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江苏”系列报道一——经济新常态,看旅游业的拉动力

发布时间:2016-12-11 14:44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畅游江苏”系列报道①

 

  编者按  江苏人均GDP水平全国最高,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持续增长,显然不能再去引进大化工、大钢铁项目,让消费更多拉动增长,旅游业无疑是热点。在今年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长李学勇提出要更多培育旅游这样的消费热点。前不久,省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本报从今天起将围绕“畅游江苏”推出一组系列报道,以配合省政府意见的实施,促进我省旅游业发展华彩转型。

 

  一个没有名川大山的省份,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行社以及持证导游总数均居全国第一;五星级饭店、全国百强旅行社、省级旅游度假区总数全国第二;近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又明确提出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让游客在江苏期间行得“通畅”、游得“舒畅”、玩得“欢畅”。一个工业经济发达的省份,为何如此重视旅游业,乃至要将此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江苏特色:


  “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

 

  8月7日,在扬州个园景区,记者偶遇59岁的美国人凯西。20年前在江苏做过老师的她,这次重返江苏,她爽快直言:喜欢江苏的很多城市。

 

  雄朴的南京民国文化,婉约的苏州古典园林,旖旎的无锡太湖风光,亲子游不二选择的常州动漫城,说起这些时,省旅游局局长秦景安表示,江苏城市的魅力就在于,每个市都主动把整个城市当作景区来打造,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城市,成了江苏旅游最大的品牌,这,在全国旅游市场上独树一帜,可以说是江苏旅游最大的卖点。

 

  秦景安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这样好的卖点,继2011年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后,江苏就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出台《意见》,确立了这样的愿景:力争到2020年,实现旅游强省建设目标,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4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左右;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320万人次,游客人均逗留1.6天,人均消费1600元;年新增旅游就业2-3万人。围绕这样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924.74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4%,去年全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88万人次,游客平均逗留时间1.39天,人均花费1380元。尽管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分明看到了巨大的潜力。

 

  对此,省长李学勇表述得更加直接:旅游业如果成为拉动消费的最大增长点,一些地方的发展就不会老是盯着化工钢铁了。江苏省旅游学会执行会长、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主任章锦河认为,旅游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而江苏秀美的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又为发展旅游提供了极好支撑,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江苏战略性支柱产业。

 

  关联行业超百个,


  拉动内需是热点

 

  十年前,位于苏北沿海的大丰定位要发展化工产业,结果污染了沿海水系。后来,大丰海边滩涂上建立了知青博物馆,引得众多在大丰插队的上海知青故地重游,不但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还让当地重现海天美景。

 

  “旅游业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其带来的消费、增收、就业等效应远不止于‘景区’。”省旅游局旅游促进处副处长刘旭东说。业内公认的一项统计表明,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

 

  泰州5A景区溱湖,位于当地一个叫做“湖南村”的地方,景区南大门有个水乡林海酒家,老板徐网林原本在溱湖养鱼,开发景区后,他到景区开游船。“我有次开船时听人家讲,风景是不错,就是吃饭太不方便,我意识到这里面有钱赚。”徐网林跑到阳澄湖考察,回来就搞了一条“船屋”,当年就赚了十万元。现在,徐网林的“船屋”已从一条船发展到十条船,一个月收入顶得上当初的一年。 

 

  旅游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南京有家“途牛”网,一批85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在网上经营着他们的旅游世界。穿过一片格子间,在玻璃隔出的单间里,同样年轻的副总裁陈福炜正在电话里谈业务。“途牛”代表的是新兴的旅游延伸产业。成立于2006年的途牛网,今年5月9日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第四家上市的在线旅游社企业。途牛网如今有员工2000人,技术部门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达到5000-8000元。一线客服如果是旅游旺季,月收入高的能达到两三万元。

 

  据统计,我省就业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从事旅游业,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会增加5个就业机会,可谓“兴一业旺百业”。

 

  散客多了度假多了,旅游业如何转身相迎

 

  《意见》发布之际,江苏旅游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散客时代”来临,江苏旅游如何“转身”迎接?

 

  随着“八项规定”的深入推进,集团消费、单位出行越来越少。在章锦河看来,散客超过团队正是一个地方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苏州吴江东恒盛国际大酒店总经理王琪告诉记者,原来他们的客源大部分是上海的会议客人。现在,这类客人没有了,怎么办?“上海办一桌婚宴要花6500至10000元,酒店地方局促还不好停车,但上海到我们这里只要一小时,比他们在市区转还快些。”于是,东恒盛在上海推出了“办婚宴到吴江,包食宿、包旅游”一条龙服务。只要来办婚宴,不管多少人,吴江的景点全部免费旅游。推出一个月,已经接了4单。

 

  ——“观光游”转型“度假休闲”,江苏旅游如何适应?

 

  “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观光旅游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外来游客与当地生活高度融合的度假休闲。然而,现在江苏旅游服务的主力还是各个5A级、4A级景区,如何将主力转移到休闲度假产品的提供上?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王洪舟介绍,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中的一项硬性指标为,到度假区游玩的人中必须有1/3过夜,且最少过夜3天,这就要求旅游度假区必须生态环境好,有温泉等度假要素。目前,我省仅有两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可见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内生型”市场,江苏旅游如何吸引国际游客?

 

  江苏的旅游市场有其特殊性。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周晓平分析指出,去年江苏共接待游客约5亿人次,其中约有40%的客源来自省内,属于“内生型”市场,“江苏人游江苏”撑起了我省旅游市场的半边天。但要进一步实现江苏旅游业提升,打造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发力国际市场就成为必然路径。这一短板如何拉长,还需要业界不断探索、创新实践。

 

  本报记者  陆峰 杭春燕 王颖 吕妍 赵伟莉

  本报实习生  王雨铖&nb

  • 上一篇:西藏旅行团 每车人数不得超20人
  • 上一篇:上海56家景点9月13日-19日半价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