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湖北 > 旅游游记

秋之旅三:雄山秀水的奇风异景,浓郁温馨的土家风情——恩施

秋之旅三:雄山秀水的奇风异景,浓郁温馨的土家风情——恩施
秋之旅三:雄山秀水的奇风异景,浓郁温馨的土家风情——恩施
秋之旅三:雄山秀水的奇风异景,浓郁温馨的土家风情——恩施
秋之旅三:雄山秀水的奇风异景,浓郁温馨的土家风情——恩施
景点:湖北/hubei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恩施
入库时间:2016-08-16 18:34
游记浏览:27
旅行天数:6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11-23
旅游简介:目的地:板桥镇 恩施市 小溪村 董家河。万重恩施州访土家风情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11
旅行游记

1 目的地:板桥镇 恩施市 小溪村 董家河。


万重恩施州访土家风情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华中药库”、 “烟草王国”、“世界硒都”之称号。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恩施还拥有世界最大的独立硒矿床
   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以上来自百度)


    之所以称为“万重恩施州”是因为我们无论是从北面进入、南边游玩还是东南出去,汽车都是在一重又一重的山间上下盘旋,仿佛有万重山一样。从山上看近处或是远方的群山,真是有苍山如海的感觉。一路上经过的地方美景不断,总是有潺潺的溪水、流淌的河流,可是说是:“山山皆是景,水水均含情”了。期间,接触的大多都是土家族的人们。和印象中的不一样,从衣着、语言根本看不出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在乡间、村寨的房屋有所不同,大多是现代的或者传统的吊脚楼。恩施的青山绿水基本和大巴山相同,只是多了一些峡谷、地缝,险峻的山势更多了一些。海拔稍低的地方气候也温和了很多。封山育林使得森林茂密,野兽和鸟类也更多了。经常可以在乡村看到“出售打野猪机、气枪”的小广告。和乡民聊天时也会说起野猪的为害,只要是你种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它都会连吃带祸害。


2014119日(星期日)多云

巫山县-奉节县-吐祥镇-板桥镇

    早上退房后仍然到昨晚吃饭的饭馆吃早点17元,后乘公交车到巫山客运中心每人1元。买巫山到奉节的汽车票每人25元。在汽车客运站将脚崴伤了,这次受伤影响了以后很多的行程。

    车过白帝城等地进入奉节境内,道路两侧很是脏乱,到处在施工。一下汽车立刻围拢上来一些宾馆拉客、黑车拉客、推销东西的、拉人旅游人群围拢上来,忙分开人群打了一辆车到客运站,感觉较为混乱,不想在此住宿,到奉节县客运站去问,得知已经没有到板桥的客车。不甘心又问一个行人,他倒是非常热心,告诉我们现在去板桥的话可以先到吐祥镇,再从吐祥镇转车去板桥镇。我们听不太懂,还将路线地名详细的写到了纸上,最后还帮助拦了一辆刚刚出站的中巴车,并告诉司机师傅我们要去的是吐祥。在此非常感谢这位不知名的路人。奉节县到吐祥镇车费每人24元。


车过了奉节县长江大桥,就上了江南岸的大山。


山势陡峭,每隔一段时间,车就要停在路边的加水点加水。这是其中的一个。倒也有些世外桃源的意思。


    放好行李,就急着出去看看这个当初设计的最重要的目的地。镇子不大,纵横的有几条街巷。四周都是云雾缭绕的高山,只有一条公路穿过。



镇上行人稀少,所谓的游客也只有我们两人。顺着一条蜿蜒的小路上了一座小山,俯瞰小镇。



201年11月10日(星期一)晴

板桥镇-恩施市

    早上起来,在镇上吃了早点后顺着镇上的小河散步,山上仍然是云雾缭绕的。


    一对老夫妇出来搭话。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有老两口,平时主要是以种植烟草和党参过活,喝的水是烟站从山上引到蓄水池里的泉水。在一间两层的木屋中我们看到了上层晾着烟叶,地上堆放着党参。据说板桥镇的党参很有名,称为“板党”。


    

 在一片菜地里又遇到了一位20多岁种菜的小伙子说他们喝的水是从一个溶洞里引来的。其实,这两个地方相距很近,怎么出来了两个水源呢?或许投资方不相同吧。顺路人的指点,果然找到了那个出水溶洞。   




进入洞中,一股暖意涌来,比外面暖和多了。左边洞壁上的几根管子就是引水的管道了。粗的那根大概有10多厘米吧。越往里走越黑,直到伸手不见五指,不敢向里走了。应该是洞中有个水库,管道是从水库中引出来的。



出了引水的溶洞,随意上了旁边的山,竟然看到老夫妇说的那个蓄水池了,上边赫然有“中国烟草”的标记。悬念解开了,看来不同的用水人有不同的供水人啊,泾渭分明。


    途中又遇到了一位下山的年轻人,这是我们此行在村子里看到两位年轻人中的一位。他的家住在这座山的山顶上,下山是去采买东西。他告诉我们:这山上经常有野猪出没,有时候会伤人。难怪有销售打野猪机的小广告。 住在村寨的土家族外出搬运东西时都会像他一样背着这样的背篓。由于脚伤没走到山顶,下山的时候又遇到了他,筐里装满了从镇上买回的东西,其中有小孩的小食品。这是我们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坚守在村寨中的年轻人。


山上的岩石,一层层的,像是人工砌起来的城墙。


深秋了,地里的玉米、红薯等等的作物都收获了,但一些大白菜、各种萝卜却长的正旺盛。


    镇上唯一通向外界的公路,很干净也很清爽。虽然没有看到那些准备去的景观,但这宁静、沉寂、祥和的小镇,勤劳、朴实、乐观的人们,溶洞中汩汩流淌的泉水,云雾中时隐时现的山峰和斑斓的山色不也是一道道的景观吗?



恩施市也是个山环水抱的城市,来的路上看到不少这样的河流以及美丽的湖泊。


时间尚早,那些摆摊的人还没有来。晚间这里是个热闹的地方。








过了风雨桥马路对面,就看到了“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场所,免费。国家应该多开一些这个免费的公园,别动不动就一百、几百的门票。




公园里森林茂密,很是幽静,游人不多。




    晚上到客运站对面的一家鸡公煲自助餐馆吃饭,除了牛羊肉没有,其他的食材基本都有。每人39元,不负责白酒、锅底20元共计98元。


20141111日(星期二)晴

恩施市-盛家坝小溪村

      小溪古村落坐落于湖北省恩施市西南陲盛家坝乡二官寨村, 西南距盛家坝乡集镇17公里,距恩咸公路6公里,东北距恩施城45公里。 小溪胡家大院古村落是目前恩施州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最具规模的民居古建筑群落;它是巴蜀盐道上的古村落、胡氏移民村落、生态文化村落。有着“原始古村落,现代古桃源”的美称。


    早上问前台的土家族收银员到小溪村当天是否能回来,她说也没去过,如果怕当天回不来的话可以把房退了将行李寄存在宾馆,免得回不来还要交宾馆的房费,真是为客人着想啊,感谢!

    乘坐2路公交车到挂榜岩客运站后随便吃了点早点。乘前往盛家坝的汽车每人17元。途中一个教师模样的先生得知我们是来旅游的,便给我们讲解着恩施的历史、古迹、传统等等。同样感谢!

    途中又看到了好几个在建的景点。车翻山越岭的经过芭蕉乡又走了好久才到了小溪村。路边一座木制牌楼上写着小溪村,网上说的进了路口就到了小溪村了。但旁边有个胡家大院的广告却明明写着从路边到小溪村还有6公里的山路,还没有交通的车辆。坑人啊!




    在一家人家的坡路上又看到了从树上掉了满地的这个,网上说好像叫“拐枣”。捡了几枝摘下来尝了尝,很是香甜,就是没有什么肉,皮稍微有点涩。



    远方的山像条腾云驾雾的巨龙,时隐时现,气势磅礴。民居散落在山间,有点地广人稀的感觉。



想聊聊天,无奈语言不通,只好作罢。


终于看到了小溪村里的茶场,小溪。



继续沿着坡度很大的公路往下走,村落越来越清晰了。



终于到了村里,新房和老房子相依在一起。老房子里住着老年人,新房子里的新人大多都打工去了。



真实的土家族人家。小白猪的父亲一定是头大白猪。


这应该是个公共场所,很新的建筑。







村落由此得名的那条的小溪,很清澈。


新婚的对联还贴在门上,主人却远行了。




    旁边是她家的房屋,老公好像去打工了,儿子在恩施市里买了房,娶了市里的姑娘。话语中很为儿子感到自豪。祝福她们全家!



    临近中午,看到房屋上升起来袅袅的炊烟。也该回去了。说起来有个很巧的事,当我们玩的差不多,正为返回公路边上汽车站的6公里徒步发愁时,有辆浙A牌照的轿车开了进来,下来一对年轻的小夫妻。过去一搭话,居然是北京的。一聊才知道,他们利用北京召开APEC会议放假的机会飞到宜昌,租了辆车来玩。他们很爽快的答应让我们搭车回去,小溪村的游客也从我们两人变成了4人。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非常感谢,祝福他们!


这个地方是我们来时在车上就看好的,准备从小溪村回来在这里下车来看看。所谓处处皆是景吧。


丰姿绰约


我是老大。







    饭店的门面不大,但里面却相当大。这是主厅两旁的小厅之一。



    吃饱喝足,又重新回到“金梦圆土家风情大酒店”入住。

 


20141112日(星期三)晴

恩施——鹤峰县——鄂西小九寨董家河

 

    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州的东南部,与湖南省毗邻。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是巴文化发祥地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先后被定为国家一类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 ,拥有国家级烈士陵园——满山红烈士陵园

     鹤峰县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多山间小盆地。平均海拔1147米,是湖北省高山县之一。最高点是西北部的牛池,海拔2095.6米,最低点是东南角的江口,海拔194.6米,高差达1901米。

        鹤峰县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雨热同季,时空分布不均匀。雾多,蒸发小,湿度大。地表高差悬殊,切割深、立体气候显著,低山温润,中高山温和,高山温凉,春季平均90天,由低山到高山逐渐增加,冬季平均153.3天,由高山到低山逐渐减少。

        鹤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县除民族区域自治的土家族苗族以外,还有蒙古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以上来自百度)

  

    早上退房后步行到距离不远的汽车客运中心买到鹤峰县的车票每人70元。那天汽车站好像有个活动,一些小姑娘披着绶带整齐的站在每辆汽车前,一些人在摄像,还有个现场的总指挥。






    从恩施市到鹤峰县的路上停了几次车加水、吃饭等。途中有个叫做万丈深渊的地方很是险要,令人心悸。到后来道路缓和了一些,在一处镇子停车吃饭时看到路边有许多柚子树挂满了柚子,路边有摆摊卖柚子的。和北方果园公路边卖水果的一样。


大的10元一个,中等的8元一个,小的6元一个。


公路边的柚子树。






小吃,好像是烤粽子呀。


原来叫做:苞谷粑。是糯米和玉米糁掺和在一起烤制的。外焦里嫩、口感软糯、味道香甜,很好吃!1元一个。没看到三兄弟,只看到一位老人在忙活。


    乘车时准备按照网上的介绍先到燕子乡再转乘到清湖村,买票时司机得知是去董家河风景区,告诉说可以直接买票到清湖村再去不远董家河,每人10元。

   

    这就是从竹溪县县开始,所以的客运汽车上(无论是城市公交车还是长途的客运车)都能看到的,用来给刹车降温用的水箱了。不过是材料、形状、大小不一。



    她家正在清洗刚刚收获的天麻,聊天中得知:她家今年投入10万元包地种植天麻,但今年行情大幅下跌。去年鲜货还是501斤,今年就降到201斤了,看样子要赔了。如果不及时清洗晾干就会腐烂,那就更赔了,很是焦急。


她家楼房墙上挂的铭牌。



    这里海拔在1300米,比温暖如春的恩施市凉了很多,每家都有这样的炉子,冬天客人来了一般都会在这里喝茶、吃饭。


20141113日(星期四)晴好

      鄂西小九寨——董家河

     

     董家河村就在清湖村的北边,距离不远。就是网上说的“树在水中生,水在树中流”的鄂西小九寨了。




     山峰仿佛是头挽发髻,身披大氅,后背斗笠,面色冷峻、手按宝剑古代侠客。真是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位土家大哥背着背筐去采购了。

  

第一次看到在深秋中开着花的烟草。







斑斓的山色。



没有春暖花开的艳丽,却有深秋的韵味。


水面如镜。


偶有微风吹过,水面泛起一阵涟漪。





山中的仙居人家令人羡慕。


每户人家都准备了这样木柴,看起来有些奢侈。


民居散落,干点什么应该不会扰民吧。


    墙上不知挂的什么,也不知道干什么的。室内空空,无人探寻。








    水中的盆景。








又见风雨桥。
















景区内空旷寂静,在风雨桥见到一位抱着孙子玩耍的大哥,讲述了董家村的变迁。


好想住在这个房子里。




从河上面的大路继续跟着它走。
















水坝上溢出的瀑布。



   过了吊桥走到电站的大门,和里面唯一的一个工人聊天,土家族、62岁,已经退休,在这里是打工。四个人值班,每人24小时后休息三天,每月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家里已经有了上学的孙子,很满足的样子。他说现在的水比较少了,夏天水多的时候,鱼就在电站下面的出水口嘻戏,可惜现在没有。但脑海里却涌现出了水涌鱼欢景象。认真的在奔涌的水流中仔细看了半天,真的没有看到鱼。我们聊的很高兴,很投机,告辞后走了很远,他还在看着我们。



信步前行,一座小石林。


不知是什么花。


每家都有这样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旁边是新收获的红薯。


做一回土家人。



千手银杏树。











    景区所有的地方几乎都走到了,时间还早,还是想探求点什么。看到不远处一座很高大的山峰,悬崖峭壁树木葱茏,一条蜿蜒的土路越过山包不见了。里面或许另有美景,不禁要探寻一番。我们的游玩理念就是人多的地方尽量不去,清净的地方多去。总会有意外的收获和意外的美景等着你。

    果然,顺着小路登上小山包就看到这个世外桃源中的世外桃源。小路的尽头仿佛是个天坑,三面绝壁,一边就是我们进来的小路。里面一座典型的、古色古香的土家吊脚楼。正午强烈的阳光被高大的绝壁阻挡,天坑中显得有些幽暗。



小路旁边的一座新建的、现代的三层小楼下,两位姐妹在忙碌。一位在磨刀石上磨镰刀,一位在准备着背筐。看到我们的到来,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聊了起来。房子是站着的姐妹的,花了三十多万,也没要贷款,只是找亲友们借了一些,旁边的一座老房子是原来的房子,现在老人们居住。一根自来水管放在塑料桶上,那是引来的山泉水,老公在烟站上班,她主要是在家种植烟草、玉米等农作物,负责接送在清湖村上学的孩子和家务。



看这标语,表明房子有些年头了。



我们能不能看看他家里面的老房子,他很爽快的答应:去吧,没什么好看的。桃源中的桃源怎么会没有好看的呢。



厨房的灶台上还盖着锅盖,房梁用铁丝吊着盛放干粮的筐,墙角立着碗柜。从中间的那扇后门出去就是房后苍翠的大山,门前是一泓清澈的泉水,泉水中一根水管将泉水引到房前的院落中。


房子无人住就越来越破败了,真是可惜!其中的几间房还都锁着,大概还存放着一些有用的东西吧。



    门上的红纸依然记录着2012年婚礼时的热闹情景。现在人去屋空,应该是到大山的外面创业去了吧。这样情景这次游玩看到了不少。



房顶的瓦直接铺到椽子上,是这里建筑特色,炊烟就从瓦的缝隙中钻出去了。


狗狗不知道多久没见过外人了,总是摇着尾巴冲着我们叫,叫了很久,我们走远还在叫。


这是没有任何装饰、遮盖、自然的土家老房,再看一眼,有些舍不得离去。不知何时能再来!


    美景总是无限的,人们总是有感情的。虽然有些恋恋不舍,虽然有些依依惜别,但时间总是无情的,该走总还是要走的。
    回到清湖村街上,又去另一家小饭馆吃火锅鸡,每人25元,白酒8元,啤酒2瓶10元。老板娘很自豪的说自己的儿子在北京当厨师。琢磨着老板娘的口气,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年轻人放着自己处处风景的家乡里宽大漂亮的楼房不住,都外出打工了。

    饭后回到农家乐,老板家的院落里已经支起了三口大锅在煮那些天麻,四五个人在忙活。合法的钱来的真是不容易!   

    20141114日(星期五)晴

    早上起来收拾完毕,下楼退房时。老板一家的几个人和雇佣的工人仍然在煮着天麻。到门口的路边等候到宜昌的车。730分,到宜昌的大巴车很准时的来了,搭车途径五峰县、长阳县、宜都市到宜昌,车票每人90元。

    回想恩施之旅,想说的很多,总结了几句实在的顺口溜作为结束:

    万重恩施州,美景处处有。

    好人身边在,故地要重游。

到宜昌途中的风景。

恩施图片

     

    宜昌是本次游玩的最后一站了,以前来过两次。本想休息一天就乘火车回家了。不想因为一次随意的聊天,引来了一次令人惊喜的艳遇。
     有兴趣的就请看《屈原故里惊橙艳》吧。谢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