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新疆 > 旅游游记

乌鲁木齐第一天

乌鲁木齐第一天
乌鲁木齐第一天
乌鲁木齐第一天
乌鲁木齐第一天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乌鲁木齐
入库时间:2016-08-16 01:40
游记浏览:269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6-01
旅游简介:时间紧,任务重,累早晨430被闹钟闹醒,挣扎着起来洗漱。不到450,预约的出租车司机就给我打电话说是已经到了小区门口。我迷迷糊糊的挂了电话,洗漱完检查了一下行李,锁上房门就下楼了。早晨5点,还是有些凉...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5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时间紧,任务重,累

早晨4:30被闹钟闹醒,挣扎着起来洗漱。不到4:50,预约的出租车司机就给我打电话说是已经到了小区门口。我迷迷糊糊的挂了电话,洗漱完检查了一下行李,锁上房门就下楼了。

早晨5点,还是有些凉。感冒刚有些好转的我打了个冷战,后悔没多穿一件衣服。坐进车里说完“T3”的一刻,我应该是睡着了。被司机叫起来,发现已经到了。一看手机还不到5:30,来早了啊,只能赶紧过检去找地睡一会了。
不知是不是受最近暴恐事件的影响,飞往新疆的航班跟其他航班不在一块安检,而是在一个所谓南侧安检入口。案件严格程度明显要高出许多,幸亏人不多,要不真担心安检过程中睡着了。有意思的是,安检人员拿一种试纸在旅客身上擦了几下。问过之后,被告知这是在检测是否携带毒品和爆炸品。第一次从这个安检入口登机,安检过后透过玻璃墙才发现就在国内到达的楼上,以前只是远观,这次终于走了一遭。走了很长才走到登机口边上,算了,就在这儿睡吧。
应该是昨晚睡得太晚,而又起得太早,登机后我又很快进入睡眠状态。但是果然还是在飞机上睡不好,没过多久就醒了,只好拿出本书翻翻看。等我一本《放学后》看完时候,机长广播飞机要降落了。11:30,飞机还是很准时的降落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降落时,外面白蒙蒙的一片,心想下雨了哈。听机长广播,11摄氏度,晕死,这是要冻死我的节奏啊。按照之前所查询的路线,应该有公交车可以直接到酒店附近。走出机场,看到很醒目的车牌,51路公交。冒着雨跑到站牌下面,打开箱子,拿出外套套上,我可不想得病躺在宾馆里。
不得不赞一下乌鲁木齐的公交车,竟然还能从机场直接开到市区,而且只需1块钱。到了酒店,放下行李,准备按照计划去赶紧把今天的内容看了。还好外面雨很小,不用打伞也可以走在路上。突然发现肚子饿了,只好先找地方吃饭。心想在公交站牌附近吃点东西,吃完后直接坐车去水磨沟。不知是不是方向不对,走了很远都没看到餐馆,也没看到站牌。想起坐公交过来的时候,乌璐木齐的公交站牌很小,从路的外侧不太容易发现。在踌躇彷徨间,看见一家面馆,不管了,先吃饭再说。来新疆第一顿饭,是大白菜板面。
不得不说,面非常的筋道,菜就一般了。不过量很足,这一点我很喜欢,在我那么饿的情况下竟然没能吃完。擦擦嘴,一看下午一点半了,还是赶紧去水磨沟吧。也不找公交车了,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似乎我又在车上打了个盹,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下车结账才发现真心要比北京便宜许多。
来水磨沟的目的是为了瞻仰一炮成功,是为了纪念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伟大功绩。进了景区一问,才知道走错了地方。水磨沟分为两块,北园和南园,一炮成功在南园,而我到的是北园。先不管了,逛逛再说。意外发现(我功课没有做足),这里竟然有张骞和纪晓岚的塑像。不过,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景点都没有介绍,这是非要逼人找导游么。
 
 
 伏羲女娲,华夏肇始。简单的图像,看到的是一样的根源。

好吧,这个被浑身涂满符号和名字的塑像就是博望侯了。
历史上的第一次新疆与中原的连接应该就是张骞出使了,西域之归附正是在此之后。
 
纪晓岚的塑像。
看来还是刀笔吏的影响大,这个塑像在入园门口的显著位置。纪昀被贬至此,据说那本写满鬼怪小说的《阅微草堂笔记》也是在这里写的。不过,在我看来北园里张骞的塑像应该是第一位的。 

 匆匆逛完北园,步出园区,坐上公交去向两站之外的南园。
据说有免费摆渡车,可惜我没时间来等。
 走到南园门口(迪斯奈乐园),看到示意图上一炮成功赫然在列(图片左下角)。
感觉不远,心想一鼓作气走到那里。谁知,这个一鼓作气,鼓了1个小时。一路上,鸟语花香,跟一般公园无二,只是更加清净,人更少。或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路上很多蜗牛(这也是走不快的原因,不想杀生啊)。
 

终于走到一炮成功了。看到了左公塑像,心里默默祭奠了一下,隔百年而问候。左是我最佩服的晚晴人物。
简单介绍下一炮成功的来历,以下来自于某度百科,与本人无关。
“一炮成功”原是一座炮台,是当年清政府在乌鲁木齐六道湾前端山梁上建筑的。“一炮成功”事件源于公元1865年,中亚浩瀚国(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一个封建国家)的高级将领阿古柏在以俄、英、土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侵略中国的一次历史事件,也是帝国列强利用阿古柏入侵新疆,瓜分和分裂中国的一个真实见证。公元1865年,阿古柏任总司令,统兵3万,后发展为6.6万余人,打着地方傀儡和宗教的名义入侵新疆,先后占领喀什、和田、库车、吐鲁番、乌鲁木齐(原迪化)地区,所到之处大开杀戒、民不聊生,在新疆建立了血腥政权,统治长达12年之久。
在阿古柏入侵的前后,沙俄也占领了伊犁地区,原本清廷既不知阿古柏其国、其人,也不知其事。后接到乌鲁木齐民团首领徐学功的报告,才逐渐明白新疆的事态已非常危机,伊犁之失和阿古柏入侵。西陲告急。同时,东面日本发起侵略台湾的行动,又起狼烟。如此东西危机,在清廷引发了一系列爱国以卖国的论战。当年,陕西总督左宗棠以“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为论力克李鸿章的弃西说法。1875年清政府加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决定了征西。
  左宗棠历经运筹,任命刘锦堂为前敌总指挥,组成了由新疆、湘、豫、蜀为主力的大军,总兵力近6万人,开始了收复西域疆土的反侵略战。1876年8月,清军打到了米泉古牧地,12日—17日
清军在此与匪军激烈交战,经过6天的战斗,共歼灭匪军6000余人,并将侵略者追逼至迪化城内。18日,兵贵神速,清军在乌鲁木齐六道湾山梁上架起了大炮,向迪化成开了一炮,击中了城门,轰塌了一处城墙,吓得匪军心惊肉跳、魂飞魄散、溃不成兵。然后将士迅速登城,再歼5000余匪军,胜利光复了乌鲁木齐。之后,清军乘胜追击,收复了被占领的全部领土,结束了阿古柏入侵新疆长达12年的统治历史。为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当地人民在其架炮的地方建起了炮台,命此炮台为“一炮成功”,而这座山梁也随之成为“一炮成功”。
 我觉得左很享受这种角度去看去鲁木齐,这座因他而得以保留在中华大家庭里的城市正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
当年无人原为西北这块不毛之地而动刀革,是他挺身而出保住了这块中国六分之一大小的国土。寸土必争从来都是口号,真的要做起来很难。如果当年为了钓鱼岛那几块礁石跟日本打一仗,甚至琉球,或许现在就不存在争端了。这一点,最佩服的是俄罗斯,虽然方式粗野,但护土之心无人能及。
 
走出一炮成功景点,走了很长一段路才打到出租车,接下来要去的是红山公园,乌璐木齐的标志性景点。
这就是红山宝塔了,下面有简介,我就不再引用介绍了。
 
最大的收获应当是在这里看到了林则徐的塑像。
又见贬谪,可见当时新疆的不受重视与未建设情况。
在新疆默默地待了五年的林先生当时在想些什么,现在已不得而知。但虎门销烟前的决然在西北大地也广受传染,这也是他的塑像被放在这个乌市最著名公园里的原因吧。
 
 
 从宝塔跟上望去,简介里的雅玛里克山已看不见了,到处是耸立的高楼。不知那边的宝塔还在不在?
呵呵,在红山公园体验了一把滑道。一种在铁皮轨道里滑行的小车,操作简单,有点小风险。潜意识里,人都是自由的,会去想做一些自己未曾尝试的事情。
 
 
 
红山公园出来,看到有卖切糕的。心怀忐忑的前去问价,9块钱100克,要比北京便宜许多啊。于是要了最小的一块,称完称,48元。好吧,今晚就吃它了,不过味道还不错。
回去路上把第二天去天山天池的车票买了,回到酒店就睡着了。哈哈,也是,太累了。
大巴扎只能排到最后一天了,所幸还有些时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