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青海 > 旅游游记

环湖日记

环湖日记
环湖日记
环湖日记
环湖日记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青海
入库时间:2016-08-03 11:08
游记浏览:73
旅行天数:6
游览景点:["北京西宁青海湖"]
出发时间:2013-03-06
旅游简介:环湖日记Howmanyroadsmustamanwalkdownbeforetheycallhimaman.Howmanyseasmustawhitedovesailbeforeshesleepsin...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8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环湖日记 北京—西宁—青海湖

Howmanyroadsmustamanwalkdown,beforetheycallhimaman.Howmanyseasmustawhitedovesail,beforeshesleepsinthesand.Theanswerisblowinginthewind.

每一次出行都握着不同的票,于我而言,这些票据慢慢的变成了记录点,是开始也是结束。看着手中的车票,方方窄窄;遥想前方的路,曲曲折折。




2012.8.12

一路上醒来又睡去,半梦半醒之间儿时骑车的画面不断闪现。那辆红色的三轮小车,载着我绕过村子的小河、田间的小路以及屋后的地道。孩子的秉性如同风中的蒲公英,而沉默不变的就是这辆小车了。慢慢的,我长高了,它从我的腰际下降到大腿再到膝盖,也从我的身边慢慢的走到了车棚再到仓库,直到有一天,当我突然想从它身上找寻回某些记忆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带着那一抹红色默然消失了。

沿途商贩的叫卖声会告诉你,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傍晚时分抵达西宁,天空还残留着一抹落日的绯红,像极了高原人脸上特有的高原红,在暮色的衬托下,更显出几分羞涩。没有着急的去寻觅车辆前往旅社,而是坐在出站口的石台上,盯着匆匆的人们,发了一会呆。然后嘴角浮起一丝笑容,只因窃喜这种逃离的状态。老师说:心远即是深山,大地当做蒲团。我还差的多,只能匆匆逃离,消失在人流中,直奔住宿地——赞巴拉青年旅舍。






在塔尔寺红白相间的庙宇群里,我如同回到了童年,肆无忌惮的在人群中穿梭,迎接路人投来的目光。只是在迈进每扇寺门的时候,都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放大胆子,但小心翼翼。寺庙中的神灵于我大部分是熟悉的,这也基于近几年的积累。当我看到一群群从城市赶场一般蜂拥而来的游客时,内心不免生出懊恼。他们把精神的垃圾毫不留情的投掷到这里,带走了图片和笑声,留下了喧哗与骚动。他们逢神便拜,甚至都不知自己所拜的为何方神圣,这是愚蠢还是虔诚?

与布达拉宫相比,塔尔寺并不恢弘,也没有那么多的藏品,但是,就在这不大的塔尔寺里,却总有不经意的景色闯入眼中。可能是在拐角处突然出现的一个藏族阿妈,或者是一棵安静的菩提树,更有那精细唯美的酥油花,传来阵阵清香。喜欢跟在转经的队伍后面,看着他们的背影,轻轻拨动经筒,口中虔诚的念着经文,一路前行。




2012.8.14

环湖第一天。西海——151基地,行程近80公里。

正午,到达西海镇,环湖的起点。西海也被称为原子城,原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块鲜为人知的神秘禁区,孕育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80公里,一天骑行这样的距离对经常骑行的我来说原以为是小事一桩,但实际上路了才觉得并非如此,在青海湖边骑行所需体力几乎是在北京骑行的两倍,这里海拔3200米左右,上坡时体力有余但呼吸不足,再加上车上驮着各类家当,体力消耗自不必说。蹊跷的是环湖的公路常常欺骗我的眼睛,望去是下坡路,以为这下可以轻松许多,骑着骑着却感到越来越吃力,原来竟然是一长段上坡路,也难怪环湖边上有一条河叫倒淌河,想必也是因为视觉错误而命名的。






骑累了,我便坐下来看看眼前的风光;或者模仿朝圣者的姿势,在望不到尽头的路上磕几个长头。趴在路上,消失了影子,拥抱大地,内心温热。

有些东西是要用眼睛去看的,但是有些东西只能用心才能触碰到。有的人看到别人幸福,觉得自己幸福;有的人看到别人的贫苦,觉得自己幸福;有的人是从别人的贫苦,找到自己的优越;有的人看到别人的幸福,找到自己的无助。一路上总能遇到骑行的影子,彼此吆喝一声,加油鼓劲。在大家心中,都有一种不用言说的默契,源于车轮,缘于路上。




品尝了原汁原味的酸奶,小酌了几口青稞酒,仍旧赶路。再走不远将是此次环湖的亮点之一——油菜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脚下发力,乘风而行。终于,远远的那片金黄袭来,猝不及防的心猛然一紧。当你习惯了道路两侧勃勃的绿色后,那一方黄色显得如此绚烂夺目。黄色的花朵散发着清幽的香气,连同远处的群山湖水,在眼前波澜起来。拿出相机,漫无目的的咔嚓咔嚓,要的不是画面,而是景色;记录的不只是这独好之地,而是它带给你心灵的触动。在此,我愿化身蜜蜂,在每一朵油菜花枝头停留,用我薄薄的翅膀,煽动花瓣的金黄。




美之所以为美,某种程度上源于它的短暂。有留恋,但不曾忘记前方的路。在落日耀眼的光芒中西行。一路上各式各样的大卡车很多,速度也非常快,我努力让自己集中注意力,生怕行错了车道而造成危险。在这里,宁静的湖边,总被这样的工业文明打破。是的,某种程度上,工业文明到达青藏高原后,失去了凌厉的锋芒。但是,用这样的方式迂回前行,是进步也是挽救吧。

到达151基地已是晚上七点,找了一家旅店安顿下来。晚上有点凉,彻骨的凉意。徐步到湖边,湖水的湿气非常重,不一会,衣服就都潮湿开来。大自然把我当成了画板,在我的身上小试身手。坐在湖边的石头上,仰望夜空。这一夜,在高处和星星对话。

2012.8.15

环湖第二天。151基地——黑马河,行程67公里。

高原地区的太阳,总是来得猛烈。出发时虽然只是上午九点,阳光的温热笼罩全身。经过昨夜的休整,起床后状态好多了。109国道上依然还很空旷,青海湖的水气随风飘来,也吹来了一天的开始,吹开了笼罩在心头的不安。离开151基地,径直西行。

习惯了道路两旁的风景,视觉便慢慢退去了敏锐与兴奋,取而代之的是嗅觉与听觉被触发。我听见虫鸣,听到风在耳畔滑过,听到车胎碾压马路的低沉以及齿轮磨合的清脆;我闻到草香,在干燥的空气中,这草香通过鼻孔直抵心脾,即使是呼啸而过的汽车留下了浓厚的尾气,也掩盖不住扑面而来的草香。更有或远或近的牦牛、羊群处飘来的牛粪的味道。这些高原上的动物整日吃着绿色食品,粪便中都有了青草的香味。




驱车来到湖边,撩起水花,凉意绕便身周。清洗了脸上的灰尘,更想拂去零落在心上的种种。给坐骑也清洗了一下,感受一下这大美湖水的温度与热情。




太阳还在头顶,时间尚早。便从旅店伙同几个驴友包车前去茶卡盐湖。茶卡盐湖与其它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盐湖水域宽广,银波粼粼。天空白云悠悠,远处苍山峥嵘,蓝天白云、雪山映入湖中,如诗如画。四周牧草如茵,羊群似珍珠洒落。漫步湖上,犹如进入盐的世界。




原本想在湖边等日落,但要等到晚上八点,考虑到明天还有漫长的路要赶,而且没吃晚饭,我们就驱车赶回黑马河。晚上吃的川菜,味道还不错,胡吃海塞了三碗米饭,偷拍了一个小孩。




在骑车的时候,我不喜欢思考,那样会分散精力容易发生危险。而之于后面的路,每一个小疏忽都可能酿成大遗憾。我不惧生死,甚至很享受能在生死之间徘徊的生命状态。生与死的相遇之于一个个体而言无疑是生命中最沉甸的考量,因为你从地狱中走来,所以也会更加懂得天堂的美丽。然而,喧嚣与宁静的反差之于一个个体而言或许只是一次再熟悉不过的邂逅,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在嘈杂中忙碌,在夜晚中睡去,没有人会去过多在意这种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的特别之处。而从城市的车马喧嚣中走进这片似乎还带有童话色彩的世外桃源之后,你的生活轨迹,你对生命的看法或许会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点的改变。






在单车的伴随下,驶出了109国道,踏上环湖西路。

走过了布哈河,穿过了鸟岛,又骑出了泉吉,路上碰到一个喇嘛带着一个孩子骑车环湖,或前或后的我们一起到了刚察。喇嘛是半路出家的,自学了藏语。孩子今年刚刚高考结束,脸上的绯红和纯真的眼神还透漏着年轻的气息。这对父子环湖原因有二:一是孩子十八岁的成人礼;二是父亲的本命年。一路上边走边聊,感情也慢慢熟络起来,最后我们决定不在刚察休息,虽然今天我已经骑了不少,但是难得遇到有缘人,也当作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决定冲向哈尔盖。







两个小时后,到达行程点——甘子河。稍事休息,继续赶路。雨水慢慢浸透了衣服,完成了和汗水的融合。315国道上的大货车迎面驶来,带着一股强劲的风,几乎把人吹倒。我在沉默中离终点越来越近。




60公里的路,360公里的回想。下午三点多钟,我在风雨中远远的望见了环湖终点的界碑,由一个点变成一个小方块,如此的敦实。当我一步步靠近它的时候,心里如同出生的孩子一样,挣扎着四肢,哭喊着来到世间。眼泪肆无忌惮的开始留下来,没有任何的遮掩和害羞,一任泪水在风中混着雨水甚至鼻涕在脸上滚落着。我想起了远在东北的家人和遍布各地的朋友,想起了那个年幼时爱打架、钻地道、爬火车的孩子,想起了他一步步从农村走到城市,见证着乡村的变化以及城市的剥离,想起读书期间他走过的城市、见过的风景。如今,我,站在界碑前,看着那几个数字,就这样默默的流着眼泪。他甚至可以想见未来的岁月,回到城市继续工作、生活,蜗居在城市的角落,却遥想着这片天空与土地。是的,我哭了。泪水持续了许久,在返回西海镇的路上,我对着天空大声的呼喊起来,诉说着难以名状的感觉和心情。是一次对自己的超越,更有对未来的期待:或许,我可以骑着这辆车子,走更远更艰难的路。人,受点苦挺好,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醒我们活的还挺幸福,日子还挺有滋味。



青海景点图片

我的环湖就这样结束了。艾略特说:我的开始即是我的结束,我的结束亦是我的开始。360公里路,4天的奔走,都定格在这块小小的石头上。它像一个图腾,召唤着无数的人前来。前行在路上回望,看不到车辙,看不到脚印,但是那条路确确实实的走过,内心便安稳许多。有时,生怕前面突然没有了道路,但更怕的是没了目标。回到西海后,大吃了一顿,好好补充一下能量,连续的骑行让我的体重减少了5斤,对于一个瘦子来说,这是多么宝贵的5斤啊!傍晚时分,将自行车拆卸,也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原子城。若干年前,王洛宾在这里写下了《在那遥远的地方》,金银滩的花草依然在,遍地的牛羊依然在,青海湖水依然在,而我将离开,在这细雨飘飞的日子。

后记:有人说,人们离开家出门旅行的时候,你的灵魂要比身体移动的慢些,当你在三万英尺的高空里飞行的时候,你的灵魂或许还留在机场的安检通道。星期一的早上,身体在办公室繁忙的准备会议材料、高速运转的时候,灵魂可能还没有离开家里温暖柔软的枕头。出门在路上的时候,我才会意识到自己平日里活的多么不完整。

我不信教,至少目前如此,某种程度上,我知道信仰、心灵的修持和教条是不同的。就像喇嘛的孩子说的,其实信仰哪种宗教都无所谓,关键是你要有信的东西。我很惊讶他能说出这样超出同龄人的话语,更多的是赞叹他拥有自己信的东西。在塔尔寺,沿途看到许多开车、张扬的人群,手上戴着夸张、昂贵佛珠的善男信女的神情,心想他们也许会信,但是内在还没准备好去迎接哪些无形的能真正给予内心平静的东西,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如此种种。

过去的几天,关系简化到极致,你是清白的、陌生的,不论你做过什么,经历过什么,也不管你曾是怎样的人,在上路的瞬间都重新开始。旅行是为了遇见,有人遇见爱情,有人遇见友情,有人遇见真情,但我觉得,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有人说:好的旅行应该是孤独的,孤独的旅行能让人有更多机会单独面对自己,向更远的远方也向自己的内心更深处出发,卸下了在都市丛林里背负的重重铠甲,活力蓬勃,宛若新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