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 2 情迷新外滩 武康大楼 -宋庆龄故居 -上海博物馆 -黄浦公园 -外白渡桥 -外滩 -东方明珠 -滨江大道 -浦东新区

浙江
浙江 zhejiang
经纬度:120.049188
29.284574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7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9 14:32
游记浏览:7

   前一天还是艳阳天,还睡着竹席吹空调,第二天就变脸成凉风习习小雨悠悠的赖床天了。但是为了看风景怎么能贪睡呢,必须风雨无阻。后边几天的旅行计划都是排的满满当当,老妈舍命陪我满上海滩的暴走,事实证明她体力比我还强……我这小身板儿以前暴走完全无碍,这次走到第三天就开始腰酸背痛的亮黄灯了,估计完全是之前好长一段时间在家宅朽了…

   出门的时候只是阴着天,等我们坐车找到武康大楼的时候,雨就绷不住的下起来,不算大,但是也漫天细丝。之后的一整天时阴时雨,倒也不碍事儿,而且温度特别舒服。
   淮海中路1850号的武康大楼,它的特别风格是吸引我的地方,也是老上海的见证。其实原本更想到旁边的武康路走一走,天气原因临时改变了计划,至今也有点儿后悔。
  说到这武康大楼,又叫诺曼底公寓,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一座8层高、三角形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这种特殊的三角形外观,仅仅是因为当时淮海中路武康路的这个30度夹角,地理原因让它至今别具一格。当年的它是上海最早一批现代化高层公寓,住着的一般都是以上层侨民。而武康大楼如今的房价也贵的惊人,平均在6、7W一平。





 

    穿过武康大楼底部的骑楼,对面就是宋庆龄故居了。

    其实原本并不在计划中,临时google地图一下发现它近在咫尺,才决定去拜访一下。没想到原以为值不回20元门票却有意外的收获,算是上了一堂历史课,更生动具体的了解了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先生。而她,曾在这栋红瓦白墙的小洋楼里生活了近15年之久,在这里度过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期,没有孙中山先生的陪伴,独自在怀念中坚强生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妇女儿童的文化医疗等事业鞠躬尽瘁,直到70岁高龄才迁居北京到终老。



 

    一进院门,斜前方就是她住过的别墅,不过先到右手边这座门口有她雕塑的文物陈列馆好好了解下她吧。馆内禁止拍照,有很多文物史料和她的私人收藏和外交礼物,当然更多的是关于我们这位国母的生平介绍,与孙先生携手走过的一生,她的家人和朋友,她为祖国做出的繁多贡献,还有少量可以互动的音像资料,她的音容笑貌也就变得立体亲和起来。





    整座小院都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幽静又独立,有着特别的气质,或许是满院的百年香樟树,或许是宋庆龄和孙中山生前都爱的白鸽在此纷飞,又或许是这雨后空气的轻薄湿润,总觉的在这样一个地方生活着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小洋楼的正门是不开的,我们从副楼小院进去,里边有鸽棚和车库,车库里停着两辆轿车,一辆是斯大林送的吉姆,一辆是周总理给她配的红旗,而这两辆车至今都保养完好,尚能上路。




    这座船型的别墅,据说是寓意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而如今在香樟树的围绕下宁静而立。屋里闪烁的灯光,主人早已不再,房间里的摆设却一样不落的完好如初,而且每件都是当年主人用过的原物,连摆放位置都是亲自设计的。
    进楼参观碰巧遇上11点半的学生志愿者解说,穿上鞋套,等齐了不算太多的游客,就一起进屋。小姑娘有点儿紧张,声音不大而且有些磕绊,一看就是台词没背熟,不过该讲的故事也没落下。
    从客厅、餐厅、卧室到打字室,满屋都是各个国家来访的友人送给宋庆龄的礼物,有各种画作各种装饰品,当然最醒目的还是几乎每个房间都有的孙中山先生的照片或者素描、水彩和油画,足以见得他们之间的爱之深念之切,可惜孙先生先走了好多年......





 

    别墅里是禁止拍照的,去后花园的时候透过廊内的玻璃窗悄悄拍了两张,正好把微笑的孙先生标准照影了下来。
    别墅的后边是花园,2千多平米的花园四周环绕着二十多棵百年香樟树,终年葱茏苍翠,是热爱生活的宋庆龄当年经常散步的地方。香樟依旧,伊人已故,因为伟大而被历史铭记,或许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从宋庆龄故居出来,下午的第一站是上海博物馆,午饭问题还没解决,打算先过去在周边看看。故居门口就有两三趟车可以直达博物馆附近,不过下车以后还得走好一段,我决定干脆走到交通大学站坐地铁过去还快,从8号线或者2号线的人民广场站1号口出来就离博物馆不远了。
    人民广场南京路的中段,离外滩和南京东路的步行街都很近,周边已经是繁华的商业区,一出地铁口,就感受到和武康路一带完全不同的商业气息,林立的各色高楼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是属于大都市的立体感。


    肚子开始饿了,老妈带我去福建南路上的新亚大包,吃了碗她很推荐的荠菜肉大馄饨,又点了份蚝油叉烧酥。新亚大包是上海最大的也是这里独有的中式快餐连锁店,上海特色的大馄饨确实实惠又美味,叉烧酥也很香。



 

    吃饱上路,去武胜路上找那座“天圆地方”的醒目建筑——上海博物馆(新馆)。当然,上海博物馆不是专门讲上海的历史,而是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和北京、西安、南京齐名的四大博物馆之一。四大博物馆已经去过北京和西安的两个,这个也不应该错过。其实馆藏文物来说,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必然首屈一指,但是四处的馆藏还是各有不同的侧重,上海馆的12W件文物,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也许因为不是周末,所以没有赶上北京和西安博物馆前一样长的队伍,稍排了1分钟,就通过安检顺利的进了馆。





 

    地下2层地上5层的博物馆内还是围观者众的,老老小小的中外游客围在那些大大小小的珍品前。有人租了解说器认真研究,有更多人跟我们一样只是草草看几眼,赞叹一下,再拍几张照片。其实关于博物馆的珍品照片,很多人拍回去可能再也难翻出来赏鉴一下这是哪朝哪代的真品,不过当时的眼花缭乱和对古人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打心底的赞叹确是会被铭记的。

















       

    11个展馆和3个展厅没有全走遍,只挑了最感兴趣的几个看了看。空调温度低的有点儿过分,在大厅边凳上歇了会儿就继续下一个目的地——外滩了,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博物馆北门出来是上海市政府的广场,地上湿漉漉的一片,看来在博物馆消磨的时间里又避过去了一场雨。



 

    跟着google地图去找九江路上的公交站的时候,经过这座基督教沐恩堂
    其实人民广场一带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爱赛的英国人在上海殖民时代公共租界区里的建造的跑场,有商业头脑的英国人把这一带附近的小路拓宽成大路,与此同时,上海公共租界当局为了纪念“南京条约”签订,正式将此路命名为南京路,并将这此路向西延伸,直通静安寺,取名涌泉路,又名静安寺路,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西路





 

    中场休息来上堂历史课吧,一起了解下上海滩那段说不尽道不完的风云往事,不喜者欢迎跳过。
    英法美列强殖民上海早期的时候,上海百姓称他们做夷人,后来被政府改“夷”为“洋”,去了蛮夷之意,平添了洋气的虚荣,“夷场”也就被改叫为“洋场”,也就是现在东起外滩,西抵静安寺的“十里洋场”。人民广场一带正处于旧时老上海所谓的“十里洋场”的中间地带,是当年上海滩租界区兴旺繁华的一片区域,离曾经上海出了名的“大世界”也不远。大世界可是当时最吸引市民的游乐场所,大小戏台、电影院、歌舞表演种类极多,也是出现在老上海影视剧里最多的“远东第一俱乐部”。
    时隔百年再回首,当年的夜夜笙歌表面浮华盛世,却也是租界区的中国百姓被殖民统治压迫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这把历史的双刃剑有着剥削压迫的利刃,却也对上海的经济开辟了新的通道。英国商人在南京路上开起了老四大百货公司,到了30年代,海外归国华侨又开起了后四大百货公司。而30年代的上海,俨然已经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东方排名第一的大都会,无数创业家的传奇发生在这里,无数的超级富豪在这里诞生。
    十里洋场的花花世界已经成了今天的“新世界”,独立自强有经济头脑的上海人把这里经营的繁华绝代,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社会阶级分化严重,主流社会崇尚奢侈,“魔都”的魔,道尽了摩登都市和魔鬼都市的两张面孔。

    讲完历史,再来看看眼前的新上海滩吧。
    经过南京路步行街的时候,它依然是在任何时刻都能见到的一副行迹匆匆的拥挤模样,哪怕在阴郁的天气里,也用五光十色温暖了熙来攘往的行人。走在大都市光辉照耀下的每一个躯体,是否能用皮肤上被覆盖的、瞳孔能捕捉到的光影,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浮华旧梦呢。



 

    在这个近黄昏的下午,我和老妈的外滩游第一站,是当年英租界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黄浦公园。黄埔公园只是个开放性的小小绿地公园,但却是上海的第一座正式公园,是外滩百年沧桑的见证。原本的一块苏州河口浅滩,被改造成绿地,是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一个转角,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原因,观景位置极佳,江对岸的浦东新区一览无遗。





 

    如今的黄浦公园百无禁忌,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塔和塔下免费开放的外滩历史纪念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观一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转入苏州河那一边的外白渡桥







  

    也许这一幕你觉得眼熟,也许你知道关于冯程程和许文强的故事,又或者你在情深深雨蒙蒙里看到过它的身影,但是你或许不知道如今的这座桥已是风雨飘摇过后的第三代,从第一代的木桥,到这座始建于光绪年间、当时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的第三代,外白渡桥已经承载了太多老上海故事,也成就了它今日闻名中外的历史意义。
    关于那许多历史,在这儿我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移步百度之。











    外白渡桥的风景是360度无死角的,怀旧在西,现代在东,一条苏州河穿越而过,汇入黄浦江中加速奔腾,像一条条贯穿这片华东平原的血脉,让生命鲜活,让城市向前。
    走在风景中,只希望时间凝固,定格成老照片,可惜光阴无法倒带。



 

    天空依旧阴沉,云压得很低,小雨时有时无的飘着,对岸浦东的环球金融中心时不时就被云遮去了所谓“军刀”的手柄处,这时候如果站在它474米高的第100层观光天阁里,走在透明地板上,一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吧。







    我原本计划是坐渡轮直接过江到对岸的浦东陆家嘴一带,近距离看看这片上海滩的新生力量。结果找到工商银行对面的渡轮乘船处附近问执勤的工作人员,被告知今天渡轮不开…也不知道是特殊情况停运,还是怎么样,只知道当下最快能过去的方法,是去找地铁2号线的南京东路站,坐一站地铁到陆家嘴站下来。无奈只好又折回南京东路上。
    偶然路过美伦大楼里免费开放的摄影展,被“外滩经沧”的影展标题吸引,就进去看看,是金石声老人的摄影展。说起这位金先生,其实当时并不了解,回来百度以后,才知道这位已故的摄影师是上海第一代城市规划学家和摄影艺术家。迂回的白墙上悬挂着一幅幅黑白老照片,几十幅作品讲述了上世纪3、40年代的老上海的外滩南京路外白渡桥、轮渡码头、海关大楼等等等等。逝去的都弥足珍贵,没有这样的光影记录者,我们永远无法想象“曾经”的长相。



 

    折腾了一圈,终于踏上陆家嘴,长久的远观变成脚踏实地的近赏,也算了却一桩心事,让这趟旅行完美一些。
    从陆家嘴地铁站一出来就是环形交错的人行天桥,东方明珠近在咫尺,陆家嘴经贸区100多座高楼大厦从眼前铺陈开去。这画面切换的太快,是和寸土寸金的浦西完全两个天地的鲜明对比。在形态各异的摩天大楼下,人瞬间变得渺小。
    曾经80年代中后期上海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虽然反映了上海人普遍强烈的地域歧视和当年浦东真实的荒凉落后,但现如今的浦东,已经不再是曾经浦西人眼中的“乡屋宁”(上海话“乡下人”),而是贴着现代、时尚、引领潮流的标签,带着比高楼更高的自信拔地而起的新领地。



    夜色袭来,正是陆家嘴一带灯火辉煌的一刻,杯具的是单反电池耗尽,备用电池毫无征兆的突然夭折,只能用一部不给力的低端小数码和手机勉强代替,最夸张的是,它们的电池也都纷纷处在罢工的边缘,于是之后的夜景就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了。

    7点起灯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在安静的滨江大道上了。
    伴着对岸钟楼传来的《东方红》整点钟声,第一次从江这边看浦西的一片灯光灿烂,忽然就有种在天津海河边时空交错的感觉,同样中西结合风格的建筑,同样声势浩大的辉煌盛景,在晚风微凉的夜里,在江对岸,变成一张触不可及的宽幅画卷,身后的浦东想必也一如曾经见过的色彩斑斓,只是身在其中无法自知。
    东方明珠塔上的灯开的稍晚一些,但是你不会后悔多等几分钟的,因为亮起灯后的它,才是一颗真正的银白色明珠。
    今晚没有登高望远的计划,所以与大批大批涌入塔中参观的游客擦肩而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花100+元登上这座世界第五高塔,眺望上海滩的全景,如果天气给力的话,应该可以大饱眼福的。





 

    带着湿度的晚风吹得人越来越觉得冷,美景看在眼里也填不饱肚子,该找地方吃晚饭了。原本打算去城隍庙那边吃小吃,暴走了整整两天此时此刻实在有点儿力不从心,等折腾去城隍庙那边,不知道得多晚了,还是靠“大众点评”APP救救急吧,偌大一个陆家嘴,这么多林立的商铺广场,还少得了美食吗。
    除了地铁站周边商圈的各种快餐之外,意外搜到环形天桥西南边的正大广场有家南翔1900,简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虽说正大广场里美食种类繁多,什么日式的、韩式的、泰式的、江浙的,但还是认准了南翔小笼包非它不可了,想尝尝还是不是记忆中的难忘味道。



 

    小笼包是必须的,点了虾肉的,糯米烧卖、蟹黄白玉卷、柚子香薰鱼也都不负我望,江浙风格的精致小食和清甜菜系特色挺合我和老妈的胃口。当然,咸甜酸辣无忌口的我一直是走遍大江南北都能吃得开心的吃货一枚。



 

    从正大广场出来的时候已经将近9点,都市夜生活正如火如荼,陆家嘴的高楼用灯光照亮夜空,这里是座不夜城,完全想象不出曾经这片土地所上演的落寞荒芜。可它对我来说,依旧那么陌生,即使看过它们光鲜的外表,也看不透每一个为它的繁华趋之若鹜的心,或许他们把它已经当做熟悉而依赖的家,而我此刻只想回到浦西那个临时的“温暖的家”好好地洗个澡睡一觉。
    我们从这座城市的地下呼啸而过,错过地面上所有关于夜上海的其他风景。从地下出来已经回到徐家汇了,要在这里倒公交车。
    其实徐家汇一片也是很热闹丰满的,无愧于上海的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的头衔,像港汇广场、东方商厦这样的大型shopping mall比比皆是,还有极具人气的太平洋数码广场、百脑汇这样的电子产品市场。此刻唯一沉寂隐退下来的只有那座天主教堂了,甚至没有灯光,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它两座钟楼的尖顶。
    伴着新老上海的浮华旧梦入睡,明天,将会是一场文艺之旅。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