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四区”建设实施产城融合

发布时间:2016-10-31 09:51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2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产业升级示范区、创新创业活力区、对外开放先导区、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目标,实施产业和城市融合,互动、共振、和谐,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

一、产城融合,打造创新创业活力区。坚持以城市化带动产业化,实施城市功能提升计划,实现人口与产业良性循环,打造承载产业发展的特色园区。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搭建产业发展载体,高标准做好高铁国际生态商务东区、工程机械产业园、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业拓展区等概念性及修建性规划编制。实施专业园区功能提升工程,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资源保障。二是人口与产业的良性循环。加强人才的战略性整体性开发,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区的意见》和《关于紧缺型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实施办法》,推动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集聚,以人才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全区高层次人才总量突破5000人。三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方面,扶持企业搞好研发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目前,园区工程机械产业的数十项产品核心技术领先全国,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先后建立了国家、省、市研发机构75个,其中国家认定企业研发机构6家,省级认定研发机构30家。

二、产城互动,打造产业升级示范区。坚持产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做强支柱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做强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现有重点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建设国家级高端制造业基地。依托中能硅业、江苏艾德等光伏光电企业,打造国内一流新能源产业基地。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台湾荧茂、力晶、丽芯、雷奥等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微电光电及半导体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以恩华药业、万邦制药等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化学新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研发外包及生命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认真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计划,重点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大力发展与装备制造、新能源、光电、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密切关联的金融、物流和专业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四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电子信息、特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三大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三、产城共振,打造对外开放先导区。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一是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做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投资项目的推进,突出抓好徐重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徐工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徐工混凝土搅拌机、徐工建机混凝土建设机械、徐工新型传动箱、卡特大挖、亚实履带、中能多晶硅、协鑫硅材料等项目建设运营。二是抓好项目载体建设。对开发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实现规划全覆盖。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省级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突出抓好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建设,加快人才公寓、企业总部大楼和商业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做强做大高铁商务区。按照高品质商务区的理念,完善和优化高铁商务区的功能,强化商务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地位,将高铁生态商务区打造成最佳商务区,成为汇聚高端服务业、高科技企业的最佳平台。

四、产城和谐,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区。坚持产业与城市和谐发展,以基础建设为重点,以生态建设为主线,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区。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按照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城市综合交通、配套设施、水利设施、绿化美化、防震减灾五大基础设施工程, 实现了新“九通一平”建设。进一步完善陆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科技创业中心、风险投资基金、融资担保公司、检测认证机构、人力资源市场等先进功能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实施生态工程。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抓手,重点实施主干道路绿化、镇区截污管网、中水回用工程等环境基础建设。加大对中德鲁尔生态产业园的生态功能修复。开展水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尾水导流工程。三是强化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居住安置、经济补偿、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平安生活“五位一体”的保障机制。着力构建均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保障救助于一体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全面实施以“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为主要内容的“新五有”民生工程,打造和谐开发区。

  • 上一篇:泉山区区长蔡成缓调研泉山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
  • 上一篇:曹新平参加沛县代表团与代表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