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前南峪 文/刘亚荣

七彩前南峪  文/刘亚荣
七彩前南峪  文/刘亚荣
七彩前南峪  文/刘亚荣
七彩前南峪  文/刘亚荣
出发地:石家庄
目的地: 前南峪 邢台
入库时间:2016-08-07 12:27
游记浏览:30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前南峪"]
出发时间:2014-08-28
旅游简介:第一天,前南峪旅游生态区太行深处的前南峪是个七彩的世界。前南峪的石头是红色的,山上的树和山下的浆水河是碧绿的,红与绿是这片热土的主基调。这也暗合了前南峪的两个特色,红色抗大精神,绿色家园情怀。置身于前...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5
旅行游记

1 第一天,前南峪旅游生态区 前南峪

太行深处的前南峪是个七彩的世界。

前南峪的石头是红色的,山上的树和山下的浆水河是碧绿的,红与绿是这片热土的主基调。这也暗合了前南峪的两个特色,红色抗大精神,绿色家园情怀。

置身于前南峪的树丛和花海,每一个游人都会赞叹。一片四面环山,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厚土;一个穷乡僻壤,经过数十年的奋战居然变成了百果园;一个行走在集体道路上,有特色的新农村。我对前南峪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前南峪处于太行山间的浆水镇,由浆水河与很多无名的小河滋润着。看到浆水二字,我不由的想起了西北的美食浆水面,我无端的认为浆水河一定与浆水面有关,后来才知道以浆水为名是古人以水克火的一招妙棋,据载,此地原为夷仪城旧址,为古邢国的上宫殿和下宫殿,因连年山火爆发,遂取水名为镇名。但上世纪60年代初的前南峪并没有因为名字而衣食无忧,她富饶的今天是人与自然相融的结果。“民以食为天”是高阳人郦食其的传世名言,“靠山吃山”是祖先的遗训,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大灾大难面前,前南峪人清醒了,靠山吃山,还要养山护山,这也是前南峪走向富裕的制胜法宝。不知道前南峪人付出了多少艰辛,大山才变成了一个聚宝盆。

如今的前南峪,春季是花的海洋,夏秋季节百果竞相登场,赤橙黄绿青蓝紫异彩纷呈,将一个小山村装扮成一个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芒无法被太行山遮掩,渐渐漫向整个中国。

前南峪是平凡的,也是不凡的。且不说她的悠久历史和动人传说,抗日军政大学曾在这里办学两年有余,使抗大精神成为前南峪人的信仰和能量所在。

前南峪的七彩在山上,在水里,在村中,也盛开在碗里,碧绿的凉拌山野菜,黄灿灿的柴鸡蛋,红彤彤的炸河虾,黑木耳、黄花菜,麦香味十足的农家馒头,黏稠稠的小米粥,这里的五谷是大自然的馈赠,层层梯田,淙淙流水,绿色的树木是大山的衣服,这也是前南峪人爱护自然的回报。

站在坐化山山腰,被雪白的樱桃花环绕,蓝天、白云、碧水,花海,无不令人瞩目动容。山脚下的民居红白相间,整齐有致,村边的抗大纪念碑如巨人耸立。宽阔的山路边,黄土、红石、绿草相间,春姑娘此时还没顾上给它们涂上色彩。往来于坐化山顶的缆车,不停地上下奔忙,三月三,山上举行修禊节。乘坐缆车,可以四顾,松树苍绿,点点黄绿,山桃花点缀其中,颜色浓淡相宜。远望,远山呈现黛色,群峰耸立,像极了水墨山水画。山下河水如带,亭阁掩映在绿树丛中,实乃神仙地也。

坐化山颇有来历。一说是文武二曲星,在山峰修炼坐化而成。我倒是喜欢第二个传说,说天上有六个奶奶,五个奶奶都有自己的府邸,唯六奶奶挑剔,左挑右选也没有可心的地方。一日,六奶奶衣带飘飘驾祥云行至坐化山,发现这里流水潺潺,松柏成荫,仙鹤猿猴嬉戏,淡雾如纱,山花漫烂,甚是喜欢,并不惜与真武大帝斗智,得以拥有此山。如今行走在坐化山,凭栏远望,山顶绿树如山之冠,山腰花如衣衫。试想,秋天的前南峪,百果成熟,层林尽染,该有怎样的色彩和气质,岂是一只画笔就能描绘的。而前南峪人的精神,又该有怎样的文化特质。

山泉叮咚奏响了欢乐的音符,抗大的朗朗书声和数十年的铁锤敲打山石的声音,犹在耳。一个个劳作的身影,一座座涂上色彩的荒山,在我眼前交叠。

游走在前南峪的山山水水,一棵棵树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板栗树守候在山山岭岭,这是山林的王者,是前南峪的守护神,与前南峪人一同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佳话。我看到杜仲林、李子林、美国红提园、苹果园、桃园,或舒展枝头绽放自己的美丽,或蓄势待发,准备着更辉煌的果的盛事。

一声清脆的鸟鸣。瞩目,一黑色嵌白长尾山雀俏立桃枝,粉花,绿叶,山雀构成一幅工笔花鸟画。而树旁忙碌的老乡一脸幸福。天边彩云飞舞,夕阳落在坐化山,整座山峰变成金色,恍然一座金山。

试看百花盛开,对于幸福与灿烂,前南峪应该有更精彩的言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