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多数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

发布时间:2016-11-02 11:44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4

  5日,记者从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我市集中力量抓好“三重一大”,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健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多数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标准。

  综合实力
  以市为单位率先达小康标准

  去年,我市预计(同下)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36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3%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8亿元,增长43%,首次迈进全国“双三”城市行列;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36亿元,比年初增加303亿元。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50亿元,增长17.5%,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200亿元,均增长22%以上,亿元以上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

  去年,我市实际到账外资达15亿美元,增长40%,实现两年翻番;全市自营出口实现37亿美元,增长41%,总量保持苏北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0亿元,增长18%左右,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苏北以市为单位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改革活力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  比重近60%

  去年,我市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科教文化、医药卫生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近60%。各类园区蓬勃发展,其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10位,成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基地和苏北唯一低碳经济试点园区,2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50个,集聚服务业企业3727家。

  城市面貌  水环境质量居全国先进水平

  去年,188项年度城建重点工程顺利推进,高铁生态商务区一期、音乐厅、彭祖名人园、三环南路绿化提升、中山路省级示范路等标志性工程建设竣工,奥体中心、三环东路高架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此外,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30个创建镇的规划全部完成,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产服务三大类项目253个。

  去年全市完成绿化造林13万亩,市区新增和改造绿地1300余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54%,居全省第一,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成功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市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35天,在去年国家环保部抽检中列全省前三位。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出境地表水实现基本达标,水环境质量居全国先进水平。

  民生改善  9大类56项实事全面完成

  去年,我市为民兴办的9大类56项实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百万农民脱贫攻坚工程目标顺利实现;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200元和9500元,增长14.5%和18%以上。

  去年,我市大力实施商品房限购政策和价格备案制度,备案项目面积达277万平方米,核减金额34亿元,普通商品房交易价格涨幅连续9个月下降;全面完成主城区408万平方米棚户区一期改造任务。此外,教育均衡化发展和现代化创建有序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法治徐州,平安徐州建设深入推进,和谐稳定的社会居民持续巩固。

  转型升级  本土上市企业居苏北首位

  去年,我市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和能源产业分别完成产值1980亿元、1600亿元、1000亿元,煤盐化工产业突破千亿元大关。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40亿元,增长14%以上;商贸物流旅游业完成营业收入2190亿元,物流产业超千亿元,软件开发、服务外包营业收入实现当年翻番,67家企业完成主辅分离;全市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900亿元、1770亿元,增长90%和80%以上,增幅居全省首位;矿山物联网被列入省十大科技创新工程,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物联网工程实验室落户徐州,两项示范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市本土大中型企业和47%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总数比上年翻两番;全市大学生创业企业达1646家等。我市农业化水平全省领先,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0亿斤,实现8年连续增长,高效设施农业新增加面积和耕地占比、果品和畜产品总产量均居全省首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45:1。

  此外,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成效显著,其中徐工集团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跃居全球同行业第7位,中能硅业多晶硅产能居世界第一,成为国内行业唯一示范企业;新增百亿元工业企业3家,总数达7家;新增50亿元服务业企业3家,总数达到11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本土上市企业达到7家,居苏北首位。

  • 上一篇:12345政府服务热线试运行情况良好
  • 上一篇: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五十九次主任会议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