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体验怒江澡塘会

亲身体验怒江澡塘会
亲身体验怒江澡塘会
亲身体验怒江澡塘会
亲身体验怒江澡塘会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坝美
入库时间:2016-08-03 09:27
游记浏览:70
旅行天数:15
游览景点:["巴马","坝美","建水","西双版纳","怒江","罗平","田垄屯堡"]
出发时间:2013-02-23
旅游简介:自驾桂滇黔我一直认为,旅游不光是走走路、看看风景那么简单,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当中去,那样才会让旅游更有乐趣。所以在这次旅程开始之前,我就嘱咐安安爸和阳阳爸把泳带着,一旦到了怒江,到了澡...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2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自驾桂滇黔 巴马 -坝美 -建水 -西双版纳 -怒江 -罗平 -田垄屯堡

我一直认为,旅游不光是走走路、看看风景那么简单,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当中去,那样才会让旅游更有乐趣。

所以在这次旅程开始之前,我就嘱咐安安爸和阳阳爸把泳裤带着,一旦到了怒江,到了澡塘会,一定要下去泡澡。所以这次到澡塘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和当地人一起泡澡!













先简单说一下这次旅行的行程:我和云儿1月31号到武汉,2号到湖南的衡阳和来自桐乡的安安一家和来自苏州的阳阳一家汇合(他们开车过来),3号从衡阳出发,一路经广西的巴马、云南的坝美、建水、西双版纳、怒江、罗平和贵州的天龙屯堡,最好到长沙分手,我们于2月16日回到北京。

怒江澡塘会,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做过介绍(详见《云南边陲游(十九)----怒江大峡谷之秋那桶、登埂澡塘会》),只是上次去晚了点,澡塘会已经结束,我们只是赶了个尾巴,没有尽兴。这次我们特地赶在大年初二,也就是澡塘会开幕的那一天到达,就为了亲身参与一下怒江的澡塘会,感受一下怒族、傈僳族人们过节的气氛。

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大年初一从西双版纳出发开了十多个小时的车,半夜两点多才赶到怒江州的六库。而澡塘会的所在就在离六库只有12公里的怒江边。

大年初二一大早,为了让孩子们睡觉,本来只是打算爸爸们先去澡塘会看看,哪知孩子们也醒了,都吵着要一起去,正好!退房买了早点上路。

9点过点,我们就赶到了澡塘会,路边已经摆满了卖吃食和小玩意的小摊。停好车,顺小路下坡往河边去,往下不远,就看见山坡上的田地里(庄稼都已收割)搭满了帐篷,都是当地人的,我估计他们前些天就来驻扎了。

每到冬季,尤其是正月期间,怒江两岸的傈僳族和怒族同胞有“洗春”的风俗,所谓洗春,就是大家结伴到怒江边的温泉里洗澡。每当这个时候,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姑娘们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他们一大早就带上干粮菜肴,背上行李,到野外食宿(一般都要在那里住好几天,每天洗十几次)。他们把“春浴”看作是一种文明、卫生、圣洁的行为。因此,连久居山寨的老人也不顾年老体弱、道路崎岖,让儿孙们搀扶前往。洗春让他们消除全身的疾病和疲劳,洗涤一年来身上的灰尘污垢,以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迎接新一年的降临。

在怒江沿岸,只要是有温泉的地方,就会有“洗春”活动,其中泉眼最多,最热闹最著名的“洗春”之地,就是我们来的这里了。这里因为靠近登梗村,所以也叫登梗澡塘会。

据史料记载,“登埂澡塘会”是泸水地区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明朝永历二年就已具有一定规模,是保存和延续傈僳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前,由于大山阻隔,青年男女难以相互认识和交流,一年一度的“澡塘会”也成为傈僳族青年男女之间相互交流,谈情说爱的节日,进行对歌、射驽、“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和物资交流等活动。

现在的登梗澡塘会(现已改名为“怒江澡塘会”),更是被当地政府发展成了一个旅游项目,定在每年大年初二到初四举行,每当这个时候,好多外地游客都慕名前来。

虽然外地游客一年比一年多,但这里唱主角的还是当地的傈僳族人民,在整个澡塘会期间,他们会拖家带口,在田地里搭起帐篷,就地埋锅做饭,吃了泡,泡了吃,让身心完全放松,过一个欢乐的节日。

我们到的时候,因为时间比较早,所以游人不多,泡澡的人也不算多。据当地人说,这里一共有三个池子,大树下的那个是女池,离江边近一点的是男女混浴的,还有一个离这里不远但地形较隐蔽的池子是年轻女性泡的,一般人不知道。

女池我们不好意思去泡,就到混浴的那个池子跟前。池子里有一个年纪大的女性,正裸着上身在那搓澡,另外还有几个中年男子。因为目的明确,所以我没有犹豫,摔先脱衣下水,安安爸和阳阳爸也随后进了池子,阳阳跟着也被他爸脱光进了池子。

安安妈和阳阳妈下不了决心下来泡,就负责在旁边拍照。

水很烫,适应了半天才把身子全部泡进池中。因为洗的人不多,所以水很清。刚刚升起的太阳,还不是那么炽热,泡在池子里,晒着太阳,看着不远处的碧绿的怒江水,真的感觉很舒服。

游人渐渐多了起来,估计是受到我们的影响,一个妈妈把自己的孩子脱光了按在池子里泡,还有一个年轻的女子,穿着衣服脱了鞋在池子里趟来趟去。我们逗她说,换了衣服下来泡吧,她笑着摇头。

这个时候,几个当地的女子说说笑笑走到池边,看见我们,虽然有点惊讶,但还是迅速地拖了外衣,跳进池子。可能是看到我们几个外地人在池子里,她们略略显得有点拘束。

为了活跃气氛,我问她们能不能给她们拍照,她们很坚决地说不行。我又说,那能不能合影了,原以为会遭到拒绝,哪知她们马上笑着说可以可以,边说还边招手叫我们过去。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张照片。

男男女女在一个池子里泡着,大家一点也没有尴尬,说说笑笑,都很开心。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正是我们大家所追求的么?

泡完澡,换好衣服(因为没有专门的更衣处,所以都是就地找个石头,躲在后面换的),我们到江边溜达,溜索的溜索,晒太阳的晒太阳。

时近中午,游人多了起来,那女池周围已经围满了人。这时太阳光变得强烈,于是我们离开江边,往澡塘会的主会场走。

通往主会场的路上已经是人头攒动了,当地的人(多为傈僳族)穿着节日的盛装,拖家带口,慢慢往舞台方向聚拢。人们脸上都带着喜色,热情地与熟人打着招呼,不时在路边的摊位上停下来,给孩子买点吃食或者小玩意。

因为今天有表演,所以主会场的舞台前已经挤满了观众,田地里,山坡上到处都是。太阳很大,我就带云儿找了个离舞台很近的副食品摊位,买了点啤酒烤翅之类的东西,躲在帐篷的阴影下,边吃边等着节目的开始。老板很热情,不光让我们坐,还指着我旁边的瓜子(应该是一块钱一杯)让我随便吃。

大概一点半的样子,突然传来一阵鼓声,老板跟我说,“上刀山”开始了。我站起来一看,一个光脚汉子正往缠满锋利钢刀的梯子上爬呢,钢刀在阳光的照射下,寒光闪闪,那汉子却似闲庭信步一般,从容地上下。观众一片喝彩。

赛歌开始了,二十多个穿着盛装的傈僳族女子(多为中老年人)排成两排,站在台上,轮流唱着,悠扬的歌声,引得观众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我虽然听不懂,但看到观众的笑脸,也不知不觉融入其中。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也许是看我拿着相机到处拍的缘故,正在现场录制节目的泸水电视台的记者找到我,要采访我。听说我是第二次来怒江,更感兴趣了。因为今天要赶到老姆登村(属于福贡县),我就问她老姆登能不能看到,她说看不到。我说那不说了。记者马上说,帮帮忙帮帮忙。于是我就接受了采访,因为我喜欢怒江,当然是满口溢美之词了。

这是我第一次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可惜我没有看到。

因为要赶到老姆登村,加上天气越来越热,没等节目演完,我们就离开了会场。

更多精彩游记,请访问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neyzg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