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台湾 > 台北 > 中山堂 > 旅游景点介绍

中山堂旅游 中山堂旅游攻略

中山堂
中山堂 zhongshantang
经纬度:121.510047
25.043224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0
游玩天数:
入库时间:2016-07-21 15:05
景区浏览 :76
门票:
开放时间:
地址:
景区电话:
大家印象:
走进景点:位于台北市西区的中山堂,是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战败投降典礼的地点。日本殖民政府将清末布政使司衙门拆除重建,1936年改称“台北公会堂”,即现在的中山堂。建筑本体采钢筋混凝土,当初设计的是四层式的钢骨建筑,采自由形式的现代建筑特色,包含了西班牙回教风格,还有欧洲古典主义属于折衷式建筑。 “台北公会堂”兴建的规模仅次于当时东京、大阪、名古屋的公会堂。台北市文化局二科科长王逸群说,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建这样的建筑,其实也是加注了殖民主义。 王逸群表示,台湾现在许多官方建筑,都是当时日本人在台湾建造的。这些建筑结合古典及现代的建筑风格,都是日本第二代建筑师留学欧美后,无法在日本本土实现想要建的建筑样式,然后全在台湾试验建成的。 1945年日本战败,中国政府在这里举行台湾地区的受降典。中山堂见证了台湾殖民时代的结束。光复之后,台北公会堂更名为中山堂,曾是召开“国民大会”、当局各界重大集会的空间,并成为接待外国贵宾第一选择的场地。 不过后来,中山堂一度呈现闲置状态,并经历了三个时间的转变。首先是1992年被列为二级古迹,处于静态保存的状态;直到1995年,台北市文化局提出了中山堂再利用的观念,采取动静态保护,除了维持建筑物的原封不动外,也对一些老旧设施进行整修。 台北市2001年成立中山堂管理所,中山堂被明确定位为传统艺术的艺文中心。王逸群说,中山堂外的广场呈半月型的形状,非常适合大型的传统戏曲演出。现在台北市文化局将中山堂规划两个定位,一是展演传统戏剧,长期有“台北国乐团”进驻,二是市民论坛的固定场地。
到达与离开:
最佳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