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交第二轮优化方案敲定 9路不到中山陵了

发布时间:2016-12-24 12:45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为了减少与地铁二号线重复较多的公交线路,加强保障房公交薄弱地区的服务,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制定了第二轮公交线网优化方案。从3月30日起,南京34路、9路、18路、29路、36路、161路将不同程度地调整,新辟163、D9线。请市民留意线路变化。不过,南京市民们关心的“5路”番号被保留,现在的163(新街口-南湾营)命名为5路,保留了市民对5路的感情和记忆。同时,根据市民的意见,D9线在小行设站,不过从公交站到地铁站要走5分钟。

  市民有疑问可以咨询“交通服务热线”(96196)、江南公交公司“朱俊永热线”(83114800),或者查询市客管处“城市客运交通网”(www.njkgc.cn)。此外,撤除站点也将张贴有关告示信息。

  市民建议

  建议保留5路的呼声最高

  3月13-20日,在方案正式对外征求意见期间,反响十分热烈。综合网络、乘客委员会热线收集意见数据,市民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占86.5%)。首先5路线建议占30.4%,市民对撤销5路线本身总体支持;讨论的焦点在于是否要保持5路线的番号。其次市民对34路调整出户部街、常府街、瑞金路沿线后的公交出行问题关注度较高(占30.2%)。还有是关注9路调整的服务时间、停靠站点问题,并建议9路从钟灵街继续东延至马群(占25.9%)。

  有不少市民认为,5路车一直是南京东西方向主要的公交线,80年代曾经是汉中门-卫岗,之后向西延伸到莫愁新寓,向东从孝陵卫延伸到柳营。如今城东公交的鼻祖5路即将撤销,不免让人伤感。曾有人提议在城市扩建时保留老地名,那我们为什么在新辟公交线路的时候不能用已撤销的老线路命名呢?网友们建议5路可以撤销,但最好能保留番号,可以将9路改为5路,34路改为9路,而34路则可以改名为“中山线”。

终极方案

  原163路更名为5路

  3月26日发布会上,5路依旧撤线但保留番号。撤销5路公交线路(莫愁新寓-柳营)后,将现163路(新街口-南湾营)命名为5路,保留5路线继续在中山东路中轴线上运行服务。目前的163路与5路重合路段较长,开通时间较短(2007.10.28正式开通)。线路更名后,保留了市民对5路的情感和记忆,5路公交将继续在城东主干道提供运营服务。

  对于34路调出新街口东南部区域后,市民到户部街、常府街不方便的问题,25路、27路、29路、52路等替代线路将增配20辆公交车;9路延伸后,增配5辆公交车;34路保持现有运力不变。优化方案实施后,公交企业将重点关注调整线路的运营情况,根据客流适时调整运力。

  同时,18路调出汉中门大街后,替代的9路增设东宝路、江东门北街站;27路(往左邻右里方向)增设原34路停靠的程阁老巷站;D9线开通后,在凤台南路小行地铁站附近的小行桥设站以便利换乘,并设置红太阳装饰城站以填补62路撤出后的空白。从这个公交站走到地铁站要5分钟以上,还要过一个道口。

  9路调整以后,服务时间作较大幅度延长(宁工新寓提前至5:30,钟灵街延时至22:10);34路中山门末班车时间延时至23:20;保持805路夜间线路起讫站、服务时间不变。

  辟新的163路和D9线,打造“中山线”

  本来新辟花岗至钟灵街线路,命名为187路,现在由于原先的163路被5路替代,所以这条线路重新命名为163路。该线路为花岗保障房配套,运行路段与现163路南湾营至钟灵街段完全重复;开通后,将成为花岗保障房对外沟通的主干公交线路。由于花岗保障房公交场站、对外联通道路尚未交付使用,该线路暂时开通至南湾营,先期配车10辆。待道路、场站竣工后,线路正式调整至花岗,运力增至20辆。

  为解决板桥地区出行问题,新辟D9线,由板桥新城开往莫愁新寓。城西干道施工期间,该线路临时绕行长虹路、水西门大街、莫愁湖西路,待城西干道竣工后调整到正式路段。线路暂配车20辆,采取大站快车运营模式。

  此外,调整141路,东端由南湾营延伸至花岗保障房,将花岗保障房与南京火车站连接起来。待花岗具备场站、道路条件后,该线路正式延伸;届时线路配车由14辆增至25辆。另外,调整34路,由中山码头开往中山陵,将线路改造为具有民国特色的“中山线”,将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沿线民国历史遗存串联起来。另根据市民意见,为规范公交站名,中山东路解放路公交站同步更名为西安门站,便利地铁和公交的换乘。

 

  • 上一篇:荷包牡丹提前开 古林公园征集“护花使者”
  • 上一篇:去高淳国际慢城比赛“慢骑”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