步行到青年路上以后,已经傍晚5点多了。等看到老街招牌式的牌坊和钟楼,天色已经有点儿暗了,但是老街还没有上灯,游客不算多,进了牌坊再继续往南走上老街的北大街就能看到传说中的各色杂货铺和小吃了。



    最初对七宝老街感兴趣,主要归结于那句“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外加盛传这里特色小吃云集,形成一个微缩型的江南水乡小镇。综上种种慕名而来,多少有些失望。或许因为已经看过了正牌的苏州山塘街、嘉兴西塘镇,再看这里,就真有点儿小巫见大巫了。



 

    这里的杂货对我没有吸引力,小吃也没什么诱惑的色相,直到终于看到了这段水乡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几座小桥横跨在这条不算宽的黄浦江支流上,桥上有许多摄影发烧友的大叔已经摆好了脚架等着捕捉华灯初上的七宝夜色。我没有这个雅兴,还是继续往里走走,看看还有什么能吸引我的吧…





    最后,还是失望了。
    来的晚,各种馆都关了门,小吃倒是满街都是,可都是吃过的,没有特别的。最后和老爸老妈分了两份老街臭豆腐,或许是好久没吃过了,觉得倒还蛮香。当年在山塘街,吃过一次海棠糕,喷香出炉念念不忘,推荐老爸老妈尝尝,结果又失望了,凉了的海棠糕不能算是美味。









   

    我们离开的时候,七宝开始上灯,夜色下的七宝倒更迷人些,或许也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罢…七宝老街就是这样了,不十分推荐,或许来不及去的朱家角会好得多。
    明天有博物馆之行,到时在那儿再寻找真正的千年上海吧,此时此刻只想回家吃碗泡饭啃两口西瓜才是正经事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