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狂奔

在北方狂奔
在北方狂奔
在北方狂奔
在北方狂奔
出发地:惠州
目的地: 漠河
入库时间:2016-08-20 17:19
游记浏览:41
旅行天数:15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03-04
旅游简介:(超详细穷游攻略,哈尔滨、漠河、北京、天津)大学后游过一些地方,但这是第一次正正经经的写游记。因为每次都是从蚂蜂窝获取资讯,所以第一次回报给蚂蜂窝吧。筹划这次找北之旅也有好一段时间了,为了它每个月都从...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1
旅行游记

1 (超详细穷游攻略,哈尔滨、漠河、北京、天津)

大学后游过一些地方,但这是第一次正正经经的写游记。因为每次都是从蚂蜂窝获取资讯,所以第一次回报给蚂蜂窝吧。

筹划这次找北之旅也有好一段时间了,为了它每个月都从不多的生活费中固定省下一些。一年了,终于把这次旅行实现了。

旅游住宿和车费是主要费用,为了省钱,火车硬座是标配。如果你也是一个穷学生,如果你也喜欢旅行,翻我的牌子吧,哈哈哈哈哈哈。


这次从家里出发,去了哈尔滨、漠河、北京和天津,原本就计划好要写游记,所以记了很详细的账单,但是倒霉的是倒数第二天在天津的时候手机被偷,所以记的账都没有了。凭着记忆将这次旅程的必须支出和一些边角支出列了出来,给各位志同道合的穷游党们做个参考。


费用支出:

交通:

惠州——北京西(硬座):243X2=486

北京——哈尔滨(硬卧):261.5+279.5=541

哈尔滨——漠河(硬座):152.5X2=305

北京南——天津(二等座):54.5X2=109

家→火车站:20,北京公交卡40,哈尔滨公交费用14,天津地铁10,漠河包车175

共计:1700

住宿:

哈尔滨一晚:100/2=50

漠河三晚:(100+120+100)/2=160

北京四晚:60X4=240

共计:450

门票:

冰雪大世界(学生票):160

九曲十八弯:20

龙江第一湾(学生票):25

北极村(学生票):30(在这个点开车的本地师傅也要收10元一人)

孔庙国子监(学生票):15

景山公园(学生票):1

故宫(学生票):20+讲解器20=40

恭亲王府(学生票):20

瓷房子(学生票):20

共计:331

食食食:

哈尔滨:大红肠10元一根,马迭尔雪糕5元一根,团购饺子22/2=11

漠河:四人一辆车包开车师傅的伙食约55元一餐

北京:炸酱面15元一碗,庆丰包子早餐约18一餐,团购北京烤鸭套餐128/2=64,团购涮羊肉        99/2=49.5X2=99(两顿),西红柿鸡蛋面15一碗,文宇奶酪12,北京酸奶4,冰糖葫芦5,

火车餐约15元一份,泡面5元一盒

天津被包养(70内能搞定一天)

从1月18日到2月1日的各种零食餐点共计花费:800

以上有详细列举的吃的就是名声,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时间和餐数估量自己的费用

特产:

买了漠河的木耳和菇,北京十三陵的果脯,还有一些小纪念品

共计:267

杂七杂八:

长城跟团60+自付明皇宫门票100=160,明信片+邮票=50,漠河印章1X2=2,景点拍照35,一次行李寄存15,五星红旗2,口罩5,羽绒裤158,暖宝宝56/2=28,牙膏沐浴露洗发水肥皂62/2=31,防水手套27,大背包77,保温壶39,一次性内裤26

共计:655


总计:4203




装备问题:

本人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属于广东人当中的怕冷一族,所以准备了非常多的装备才踏上了旅途,后来去到发现跟自己想象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衣服带多了,北方真的没有想象中的冷。

在哈尔滨和漠河都贴着袋鼠牌暖宝宝,都是贴在这些位置(小腹+胃+后背+小腿脚腕+手腕+脚底)

哈尔滨:两天,气温约-10℃。

上身:加绒打底+普通针织衣+妈妈织的长袖毛衣+广东鸿星尔克买的羽绒

下身:加绒打底裤+网上买的羽绒裤+两双毛线袜子+防滑防水雪地靴

配饰:帽子(要可以遮耳朵的)+围巾+口罩(想不戴但刮风的时候受不了)+普通针织手套

漠河:三天,气温约-22℃~-31℃

上身:加绒打底+普通针织衣+妈妈织的长袖毛衣+广东鸿星尔克买的羽绒+运动防风服(其实漠河没有风并没有哈尔滨那么冷,加一件外套就为了拍照有鲜艳的颜色)

下身:普通打底裤+加绒打底裤+网上买的羽绒裤/滑雪裤+两双毛线袜子+防滑防水雪地靴

配饰:帽子(要遮耳朵)+围巾(但是感觉很麻烦,因为我的衣服高领,所以我直接用耳罩当围巾用,没用围巾)+普通针织手套

北京:五天,气温约-6℃

上身:打底+毛衣+长羽绒

下身:打底裤+加绒裤+一双毛线袜+防滑雪地靴/普通牛皮针织鞋

配饰:围巾(必备,很大风),耳罩(因为我没有戴帽子)


关于相机的问题:

进入屋内之前一定要先将相机放置在保鲜袋内,密封好,进入屋内直到相机适应了屋内的温度才能将其拿出。不然相机进入屋内就会不断的有水珠渗出来,这时必须要用吸水的毛巾或是纸巾不断地擦拭,直到相机温度与屋内温度相当,避免相机进水。如果相机不断渗水一定不能马上到室外,要不然一结冰相机就完了。在室外相机镜头要是脏了千万不要哈气再擦,一哈气镜头也会结一层薄冰。

至于电量,我的富士在室外拍一天都没有问题,反倒是手机会出现低温报警信号而无法使用。我带了两个充电宝也几乎没有充过相机的电。     


行程:

1.18-1.20:惠州前往北京转卧铺去哈尔滨

1.20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

1.21哈尔滨:中央大街,防洪纪念碑,哈尔滨冰雪欢乐谷,圣索菲亚大教堂

1.21-1.22:火车前往漠河

1.22漠河:到达漠河入住漠河县城宾馆

1.23漠河:3前往北红村,当晚入住北红村

1.24漠河:上午前往北极村,晚上赶回漠河县城

1.25漠河:松苑,火灾纪念馆,北极星广场

1.25-1.27:漠河前往哈尔滨转卧铺去北京

1.27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故宫,晚上鸟巢水立方

1.28北京:庆丰包子铺,中国国家博物馆,景山公园,恭亲王府,什刹海,南锣鼓巷,烟袋斜街

1.29北京:长城一日游(报团)

1.30天津:天津一日游,有天津朋友包养:天塔,瓷房子

1.31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前门大街,大栅栏(dashilar)



如果你要住青旅,一定要带上自己的洗漱用品;

如果你去到漠河是大晴天,最好带上墨镜防止雪盲;

如果你是近视眼,配隐形眼镜,要不然镜片会不断的有雾气;

如果你要去北方,一定要带上足够的润肤露、面膜、唇膏和护发素;

如果你是长头发的女生,最好带上吹风机,因为住在漠河的宾馆是没有这玩意儿的;

如果你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那就出发吧。


好啦,现在开始我的游记啦。

    因为是第一次跨过秦岭淮河,所以我们选择了先到北京作为中转,在北京休息片刻适应一下干燥与零下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然后晚上再坐卧铺前往哈尔滨。作为穷游党的我们,之所以会在北京前往哈尔滨以及哈尔滨回北京的时候选择两张卧铺票,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是晚上从北京出发早上到达哈尔滨,我们睡卧铺的话就能保证第二天有充足的精力立刻投入到战斗中去啦。因为我们先在北京停留,所以在北京西站就办了一张临时的交通卡,退卡也能在这里退(退卡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的)。押金20,充了30块在里面。由于公共交通涨价,原本很多坐地铁的线路我们都转由公交,最后一天刚好把30块花完,花不完也没关系,退卡的时候可以跟押金一起退。

    1.20上午我们到达哈尔滨,入住的是慢时光青年旅舍。青旅位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附近,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找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去中央大街要转车,不过哈尔滨公交车大多1块钱。青旅的暖气很足,住房也很紧张,为避免出现没有房间耽误出行,我提前了两三个月就在网上定了房间。订房之后,大家一定要打个电话跟青旅再次确认,这样能避免出现很多状况。慢时光的暖气很足,房东人也很热情,嘻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住住看。 

    刚在青旅放下行李,本打算去冰雪大世界日场的,半价嘛。但是房东说现在去太晚了,没办法,行程只能这样定,赶不上时间也只能买夜场的了。刚好碰到青旅的小伙伴要去老道外,于是我们也屁颠屁颠的跟着去了。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做老道外的攻略,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又忍不住饥肠辘辘,所以还是分开去了中央大街。老道外是“中华巴洛克”建筑区,有很多小洋楼,对建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将其纳入行程。

 

 

 

 

 

 因为在火车上没有吃晚餐,又没有吃早餐,实在是饿得慌。所以就来了中央大街。中央大街的这个电子屏显示的时间是-4℃,但是第二天冷超多显示的也才-6℃。回去刚好跟青旅的房东聊起,她说这个显示的是一天的最高温,原来如此。

 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冷,但是哈尔滨还是冷的,毕竟是冰城嘛,只是没有冷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境界。中央大街上还是人来人往,有许多拿着相机拍照的游客。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冰雕雪雕,与天然的大冰库浑然一体。初来的兴奋也会帮着驱散严寒。

 

 

 

 

 

 不得不提的马迭尔冰棍,我只能说吃的太爽了。

5元一根,在这个买根香肠都要10块的中央大街我只能说是良心企业。

而且这个冰棍真的超级超级好吃,很浓郁的奶香味,跟平时吃的还是不太一样,

重点是在零下几摄氏度吃这玩意儿,真是太太太爽了。

说实话,把它吃完我是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因为真的好冷{{{(>_<)}}}

吃完之后感觉嘴唇肿了,胃也被冰住了。

幸好它在哈尔滨,倘若它出现在广东,估计我的体型要跑偏了。

雪糕直接放在塑料箱子里,完全不用冰箱。

想着自己在学校饭堂买一个雪糕窝夫,还得吃完了才能走,否则回到宿舍就化了。

在这里排队买雪糕的人很多,对面也有一家华梅西餐厅有在卖冰棍,也很多人。

 

 

 

 

当时听别人说,在哈尔滨吃的叫冰_糖葫芦,而在我们南方吃的才叫冰糖_葫芦,哈哈哈哈哈,真是太形象了。听说北京的冰糖葫芦很好吃,所以我没有在这里买,除了贵以外,实在是不愿意在大冷天拿着不容易吃的黏糊糊的东西逛来逛去。

 

 

 

烤哈尔滨红肠?为什么不是哈尔滨烤红肠呢。在中央大街有很多摊位在卖这个,冠上了哈尔滨的名字,应该也算是特产吧,尝尝鲜。10块一根,感觉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香肠多了一点烟熏味,我觉得还不如学校附近买的台湾烤肠好吃呢。吃了这个再胡乱吃了点东西我们就去了冰雪大世界


因为我们是学生,去冰雪大世界有五折优惠。

虽然有五折,但是也要160。对于穷游党而言真是犹豫了很久。

可是后来想想好不容易来一次哈尔滨,也该去见识一下冰雕,于是咬咬牙决定去。

中央大街上有很多穿着红色蓝色衣服的工作人员在宣传雪乡和冰雪大世界。如果你是成人票300块(节假日330),他们就给包来回车费。但因为我们是学生因此要另外出车费,并且离我们最近的一趟车是下午四点半,我们觉得太晚了,于是直接从他们的旅社买了学生票,这样可以省去在冰雪大世界买票排队的时间,然后自己坐公交车过去。在中央大街的尽头的友谊路有公交车到冰雪大世界,2块钱一位,大约45分钟到达,公车上也有买冰雪大世界的门票,但不知道能不能用。要如何安排自己的行程也是看自己的钱包和时间。本来想赶日场玩一下娱乐项目,但是去晚了很多都排起了长队,尤其是那个300米长的滑梯。所以我们就只能看看各式各样的冰雕建筑啦。

 

 

 

 

 

 

 

 

 

 


 刚开始以为这个是天文望远镜,近看才发现不是。至于是什么呢,大家看了就知道啦,哈哈哈哈

 

 

滑不了300米的,也可以滑一下小型的,都是从冰上滑下来,时间不同而已(自我安慰中)

 

 

 

 

 

 

 

 

 

 


 

 

 

 

 

 

 

 

 

 

 

 

 

 

 

里面有很多的表演,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广播播报的时间和地点。四点半后,里面天黑的很快,才五点多就一度让我觉得已经八点了,大家要留意一下时间。我们进去取暖的时候碰巧遇上一场时装秀。

 

 

 

冰雪大世界里面可能比市内低两三摄氏度吧,其实也没什么区别,都是冷。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能吃,感觉很快饿,也许与太冷消耗热量太快也有关。冰雪大世界里边其实有餐厅,但是不用进去我就嗅到了人民币的味道,穷学生觉得还是滚回中央大街吧。冰雪大世界到底值不值得来,见仁见智吧。里面的建筑精雕细琢,我觉得确实值得一看,但估计也就只会去这一次。

 在冰雪大世界门口挤进了回中央大街的公交车,真是要靠挤,好多人。下车之后饥寒交迫,实在是没有体力再美团然后找餐厅,于是就近跟朋友每人花了40块吃了KFC的全家桶。说实话,好后悔吃这顿,着实脑子发热,随便找一间面馆也比吃这个强吧,到哪儿没得吃这个老爷爷啊,郁闷郁闷~~吃饱滚回青旅。在回去的路上,才八点大街上就空荡荡的,跟广东的宵夜闹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真真有些不习惯和一些些害怕。在站牌遇到一个大爷,我们一张嘴他就问我们是不是广东的。呜呜~~~~(>_<)~~~~我们的煲冬瓜是有多烂啊。来到这里问路遇到很多大爷大妈,他们都会笃定的问:“小姑娘,广东来的吧,广东这么暖和上这干啥来呀”。泪崩,我好歹也是过了普通话二甲的好吧。(~﹃~)~zZ

1.21睡到自然醒,然后收拾行李把行李寄存在青旅,晚上坐火车前再来拿。青旅在征仪路,坐107到景阳街转1路到中央大街,都是一块钱。在路边买了一杯八宝粥,让大爷给我找了八个硬币,沉甸甸的好有钱哦。哈哈哈。今天去到中央大街,目的是把昨天落下的地方再看一看。

 

 

 

 

 

 

为了找这个牌坊,我们也是走了一些冤枉路的。没办法,运气太差,经常二选一的方向我都会选到相反的方向。

 

 

 

 

 

 

 

 

 

 

 

 

 

中央大街上贩卖的可口可乐是热的,其实我很想尝一下热的可口可乐还有气吗,是不是像冰的那么刺激。但是它里面加了姜,而且要二十块一杯,不买不买,走走走。

 

 

这就是华梅西餐厅,不止是游客,也有很多当地人在这里排队买东西。好像除了雪糕还有卖俄式大面包。

 

 

 

 

 

 

 

 

 

中央大街有一间有邮筒的邮局,大家可以在这里将明信片寄出去。基于上次在宽窄巷子写了一个多小时的明信片浪费时间的教训,我这次老早就在某宝淘来了哈尔滨和北京的明信片写好贴好邮票,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当时我在写的是写给自己的明信片,每到一座新的城市,给自己寄一张明信片,在某个清晨,一张盖有某座城市邮戳的明信片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中,那时留下的美好记忆又能在内心泛起涟漪。

 

 

 

 

 

 

 

这样看来,哈尔滨的天空还是很蓝的,但是我觉得空气很脏。包括后来去的北京和天津,虽然没有雾霾,但是一天下来,鼻孔都是黑黑的。

 

 

 

再逛了一遍中央大街我们便去了防洪纪念塔。防洪纪念塔又叫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在中央大街的尽头,至于是哪边尽头,到时候问问行人应该都知道。它坐落在松花江南岸,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据说还获得了中国建筑业的最高荣誉奖。

 防洪纪念塔的身后是哈尔滨冰雪欢乐谷。因为松花江结冰了,所以出现了许多冰上娱乐项目。小心翼翼地站上江面,还是有种很神奇的感觉。请原谅一个广东妹子真的没亲眼见过这些虽然能用科学解释的事情。冰面很滑,即使我的雪地靴已经是防滑款的,走在上面还是要找好重心,毕竟手里拿着相机,我摔了没关系,我的相机不禁摔。到处都可以看到不小心打滑然后挣扎几下还是跌倒的人,真的好滑稽,可是好好玩。

 

 

 

 

 

 

 

 

 

 

 

 

 

 

 

 

    从冰面回到陆地的感觉就是踏实。返回到中央大街找吃的。之前团购了一个22元的双人饺子套餐,找这间店找的我几近崩溃。其实店是很好找的,但是我们弄错了方向,再次走了很多冤枉路。原本想要放弃的,但是想想好不容易来一次东北,而且自己这么喜欢吃饺子,还是要去尝一尝。那间店好像叫上品坊,是一件小小的饺子店,在大安街。其实大安街就是中央商城旁边的那条路,可是我们都没仔细看路牌。饺子可以从五种口味中选择两种,还有一个素菜以及两瓶饮料。饺子的分量很足,味道也很有东北的感觉,幸好没有放弃。如果大家有兴趣吃,我推荐素菜一定要选择上品肉沫豆腐,超级超级超级好吃,我几乎没怎么吃饺子,都是吃豆腐。本来我有拍照片的,但是手机被偷照片就没有了。

    说到这间店还得再次提起这个问题,就是一定要随身带上保鲜袋可以把相机放进去。我第一天在哈尔滨没有很冷,所以相机拿进有暖气的屋子也没事,可是第二天冷很多,我拿进饺子店相机上就挂满了水珠。幸好后来相机适应的快,我用纸巾擦了好几遍就没事了,要不然挂着水拿到零下的室外一结冰,相机就毁了。

    


    因为找了很久,手要控制手机的地图,所以不能戴手套,都快冻僵了。刚巧碰到这间店,买了一杯热巧克力。当时我问价的时候老板让我看看黑板上写多少钱,我说只写了5元一杯,于是他就5元一杯的卖给我们。当我们拿走之后,他开始改价钱了,哈哈哈哈哈。幸好老板没有坐地起价,让我们两个穷学生能够暖暖身子。

 

 

 吃饱喝足在店家的指引下,我们从中央大街步行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这个教堂里面是一个哈尔滨的博物馆,也就是记载哈尔滨的一些历史,据说很小,好像10块钱的门票,我们没有进去。只在外面拍拍照片。在哈尔滨好像也有很多教堂,因为时间关系,还是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圣索菲亚。

 

 

 这座教堂的外围有很多的广场鸽在驻足。游客可以在旁边小贩手中买到3元一包的鸽子饲料,只要把饲料放在手上,它们就会站在你的手上进食,一点儿都不怕人。每个鸽子都胖胖的,在这里听到最多的就是游客说:“鸽子,求求你再吃点吧。”哈哈哈,鸽子不愁吃喝呐。

 

 

 

 

 

 

 

 

 

 

 

 

 

 

 

 

 

 

 圣索菲亚是我们在哈尔滨的最后一个景点,随着夜幕的降临,关于哈尔滨的一切都要说再见了。会有一些不舍得,但是下一站才是我的最大目标,怀抱着极大的期待跟哈尔滨saygoodbye。

在火车上一觉醒来,窗户上结了厚厚的冰霜,火车里零上25摄氏度左右,车厢外零下25摄氏度。真正的冰火两重天,车厢上不断有人贩卖冰棒,是不是故意的呢


随着列车不断往北方驶去,车厢上最后剩下的都是前往漠河的人们。在那一刻,真的觉得我们真的非常有缘分。可以熬着硬座只为找到心心念念的地方,可以忍受严寒只为感受到祖国边疆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趟列车,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目的地。有一颗想走就努力走的心,真好!

 在看过了无数关于漠河的攻略之后,我选择了小北车队。去到发现小北车队其实还是挺强大的,是由许多经验老道的司机组成的这个车队。在小北的安排下,我们和广州的贤哥,贵阳的高高妹妹拼成一辆车,然后这三天由宁师傅带我们玩转漠河。安排给我们的是一辆小车,700块四个人平分,所以包车三天的费用就是175啦。

算上贤哥,我们车上就是三个广东妹子和高高一个贵阳妹子,一路上,她都要被我们的普通话给逼疯了,哈哈哈哈。确实,我在广东说二十三,我会发esisan,在东北练了几天不情愿的发ershisan。四个妹子很快就玩在一块了,然后相约着三月在广州见一面。旅行就是好,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广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贵广铁路开通了,高高妹妹等我!!!

 身后的是九曲十八弯的观景台,最近开始收费20元一位,没有学生票。上面很大风,高高妹妹上去下来睫毛都结冰了。下来后很多人问我值不值得上去,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只能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望一望九曲十八弯的全景,但是都来了不上去好像也不是。反正是应该去一次吧,第二次就算了。

 

 

 

 

 

 

 

从观景台下来我们去了白桦林。白桦是生命力极强的树木,但是在广东好像很少见,更多是出现在课本里。据说火灾过后,最快长起来的就是桦树,所以在这样极寒的地方,白桦林反倒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白色的树干和洁白的积雪融为一体,真是别有一番味道。

 

 

 

 

 

 

 

 

 

 

 

和宁师傅的合照。宁师傅是一个很厚道纯朴的老东北,常被我们几个女生逗他说要给他点10086个赞。说实话,确实要给他点赞,太喜欢他了。人很热情很亲切,有好玩的地方都会停下来问我们玩不玩。大家如果选择了小北车队,不妨约一下宁师傅,翻宁师傅的牌子,哈哈哈哈哈。

 

 

 

看到这座连绵不断的大雪山,我问宁师傅叫什么山,宁师傅说还没名字,我说那就叫宁师傅山好了。宁师傅吓得说不能不能,太大了受不起。哈哈哈哈。从此此山不再无名,就叫宁师傅山吧。

 

 这里是龙江十八弯,学生25的门票。当时看到这个栈道的时候差点没晕过去,想想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穿着三条裤子,连脚都迈不开,怎么上嘛。后来发现,人的极限真的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我们咬咬牙就上了最上面。但是上去玩雪玩疯了,忽略了看所谓的龙江十八弯。

 很幸运,来到这里下雪了。这场雪,我盼了二十年,终于见着了。内心的欣喜根本无法表达,心情大好。不过这里的雪很散,根本堆不起雪人。宁师傅说要初雪才有粘性,才可以堆。

 

 

 

 

 

 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爬栈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有些路面结了冰,冰是会打滑的,一定要牢牢的抓紧扶手,或者也可以像我扎着马步往上爬(猥琐)

 

 

 

 

 

 

 

 

 终于爬到顶了,欢乐一跳。

 

 

 

 上面的积雪非常非常的干净,而且挺深的。软绵绵的,一踩很容易就陷进去,然后重心不稳容易跌倒。但是穿的那么多,雪又松软,不会疼,只是要站起来就有些困难,完全没有着力点。

 

 

 

 贤哥教的,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好端端的九零后为什么要肥猪流呢(→_→明明肥猪流就是你们九零后弄出来的好吧)

 

 

 

 

 

 

 

 

 

 

 

 

 

 

 

 絮絮的小雪落在帽子上,围巾上。

 

 

 

 

 北极“光”

 

 

 国界啦

 一脚就跨过了国界,左脚也算是免签证出国啦。

 

 

 

 这晚入住北红村。北红村是真正的最北村庄,据说三年前才通电。可是我发现,许多的房子都成了家庭旅馆,红彤彤的广告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家庭旅馆的标间都有独立卫浴,没有像之前攻略看到的在旅馆也要到外边的纯天然茅房上厕所(不过从县城进入北红村的路上着实见到了传说中的便塔)。配了电视,水热暖气,二十四小时电热水器。早早吃晚饭洗漱就睡了,因为想第二天早起拍日出。

 听闻七点左右天亮,为了拍日出六点多我就起来了,结果旅馆的老板还没起床,我不好意思叫醒别人,于是等到七点半才出去。这时的天还灰蒙蒙亮,太阳还没有探出头来。虽然很冷,但是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觉得很值得。真的好美,对于我这种拍照渣而言,我都觉得随手就是美景。由橙到蓝逐渐变化的天际色,袅袅的炊烟,宁静的街道,太棒了。

 


 

 

 

 

 这三张照片是有故事的。一个男生遇到一只很活泼的小狗,为了逗那只小狗,男生拆下一个手套往外一丢,意思是让小狗捡回来,结果小狗还真的飞奔过去咬住了那只手套。就当男生以为小狗会乖乖把手套拿回来时,小狗转身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看到的场面就是小狗在前面跑,男生在后面追,留下他朋友在风中凌乱,然后然后我就很不厚道的笑了出来,哈哈哈哈哈。

 

 

 

 

 

 

 

 

 

 

 

 太阳出来啦

 

 

 

 

 

 

 

 

 

 眼睫毛都挂上了冰霜

 

 

 这是北红哨所,也就是中国最北的哨所。北极村那个只是名义上的最北。

 

 

北红村的村碑。宁师傅说村碑本来是在路面上的,后来修路就把它搬到路边了。感觉还是在路上好,在路边很容易就会被忽略。

 离开北红村前往北极村。我们是从黑龙江的江面开过。宁师傅说已经七八年没下过这么多这么大的雪了。之前因为雪少,江面的冰不够厚所以不让通行,所以我们来的很是时候。这些路都是只有两条固定的车辙,只有重复前人的路才不至于走向不归路。因为在冰面上行走是很容易打滑的。之前在去北红村的路上,就遇到两辆车因为打滑滑进了沟里,其中有一辆的车头撞树上都撞凹了。我们坐的小车底盘低,时不时听到底盘被刮的声音,听得我个心碎啊。

 宁师傅是土生土长的漠河人,开了几十年的小车。他说路上的一树一木他都知道在哪儿,这条路他走了几百遍。在兵雪地里行走,着实需要司机师傅拥有丰富的驾驶经验。

 


这个是航标,红色的是中国的,俄罗斯好像是白色的,黑龙江的冰化了就可以通船啦。

 

 左边是祖国领土,右边是战斗民族。我们行走在江界线上。

 

 这个大冰块是天然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景观,因为很漂亮很特别,许多人纷纷驻足与它合影,估计以后也会成为游玩的固定点。冰块下是一个水源,水不断地往外冒结冰,于是形成了这个蓝绿色的冰块。宁师傅说幸好昨天下了小雪,我们才能有幸的爬上去近距离观看,要不然踩在冰上是会打滑上不去的。

 

 

 

 

 


 

 宁师傅知道我是一个很好玩的人,于是观察了一下地形让我尝试一下当滑梯滑下来。玩疯了就会胆大妄为的我当然愿意一试,没想到刺激的尖叫声吸引了许多人纷纷效仿,我赶紧跟宁师傅说收门票呀,哈哈哈哈。虽然衣服穿得多,但是屁股还是有点疼的,不过无法阻挡我玩了第二次。

 

 

 

 

 

 

 

 

 

这个是在江面凿开一个洞用来捕鱼的,木棍用来固定鱼网,每隔两三天就会有人来收一次网。我们下车的时候刚好有人大喊捕上来了,然后瞬间结成冰鱼卖出去咯。

 

 

 玩嗨了,三连跳

 

 

 铁网的对面就是俄罗斯的村庄,能感受到建筑风格的不同。

 

 进入北极村学生要30块门票,当地开车师傅也要收10块。


这里是北陲哨兵,也就是每年春晚跟观众朋友们打招呼的那个哨所。

 

 

 

这是最北邮局附近的一个广场,具体叫什么我也不记得了。

 

 

我滑下来了才发现别人屁股下面都垫着一块硬纸板,不过也没事,冰块已经被打磨的很光滑了

 

 三个“北”


中国最北邮局。因为当时离圣诞节过去还不到1个月,所以到处的装饰都还洋溢着圣诞的气氛。在这里可以买到明信片寄给朋友,但是我觉得丑贵丑贵的,还不如自己买了拿到这里来寄。我特意问过工作人员了,他们说只要是正规的邮票和正规的明信片,是可以拿自己另外买来的明信片从这里寄出去的。我在那里买了一张,自己也带了一张,都是写给自己的,分别盖了一个一块钱一印漠河的印章,一张邮寄,一张自己带回去。这里的印章指的是纪念章,而不是邮政的邮戳。相比之下当然是邮政的邮戳比较有纪念价值,所以我就寄了一张。

 

 

 

 

 

 

 写给自己的明信片:多走出去,做更好的自己,加油,努力!

 

天然大冰柜,雪糕都是直接放置在室外

 

 这是北极村的班车,好像一天只有一班,我觉得去漠河玩还是报车队方便一些,而且想停就停

 

剩下的这一切都被冠以最北的称号。别的我不知道,不过宁师傅说最北一家确实是最北的人家,再往北就是无人区了。

 

 

 

 

 

 

 

 

 

 

 穿了三条裤子,脚都抬不起来了。

 

 

 

 

 

 

 

 我纵跨整个中国,几乎从最南到最北,3468KM,只为找到你,漠河。

 

 

 

 

 

 

 

 

 

 

 

 坐了宁师傅两天的车,我都快被《荷塘月色》逼疯了,这洗脑神曲让我在整个旅途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哼起来。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身旁~~~我要疯了。

又是夕阳西下,很快就要跟这远离喧嚣的一切说再见了,说实话,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地方。没有电话,没有网络,剩下的,只有你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贤哥挽着宁师傅的手,我们无视别人,放声歌唱。唱了一遍又一遍的青藏高原,又来了好几首儿歌。缘分真的很奇妙,让我们相遇,相识,成为彼此的朋友,成为大脑里磨擦不掉的珍贵回忆。

 

 

 

 

 

 

 

 

 

 

 

 


这是最后一天在漠河了。早上高高妹妹请我们吃了一顿丰富的早餐就去了机场飞了,然后我们仨就去了松苑、火灾纪念馆以及北极星广场。


松苑的园内修有林中小径和石桌木椅,是全国极少的城内原始森林公园之一。

1987年5月6日大火时,松苑公园奇迹般的逃过火劫,人人称奇,又因漠河还有清真寺,茅厕,坟地等处未烧,人们总结为:松苑不烧,因吉祥之地,火魔不忍也;清真寺不烧,因真主威仪,火魔不敢也;茅厕不烧,因污秽之所,火魔不屑也;坟地不烧,因鬼魅同宗,火魔不犯也。公园内立有“松苑记”大理石碑记载此事。


 

 

 

 

 

 


 本来想要装一装忧郁,毕竟就要离开了,结果被雪砸了一下,战斗指数急升,雪仗开启。

 

 

 我们在学如花回眸一笑

 虽然这个动作很猥琐,但是我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如果你玩起来跟我一样疯,那么准备长筒靴吧。我是因为本来就有这个靴子,而且长筒靴在广东穿有点热,所以还是穿了这个。可是很麻烦,雪会不断的跑进鞋子里面,如果不及时抖出来,会在鞋里化水结冰,很难受的。有种长筒靴才几十块,比我土豪一点的都买吧,方便很多。

 

 

 

 出了松苑我们去了火灾纪念馆。纪念馆是有时间限定的,我们去的时候还有两分钟关门,于是拿了身份证登记后匆匆转了一圈。尽管是匆匆转了一圈,出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毕竟这不是小说,不是虚构的。在大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那年的大火整整烧了21天,里面有一些场景重现,触目惊心。漠河人民谈起这场大火,就如同唐山人民说起地震,心有余悸。

 

 走出纪念馆去了北极星广场。其实这就是一个大妈跳广场舞的地方,不过上去到顶端,俯视漠河县城,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最后一天了,早上高高妹妹请我们吃了一顿丰富的早餐就去了机场飞回去,下午我和大公鸡也奔赴北京,贤哥则前往最东抚远,继续找寻坐标。很高兴认识大家,一群能相互调侃的人,广州见。

漠河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希望旅游慢慢普及后的明天,你依旧是那个纯洁的你。

会再来了,再见,漠河



1.27上午到达北京,寻找青旅。

当初选青旅是为了有一天早上可以看升国旗,所以选择步行可到达天安门广场的前门客栈。

因为原住客还没有退房,所以我们直接把行李放在客栈就步行去了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广场内包括了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旗杆,进去广场内是需要安检的。

我们第一个去的是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

毛主席纪念堂是有时间限制的,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8:00—12:00。

进去包包需要寄存,如果不想寄存可以一人看包一人先进去,然后在由出来的人拿包,另一个人进去。因为整体需要的时间不长,两个人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纪念堂里面可以有卖鲜花,3元一支的白菊花,我当时很想买,可是没有带包。

一进去纪念堂大家都纷纷脱下自己的帽子,对一代伟人的崇高敬意自不必我多言。



从纪念堂出来后便在天安门广场继续拍照。

作为一个游客党,我一定会在景区花钱拍一些速洗的游客照。

因为感觉他们拍的更专业些,而且自己拍的照片一般都放在网上,很少洗出来。

8寸的40块钱4张,和朋友一人两张。

但是拍照一定要选相机好一点的,我们脑残的选择了比我的还糟糕的,结果真是。。。

在广场上拍完照我们去了故宫,在去故宫之前大家可以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从天安门城楼穿过就是故宫,故宫成人票40,学生票20,租讲解器20。

故宫真的很大,除非真的很喜欢明清时期的文化,不然在里面呆个两小时就差不多了。

在故宫里面有三条路:

中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东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东六宫→宁寿宫→珍妃井

西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西六宫→养心殿→慈宁宫→漱芳斋

我们选择的是中路,你走到哪儿讲解器就会讲到哪儿。

来到北京真的遇到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各种语言各种肤色。

偶尔会有外国人跑来向我们问路,我只能说,回去必定好好学英语。

 

 

 

 

 

 

 

 

 

如果之前大家有在进故宫前吃过东西,出了故宫之后大家可以问问周边的群众怎么去景山公园

景山公园附近还有什刹海公园和后海公园,景山公园可以看故宫全景,下来之后大家可以吃一下晚餐。

因为我们没有吃东西,太饿了。于是回到客栈附近喝了老北京酸奶,吃了炸酱面。

老北京酸奶好赞,跟超市买的畅优和蒙牛的不一样,有小时候在郑州喝的袋装的感觉一样。

炸酱面15块一碗,跟自己想的不一样,酱好咸,吃不惯。

吃碗面回青旅整理自己,然后晚上去鸟巢水立方

 


前门客栈在煤市街,沿着煤市街走到头就可以看到天安门广场了,真的很近。

我们住的是四人女生间,60块一晚,里面真的有很多很多的外国朋友,房间也是很紧张。

因为资金有限,我通常都会在确定行程后将房间也一并订好,避免去到再找房子而房费超出预算。

 



 

 

 

晚上的北京也好冷。我们来到的这天恰好碰上腊八大降温,感觉晚上的温度跟哈尔滨差不多。

鸟巢和水立方进去都是需要收门票的,个人感觉在外面拍拍照也差不多了。

不进去的话晚上来比较适合,灯光一打,真是挺让人惊喜的。

来之前很多人都跟我说水立方比较漂亮,可是真正靠近时,鸟巢的建筑同样让我叹服。

 

 

 

 

 

 1.28的早上去了庆丰包子铺吃早点,当然我就是奔着习主席去的。

在里面我没有点所谓的主席套餐,而是根据个人的口味点了爆肚、包子和粥。

吃过早餐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是要票不要钱的,只需要拿身份证自动换取门票就可以了。

国家级的博物馆当然有很多东西可以看,我觉得如果感兴趣的花上一天时间都不为过。

我们进去逛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之后,就基本没有脚力了,在里面稍作停息之后就去了景山公园

如果当时在故宫出来直接去了景山公园,从博物馆出来就可以直接坐车去恭亲王府。


 

 

 

 

 

 

 

 

在去景山公园的路上遇到卖冰糖葫芦的大爷,5块钱一串的冰糖葫芦,果真如大家所说,非常好吃。

原本想买了带回广东,不过会化,所以最后没有买,但是真的很好吃。

 

景山公园2元的门票,学生票一元,这是我见过最便宜的门票了。

我们从东门进去,如果赶时间可以进门左拐往斜坡上山观看紫禁城全景,如果不赶时间也可以在公园逛逛。

 

 

 

 

 

 

 

从景山公园的东门出来,直接有公交车去恭亲王府。

北京的很多景点都是有开放时间限制的,如果大家玩的紧凑,一定注意时间。

我们来到恭亲王府的时候也接近停止售票时间了。

恭亲王府学生票20,成人票40。有时间是值得走一走的。

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四周围都结冰了,唯独有水向上涌的四周没有结冰。

 

 

 

 

 

 

逛完恭亲王府就去吃了用美团团来的两人北京烤鸭套餐。

我觉着现在在北京已经很难吃到正宗的北京烤鸭了,反正我吃的只是名声。

128的双人套餐,吃的真的好爽呀。美团好评第一,大家可以搜,在东华门附近,好像叫木棉花酒店。

 

 吃完烤鸭后,一个人去了什刹海、烟袋斜街和南锣鼓巷。

什刹海是胡同、四合院保存最集中的地方,但因为我晚上去,就是酒吧一条街。

如果你想要有艳遇,你也可以选择晚上去哪里,但我不喝酒,不断被搭讪有点吓到我。

烟袋斜街和南锣鼓巷里面就是卖一些纪念品什么的,之前做攻略的时候知道南锣鼓巷的文宇奶酪店很出名,于是进去买了12块一盒的奶酪,奶酪的味道有些吃不惯。

在烟袋斜街写了一张明信片给一年后的自己,希望一年后的自己能朝着理想中的自己迈进一步。

烟袋斜街的门口有一位拉二胡卖唱的老爷爷,我给了他两个铜板,因为天气真的好冷。

 

 

 

 

 

 

 

 

 

 

 

 

 在南锣鼓巷附近的街道有一家秋栗香,我坐公交的时候经过看到排长龙,等我晚上找了几个小时来到的时候已经卖完了,我真是想哭了,后来在天津解决了我对栗子的相思。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试一下那里的栗子栗子栗子!!!


1.29跟团去了长城。

一般我们说的长城指的是八达岭的居庸关长城,跟八达岭水关长城是有区别的,请百度。

目前最美的长城是慕田峪长城,但是去会比较麻烦。

八达岭长城可以去德胜门坐919,15分钟一班。

慕田峪长城因为不是主流的,要到东直门坐916到怀柔然后打的到慕田峪停车场。

我们当时起晚了,在公交站牌的某位穿制服的志愿者的建议下报了团。

报团的各种细节我就不方便多说了,总之多留点心眼,记住口说无凭立字为证。

因为相机太重只带了手机,拍了很多照片。但难得来一次长城照片都随着手机而去了。唉~~

跟团有很多路线,我们去就是去的八达岭水关长城,唉~~想去居庸关来着,不过水关长城旁边是詹天佑故居。

我们的路线是:八达岭水关长城→明十三陵→明皇宫→鸟巢

里面的自费项目自己也要弄清楚,明皇宫是自费的,我以为自费可以选择不去,可是。。。


从长城回到市区后,我们团购了大栅栏的东来顺涮火锅双人套餐,99元。

感觉分量很足,我们临走的那天中午又去吃了一次,都没有吃完。


1.30这天我们去了天津

一般来说,去北京不去一趟天津,下一次也不会特地去天津的,所以也去了天津。

北京南到天津有很多趟车,完全可以去到南站再买最近的一个班次。

因为天津有朋友在,那天完全被包养了,所以费用就只是天津往返北京南的高铁票共109。

哦对了,我们去了瓷房子学生价20。

天津的一些地方也是挺出名的,例如天津之眼、天塔等,但是比较不集中,像我们只去一天能玩的就很少。

由朋友带路去了天塔、南开大学和瓷房子,然后就是吃了一路。

天津的小宝栗子好好吃,煎饼果子好好吃,老陶包子好好吃,驴肉火烧好好吃。

 

 

 

 

南开大学好美,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大家都说周总理才是校草。我也觉得他很帅。

 

 

 

 

 

 

 

这是驴肉火烧

 

这是煎豆腐

 

这是瓷房子,据说房子上每一片瓷器都是真古董。刚见到的时候有密集恐惧症的赶脚。

 

 

 

 

 

 

 

 

 

从瓷房子出来就到滨江道逛逛街歇息一下。然后就坐高铁回北京了。

朋友说,当地人都不吃狗不理,不正宗而且很贵。不过麻花是可以尝试一下,还有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就是源于天津的,天津话的果子就是我们所说的油条。

 

 


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原本打算这天早上去看升国旗的,但是太累了都没起来。

于是睡到自然醒,再把行李整理好寄存在青旅,下午上火车站之前再回来拿。

吃过早餐后我们去了国子监和孔庙。附近有雍和宫,现在好像是寺庙,所以我们没去。

国子监孔庙博物馆是一张门票,学生15,里面可以租讲解器也有免费导游,我觉得听导游的更好些。

孔庙当然是纪念孔子的,而国子监则是中国的最高学府,远超如今的清华北大。

只要从国子监毕业出来,官位最低七品,相当于县长的职位。

作为一名学生,当然还是要进去拜见一下孔子老师,了解一下中国的教育史。

 

 

 

 

 

 

 

 


从国子监出来,我们坐地铁回到了前门大街。

虽然住在煤市街(前门大街的旁边),都没有真正走一走前门大街以及大栅栏

最后一天,再次吃了一顿东来顺的涮牛肉后趁着还有一些些时间,逛了一下前门大街和大栅栏。

前门大街有一家杜莎夫人蜡像馆,成人票价170,学生好像120。

门口这辆是叮叮车,十块钱一位,从街头坐到街尾,也许是因为淡季,没什么人坐。

 前门大街的全聚德。

这是北京响当当的吃烤鸭的地方,也正因为响当当,价钱也响当当啊。

里面可以吃到现烤的北京烤鸭,外面也可以买到真空包装的。

 

 

 

 

 

 

奋斗完这篇游记真的不容易,之前写了一遍结果蚂蜂窝出故障全没了,现在重写一遍说实在的好累人。也许我写的并不好,不过我努力了,努力的将我所吸取的经验教训呈现给各位,也谢谢能够坚持看到这一段话的朋友。

我爱旅行,即使我是一个没有高收入的学生,但依然阻止不了我爱旅行。

因为旅行,改掉了乱花钱的毛病,坚定了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坚持的决心。

心灵鸡汤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行走。

人只有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才能更加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再见哈尔滨,再见漠河,再见北京,再见,我的找北之旅。

 

 

获得积分
发表游记 +30   文章被回复 3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