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

新疆游
新疆游
新疆游
新疆游
景点:库车/kuche
出发地:广州
目的地: 乌鲁木齐 吐鲁番 库车 喀什
入库时间:2016-07-22 12:18
游记浏览:31
旅行天数:1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3-04-21
旅游简介:新疆游2012年7月13日,上午我们分别上了半天班,中午时分买了盒饭就齐齐往家里赶。我去年就计划、今年又反复策划的新疆之旅在今天就要开始了!原先满是期待,今天却更添忧虑,最近的和田暴力劫机事件让我甚至...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7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新疆游

2012713,上午我们分别上了半天班,中午时分买了盒饭就齐齐往家里赶。我去年就计划、今年又反复策划的新疆之旅在今天就要开始了!原先满是期待,今天却更添忧虑,最近的和田暴力劫机事件让我甚至都有些后悔此次出行。

粒在家等我们,吃完饭,我们打的到HS门口,那里有机场大巴。从这之后所有的长途坐汽车,我都没法睡一下。

一年一度,白云机场,我们又来了。

安检走的是乌鲁木齐专道,脱鞋。

我们昨天就在办公室打好了机票,所以坐得比较靠前。在飞机上,我和粒开始阅读我准备的读物。之前,考虑到要坐差不多5个小时飞机,我在网上买了几本书。我自己准备的是《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在一大堆介绍新疆的书本中,我认为这一本比较正规,呵呵,现在读起来,简直就是一本大学生或者研究生的教材。除了我选择性地读了部分章节,他两都没有再碰过。我给粒准备的是畅销小说《魔灵禁地》,他两都津津有味地读完了。

晚上9点到了乌鲁木齐,这里却像下午6点一样阳光明亮。我们先想坐机场大巴到市区再打的,上了机场中巴,等了十来分钟,还是只有我们三个人,没工作人员上车,也不知这车什么时候开。就说我们打的去吧。的士很少,等了20来分钟才来了几辆,我们往市里走。司机说要去加气,把我们拉到一个气站,要我们几个下来,他开进去加气。外面明显变冷了,我们三个都穿上外衣,略带紧张的观察着周围。

差不多50元的的士费后我们来到了如家中山路店,这家店已经给我打过两次电话,包括我还在白云机场时。柜台告诉我这两天住宿费涨价了,我们第一天按网上的订购价给,以后两天按涨了后的价给。我们住在410房。

虽然在飞机上吃了饭,可总觉得刚刚才天黑,应该吃晚饭。来之前和来了后,老是有人告诉我们不要天黑后出门(天黑后是指北京时间10点半之后)。于是我们紧张小心地到外面找饭馆,结果只有KFC开着门,我们高兴地走进这熟悉的环境,点了熟悉的吃的。这里的服务员动作比较慢。

吃完回去都11点了,还没有这么晚吃一顿的,折腾了一阵才睡觉。这里的晚上真舒服,凉爽,没有蚊子!不用开空调。

14号,一早,我已经醒来了。我决定出去转转。街道上没几个人,我看见两个老太太拉着拖车,估计是去买菜,于是我搭讪着跟去看菜场。走了几道街,来到一个长巷子,两边满是买卖的人。一辆辆的货车装着西瓜、哈密瓜,有卖菜的,还有一个车子挂着肉的。很多人,我不敢走太久,往回走了。这里的茄子是圆的,挺多人手里提着白色液体的塑料袋,不知是豆浆还是奶。

早上在酒店二楼吃自助餐,12元一位,品种较少,味道一般。

第一站去红山公园,坐公共汽车去,1元一位。公园人不多,不用买票。里面的指示牌都是汉语、维语、英语,看着挺新鲜。还特意拍了几张照片(后来就麻木了)。

先到远眺楼,5元一人。里面在开荷花艺术节。爬上陡峭的楼梯,来到楼上,可以远眺乌鲁木齐市容,里面的沙盘让我们对乌鲁木齐的大概道路分区有了一个了解。

接下来看到红塔、林则徐石像。

从红山公园的另一个门走出来,我们打听了一下人民公园怎么走,那里有个旅游散客集散地,我们准备天山天池、吐鲁番参加一日游。走不多远,看到旅游公司的摊子,我们报了两个团,天池120人一位(后来又交了200元一位),吐鲁番250元一位(后来又交了150元一位)。

我们又走了一会,打车去自治区博物馆。这里不用领票,凭证件进去,不让带水。我们参观了历史展、民族展(这个最好看)、成吉思汗展(内蒙古博物馆交流)。

出来瞎走到博物馆边上的一条街上,这里的消防水塔像一个大弯钩悬在路边。看到一家店子人挺多,我们进去吃饭,点了两个拌面,厨师推荐大盘鸡(68元),说是随便就吃完了。我们又点了羊肉串、格瓦斯一杯。大盘鸡真好吃,但我们只吃得下一小半,我们把没动弹的那一盘送给了店家。粒不喜欢这里的羊肉串(后来试了多次,还是认为食堂的更好吃)。

吃得过饱我们准备坐公交去国际大巴扎,车站换乘的牌子挺不同,站名在前,可以换乘的公车路数在后,我们看了一阵后,决定打的去。

这次的士司机十分饶舌,好像走了很久才来到大巴扎。大巴扎的建筑风格很特别,橙黄色、圆柱、各种图形装饰,伊斯兰风格。这里是几个建筑物群,里面是分类的商品。人不是很多,因为之前看到有人说不要在旅游点买特产,现在在哪都可以买到别地方的特产,而且我们的行程刚刚开始,买了东西可得一直提着跑,所以我们压根没怎么问价,只是走了一圈。

在某一区域有两个舞者就着民族舞曲跳起了舞蹈,可惜当时我们不敢随意靠近仔细端详。

从大巴扎出来,我看见有卖新鲜无花果的小贩,扁圆的绿果,用带特殊香味的叶子包着。103个,我们一人一个,学着网上教的方法拍一拍,然后就吃了,也没考虑洗一洗,不过汁都流出来了,没法洗,味道清甜。

对面有一个阿迪力马戏场,走过去,空空如也,旁边的人说下个月才回来。站在一个水果摊前,老板马上削了极薄的三片哈密瓜让我们尝,很甜,于是我们三人花9块钱一人吃了一片哈密瓜。整个新疆之行,我们都没怎么吃水果,不敢大吃,怕坏肚子。只在餐厅吃过西瓜,自己买的只有杏子和无花果,最后在喀什买了一个伽师瓜(8块钱),吃了一半吃不下,只好留在酒店了。葡萄见得多的是挂在藤上的,吃葡萄干比吃葡萄还多(因为我们自己买了一袋葡萄干,沿途吃)。

计划的景点都逛完了,说去看看毛泽民故居吧,用手机查了在周围不远,我们就一路走过去。这一片维民挺多,女性大多着裙、戴头巾、有跟鞋,我觉得她们挺娴美。想买几件当地的有特色的民族服装,但发现当地人都是买布料自己回去做衣服的。在这一片我们买了两种馕、向街边的特警问了路、买了小白杏、经过乌鲁木齐第一小学门口,上面写着他们早上9:50到校。

毛泽民故居参观需要登记,里面介绍了毛泽民在新疆工作及遇害的过程。地方不大,还有几位同志在里面参观。

我们接着走路回酒店,穿过一个环形天桥,到药店买了一盒润肤霜,这里太干了,脸疼。

休息了一下,又出门吃晚饭。瞎走,转到了奇台路。就快要走不动了,路边有一排的小店。主张进一家川菜店,里面较小,只有一桌两人在吃饭。我们点了空心菜,青菜和饭原来这么好吃(中午那个店没有青菜,加上面的分量大,让我们之后都一直怕吃肉和面)我们又叫了一份油麦菜,吃得心满意足。吃完出来,旁边一个小店里有价钱公道得多的新疆特产,于是小采购了一把。

晚上的公车1块5一人,说是10点后了。

回酒店的时候穿过地下通道,都装着摄像头,感觉挺安全。

15号,今天我们参团天山天池一日游。起得太早,外面没什么地方吃东西,找了找,有一家藏在巷子里的拉面馆,加上我们三个共四个客人,面条出来得慢。我在店子里转转,墙上挂的照片都是什么郭富城、林心如、赵薇、成龙等来这吃面,这还是一家有名的店子呢!在南航酒店门口集合,开始我们没搞清楚模式,后来找到了车子。车子又转来转去地接满一车人,终于出发了。导游是一个姓黄的精力旺盛的小个子,讲解敬业也专业,学起维语来惟妙惟肖,还讲了一个库尔班大叔进京见毛主席的笑话。

到了景点,人很多,这是我们来新疆最拥挤的一天。坐景区的车来到哈萨克人村落,吃了手抓饭。团里有很小的孩子,而且以后的旅程中我们屡屡遇见不少的孩子跟着大人到处跑。在哈萨克园区有歌舞表演,一段维族舞一段哈萨克舞,维族的音乐热烈、动感强,跳舞的小姑娘脖子扭得好、眼神顾盼得好。然后进了雪莲等的购物点,就像必吃的苍蝇。

又上车,盘旋在陡峭曲折的山路上,宁静有力的山体开始展现了真容,苍翠高挺的雪岭云杉郁郁葱葱,云淡风轻。中间有一个小天池,一汪水,碧绿,导游说没有探到过深度。终点大家都下车,循木栈道阶梯拾阶而上,云杉高大挺直,遍布两旁。不其然间,天池已经映入眼帘—一个碧绿的不规则大湖泊。许是游人太多,又或是我们上来得太容易,天池没有像一位幽静神秘的仙女一样惊艳,我脑子里想起的是天门山上的高山湖和清远的长湖。我们随着大部队乘船游湖,例牌地拉到一个庙去烧香。那套路与青岛崂山的一模一样,我们仨记忆犹新,悄然避开,顺便方便了一下。看到有一家三口隆重地在别人指挥下抬着一根巨大的香去祈拜。上西王母庙的阶梯上风势极大,我们都穿上了外套。看到有徒手抱着大西瓜来游玩的,我替他费劲,后来的行程中也时不时能碰到这样的人。

从天池下来就驱车回乌鲁木齐,同车的人因为余兴未尽而攀谈起来。有一位是少小时湖南来新疆参军的老兵,自己回了湖南,兄弟一家安家在新疆,这次来看看,颇有留恋故地之意。另一家也是湖南人,在石河子工作,那里的湖南人很多,城市规划现代得多。最后的点是一个玉石购物点,我们在门口吃了酸奶,一勺子酸奶加一勺子糖、一勺子花生碎,挺好吃。等我们转完出来,车上已经没剩几个人了,我们继续乘车回市区。途中经过了刀郎歌中唱的“八楼公共汽车站,那儿是一个BRT站。司机把我们放在孔雀大厦边上,要我们自己搭2路公共汽车回去,我们决定先吃饭。找到一个吃客很多的川菜馆子,进去点了4个菜,味道相当不错,58元。吃的饱饱的,决定走路回去。夕阳西下,自由而轻松。

16号,我们起了个大早,结账赶去孔雀大厦参加吐鲁番一日游,行李全部带上,早餐吃馕。这次我们有经验了,马上找到了车子。照例车子在市区转了一个多小时接上满满一车人,我们出发了。导游姓张,天津人,他也是一位挺正规的导游,介绍了很多历史人文知识。这回在新疆,我们觉得这儿的旅游都还算正规靠谱,导游都还专业,不是那种讲黄段子、商品大忽悠的。

先看到的是达坂风力发电场,巨大白色的三叶扇,转动缓慢,一大片地方都是。旅游车全在这拍照、上厕所。往前走,是盐湖,离得远,一长条白白的。再走,是黑戈壁。再走,是露天的石油打井机。到了吐鲁番,大伙先上地毯厂参观一会,很快进入第一个景点—坎儿井。原先在网上看资料,的确不如在这的模型和实物清晰明白,原来坎儿井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供水系统,这种模式在很多中东国家也曾普遍使用。外面骄阳似火,井内却凉爽舒适。出来我们喝了葡萄汁—当场用葡萄榨汁,甜酸解渴。接着驱车维吾尔古村,人工景点,但让我明白了葡萄晒房里是怎样挂葡萄的。这里有一个拉人照相的维族小姑娘和一个百岁白胡子老头。

下站是交河故城,这会太阳已经变成白晃晃的了,我果断给我们仨服用了仁丹(事实证明非常正确,后来我们团有人中暑难受了,我还支援了他一包仁丹)。我和粒光顾着打伞赶路,没大仔细看,模糊知道这里规模宏大,保护得还好。

接下来吃风味餐(手抓饭—鸡蛋炒饭),团队真多。我们就着购置的榨菜和豆干吃完了饭。

葡萄沟,这儿不是应该绿荫浓密、葡萄满架吗?不是,这儿有一个名字长得记不住的地陪小孩,稀疏的葡萄藤,刚修起来的阿凡提故居、巴依老爷房子,然后我们就出来了!回来才发现这里照的合影背景不是一般的丑。

继续走,到了农户家。小叔子介绍,大嫂跳舞。我们吃了西瓜两片、哈密瓜两片、鲜葡萄几粒。然后上了一节葡萄干课,也不知道真伪,最后我们买了150元一公斤的玫瑰味葡萄干,在以后的旅程中我们经常拿出来吃,挺好。我们在这家农户订好了晚上送我们去吐鲁番火车站的车(100元),我给水壶灌了水(他们用汤锅煮水,用汤勺灌水)。

接下来去自费景点—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全车人都交了费,于是一同去(这次碰上的旅友都属配合型)。这里已是火焰山地界,黄沙漫漫、火红的山体一根草都没长。千佛洞的结构形式很像炳灵寺石窟,一长条弯弯的依山而建,山下有水、有树、有人家,但人家那是石头的,这是土制的。转了一阵,没记住啥。只记得有个维族老头在弹某维族弦乐,还不错。

继续走,是火焰山主景区,也没有网上驴友们说的那么不济。一土红山,前面有铁扇公主、牛魔王、唐僧师徒四人的铜像,地陷下去一块立着一支外形像金箍棒的巨大温度计,当时有51℃。有人在骑骆驼,有人在玩滑翔伞。

然后就是商品学习基地,我们仨在这里等司机,导游都帮我们联系好了,等我们的车来了,大车才走,挺好。这位的士司机是回族人,胖实型,少话。车子走在戈壁中,太像那年从敦煌到柳园火车站的情形了。路上有泥石流冲到了路中间,丁丁冬冬我们到了吐鲁番火车站。

这个火车站挺奇怪,站前一个大歪坡,石块尘沙飞扬。我们吃了相当难吃的一顿川菜,在站前路口买了三个不同的馕(非常韧,后来被我们扔在了库车)。在站外站了一阵,天渐渐暗了,风沙也太大,我们进站。

这里的安检较严格,很大几率要求出示身份证并放到机器上读证。候车厅在搞建筑,用大棚子遮着面向站台的一面墙,火车过时,声音大的有点吓人。我们坐下不久,对面来了两个小伙子,每人弄一大件东西,我看了像折叠自行车。果然是的,后来问了他们,他们从西安出发,准备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踩自行车穿越,预计四天。周围维族人渐渐增多。

突然好像我们这趟车检票了,大家都涌到检票口,等了好一阵,放行到了一个地下通道里。在这里,左边一条站卧铺的,右边两条站座位的,前面几个工作人员看着,我挺不自在。这样分边站了很久,火车终于来了,大家分边冲上通道。因为已是凌晨快一点,我们很快睡了。半夜被飞进来的雨滴打醒,我换了一头继续睡。第二天,看到对面下铺是一个男的带着个小男孩,他们回库尔勒;对面中铺是一个女的带着个小女孩,她们回库车,他们都分别告诉我他们买的是最后一张卧铺票,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我想去弄点水来喝,找了一阵才知道火车上是定时供水,有开水的时候广播通知大家,一群人提着火车上的热水瓶去锅炉处排队打开水。旁边的软卧车厢有空调。南疆线是单线,所以火车停下来是常事(后来发现晚点也是常事,我们去喀什那一段晚点8个小时)。

到了库车,站前很多人围着揽生意,叫着“拜城,拜城”。我们一直往外走,想出去点再打车。走到的士群的末端,正踌躇着打哪辆,这时一辆比较新的的士刷地开来,我们招手让他调过来就上了车。司机很小,原来是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暑假在爹妈午休时出来帮家里开开车。我觉得车子挺新,就问了他明天包车的事,他说他妈可以去,给了我们他妈的电话,四个字的名字我们就记住两个字“古丽”。我们去了火车上库车石油工作者推荐的经贸宾馆,呵呵,人家正在装修。我们只好走出来,那个司机还在,我们说了装修的事,他就说对面有一家金桥宾馆,他又把我们送了过去。

金桥宾馆大堂入口有金属检测门,旁边的桌上放着警棍和防暴头盔(新疆很多公共场合都这样,所有店铺都贴着“开包检查”的字条)。这里有三人间,200元一晚,住433房。房间那是大,三个床也是宽大得很,只是淋浴龙头太差,电视机的使用不太简易。最奇特的是这里的大部分房门锁边都有一条巨大的洞,从走廊上看里面可清楚了。我下去问这行吗,服务员说没事。这里到处摆着毒饵盒,新疆哪都有。

我们即刻下楼出门,先找吃的。旁边就有一家百富考霸(bestfood),在乌鲁木齐见过,还有一个德克士。我们走进去,点了一个88元的套餐,里面有一只鸡,虽然没有图片上那么大,我们吃也够了。

打车去库车王府,门票55元,我们请了解说员,费用另计。王府游客寥寥,解说员是一个瘦高的山东女孩,她说在新疆习惯了,这儿的生活简单,回去过不惯了,于是又回来了,去年的7.5暴动对这里的旅游打击很大,王府的歌舞团也解散了。王府里的王爷今年86岁了,这两天不在家。她给我们介绍了龟兹博物馆,带我们转了王府一圈。王府里的花草种的不错,人少加上空旷,挺清净。下起了雨,我们又自己转转。

转出来,我们问了路准备去库车大寺。走了一阵,不知道怎么走了,再问路已经进入语言不通的地界,周围全是维族人,我们只好顺着街道一直往前走。这一片是库车老城区,一层的平房,美丽的大门,安静的街道。走啊走啊,终于到了一个圆盘路口,前面连着一座大桥,原来到了团结大桥,上面还写着“龟兹古渡”。我们带的其中一把雨伞有点坏了,所以我们走进一家超市想买把伞,没有看见卖伞的,这里很少下雨。在店里看一看,有些商品不知道是什么,上面只有维文,没有汉语,其中有一包东西上写着英文“sugar”。

库车河正在放水,我们站在桥上看了一阵,不少闲人也在看着。我们继续往前走,最后终于走回了金桥宾馆。宾馆对面是新华书店,我们从一个门走进去,那间屋里全是维文书,我挺惊讶。继续走,原来汉文书摆在另一个出口。想到后天有一天的火车,我买了一本《依岚翠》、一本《马克吐温短篇集》。库车街头的警亭都一副亚戒备状态,其实我们也还有些担忧的。

回到房间,这里倒有旅游介绍的册子,按照上面推荐的走去什么什么买买提美食城吃饭。里面全是维族人,也没人招呼我们,坐了好一阵,叫老板弄水来喝,是一种泡了桂皮还是孜然的水。我们点了一堆东西,又等了很久,来了极酸的酸奶、油塔子、羊肉串,我们实在吃不下去,其他没要了。周围都是聚餐的维族人,女士们都戴着头巾,没有高声喧哗的。我们的确很不一样,语言不通,文字不通,口味相差甚远。走回去的路上去龟兹文化广场看了看,有易中天的一首歌阙,写得还挺好。

这里有早餐券派,18号早上我们到餐厅吃早餐。这里的早餐简单但尚可口,酸辣土豆丝和煎饼挺好吃,只是没有鸡蛋。约了古丽9点,她是一位大方的中年妇女,像这里的妇女一样穿着传统的裙子、包着头巾,身材偏矮胖,笑容满面,也很健谈,汉语很好,才40来岁已经当“狼外婆”了。她开车相当果敢!

我们先到克孜尔尕哈烽燧,这是汉代遗址,现在是库车县的标志。四面开阔的黄土地沐浴在万里碧蓝的朝阳下,怎能不叫人油生壮美之慨!这里是全国第二大县(第一大是莎车县),地广人稀,古代却是中西交汇的要地—龟兹国。这里出土的干尸五官突出,身高1米8以上,与中土人物风情迥异。沿途处处可见壮阔的亚丹地貌,色彩鲜艳,土层清晰,再加上天高地远、没有人烟,那种空旷是久在石粪森林的广州所无法想象的。此行看到这些,已经够了!

接下去到克孜尔千佛洞,我们来得巧,昨天才刚修通路,远远地就有关卡检查身份证。今天开放谷西区,55元一人,我们请了讲解员(60元),非常值得。讲解员是拜城的维族姑娘,一字一顿、音调奇怪的解说别有意思,解说词专业、知识性强。入口处是鸠摩罗什的雕像,俊美年轻。上去后,我们看到了男女不分的早期观音造型,体态壮实的飞天,双头鹰,君士坦丁堡骑兵风格服饰的供养者图像,一片残存的金箔,80余年前早年我国文物工作者留下的痕迹…。其中一处绘有阿波罗似的太阳神马车图,在窖顶,我们看不清,解说员把她佩戴的龟兹古窖的徽章送给了我们。不让带包、不让照相。随后又见不断有日韩团队到访。

继续出发往天山神秘大峡谷,沿途有克孜利亚胜景,古丽说也是一个峡谷。山体通红,中间一条蜿蜒而深邃的通道。进峡谷前,我们仨先吃了一个饭,古丽因为要吃清真没有跟我们一起去。这里的游客倒不很少,好几个大团。顺着峡谷往里走,一条山水蜿蜒而出,说是前两天还发生了山洪,沿途都设有安全岛。一路往里走,峡谷里面太阳照不进,很凉快,粒沿途捡石子玩。走走聊聊,看来峡谷也没个头,我们休息了一会就倒回头。出口的地方看见几只极大的黑鸟踞立在崖顶。

回程中古丽被查到证件中的一个章没盖。这儿的路边公共执法人员常常在聚众吃西瓜。

因为昨天没找着库车大寺,今天古丽拉我们去,她也没去过,于是一块进去参观。寺门在坡上,益发高大威严,里面一个很大的礼拜堂,脱鞋进去,铺满地毯,现在都还使用。我们问古丽家里信教的情况,她说政府不让孩子参加教务活动,要等他们成年才行。这里有全疆唯一的宗教法庭,侧边的屋子里炕上矮几放着触目惊心的四条大鞭子。走出来到回廊,眼下一大片平民穆斯林家的矮土房,可以想象得出当年教务全盛之时,阿訇在寺里高唱、平民们从四面八方的家中出来奔赴清真寺的情景(只许男士参与)。古丽饶有兴趣,比我们呆的还久。回到宾馆,我们不仅付了车资400元,还给了100元感谢金,我想我们都很高兴。

天色还早,我们决定去小册子上推荐的乌恰农贸市场逛逛。出来瞎走,误去了一个喝酒的场所,不少热心人给我们指路,终于来到市场。这里热闹极了,烤肉的、烤馕的、卖水果的,还有很多驴车在里面走。我们看见一群人在喝冷饮,就上去要了两份,原来是酸奶加冰渣,好酸,而且很大两碗,我和粒都叫苦不迭。店家看到我们有三人,只有两碗酸奶,就主动赠送一小杯喝的,据他说,比我们的好喝多了。东西都很便宜,我们买了烤肉类两串和李子一公斤(这儿卖东西论公斤)。从市场的烤烟浓雾中出来,我们决定去商业步行街找饭吃,又有很主动的指路者,我们走到了步行街。这儿是川菜的世界,汉人聚集的地方,我们转了一圈,吃了极辣的一顿川菜。走路回宾馆的路上,看到了正准备热闹开始的夜宵街。我和粒走进超市想买伞,100多一把,太贵了,没买。

19号一大早去退房,出来街上没啥人,的士也不多,旁边的警亭倒是停了两辆警车,我们等了一阵终于打了车去火车站。

火车站检票口的维族姑娘脸色不好,勒令出示身份证。我们在车站等了好久,旁边有两口子维族中年夫妇,难舍难分。终于上车了,我们困得跑上去就睡了。被对面中气超足的小孩吵醒,她们从重庆去巴楚,16号就已经上火车了!中间我们到餐车吃了一次点菜,后来又吃了一次盒饭,原本下午8点到喀什,我们在第二天凌晨4点终于到了,我们坐了20多小时火车(大部分时间停着)!呵呵,晚点太太多了。

黑咕隆咚地我们下车出站,一堆的士司机在拉客,走出来一点,有一位汉族司机说15元一人,我们就上车了,他却又去拉了一人。我们问了一下包车的费用,他说1500,留下了电话。我们定的酒店是如家,喀什只有一家如家。车子把我们放在一个小小拱桥边上,这儿都用小金属拱桥连接车道与人行道。喀什的如家比乌鲁木齐那家宽敞多了。

9点来钟下去吃饭,这儿的自助餐也比乌鲁木齐的强。我们在大堂拿了一张国旅的广告,很快敲定1400包车去塔什库尔干(他们都叫塔县)。司机马上就来了,姓胡,高大个。我们已经办好了边境证,所以没多说直接就开始跑,后来的两天我们可是跑够了,几乎全坐在车上。这胡师傅是转业军人,团级干部,又有工资,又有投资,房产好几套,他开车的特点就是一见前面有车就超车,所以我们常常是单独跑在路上。

我们沿途经过了乌帕乡,那位著名的突厥语大辞典作者的故乡,那里的市场很繁盛,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呼啸而过。经过盖孜检查站,经过梦幻般的沙山沙湖,经过著名的卡拉库里湖(一般),经过布伦山口。一路跑着,跑得迷迷糊糊,雪山慢慢出现了,后来四周全都是皑皑盖顶的雪山。跑得太久了,终于塔县到了。我们又饿又困,坚持去吃饭。胡师傅领着我们去了一家川菜馆(我们主要吃川菜馆!),味道真不错,后来说有800多的雪鸡吃,我们谢绝了。吃完舒服多了,继续跑。先去办通行条,不知什么原因,只让我们上红其拉甫前哨班,不让到国门,胡师傅说离国门还有2公里,走呗。

接下来的旅程是最美的一段风光—铺着紫花的草甸、远处的雪山、芳香的空气(海拔4000多米了)、纯净的天空、奔流的雪山融水、金褐色肥硕的旱獭、无人之野!这里太好了,太漂亮!回来后选照片,不禁选这里的最多,因为这无与伦比的蓝天、雪山和草地、飒爽干净的我们!

在红其拉甫前哨班前面,我们走出车子,才发现冷极了,大风夹杂着雪花,我们很快就跑回程了。

回到塔县,胡师傅说不吃饭了,还可以看石头城和金草滩。石头城没上去,在草滩的木栈道上游荡了一会。我和粒与塔吉克姑娘合影了(呵呵,碰见网上模特般的美人不容易),她们很和气。

后来我们仨自己在县城的简单明了的几条道上走走,在高原走多了也喘气,很快我们就打道回府了,其中购物若干,包括一顶柯尔克孜族男帽。

这晚睡得就不咋地,宾馆条件差,我们还缺氧。

第二天,阳光普照,我们又去了金草滩,然后就回程。跑了一阵,遇见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见到大把塞在路上的人们(后来在回广州的飞机上看到了新闻报道,那天情况很不好,我们幸亏出来得早)。可我们还去了奥依塔克,一个低海拔的冰川公园。那儿的管理可不怎么样,游人还挺多。

回到喀什,胡师傅把我们弄到一个旅游品商场,我们看到了地毯是怎么织的。回到酒店,应付1650元,我们给了1800元,感谢胡师傅有经验的工作。

朋友弟弟又来电话了,明天他派车领我们转转,再一块吃个中饭,恭敬不如从命。我们歇了一会,就出来,酒店的对面就是著名的职人街,我们往里走,经过青年旅店时进去看了看,都是青年鬼佬。很多人在买卖吃的,我们一转一转就到了艾提尕尔清真寺门口,看到天色不早,我们就没进去了。广场边上又见到新鲜无花果,我问多少钱,小贩说5元一个,我想起乌鲁木齐的价位,就说10元三个,小贩就说10元4个,我以为他没听懂,继续说10元3个,他继续说10元4个,成交!这儿的无花果更新鲜好吃,我们拿着叶子拍拍无花果,被路上的维族人看笑话了。继续往前走,路边看到一家很小的川菜馆,吃了饭。又走,就以其尼瓦克宾馆的高楼做标志,走回酒店,途中以8元购得伽师瓜一个,到最后也没吃完。

第二天等了一阵司机小伙来了(他们是10点上班),他的汉语勉强够用。我们先去香妃墓,一会我们就出来了,那儿正在搞建设。我们提出去牲口巴扎,一会后沟通成功。那儿有点远,还要登记身份证。沿途已经看见很多车拉着、人牵着的牛羊,据司机说这个市场半年前才搬来新地方,全名叫“活畜交易市场”。这里是我们此行最活泼的经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牛羊驴马聚集在一块,买的和卖的人都站着说着,熙熙攘攘,堆积成山的不同饲料,还得小心别踩在粪便上。这里最多见的羊既不是我们常见到的有胡子的山羊,也不是卷卷毛卷卷角的绵羊,而是一种头比较小、耳朵特别大、跑起来屁股上两坨肉晃来晃去的某某羊。羊们的脖子被绳子系成一条,整整齐齐地排成一排排,蔚为壮观。这里除了维族人就是大群端着相机的西方游客。场子后部是驴子和马交易的地方,马很少,但跑起来的矫健和力度叫人印象深刻。还有一群卖牦牛的,超长几乎拖地的毛,头和脖子比一般的牛要短。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老汉买了一头很大的羊,弄了个小车准备回去,可那只羊很高大,老是自己爬出来,他们只好停在路边想办法。

接着我们去了高台民居,30元一人,几个人配一个解说员,漂亮的维族小姑娘,穿着红色的艾德莱斯裙,带着小闪片的花帽。队伍中有两个和尚,大师的模样,说是从峨眉山来的,还要去伊犁等地,好自在。我们看了做帽子的、做裙子的、做罐子的,妹粒挑了一个蓝花金边的布转扇,别地没见过。中间又花10元看了一家舞蹈,大师只数佛珠,从容就好。

之后去中西亚商品交易市场,人太多了,我们的车子转了好几遍才停下来。这个市场热闹缤纷、人气旺、色彩艳、风情浓郁,我觉得比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生动多了。我买了毛帽、披肩N件。

来到传说中的好几个有名的维族饭店,我想着会有怎样的经验。见到了热情招待的朋友,没想到现在进入了他们的斋戒节—白天不吃饭,饭店基本上不开门。找了一圈,终于有一家开门,我们就坐在回廊吃,装饰风格明显。朋友点了各式东西,我终于吃到了烤包子,不错,这儿的茶挺香。据他介绍这儿的胃癌较多,医患矛盾不突出,他极主张宗教信仰。

辞别主人,我们自己又出门转。先进艾提尕尔清真寺参观,这里不愧是全疆最大的清真寺,可以同时容纳几万人做礼拜。寺里的主殿宽大肃穆,铺满地毯,简单阴凉,有一面墙上挂着哈梅内伊赠送的毯子。院子里的地面上也铺着毯子,有些人躺在上面休息,解说员说是因为斋戒,我们问他斋戒没,他说国家公务员是不许斋戒的(?)。

我们又走了一遍古民居,打车去步行街想买点手信,司机带着他四岁的女儿一块走,他们父女感情很好。又去中西亚大巴扎,第一个司机没听懂,把我们拉到吐曼河另一座桥的巴扎,下车在国际班车站问路,别人告诉我们不能叫中西亚,没人懂,就叫大巴扎。于是又打车,这次对了。下午人少多了,我们又看了看地毯,很多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过来的商品。出来打车,走了几步,这辆车居然着火了,司机局促地要我们下车。我们选了一辆电动平板车,三人6块到艾提尕尔。这种车逛喀什真不错,人整个露在街道中,左顾右盼,方便自得。我们在一个巷子里花100块给老爷子买了一顶羊毛帽。

我们决定晚上吃伽师瓜,不再找饭馆。回酒店的路上,我在吾斯唐博依路的沿街市场上买了一份酸奶,说是古法制作,好酸,但是喝完挺舒服,胃一点不难受。回酒店,终于轻松地看电视,歇着了。明天我们要回家了!

一早退房去机场,市区5块起步,机场15块起步。我们来的太早,还没开始换票。这儿的安检较严,大伙解皮带、脱鞋、全身任摸。准点起飞,准点到达,一路就被伺候着喝东西。这同下一段航程比真有天壤之别。到达乌鲁木齐后,我们去另一个楼办转机,3点的飞机变成8点起飞,机上397人,又热又闹,渴得要命,我们自助去弄了几次水。

24号凌晨3点,我们终于踏进了家门,安全结束!




















热点新闻