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就钢铁防线 ——记市交警支队治安卡口大队东店子中队

发布时间:2016-11-02 16:29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9

◆新闻背景◆


  市交警支队治安卡口大队东店子中队,位于206国道与淮徐高速徐州东出口交会处,现有民警10人,主要承担对进出城车辆盘查、设卡堵控违法犯罪嫌疑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维护附近节点路段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等任务。2013年以来,该卡口立足“三控三联”警务,完善治安管控体系,共破获各类违法犯罪案件321起,其中刑事案件13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17人、其中网上逃犯22人,追缴盗抢汽车29辆,摩托车35辆,缴获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32.6万元,被誉为“钢铁卡口”。


  ◎本报记者 马国明      

   

  特约记者 陈琛 王彪      

  

  5月9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东店子中队,此时,经过卡口的车辆川流不息。中队长孙峰介绍,卡口民警重要职责就是核实人员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嫌疑的人,特别是在逃人员。“看准想拦的车辆,然后向这辆车示意,左手拿牌向前伸直,右手向左下方挥动,示意车辆靠边停车后,再检查车内人员证件。”孙峰简要介绍了卡口民警的值勤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


  我市自古五省通衢,随着近年城市的发展,人、车、物流飞速增长,这就要求卡口必须“卡得住、关得牢”。东店子卡口结合实际,改进警务模式,进一步完善点控、线控、环控的“三控”体系,立足“信息联判、警情联处、勤务联动”的“三联”警务机制,通过制订了详细的定点守卡与机动巡逻相结合的巡防勤务计划,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信息研判小组和机动巡逻队合署办公,与周边高速大队、属地交警大队、分局巡防大队以及辖区派出所共享信息,定期联判,对卡口周边的各类警情,不分警种,就近处警,对于特殊警情,各警种各部门联动处置,建立动静结合,整体联动,形成打防控一体化网络格局。


  3月15日11时20分许,民警何传国、杨振北在东店子卡口路段处执勤时对一辆大客车例行检查,发现车内一名中年男性神色异常,民警出示good后对该人进行检查,发现该男子是泉山分局上网追逃人员,立即将其控制住。


  最近一段时间,我市杨絮漫天飞舞,路上的行人大多都戴上了口罩,可记者发现卡口民警没有一人戴口罩上路值勤。“杨絮不算什么,天天吸汽车尾气,都已经习惯了。不戴口罩,是减少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之间的隔阂,交流起来也方便。”孙峰这样解释。每天上午,他都要向全体民警通报近期高发警情,同时布置当天的查控任务,民警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嫌疑车的牌照、特征。守卡不是“守株待兔”,民警必须及时研判疑车疑人的轨迹动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卡口堵控。应对突发警情,卡口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调集优势警力,迅速在城市外围布设“防控网”,堵住可疑车辆和人员的逃窜路线。


  “您好,请出示驾驶证。”孙峰拦下一辆小货车后,在警务通上输入驾驶员身份证号码,核实信息。警务通显示一切正常,他这才将车辆放行。“你们一天得输入多少个数字啊?”“这样枯燥重复的动作,每个卡口民警一天要重复很多次。平均一天下来,要检查400多人次,160辆车辆。”“从这么多车里发现疑点,要靠什么?”“靠的是民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靠的是每日无数次的重复检查,靠的是日复一日练就的‘火眼金睛’。”孙峰说。


  该中队坚持科技建警,依托现有“车、驾、管”信息、3.20系统、警务平台、交管平台、警务通等信息库资源开展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中队人人掌握“会查询、会比对、会研判”的网上作战技能,实现了所有警务活动均利用警务平台网上办公,打造了快速便捷、精确高效的智能化警队。同时,他们坚持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不断细化完善执法执勤规范,细化民警路面执勤执法流程,确保各个执勤执法流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了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治安卡口不仅是治安防控的“桥头堡”,东店子卡口还将岗点建设成为群众求助服务重要窗口,同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24小时接待群众求助,真正做到了时时、处处、事事让民满意。一年来,为群众做好事248件,收到锦旗、表扬信186面(封),有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穿good的雷锋”。


  陈永刚 摄


■记者手记


  “烦死了,好几次从这走,都被你们查,有什么好查的。”采访中,记者听到有人埋怨。不管严寒酷暑,卡口民警每天都要在卡口值勤,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呼吸着尾气、雾霾、杨絮,可还要忍受驾驶员的不理解甚至谩骂,但他们并无怨言,坚守着职责。如果有卡口民警拦下你的车,希望市民能多些理解和配合,他们多卡住一个坏人,我们就会多一分平安。

[我要投稿](责任编辑:bigworld)
  • 上一篇:石搞派出所
  • 上一篇:市公安局多部门连获荣誉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