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古建修缮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昨日,北京会议中心,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接受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养心殿坐落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去年,这座院落开启了百年来的首次大修,预计2020年完成。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修之后的养心殿开放面积将超过六成,与现在的“隔窗欣赏”不同,届时,游客可以走进养心殿内部参观。

  据单霁翔介绍,故宫每年约1500万游客中,有约500万游人都会选择前去参观养心殿,但由于条件限制,该区域可供观众参观的面积仅1000平方米,游人只能扒着窗口看看养心殿的大概。“大修之前养心殿只开放了17%,大修之后超过60%的区域都会开放,游客可以入内参观,御膳房也将还原。”

  单霁翔表示,2002年大修伊始,故宫开放面积仅有30%,直至2015年开放面积达到65%,力争今年能够达到76%,到2025年达到85%。

  ●故宫保护总规

  今年开放面积力争达到76%

  记者:今年你在提案中呼吁加快审批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初衷是什么?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岗位,参观故宫的观众人数持续增长,过去10年增长了一倍。所以观众进故宫以后,如果得不到一个很好的参观环境,这样对故宫作用的发挥、对观众的感受都非常不利。

  故宫保护总体规划是一个指导故宫今后健康持续发展的纲领性的规划。比如去年6月13号故宫开始实行限流了,今年春节正月初三10点半截止售票,初四是10点20分截止售票。如果挡住更多的人进来故宫,我觉得需要一定的法律保障,所以我呼吁故宫保护条例能够伴随产生。

  这样的步骤是双刃剑,对我们内部的约束更大,我们动员单位的职工要搬出去,压缩工作地的面积,但是内部难度很大,你说谁愿意压缩自己的办公面积,谁愿意压缩自己的库房?这次规划如果获批,故宫必须腾出51000平米不合理的古建筑利用,变为合理的古建筑利用。

  记者:不合理的古建筑利用面积是怎么测算出来的?

  单霁翔:现在用作工作用房的古建筑,应该腾退出来。紫禁城一共是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要腾退出51000平米用作开放,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原来已经开放了很大的区域,现在还要增加。前年开放面积就有52%,已经超过一半了,去年达到了65%,我们今年力争达到76%。

  但是这次的规划要求更严格,要求我们到2020年要达到80%,2025年要达到85%,一个现代化的大楼如果开放85%的地方让观众可以进去,也是很了不起的。

  ●古建筑修缮

  古建营造面临“人去艺亡”局面

  记者:修缮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单霁翔:在古建筑修缮的人才培养方面,故宫博物院现有古建筑修缮专家年龄结构老化,绝大多数已经接近或达到退休年龄,按照现行有关人事制度规定,他们属于工人身份,不能够返聘工作岗位。

  近年来为了使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得以传承,故宫博物院恢复以传统的“师承制”方式培养营造技艺人才,使技艺精湛的古建筑修缮专家能够将技艺传承下去。但是因为一些限制,这些徒弟学成之后,难以获得事业单位编制,因此面临人才流失的状况。如此下去,“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将面临“人去艺亡”的严峻局面。

  记者:目前修缮资金情况如何?

  单霁翔:现在情况下,国家财政资金给予了支持。我们也在鼓励社会有识之士能够捐赠,帮助我们修缮古建筑。最近我们成功地从社会(力量)方面集资了1.4亿,维修养心殿用。工程需要2.2亿,古建筑修缮里面的环境保护和开放陈列展览,特别是文物的修复都需要资金。

  ●故宫文创产品

  “萌萌哒”系列占文创产品不足5%

  记者:去年故宫的文创产品大受好评,这些最初是谁的想法?

  单霁翔:这些也是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想在轻松的环境下领略传统文化,孩子们、学生们甚至一些老人也很喜欢(文创产品)。但是故宫的文创产品其实是丰富多彩的,很多人印象说故宫走的是“萌萌哒”路线,其实所谓的“萌萌哒”系列在我们的统计里不足5%。

  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不能变成商场,故宫有传统古建筑群的风貌和壮美,所以我们要继续“去商业化”,让人们感受不到商业气息和设施对人们正常参观故宫的负面影响。

  记者:《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特别火,你怎么评价这个片子?

  单霁翔:我觉得(片子)显得挺轻松的,但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这个片子也告诉大家故宫里每一件文物我们都是善待的,修复这个的人不都是老的工匠,也有年轻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在年复一年地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贡献给文物的修复。

  我们还想把这个故事更延伸,今年我们就要开放文物修复区域,观众可以看文物怎么修,实际这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

  ★建议

  故宫古建修缮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

  单霁翔建议,将故宫古建筑修缮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脱离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将科学研究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进度服从保护质量。

  在文物修复专家队伍稳定方面,合理制定文物修复专家的退休返聘制度,按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退休标准,保障他们享有与付出相适应的待遇。

  在传统营造技艺人才培养方面,建立特殊人才选聘制度,对于经过系统培养的保护传承人员,可以不受户籍制度限制,作为专业急需人才加以安排使用。

  在传统修缮技艺保护传承方面,改变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文物修缮企业的机制,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固定,培训有保证,水平不断提高的专业队伍。 (记者 刘玮)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