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哈尔滨

冬游哈尔滨
冬游哈尔滨
冬游哈尔滨
冬游哈尔滨
出发地:烟台
目的地: 哈尔滨
入库时间:2016-08-12 10:25
游记浏览:31
旅行天数:7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6-01-29
旅游简介:【七】实用攻略:费用及注意事项 一.费用烟台至大连船票:二等A 400元2人800元(三等260元人)大连至哈尔滨高铁:403元2人806元 哈尔滨至铁岭高铁:222元2人444元 亚布力至哈尔滨火车:...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1
旅行游记

1 冬游哈尔滨-- 冰雪极地体验之旅

   目录

   第一天.出发:烟台-大连-哈尔滨

   第二天.哈尔滨一日游:中央大街-松花江畔-索非亚教堂-冰雪大世界

   第三、四天.雪乡二日游:大秃顶子山-雪乡国家森林公园-亚布力-哈尔滨

   第五天.返程顺游铁岭:哈尔滨-铁岭
   第六天.铁岭一日游:龙首山-银冈书院-铁岭新区

   第七天.回家:铁岭-烟台

   附:实用攻略:费用-注意事项


   【前言】

我虽然生长在北方,可从没有体验过零下三四十度的生活,冰雪极地旅游,已是多年的愿望。虽然已经六十多岁,总想去试试。于是,带上老伴儿,带上相机(我的两样最爱),选择了寒冬腊月北上哈尔滨,体验极地冰雪带来的乐趣。
    【一】出发:烟台-大连-哈尔滨

   1月16号9点30分从烟台登船去大连,15点20分到大连,16点10分乘高铁,20点25分抵达哈尔滨,真可谓顺畅神速。由于天色太晚,就住到预定的西站附近的汉庭快捷酒店,标间240元,不带早餐,条件一般,不推荐。第二天便搬至紧邻中央大街的东方宾馆(经纬街店),标间175元,带早餐,逛街游览购物不用打车,非常实惠。这次找宾馆决定不采用网上预定。打的上车后就跟司机说,到中央大街附近找一宾馆,条件是离中央大街越近越好,没想到居然找的如此满意,强烈推荐啊。

    【二】哈尔滨:中央大街-松花江畔-索非亚教堂-冰雪大世界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城市名片,建于1900年,全长1450米,南北走向,建筑风格为欧式,牌坊标牌上写着“建筑艺术博物馆”。街两边的建筑,多是俄式和日式吧,建路百年的历史,大多是屈辱,步行其上,内心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仿佛进入十九世纪。



马路除冰,动用的是挖掘机。极寒条件下,城市马路基本无冰雪,市民出行畅通,哈市的环卫工人很辛苦的。


   傻傻的游客,和我一样,到哈市第一步就激情荡漾的直奔中央大街,若问为什么,很难讲清楚。旅行,也许真的就如同某些人说的,是从自己生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生活腻了的地方去看看。



巴拉斯美食城的锅包肉,想品尝就要排队,若想去楼上点菜吃,则要等上一两个小时才能吃到。


华梅西餐厅门前,从早到晚都是这样排队。马迭尔冰棍儿橱窗前,也是从早到晚人头攒动。


发朋友圈儿,吃的是一个自豪。
别居一格的冰糖葫芦,不仅有山楂的,还有草莓等其他水果的,大串儿15元一支。



两人份儿,春饼和薄饼,一盘熏肉,一盘辣炒土豆丝,60元。


我是烟台人,总以为自家的海鲜水饺好吃,今天也觉得是有一点儿井底之见吧。中央大街已经将东北风俗和中外文化融合荟萃为一体,且韵味儿十足。


走过纪念塔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冰封如镜的松花江,银装素裹,宽广无垠,好一片雪地冰天景色,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夏季繁忙热闹的游船码头,如今冷清的闲置在冰面,形成鲜明的对照。


新旧大桥冰上近照。


哈市夜晚来得早,四点多的松花江落日。


节日般的中央大街夜景。


始建于1907年的圣.索非亚教堂,是远东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从八十年代听王刚播讲评书“夜幕下的哈尔滨”起,我就知道了她,电视剧中也多次见过,今日终于来到她的身边,了却多年夙愿。这才是哈市的无可取代的地标建筑。


教堂广场有成群的鸽子,吸引着游人在喂食。照片中有人在排队购票,成人票20元,我们享受减半票价,10元。



斑驳的墙壁,如同中华民族的过去,心中淌血,眼中流泪。



售票厅前下车,导游告知游玩时间两小时,现在是六点,八点钟集合返回,过时不候。


由于时间限制,又不知道转一圈儿需多长时间,不敢登上大的冰雕建筑游玩,只能远远的观赏,拍几张照片,然后随着游人,匆匆赶路,简直就是稀里糊涂的走马观花。


从车辆看生意挺好,十几辆车就是十几个团。兴奋的雪地拔河。


慢慢的就发现,不管是威虎厅、抗联营地,都像山神庙这么简单,几块木板一钉,挂块招牌就是一个景点,让人感觉太草率,扫兴。


雪乡正门,成人票95元。因为急于检票进村,拿不出相机,只能掏出手机匆匆拍照,而且还糊了,只此一张,将就看了。


我们团住宿的房屋,5个人一铺炕,一人只能享受平躺的一个身位。导游说如果夜里起来方便,一不小心就没位置了,好吓人啊。


雪乡,是大海林林业局所属双峰林场,属牡丹江地区,距哈尔滨260公里,距牡丹江市160公里。

天亮了,宁静的雪乡逐渐热闹起来。从昨晚到现在,一直在下雪,天空灰蒙蒙的,能见度也很差,影响照片质量。这个季节,能碰到蓝天是非常不易的。再有机会,一定要独行漫游,无拘无束。



篱笆墙边留个影。


妩媚的屋檐雪挂和雪蘑菇。


篱笆、辘辘、井。


狗拉雪橇。




清晨,我早早起身,六点便登上龙首山,在二高碑亭下找到一个地方,准备拍日出。从6点30分到7点30分,整整一个小时,太阳终于冲破雾霾的层层包围,露出了真容。我想,冬季在铁岭想拍到理想的日出,不容易。


由赵朴初书写的“龙首千秋”牌坊。


夜晚的龙首山正门。



慈清寺坐落于龙首山北峰,古朴的四合院式建筑被粗大的五百年油松环抱,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等。从檐下廊柱等处鲜艳的彩绘看,修缮保存还算好。


慈清寺南百米处建有距今约五百年的秀峰塔,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高16.4米,每面各有砖雕佛像一尊及一个大字,八面合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级塔檐八角处各有一个风铃,全塔上下共有72个风铃,说是阵风吹过叮咚作响。

慈清寺远眺冰封柴河,春秋季节树木葱茏,想象得出很美的,如今万木萧瑟。




魁星楼位于龙首山的最高峰,1922年由城里移至龙首山,1981年重修。据说每年高考前后香火旺盛,现在却冷冷清清,可见现在的人们大多是临时抱佛脚,渴时才掘井啊。


高鹗续完《红楼梦》后写的一首诗:“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中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捂得光明自在禅。”人世间,正如《红楼梦》好了歌注所写,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老来得悟,大多如此。

位于龙山顶峰的四望阁院门。



登阁西望市区,蓝天下的供暖锅炉烟囱,正在制造白云。

原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题写的匾额“银冈书院"。

院内坐北面南竖立着周恩来总理白色花岗岩全身像。南面临街有房12间,一间收发室,一间大门过道,其余全是周恩来生活工作展室,西厢及北面正房也都是有关周总理的展览,没有看到有关银冈书院的文物资料展览。

影壁正面,“银園”二字,为著名书法家苏平写。


铁岭的名气的提高,更多的因素还是近些年。赵本山、潘长江都是铁岭人,铁岭的语言文化氛围润育了他们,东北二人转,养育了他们,他们也提升了铁岭的名气。我发现铁岭人语言丰富,诙谐幽默,顺口溜、歇后语,信手沾来,出口成章。铁岭是小品之乡,名符其实。


饭店也可见赵本山的墨迹,当年升值空间也是蛮大的。


铁岭老城区-转盘街,旧县城的记忆。


开放的铁岭市政府办公楼,无院墙,高大上,亲民形象可见一斑。


吃在铁岭--主流美食是烧烤,可以说遍布大街小巷。

最具特色美食--“和生记”的火勺、羊汤,一定要吃的。牛羊肉馅儿的火勺,外酥里嫩,羊骨头熬制的乳白色羊汤,醇厚鲜美,味道与众不同。


哈尔滨景点图片
  由于雪大路滑,选择乘机场巴士抵开发区西客站,20元。



  【七】实用攻略:费用及注意事项

  一.费用

烟台至大连船票:二等A 400元*2人=800元(三等260元/人)

大连至哈尔滨高铁:403元*2人=806元  

哈尔滨至铁岭高铁:222元*2人=444元 

亚布力至哈尔滨火车:32.5元*2人=65元

沈阳至烟台飞机 :880元*2人=1760元 

打的(主要是去车站)120元

哈尔滨住宿:240元+178元+178元=596元

雪乡住宿:300元 

旅游花费:冰雪大世界300元*2人=600元

          索菲亚教堂20元*2人=40元

          雪乡:1650元*2人=3300元

哈尔滨餐饮:400元

合计:9231元

  餐饮和购物依个人喜好需要不同,不予统计。

  二.注意事项

  1.着装。上身,羽绒服、羽绒背心、厚毛衣、抓绒保暖内衣;下身,羽绒棉裤、抓绒保暖衬裤;脚下,羊毛袜,网上买了一双雪地靴,58元(回来就用不着穿了),再垫一双棉鞋垫(两双鞋垫),在冰上排队40分钟,不冻脚(脚不冷,全身就不冷);棉帽子,长围脖儿,还有鸭掌棉手套。以上这些抵御零下三十多度严寒,妥妥滴。

  2.相机。我用的是佳能60D,还带了一只佳能卡片机。单反,只带了两块电池,每天从早上到深夜,拍三、四百张左右,没有出现没电的现象。带了一只插排,回旅馆方便及时充电。卡片机挂在腰间,既有利于相机电池保暖,寒冷季节拍摄也方便。单反在冰雪大世界拍摄时,背面显示屏下部全是由嘴巴哈出的气结成的冰,足有5毫米厚的白色冰块。在雪乡拍摄时,天空下的是细细的雪面子,相机上不是冰雪就是水珠,用长围脖儿遮挡一下还是有用的。特别应注意的是由野外回到温暖的屋里的时候,在室外用塑料袋装好相机,扎紧口袋,装入摄影包,进屋就不要打开了,第二天再打开相机,就没有问题了。我这是第一次在寒冷空间使用相机,觉得单反也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娇气,还是比较耐折腾的。

  这次我带了脚架,一次也没用。天气太冷了,拿出相机拍几张,手指就冻得疼,如果想支起脚架安装上相机,那时一点也不想,回来看照片,就有点后悔了。鸭掌手套操作不方便,五指手套跟没戴差不多,这方面还要多探讨。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