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新疆 > 旅游游记

新疆四十日

新疆四十日
新疆四十日
新疆四十日
新疆四十日
出发地:郑州
目的地: 新疆
入库时间:2016-07-26 20:39
游记浏览:52
旅行天数:40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10-22
旅游简介:新疆四十日 新疆,在中国是一处相对特别的地方,辽阔的疆域、壮美的景色、特别的风情吸引着无数热爱旅行的人。但同时,由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教育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也让人望而却步。真实的新疆到底是怎样的状况...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6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新疆四十日

    新疆,在中国是一处相对特别的地方,辽阔的疆域、壮美的景色、特别的风情吸引着无数热爱旅行的人。但同时,由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教育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也让人望而却步。真实的新疆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带着疑问与期待,今年的6月1号我从郑州出发前往乌鲁木齐开始了一段没有预计到的在新疆的特别行程。原本打算在新疆停留的时间在二十天左右,可是,随着一路的辗转,到最后离开,在新疆的时间已是达到四十天。即或如此,在幅员辽阔的新疆,还是有众多值得探寻的地方我还没有前往。是的,如同西藏一样,新疆也是值得一去再去的。在离开新疆三个月后的今天,我写下这篇文字,纪念那一段关于新疆的日子。    ——题记


一,在新疆开启的徒搭旅行方式(徒步+搭车)
  以往的旅行经历中,出行的时候基本是以火车和班车为住,大都是提前大致计划下时间并买好车票。而这一次在新疆旅程的开始阶段,因为加入一个小团队就毫无预料地开始了第一次的徒步行走。同行的其他三位伙伴是在乌鲁木齐青旅认识的,分别来自甘肃、大连和武汉,其中两位刚退伍不久。在住的青旅简单商量后,我就随着他们开始了在新疆的旅途。
   
第一段徒步旅行的线路从尼勒克的黑蜂场开始,前往唐布拉,并在唐布拉号称百里画廊的315省道上行进。一批在迁移的批羊群马群的相伴中,我终于坚持下来了这第一次近六个小时的徒步负重行走。天色渐暗的时候,我们终于在一处拐角的蒙古包那里找到了晚上落脚的地方。那时已是十点多钟,这里要到晚上的11点多,天才会完全黑下来。那一夜6度的气温下,凉意袭人。
  
清晨被蒙古包顶的雨点声惊醒,起床继续前行。距离目的地乔尔玛还有19公里的路程,我们计划中午徒步赶到。一路上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一段路的风景比昨天的美丽许多,虽然负重前行,但和三位伙伴的同行中有交流有分享,在有些凉意却也温暖的阳光中,继续体会徒步的滋味。徒步了三个半小时后,意外惊喜悄然而至。从背后驶来的一行三辆自驾车主动停了下来,并探头询问我们,稍打招呼,就痛快地答应我们搭车。我和武汉的小黄上了李姐和王哥这对夫妇的车。很快我们就到达了乔尔玛,这里是315省道的起点,也是著名的独库公路线的中间一点。在这里建有烈士陵园,纪念那些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十几年间在修建这条公路时牺牲的人员,大部分是年轻军人。独库公路——这条号称中国最美的公路夺走了168条生命,今天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那里。继续搭李姐他们的车穿越独库公路。一路上虽然有众多弯道,但风景之美没让我们失望,可以和西藏媲美的天空,绵延不断的天山山脉以及那常年不化的积雪,延化成了这条连接北疆南疆的公路的一部分。途中经过号称海拔最高的一条隧道——玉希莫勒盖隧道时,我们停车拍照。已是3300米的海拔,如同冬天般的寒冷,可是那样的时刻我们的心却是温暖的。
  我们所搭车辆的主人李姐夫妇来自独库公路的起点独山子,他们的老家都在内地,已经在新疆生活了几十年。这是我的旅行经历中所搭的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顺风车。在那拉提草原,我们告别了这对善良的夫妇,那段路,我会铭记在心。
  在
高低不平、山峰错落、森林河谷密布的那拉提草原,我们打算徒步翻越过去并进入空中草原地带。就这样,踩着狭窄的土路伴着对前行道路的未知与摸索,我们不断地上坡、下坡。若独自行走这样几乎只有牛马的陡峭草原,身体和心理上的负荷会难以承受。幸好我们是一个团队。艰难跋涉五个小时后,我们抵达空中草原,并发现了一条小河,先解决了嗓子冒烟的嘴巴后,我们在河边做饭。煮的泡面和馕也吃得无比美味。然后打量这座海拔二千多米的空中草原,茫茫雪山下面野花遍地,马儿在悠闲地吃草,虽然天气不好,却也是别有一番风情。远远望见一辆拖拉机驶来,小黄跑去拦车。然后我们就这样搭着一辆当地牧民的拖拉机下山。你能想象吗?一辆拖拉机拉着我们四个人,行驶在河流石子遍布、2000多米海拔的草原上,颠得我感觉身体都要散架了!然后,浑身尘土、极度疲惫的我们终于在新源县城得到了休整。 
  第二段徒步线路也极为艰苦,从距离
八卦城特克斯100公里的琼库什台村出发,前往喀拉峻草原。身处丘处机道长当年设计的八卦城,虽然无法特别直观地感受其中的玄妙,可是会想一想,为何我们现在的城市都建造的千城一面呢?在这里,我们结识了来自武汉的李阿姨夫妇,然后结伴进行下面的行程。那天,从早上八点半到傍晚六点半,在徒步了十个小时后,我们终于一步步接近了目的的:海拔2500米的喀拉峻的核心加撒干。一路上,和去上学的哈萨克少年打招呼,遇到骑着马带着物资赶着牛羊迁移的当地牧民,而行进的路途除了让我们欢欣的美景,还有道路的艰难与负重行进中的压力。我也逐渐了解了徒步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渐渐对徒步这种行走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就如同伙伴说的:在徒步中,心中有希望比什么都重要,前方有明确的目标时可以抵御一切痛和苦。也许在别人眼中我们这是一种自虐,我却在持续行走中体会到了另外的生活或旅行方式。那一夜,我们睡在哈萨克牧民新搭建的一座毡房内,外面是雨声,没有电的房子内底部透风,冷风吹进来,我们只能缩在被窝内。
  返程时依然是原路徒步返回。一路上,除了不断有艰险的路段,还有烈日当头。用了7个小时,我们终于筋疲力尽得完成了此次徒步穿越。还是一样的蓝天、峡谷、河流、森林和零星的牧民,不一样的是心境。每一步都是考验。可是已50多岁的李阿姨夫妇都能走完这段路,我们两个年纪轻的自然更要坚持。六月的草原上,强烈的紫外线浓烈地炙烤着大地,短短的几天时间,我的面庞和胳膊就被晒得变了颜色。
  在广袤的新疆,单纯的徒步是不行的,而搭车则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有一段搭车的经历至今记忆深刻,在新疆的赛里木湖,那天
中午时分,我独自站在湖边的连霍高速路上,雨中拦车。不到10分钟,就搭上了维族人木大叔的车,不但省了乘坐客运车的银子,还从和木大叔的聊天中进一步了解到这片土地。木大叔家在乌鲁木齐,在伊犁承包了3500亩地,经常开车来往于两地。遇到搭车的,只要方便,他都会停下来,有的看他是维族人不敢搭,他也不会计较,只是对我叹息说,新疆这边的投资和旅游业今年大受影响。的确如此,这时节本是新疆旅游的旺季,但作为著名景点的塞里木湖,游人极少,原因众所周知。木大叔还提到,连霍高速的修建,隔离开了两侧动物的交流繁衍,影响到生态平衡,可是这条高速又是那么重要。这个世界发展至此,已难回头了!!300多公里,3个多小时,搭大叔的车轻松地到了目的地奎屯。还有,从塔什库尔干返回喀什的路上,搭乘的是从河北邯郸到新疆做工程的一对父子的车,车厢内有些工程材料,虽然不太干净,但我坐在半个老乡的车上,却特别踏实。
  第三段徒步线路是清晨从白哈巴村出发前往喀纳斯的核心区,同行的有荥阳女孩小姜、香港女孩小八和四川男孩阿升。一路上,在徒步中领略大喀纳斯的天空与大地,阳光、雪山、草原和牛羊依旧是主旋律,让我们惊喜的是一路上遇到大片的花海。经历了跋山涉水、两次穿越齐腰深的花草地和种种波折后,我们终于在傍晚到达喀纳斯老村。那也是我在新疆的最后一次徒步了,现在想来,真是怀念。我想,在今后的旅行中,我还会寻找新的徒步路线,继续这考验毅力又别具魅力的行走方式。

第一段徒步路上的伙伴们在唐布拉途中休息


第二段徒步路上的伙伴们从琼库什台村到喀拉峻草原的路上


第三段徒步路上的伙伴们 从白哈巴村到喀纳斯的路上


八楼的2路汽车
  
多年前,听神秘的刀郎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那沧桑宽阔浓烈的歌声,带给了自己关于乌鲁木齐的一个具体意象。多年后来到这里,歌中提到的地方还在,也的确有趟2路公交会停靠在一个名为八楼的站牌。夏天的乌鲁木齐没有雪、没有飘落的黄叶,不是万般柔情的季节。要乘坐BRT2路,需要接受安检,不能带水上车。在这个世界上距离海洋最遥远的都市,除了火车站、学校及著名的如新疆国际大巴扎这样的地方有全副武装的武警,会感到一些紧张气氛,这个城市一切如常,接触到的维人汉人都很平和特意去上次发生严重事件的乌鲁木齐人民公园旁边的公园北街走了走,原本的早市已经取消,道路两侧也加上了护栏,车辆和行人一切如常。而这其实也是整个新疆(包括南疆)地区的现状,至少表面是如此的。
  2路公交车几乎在任何城市都有,伊宁也如此。作为伊犁州的首府,清政府设置的伊犁将军曾承担着守卫边疆的重任。
伊宁是座异域风情浓厚的城市,逛了汉人街,看了拜拉图清真寺,参观了伊犁博物馆,在伊犁河边看了落日,吃了牛肉手抓饭、烤包子,在青旅遇到了一个个四处游荡的男男女女。那时节,正是薰衣草盛开的时候,暧昧的气息飘荡在城市和田野。我,只是远远路过。
  库尔勒是巴音郭楞州的首府,位于南北疆的交界处。这次没去看巴音布鲁克的九曲十八弯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探寻楼兰古城也是极其困难的事,康熙曾大加褒扬的东归英雄们从遥远的欧洲返回后就被安置于这里,是个好地方。在库尔勒所住的青旅虽然和老式招待所差不多,但店老板倒是个特别人物(是个热烈赞颂当年日本鬼子的家伙兼资深探险者)。他要和朋友们去逛乡下的巴扎(集市),我也随着去了。于是,在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的巴扎,我们感受到了南疆乡镇周日的热闹氛围。在茫茫戈壁滩,我们在空无人烟的水电站看远方的天山,还遇到骑摩托进山采集雪莲的当地人和举家前往察汗乌苏牧场准备参加那达慕大会的蒙古族人。那是特别的一天,没有去铁门关和博斯腾湖,但现在会常常想起那戈壁乱石与清新草原相互辉映的一片天空,荒凉而俏丽!
  
从北疆到南疆,火车在行进了1600公里后抵达喀什曾经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在火车上遇到故乡在山东临沂目前在喀什定居的张勇兄弟,一路聊来,他热情邀请我和他一道,然后在下了火车后,去他家安置好后就骑电动车带我在喀什城区四处逛。那时已是太阳炙烤的中午,在路过土曼河和东湖后,我们进入了著名的高台民居。全部由木头和土构建的这片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维吾尔民居即使已经被拆迁许多,依然小巷纵横交错犹如迷宫。真正居住的人已不多,我们看到的大都是一些土陶作坊和小商店以及紧闭的大门。即使如此,即使我们没购买什么,我们在进入的几家民居时都受到主人的热情介绍,这里维吾尔人的善良朴实着实出乎我的意料。虽然这里看起来极为破旧,但生活在这里的人看起来友善而温和。只是,如同丽江古城被现代化的城市包围在其中一样,这片最具维族风情的民居在外部城区的包裹中显得那么落寞。作为新疆最大的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艾提尕尔寺没有想象中那么宏伟,但作为信仰来说,只有虔诚的心和言行一致才是最重要的吧。以艾提尕尔寺为中心的喀什老城的建筑和集市还蔓延着浓郁的维人风情。一切看起来都和谐美好。只是,在我离开喀什后,这座寺庙的大毛拉就遇袭身亡!喀什的东巴扎,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西亚市场。很大的一片,物品种类齐全维吾尔风情浓厚。只是,除了看到两个穿制服的维吾尔市场管理人员,在我逛的近半个小时内,偌大的巴扎内,生意看起来比较清淡,也只有我一个汉人,那时的一颗心悬着,有些不安。乘公交的时候,满车都是各种装扮的维族人,若不是车辆显示屏显示的汉语,真有到了中东国家的感觉。
  
乘坐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的班车,一路上的风景还是富有特色的。雪山看起来就在眼前,公路两侧山峦叠嶂,河流蜿蜒,虽然在修路,也无法掩盖这条中巴公路的风采。塔什库尔干县城很小,只有几条街道,许是因为与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异域风情也更浓厚,县城西面就是著名的帕米尔高原,当年玄奘西行时经过帕米尔,在严酷的环境中随从死伤众多。昆仑山脉、乔戈里峰、慕士塔格峰、红其拉甫口岸、塔吉克人家就在四周,海拔和拉萨差不多,是个感觉很好的边境小城。而接下来在这里的行程堪称跌宕起伏、惊喜交加。在住的青旅我和三个小伙伴组成了一个团队,计划一次中巴边境之行。我们包了一辆当地人的车,送我们的是塔吉克的两个年青人:尼嘎和艾力。前往红其拉甫,需要再办通行证。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直到下午4点才办理成功。在中巴公路上来来回回,我们的心也是一直悬着。中巴公路延伸在海拔4500米的中巴分界线上,国门那边就是巴基斯坦的卫士。他们极其亲和的让我们随意拍照。我们也戴上他们的帽子装了次大兵。意外的是,我们的向导尼嘎竟然和一位巴基斯坦大兵是亲戚,就在这次见面的聊天中他们相认。在前往国门的路上,伴随着美丽而荒凉的这片高原,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甚是开心。忽然在公路中间遇到一只死去的汗獭。在北疆时,我遇到过很多汗獭,都很机警。也不知这一只为何会惨死在这里,看起来也不像是被车撞的,到现在这还是个疑问。傍晚,我们在艾力家吃饭。在一条河流的附近,他们夏季放牧时的家虽然简陋但很温暖。已经87岁的奶奶看起来精神很好,艾力的妈妈美丽慈祥。在这里吃到了我们几个公认的最好吃的酸奶,还有用牛奶做的特别好吃的馕。可以在最寻常的塔吉克家庭感受他们的生活,是一种幸福。晚上,我们在艾力家歇脚。塔吉克民族的房子让我们也一直在感叹。这所从外观看很普通的院落,屋内的装饰极特别。据艾力说,这所房子已经有十万年的历史(?),每两年就装饰一次。站到房顶,放眼望去,四周是雪山和草甸,真是一处好地方!
  
喀什之行的最大收获其实是我结识了在这边工作的张勇兄弟。我们在乌鲁木齐到喀什的火车上相识后,邀我住他家并把钥匙留给我,骑车带我四处转悠、陪我去办理边防证,一起打久违了的羽毛球,下厨做饭,早早起来送我去客运站帮我买票。短短的三天时间,给了我在异地的家的感觉。这份情谊,我会铭刻在心。我想,有一天,我会重返喀什,去他的家乡泽普看那喀什葛尔的胡杨。



乌鲁木齐火车站


伊犁博物馆


喀什高台民居


喀什高台民居


三,有蓝天白云的草原、雪山、村庄与人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现在旅游已经到了看到蓝天就是美景的地步。我无言以对。幸好,在新疆旅行的时候,我还可以经常
看到蓝天、白云,还有那些美丽的蒙古包和小村落。
  唐布拉是此次新疆之行中最初关于这片美丽大地的体验。森林、河流、在阳光与冰山的映衬下渐次展开,我们行走在蜿蜒曲折的路上,不时遇到赶场的牧马人。那是远离了平常生活的一种全新体验。
  独库公路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公路之一。每年会有不少时候是封路的,因为季节的寒冷。我们去的时候今年刚开始通路。车窗外掠过远处的冰川,我们在曲折的山路上感受一段特别的行程。
  那拉提草原上的行走则是对我们体力与意志力的一次考验。夕阳西下时,我们还在失去方向的陡峭草坡上翻行。现在想来,虽然那是一次艰苦的经历,可光影之下在茫茫草原上寻找人家的我们是多么难得的一次历练啊!
   
湛蓝天空与白云、乌云层次分明得在草原的天空上飘动,在山坡上悠闲吃草的骏马被同行李阿姨称为“天马”,那是美丽的喀拉峻草原。冰雹与阳光轮番上阵,偌大的草原上除了我们四人,就是当地零星分散的牧民。可爱的哈萨克小孩,别有滋味的哈萨克炒面,交流不太顺畅的沟通,都是难忘的记忆。夕阳西下时,独自在相对宽阔的草原大路上行走,影子是唯一的陪伴。夜晚,远处是黑夜中依旧静静矗立的天山山脉,那片高耸的白,在黑夜里依旧是白,且永恒不变,直至山河移动,可是那是何时呢?
  昭苏的夏塔古道是著名的一条穿越南北疆的线路,现实状况与险恶条件不允许我们徒步。可是,我们依然尽可能地走了进去,去接近
木扎尔特冰川。进入“汗亚拉克众神的花园”后,穿过一片片云杉密林豁然,一片野花盛开的草原呈现面前,蓝天明净无声,白云朵朵飘动,朝阳柔和的光线倾洒着冰川和大地。那一刻,我也想借用那句“美的让人想哭”来形容眼前的一切,这绝对是我亲眼见过的最美的景色之一。冰川那边向南就是南疆,向西就是哈萨克斯坦。再向前行,有小河在草原流淌,一不小心,右脚踝被轻扭了一下,幸好只是有痛感,没有影响到行走。强烈的阳光下,我独自行走在这片绝美的地带,冰川融化的雪水形成的夏塔河在旁边缓缓流淌,两侧是据说有狼和棕熊的密林,虽然知道不用害怕,但在那荒无一人的环境下,还是会有紧张感。就在这样的状态下,思绪万千,心中万般滋味!人世间的纠葛就在点滴生活间,眼前这般美景也未必会持续永远!
  傍晚时分, 在夏塔
我们居住的地方来了一群哈萨克青年男女,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当地人,周末专程来这里聚会。夕阳斜照,雪山下、峡谷内、河流旁,看他们其乐融融地玩哈萨克民族的游戏,真是让我们和他们一样开心!
  向北行进的路上会在一个名为布尔津的县城停留。 这里的
干净优美出乎意料,连住的青旅都是内外优雅的单栋别墅。额尔其斯河在县城南侧缓缓流淌,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其中,有不少是自父辈开始就来到这里的人。
  在前往禾木之前,看那些摄影图片,惊叹这个村落之美。 当我实实在在的进入后,没有失望。
方体尖顶的原木小屋、一家家绿草茵茵的栅栏院子、四周是雪山森林、禾木河在村边翻滚流淌。的确犹如一副色彩清朗的画作。如何欣赏,就要看各人的角度了。而清晨与上午时会更加惊叹,晨雾环绕森林、雪山若隐若现、绿色盆地中的一户户木屋栅栏院落、悠闲吃草的牛儿、清脆鸣叫的鸟儿、淡淡的炊烟、嬉戏的孩童,真是一方背山靠河的世外桃源!
  喀纳斯是向往了多年的地方,喀纳斯水怪更是遥远新疆的一处奇异所在。当我终于站到了喀纳斯湖边,已是黄昏时分,几乎没有别的游人,只有清凉透彻的湖水、青蓝色的湖面,流淌在这方净土。清晨,领略了像河流一样云雾弥漫的另一番喀纳斯后,我们离开。不知何时再来?
  伊犁、阿勒泰,都是新疆重要的地区,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往事都已远去,只有草原上的风还在吹。


唐布拉


独库公路


那拉提草原


喀拉峻草原上的哈萨克小朋友


昭苏夏塔我


阿勒泰禾木村


四,旅途中的读书笔记
  漫长的新疆旅途中,有很多时间是在车上度过的,也有懒散的时候,住在一个地方无所事事。这时候,会静下心读点书。
  那是六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
坐在白哈巴村一个木栅栏、木房子与绿草、牛儿形成的院落内,不远处是空无一人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山脉。继续读熊培云先生所著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而此前在旅途上已断断续续读完了野夫的《乡关何处》。读那些厚重的文字,常常是内心波澜丛生。
  
在经历了这几十年的变迁后,虽然我的故乡没有如以上读的两本书中描述的那样:要么是已变得面目全非的故乡,要么是苦难故土中的种种辛酸命运,但我的那个中原小村庄同样没有逃脱所有中国乡村在1949后的无尽磨难。年少时和父母一起所经历的那些艰辛劳作,让我也深知底层社会的不易,而那曾经热闹、简单、纯朴的故乡也随着村头那条河流的消失成为记忆。这是这个时代无法弥补的伤痛,流淌过了漫长岁月的河流为何在自己离开故乡后的短短时间内就成为干涸的洼地?两本书中都写到了作者自己的亲人与故友,还有最重要的土地。读到野夫那些饱含深情的关于投江的母亲和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友人故事时,总是会动容落泪。读到熊培云关于中国农民与土地和整个国家政治的复杂关系时,也会叹息直到今日,我们也不曾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分土地。不是故作忧伤,书中的文字背后都是自己生活与命运的影子。我无法确切了解自己现在短暂停留的这个边境村庄曾经历过的种种,可是却无数次想起了我那已辞世近20年的祖父,那是谨慎一生在土改后失去一切的私塾先生。虽然我的童年中甚至无法拥有一棵属于自家的柿子树,但我还庆幸自己拥有内心的明亮与自由,就如同这次旅行中看到的那美丽的阳光与草原一样。
  其实,最初关于新疆的向往来自梁羽生先生所著的武侠小说。在这次的新疆之行中,途中重读了
《塞外奇侠传》和《七剑下天山》,那是自己年少时极其喜欢的,词韵精美、情感纯真、善恶分明是他小说的特点。
  
在草原上骑马时,曾对同行的李阿姨说,若是她头上披上红色纱巾,就是《塞外奇侠传》中在南疆纵横抗清的女侠飞红巾的样子了。迫于南疆的形势,我当时只能去有限的一些地方,而广袤的南疆大地其实蕴藏着更多的历史传奇。小说中提及阿克苏草原上各民族在大侠杨云聪和飞红巾的率领下抵御满清的入侵,这里姑且不谈历史观和民族问题,读到满族贵胄纳兰明慧与杨云聪和飞红巾的爱恨纠葛时,不免再次唏嘘。我是那么深切的明了,在世俗、现实与距离面前,那份深切的爱只能成为一生的回忆。
  
少年时在读到金庸的小说之前,最喜欢的就是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至今犹记得当年借到这部书的狂喜与反复的阅读。也是那时起,天山成为自己遥远的幻想。这次在新疆游历,足迹经过了很多道天山山脉,而在路途中重读这部小说时,也会印证下书中的描述。这是一种美妙的情怀。虽然梁羽生先生和我等读者其实都无法真正踏足书中描述的关于天山的那些奇幻冰河与高峰,但在天山山路上行走时的那份想象也足以使自己神往。相比内地的少林武当,来自天山的剑光侠踪更绚丽开阔!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李白描述天山月色的绝句。读《七剑下天山》时,我会幻想当我真正踏足那片应当景色清绝的天池时,是否还能与那些熟悉的书中人物有片刻的交汇?那是一张张我心中的面孔和武侠江湖中的侠骨柔情!现实中,夜晚的天池已不允许人驻留。七月的一个中午,湖光山色中,我独自绕天池行走了半圈,也问自己这人生旅途上的残缺可还有圆满的时候?博格达雪峰下,鞠一捧天池水,祭奠自己年少时的武侠梦,侠骨豪情的江湖已是久远的传说!

白哈巴村


天山天池


五,关于新疆的一点看法
  在新疆结识的武汉李阿姨夫妇告诉我,原本要与他们一起去新疆的还有6个朋友,在乌鲁木齐出了事后,就不敢去了。这也是今年新疆的旅游行业面临的困境。对人身安全的担忧成了最大的问题。在去新疆之前,我也不是没有顾忌。可是,我不愿改变既定的旅行计划,还是独自去了新疆。
  首先要说的是,我在新疆的日子里,没有遇到任何威胁到安全的问题。北疆地区大都是汉人,生活方面和内地也没什么不同。南疆地区以维族人居多,我去的地方不多,除了街上的武警相对多些,也没什么异常。乌鲁木齐因为城市重要,防备也比较严密。除了在南疆的火车上遇到的维族人明显对汉人没有好感外,我遇到的维族人、哈萨克人和塔吉克人都很友善。
  毕竟新疆太大,我游历的时间其实也并不长,是无法真正切实地理解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也无法知晓维族人真正的处境与想法。有维族学者曾在2010年撰长文分析新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我认为是理性和客观的。可是,直到今天,现实还是如此,并不平静。
  新疆的大地上,
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与立场。个人觉得,唯有真正的民族平等与个体公民权利的落实,才是方向,可是走向这个方向的路是那么得艰难!
  无论怎样,我会记得遇到的那些淳朴的面孔。现在身处中原城市,特别怀念那片边境上的
金草滩。那是新疆时间的傍晚7点左右,天还很亮。从海拔3100米的帕米尔高原小城塔什库尔干北行一段路后,我独自在一片美丽的草滩漫步。遇到的三个塔吉克族少年主动和我打招呼,和他们的聊天时,我知晓了如何区分塔吉克族和维族,还看到他们示范的塔吉克人见面后的礼仪:通过握住的手拉近彼此的嘴唇。还有在昭苏的夏塔,哈萨克的男孩弹起的冬不拉,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想来都是那么的动人!那些我遇到的哈萨克人、塔吉克人的朴实有时会让我们汗颜,而那些皮肤黝黑的少年更是让人印象深刻,那是完全不同于汉人的单纯气质。


塔什库尔干金草滩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少年


昭苏 夏塔 哈萨克男生加海一家


六,通往远方的路
  郑州
乌鲁木齐、尼勒克、唐布拉、独库公路、那拉提草原、喀拉峻草原、夏塔冰川、伊宁、赛里木湖、奎屯、北屯、布尔津、禾木、白哈巴村、喀纳斯湖、喀什、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库尔勒、天池。回望这些一路行来走过的地方,趟过河、搭过车、徒步中累的精疲力尽过、在美景面前欢呼过、晒伤过、委屈过、担心过、感动过。在新疆的四十天,是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段特别经历。
  
青春终会逝去。有的青春模糊不清、去向无踪,有的青春在路上渐渐延绵为山峰,和阳光雪水一起永恒。我希望有一天,还可以重新踏足那横亘在新疆大地上的河流峡谷错综交织的天山山脉。是的,通往远方的路,有一条属于新疆。


在下微信:402098463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